第二次文化沙龙:母爱与成长
这次以《麦兜与妈妈》为话题,学生做的总结。
《麦兜我和我妈妈》
记2014年12月2日班会
本周二,我们班在文科楼300教室举行了第二次文化沙龙,和上次的形式一样,这次要聊的电影是《麦兜我和我妈妈》,主持人是周嘉琦。
这部影片是《麦兜》原著作者麦家碧和谢立文联手打造的“麦兜”新一部大电影。它着力描写了麦兜和妈妈麦太在一起啼笑皆非又其乐融融的生活和波比的成长经历。麦兜生活在单亲家庭,和妈妈麦太相依为命。麦太是一个几乎全能的妈妈,她在社区的小电视台工作,节假日麦兜会给妈妈当节目托儿。空余时间,麦太教他如何砍价,“便宜一点卖了吧”“那家的鱼不行啊,不说了,积点口德吧”等等,他们过着有趣而温馨的生活。在电视台倒闭的时候,妈妈生病住院,妈妈告诉麦兜要去太空,让大表伯照顾一段时间,麦兜跟着他体验了一段特殊的日子。之后,妈妈在做童子手节目,让麦兜抽号,但从来没有中奖。麦兜为了发达,为妈妈熬夜选六合彩,可是麦太始终相信麦兜不是霉猪手,她假装中了六合彩,带着麦兜假装去北海道泡温泉……麦兜初中毕业选择出去闯荡,但茫茫没有目标。妈妈的去世打破了这种生活,麦兜也迎来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选择读书后因一篇论文当上了一名年青有名的侦探,成为“神探波比”。
这次班会大家发言非常积极。首先发言的是刘垚,她觉得这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首先里面的表演很到位,配音也非常生动。而麦太伟大的母爱更是令人感动,里面的细节很感人,比如麦太病了就告诉麦兜自己是要去太空,她用善意的谎言保护着麦兜 。另外,对于电影用喜剧的形式向我们呈现麦太去世,这种表达更让人感觉无奈和心碎。接下来是116寝室的蒋晗同学,她之前不喜欢看动画片,也没看过麦兜系列,但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她深深被它感动,对麦兜和麦太印象特别好。她觉得这部影片是一部温情的港片,把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而这些生活片段恰恰记叙了麦兜的成长历程,她称自己被麦太的“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震撼到,虽然乍看有些肉麻,但其中承载着麦太满满的爱,另外由这部电影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吴君如的另一部作品《岁月神偷》,再次感叹麦兜里展现的浓浓亲情。接下来是方淑媛同学的发言,她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片,但看完觉得它是一道心灵鸡汤,具有治愈性。麦兜生长在单亲家庭,和妈妈相依为命,但充满幸福感。麦太也是无所不能,对麦兜是柔情和温暖,对麦兜保持信心。所以看完后她很钦佩麦太,为她虽生活不易但保持乐观的心态而折服。对于这部影片,她有两个特别感动的地方分享:一是麦兜发现麦太的装富,根本没有中六合彩。她完全信任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小心保护着麦兜的心灵。二是麦太生病住院没有直接告诉麦兜,而是说要到外太空去,这就是母爱。张倩倩的发言也同样很精彩,她逆向的问题让我们思考。麦太对麦兜的爱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麦太与麦兜之前还有存在的问题。她认为麦太的教育有不对的地方:麦太给麦兜制造了一个发达的假象,这个善意的谎言让知道真相后的麦兜受到了一定伤害。贫与富的落差感让麦兜一时间有些迷茫。而且麦太可能忽略了麦兜内心真正的想。在麦太去世后,麦兜突然“开窍”,当上了神探,或许这是因为麦兜受了刺激,也可以说是因为麦兜从那时候起才真正找到了自我。麦太总是自己一个人承担着生活的艰辛,过分保护了麦兜。从这个方向延伸,我们似乎得好好思考一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了。
接下去袁佳清的发言也很感人,她觉得亲情是影片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片中回忆了麦太与麦兜生活中最细节的片段,麦太的言传身教,麦太对麦兜善意的谎言,都传达出了麦太对麦兜深沉的爱,这种感动与《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为了让孩子相信身处纳粹集中营仅是一场游戏何其的似曾相识,为的都仅是不去破坏孩子那童年美好的记忆。记得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位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麦太就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一个缩影,面对命运,麦太把赢到得都给了麦兜,把输了的留给自己。神探波比,就这样诞生。而麦兜,可能真是等到麦太上了太空了,麦兜才静心思索麦太给自己带来的一切。麦太的离世,让麦兜踏上了一段旅程。他游遍天涯海角,还去了天涯海角。他去那些曾经和母亲一起假装去过的地方,希望感受母亲的气息。这场旅行,是他心中对母亲的挽留。但是到了真正的地方,麦兜反而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无关紧要了。慢慢地他明白,正如麦太说的:“我没有离去,我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我的人心里。”妈妈不在其他任何地方,妈妈其实一直在陪伴着自己。她后来说的很想迟疑碗热腾腾的面条荷包蛋方便面时,特别让人想家,家是我们的归宿和港湾,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有家在守望着我们。之后发言的是王黔同学,她发言的题目取名为《麦兜:我和我的妈妈——她把能赢的都给了我》,她主要从这部她认为是一部简单而温情的影片中的讲述的方式和其中细节入手,为我们陈列了许多温暖的画面,比如麦太带着儿子去市场买菜砍价的场景,当麦兜妈妈教麦兜说:“今天的鱼不行哦,今天的鸡,诶呀!”刚开始觉得好笑,但当了解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深意,也许是麦太不想让邻居和麦兜发现其实他们没有钱买荤。另外,还有生病时居住的外太空,用勾股定理扩展的小床,模拟镜头下拍的照片,“发达”后假装去的国外旅行……其实细想下来这些都是一个单亲母亲独自带孩子的不易和艰辛,只是她不想让儿子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残酷,努力地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最能戳中泪点的就是买六合彩的事情。“全世界的人不相信你,我也会相信你。”这是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好的信任和爱护。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每个人从麦太身上收获的感动也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母爱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我们总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因为麦太身上有每一个母亲的影子。正是因为这样,能够让我们为麦兜麦太心疼时,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温柔的对待我们的瞬间,能够让我们有一种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好好报答她们的冲动。
在座的很多同学听了很为之动容,回想以前有时的不懂事,感觉很惭愧,父母亲生我们,养我们,教育我们真的很不易,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有一颗孝心,好好读书,回报他们的付出。我个人觉得王黔说的很对,我们的父母那么爱我们,有时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能是觉得幸福来的太容易了,所以常常把它当做理所当然。母爱角度的深入思考,这部影片对观众的真正教育意义也出来了,我也想立马拥入父母亲的怀抱中。感谢老师让我们看这一部非常感人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母亲的不易,这也激励我们要成长,努力学习。也很感谢同学们都能从自身出发真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学会感恩,且行且珍惜。另外,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理,首先我想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父母不能一贯的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其次,父母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不然,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在以后的需要独自面对的日子里,他们可能会很脆弱。最后,对于波比的成长,我觉得首先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像波比之前一样随波逐流。另外是多读书的问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师常常劝我们有空多读书,以波比为例,当他真正懂得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开始认真的读书,也因为自己成功的论文最后成就了神探波比。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面仅仅是当时发言同学的观点和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期待有更深邃的思考出现。
总结人:宋盼
2014.12
《麦兜我和我妈妈》
记2014年12月2日班会
本周二,我们班在文科楼300教室举行了第二次文化沙龙,和上次的形式一样,这次要聊的电影是《麦兜我和我妈妈》,主持人是周嘉琦。
这部影片是《麦兜》原著作者麦家碧和谢立文联手打造的“麦兜”新一部大电影。它着力描写了麦兜和妈妈麦太在一起啼笑皆非又其乐融融的生活和波比的成长经历。麦兜生活在单亲家庭,和妈妈麦太相依为命。麦太是一个几乎全能的妈妈,她在社区的小电视台工作,节假日麦兜会给妈妈当节目托儿。空余时间,麦太教他如何砍价,“便宜一点卖了吧”“那家的鱼不行啊,不说了,积点口德吧”等等,他们过着有趣而温馨的生活。在电视台倒闭的时候,妈妈生病住院,妈妈告诉麦兜要去太空,让大表伯照顾一段时间,麦兜跟着他体验了一段特殊的日子。之后,妈妈在做童子手节目,让麦兜抽号,但从来没有中奖。麦兜为了发达,为妈妈熬夜选六合彩,可是麦太始终相信麦兜不是霉猪手,她假装中了六合彩,带着麦兜假装去北海道泡温泉……麦兜初中毕业选择出去闯荡,但茫茫没有目标。妈妈的去世打破了这种生活,麦兜也迎来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选择读书后因一篇论文当上了一名年青有名的侦探,成为“神探波比”。
这次班会大家发言非常积极。首先发言的是刘垚,她觉得这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首先里面的表演很到位,配音也非常生动。而麦太伟大的母爱更是令人感动,里面的细节很感人,比如麦太病了就告诉麦兜自己是要去太空,她用善意的谎言保护着麦兜 。另外,对于电影用喜剧的形式向我们呈现麦太去世,这种表达更让人感觉无奈和心碎。接下来是116寝室的蒋晗同学,她之前不喜欢看动画片,也没看过麦兜系列,但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她深深被它感动,对麦兜和麦太印象特别好。她觉得这部影片是一部温情的港片,把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而这些生活片段恰恰记叙了麦兜的成长历程,她称自己被麦太的“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都只爱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震撼到,虽然乍看有些肉麻,但其中承载着麦太满满的爱,另外由这部电影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吴君如的另一部作品《岁月神偷》,再次感叹麦兜里展现的浓浓亲情。接下来是方淑媛同学的发言,她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片,但看完觉得它是一道心灵鸡汤,具有治愈性。麦兜生长在单亲家庭,和妈妈相依为命,但充满幸福感。麦太也是无所不能,对麦兜是柔情和温暖,对麦兜保持信心。所以看完后她很钦佩麦太,为她虽生活不易但保持乐观的心态而折服。对于这部影片,她有两个特别感动的地方分享:一是麦兜发现麦太的装富,根本没有中六合彩。她完全信任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小心保护着麦兜的心灵。二是麦太生病住院没有直接告诉麦兜,而是说要到外太空去,这就是母爱。张倩倩的发言也同样很精彩,她逆向的问题让我们思考。麦太对麦兜的爱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麦太与麦兜之前还有存在的问题。她认为麦太的教育有不对的地方:麦太给麦兜制造了一个发达的假象,这个善意的谎言让知道真相后的麦兜受到了一定伤害。贫与富的落差感让麦兜一时间有些迷茫。而且麦太可能忽略了麦兜内心真正的想。在麦太去世后,麦兜突然“开窍”,当上了神探,或许这是因为麦兜受了刺激,也可以说是因为麦兜从那时候起才真正找到了自我。麦太总是自己一个人承担着生活的艰辛,过分保护了麦兜。从这个方向延伸,我们似乎得好好思考一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了。
接下去袁佳清的发言也很感人,她觉得亲情是影片一个永恒的主题。这片中回忆了麦太与麦兜生活中最细节的片段,麦太的言传身教,麦太对麦兜善意的谎言,都传达出了麦太对麦兜深沉的爱,这种感动与《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为了让孩子相信身处纳粹集中营仅是一场游戏何其的似曾相识,为的都仅是不去破坏孩子那童年美好的记忆。记得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位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麦太就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一个缩影,面对命运,麦太把赢到得都给了麦兜,把输了的留给自己。神探波比,就这样诞生。而麦兜,可能真是等到麦太上了太空了,麦兜才静心思索麦太给自己带来的一切。麦太的离世,让麦兜踏上了一段旅程。他游遍天涯海角,还去了天涯海角。他去那些曾经和母亲一起假装去过的地方,希望感受母亲的气息。这场旅行,是他心中对母亲的挽留。但是到了真正的地方,麦兜反而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无关紧要了。慢慢地他明白,正如麦太说的:“我没有离去,我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我的人心里。”妈妈不在其他任何地方,妈妈其实一直在陪伴着自己。她后来说的很想迟疑碗热腾腾的面条荷包蛋方便面时,特别让人想家,家是我们的归宿和港湾,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有家在守望着我们。之后发言的是王黔同学,她发言的题目取名为《麦兜:我和我的妈妈——她把能赢的都给了我》,她主要从这部她认为是一部简单而温情的影片中的讲述的方式和其中细节入手,为我们陈列了许多温暖的画面,比如麦太带着儿子去市场买菜砍价的场景,当麦兜妈妈教麦兜说:“今天的鱼不行哦,今天的鸡,诶呀!”刚开始觉得好笑,但当了解之后才能发现其中的深意,也许是麦太不想让邻居和麦兜发现其实他们没有钱买荤。另外,还有生病时居住的外太空,用勾股定理扩展的小床,模拟镜头下拍的照片,“发达”后假装去的国外旅行……其实细想下来这些都是一个单亲母亲独自带孩子的不易和艰辛,只是她不想让儿子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和残酷,努力地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最能戳中泪点的就是买六合彩的事情。“全世界的人不相信你,我也会相信你。”这是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好的信任和爱护。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每个人从麦太身上收获的感动也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母爱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我们总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因为麦太身上有每一个母亲的影子。正是因为这样,能够让我们为麦兜麦太心疼时,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温柔的对待我们的瞬间,能够让我们有一种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好好报答她们的冲动。
在座的很多同学听了很为之动容,回想以前有时的不懂事,感觉很惭愧,父母亲生我们,养我们,教育我们真的很不易,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有一颗孝心,好好读书,回报他们的付出。我个人觉得王黔说的很对,我们的父母那么爱我们,有时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能是觉得幸福来的太容易了,所以常常把它当做理所当然。母爱角度的深入思考,这部影片对观众的真正教育意义也出来了,我也想立马拥入父母亲的怀抱中。感谢老师让我们看这一部非常感人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母亲的不易,这也激励我们要成长,努力学习。也很感谢同学们都能从自身出发真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学会感恩,且行且珍惜。另外,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理,首先我想讲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父母不能一贯的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其次,父母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不然,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在以后的需要独自面对的日子里,他们可能会很脆弱。最后,对于波比的成长,我觉得首先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像波比之前一样随波逐流。另外是多读书的问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师常常劝我们有空多读书,以波比为例,当他真正懂得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开始认真的读书,也因为自己成功的论文最后成就了神探波比。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面仅仅是当时发言同学的观点和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期待有更深邃的思考出现。
总结人:宋盼
2014.12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