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一页广州 | 杨东:书店童年
![]() |
![]() |
![]() |
![]() |
![]() |
![]() |
![]() |
![]() |
「在广州这座城市,我没有什么朋友,我想不起来第一次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说不清的相遇就让缘分去解释吧,每一天晚上我都会在这里呆到凌晨,安安静静地看书,心烦的时候我就找杨冬小朋友玩,我特喜欢这个小孩!24岁的我,在这里挺好。」
![]() |
书店内摆放了一些可供客人留言的本子,这是一个孤独者在上面的自白,文中的杨冬实为杨东。来过店里的顾客估计都会对这个小朋友有些印象,这位十二岁的男孩子,算是我们的资深沙发客,自从开业以来,几乎每天会在1200bookshop的沙发上过夜。在此之前,麦当劳肯德基是他夜间常常栖身的场所。
第一印象,这是一个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小鬼精,我还以为是随家长一起过来的。夜深人静后,他依旧在看书,问他不回家的缘由,总掏不出实话,我们会听到很多种答案,譬如一会说他的爸妈这段时间不在家,一会又会说家长让他暑假过来书店看书的。我干脆直接问他,你是不是无家可归,他会马上辩解,我有家,只是不想回,而且不能回。也罢,那就把他当做普通的读者对待,既然书店是24小时营业,而且也很容易能察觉到他真心喜欢现在的新地方,那就让他一直待下去,默许他可以躺在消费区的沙发上睡觉,至少书店是一个相对有安全感的地方,但是定下了规矩,要他在早上十一点要起床离开沙发,毕竟还要做生意接待客人。
一段时间下来,我甚至要惊叹于他高强的社交能力。为了留在书店,他会献殷勤示好,譬如抢着帮忙店员倒垃圾,收拾台面上的杯子,捡起地上的纸巾等等。他很快结识了每一个店员,而且会在每一个人的名字前都亲切地加上哥哥或姐姐。譬如我看到他端着门口小摊贩买回来的一碗牛杂,问哪里来的钱,他会说是昨晚帮黄山哥哥倒垃圾他给的;当我看到他穿了一双新鞋子,我会问谁给的,他会说梦娜姐姐给买的;当我看到感冒后的他在吃药,我会说不能乱吃药,他会说是小杨哥哥给买的。有一次,当他不听管教时,我恐吓他说,我要把小杨哥哥给开掉,他马上眼泪流出来了。这也让我了解,他维系与店员的关系,不止是为了睡觉和吃饭,里面也掺杂着真情实感。
随着越来越熟,白天他也越来越多的时间出现在书店,店员可以时不时地给他一些食物,但不方便做到三餐供应,这样很多时候他会转向客人,卖个萌撒个娇往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客人那里获取食物,毕竟逛书店的多有一颗柔软的心,而小孩子很容易获取怜悯与疼惜。有女生会在第二天他尚未睡醒时,把早餐放到他身边的桌面上;也会有情侣会带他出去吃牛杂;甚至有人愿意带他回家洗澡。看到客人能够做到这般,我也蛮是欣喜。
但不是每个客人都如此。有一些客人,带着明显的投诉情绪,说小孩找他们要钱买食物,有时甚至是纠缠。当收到的投诉多了以后,在经劝告,不仅不平息,反而有加剧之时,我开始考虑是否让他远离书店。
当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一天,他找我要两块钱买泡面,我给了五块钱,然后,他掏出卷得皱巴巴的两块钱,说是找回给我的,还说自己只有两块了,欠我一块钱。我被逗乐了,挥手让他赶紧走,他一溜烟跑到门口,忽然折返回来,刷地朝我弯腰鞠了一躬,说谢谢老板,然后又再跑出去。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不能强行驱赶他。因为我知道相对于其他地方,他更享受在书店的日子。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残缺的病态的家庭,原因或家暴、或后妈、或遗弃、或私生,以致儿童宁愿选择流浪在外也不愿意呆在家中。而无论是向救助站,街道办,派出所打电话,都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我们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那就先这样将就下去吧。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他们的父母呢,他们的家呢,但往往忽略了,有些人即便家中有父母也不愿回家,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完全不在乎他们是否在家。
如果他透露的信息是真实的,杨东的父母是贵州铜仁人,如今也身在广州,就在客村,家里的妈不是生下他的那个她,这个妈不友善,而爹不管不问,视自己可有可无。所以在他看来,在家受气挨饿,不如成天在外面混。
之所以质疑他话的真实性,因为对着不同的人,他会有很多版本。譬如老板是他的哥哥,或者爸妈今晚出去打麻将等等。随着逐渐了解,信任感逐步建立,慢慢地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我也相信了他关于自己身世的透露是真的。
家中的妈是前妈,而非后妈,三十多岁的亲妈已经远嫁他人,并生下了四个娃,生活在江西乡下,现在他口中的前妈是他如今已六十多岁的生父的原配,而生父在贵州乡下已子孙尽有。无论在哪个家,已经没有人在乎他。记得曾经,有热心的客人辗转拿到了他爸爸的电话,打过去约好了时间地点过来接应孩子,等了一天,最终却无人前来。
复杂的身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颠簸流离的生活。
目前,只要不要太过分,不要偷偷拆开男人装杂志看,不要睡觉的时候书压在脸下以及把口水流到书上,不要多日不洗澡不洗衣以致身上发散出异味,我们都会任由他去,而他俨然也把这里当成了乐园,无聊时就在这里看书,在外面玩累了就过来书店睡,在外面没有填饱肚子,就过来书店觅食。
对了,与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小伙伴,另一个小姑娘,所以在一些人称代词中的他其实是她或者他们。他们的遭遇大同小异,都有着不幸的身世,但幸运的是他们可以结伴,虽然在流浪,但没有孤单,即便他们时常吵架翻脸,在我面前说绝交已经好几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