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围城”,实际上只是碰壁
近来认识一位师姐,以我们的专业来说可以说是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单位:待遇和名气在全国前列的国企、做着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解决了帝都户口,这些对于正经历求职阶段的大家来说,好像已经是实力和幸运的代名词了。然而事实是,这样条件的师姐烦恼也并不比我们少,稳定的工作节奏拉不开水平的差距,对于没有背景想要升职的人来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单位的名气不允许她们通过犯错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了稳妥,大部分的业务都外包出去。对于一个正值职业生涯刚刚开始又求上进的人来说,这个大家眼中的金饭碗好像成为了再次选择的枷锁。想要逃出体制内重新进行选择和开始,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担心家人、周围的看法、担心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具有充分的竞争力,要顾虑的事情实在很多。我想,最终的这个决定可能很难做出。
围城心理让我们没有进入的时候向往,进入的时候想要逃离。今日求职的我们挤破头皮想要争取的一个机会,谁知道是不是两年后我们急于脱离的困扰呢?有看法是,那你也起码要尝试,要争取到,经历过后你才真正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且不论每一种可能性都去尝试、经历再发现是否符合自己所要付出的时间和机会成本;事实是,很多次你尝试、碰壁之后所以为的围城“绝境”,只是你一时的困境而已,有多少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拼命,在状态之中的时候却认命。随遇而安,不主动争取,待到有机会到来,机遇变成了现实的打击,开始时的踌躇满志变成了今日等量的怀疑。最终定性为自己进入了围城,想要逃离,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
所谓的“三年之痒”、“七年之痒”,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痛定思痛;但又有多少是为自己的不曾努力而找的借口而已?无论是婚姻还是职场,努力和选择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做选择的时候草率,当初的选择会成为最终的围城;但慎重选择之后的草草收场,别以为你的碰壁就是围城,这只是对你的警醒,如果及时挽救,壁垒会成为你的垫脚石,如果任而发展,即使有魄力作出最后的抉择,你又怎会知道下一个选择不会又成为你的围城?
围城心理让我们没有进入的时候向往,进入的时候想要逃离。今日求职的我们挤破头皮想要争取的一个机会,谁知道是不是两年后我们急于脱离的困扰呢?有看法是,那你也起码要尝试,要争取到,经历过后你才真正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且不论每一种可能性都去尝试、经历再发现是否符合自己所要付出的时间和机会成本;事实是,很多次你尝试、碰壁之后所以为的围城“绝境”,只是你一时的困境而已,有多少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拼命,在状态之中的时候却认命。随遇而安,不主动争取,待到有机会到来,机遇变成了现实的打击,开始时的踌躇满志变成了今日等量的怀疑。最终定性为自己进入了围城,想要逃离,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
所谓的“三年之痒”、“七年之痒”,不可否认有一部分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痛定思痛;但又有多少是为自己的不曾努力而找的借口而已?无论是婚姻还是职场,努力和选择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做选择的时候草率,当初的选择会成为最终的围城;但慎重选择之后的草草收场,别以为你的碰壁就是围城,这只是对你的警醒,如果及时挽救,壁垒会成为你的垫脚石,如果任而发展,即使有魄力作出最后的抉择,你又怎会知道下一个选择不会又成为你的围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