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枯竭这件事
两年前的时候,有段时间我在公司做HR实习,每天生活节奏很快,上班就是不停的做报表打电话统计工资做招聘,机械化的工作。
然后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坐在地铁上,看着旁边的人在拿着手机看电影哈哈大笑,我在旁边偷看,自己却感觉不到一点好笑。后来我发现自己看到地铁里有小孩也不觉得可爱,看到地铁口的乞丐也不觉得同情,看到地铁的广告也只是“哦”了一声熟视无睹而过……这个时候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我的心灵已经麻木到一定地步了。
心理麻木来源于长久的枯燥的工作,有些职业是不需要很多情感投入的,甚至有时候有情绪会影响工作效率。比如打电话遇到态度不好的人,也只是职业化的回答他们问题,忽略自己内心的生气情绪,一天也笑不了几次。这样久而久之,人变成了机器。
记得上生物课时候学过的“用进废退”的原理,虽然不适合物种进化,但是我感觉对于个体来讲,很多能力都是用进废退的。大脑越用才越灵光,身体只有锻炼才能够肌肉强壮,人的内心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后来我回去拼命补电影,听音乐,看动漫,而且找的都是“重口味”的,虐心的极其虐心,恐怖的吓到要命,纯情的极其粉红……不久之后,终于某个下午,是一部情节很简单的韩国纯爱电影《雏菊》打动了我。里面全智贤表演的画家女孩和杀手的爱情,在抒情的音乐背景下的悲剧氛围,让我很没出息的哭的一塌糊涂。一瞬间我感觉到内心又有温情的顺畅涌动,又有充沛的情绪,就像有一眼泉水滋润了我心灵长期的干涸,我很庆幸自己又“活”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工作的时候我常用的是理性,是大脑这个器官,然而那时候我没恋爱没几个朋友,感性欠缺,内心的感动太少。所以文学艺术真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可以带给人情感上的触动,让人还原为有情绪的人,而不是被工作变成机器。机器再高端也不过是机器而已,多少个超级电脑也抵不过会笑会闹会哭会思念的可爱的人。
最后我明白了那句话,圣经说:人即使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生命,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的确,如果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失去有柔情有感动的心,情感枯竭了,那辛苦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后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坐在地铁上,看着旁边的人在拿着手机看电影哈哈大笑,我在旁边偷看,自己却感觉不到一点好笑。后来我发现自己看到地铁里有小孩也不觉得可爱,看到地铁口的乞丐也不觉得同情,看到地铁的广告也只是“哦”了一声熟视无睹而过……这个时候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我的心灵已经麻木到一定地步了。
心理麻木来源于长久的枯燥的工作,有些职业是不需要很多情感投入的,甚至有时候有情绪会影响工作效率。比如打电话遇到态度不好的人,也只是职业化的回答他们问题,忽略自己内心的生气情绪,一天也笑不了几次。这样久而久之,人变成了机器。
记得上生物课时候学过的“用进废退”的原理,虽然不适合物种进化,但是我感觉对于个体来讲,很多能力都是用进废退的。大脑越用才越灵光,身体只有锻炼才能够肌肉强壮,人的内心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后来我回去拼命补电影,听音乐,看动漫,而且找的都是“重口味”的,虐心的极其虐心,恐怖的吓到要命,纯情的极其粉红……不久之后,终于某个下午,是一部情节很简单的韩国纯爱电影《雏菊》打动了我。里面全智贤表演的画家女孩和杀手的爱情,在抒情的音乐背景下的悲剧氛围,让我很没出息的哭的一塌糊涂。一瞬间我感觉到内心又有温情的顺畅涌动,又有充沛的情绪,就像有一眼泉水滋润了我心灵长期的干涸,我很庆幸自己又“活”了。
这时候我才发现,工作的时候我常用的是理性,是大脑这个器官,然而那时候我没恋爱没几个朋友,感性欠缺,内心的感动太少。所以文学艺术真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可以带给人情感上的触动,让人还原为有情绪的人,而不是被工作变成机器。机器再高端也不过是机器而已,多少个超级电脑也抵不过会笑会闹会哭会思念的可爱的人。
最后我明白了那句话,圣经说:人即使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生命,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
的确,如果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失去有柔情有感动的心,情感枯竭了,那辛苦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
呃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06 19: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