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香港】香港最帥的男人
【不要攻略書,帶你看看我眼中的香港】
想要聽我說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siben_photography
晚上待人們都睡下了,我才打開電腦準備敲下這篇關於明哥的文章。深水埗這個地方,因為於我感情太深,我無數次想提筆最後都悄然放下,怕寫不好,也怕,過去的回憶會如泉湧般把我吞噬掉。
我喜歡深水埗,不是因為這裡有我覺得最好吃的街頭燒烤,不是因為這裡有可以淘到寶的天光墟和午夜墟,不是因為這裡有《舌尖上的中國》裡面那家老麵店,不是因為這裡隱藏著很多懂得古董相機的老師傅,當然他們都是我在深水埗不可忘卻的回憶,但我喜歡深水埗,只是因為它的市井味和人情味。
明哥,本名陳灼明,深水埗響噹噹的名字,在香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維基百科上對明哥有這樣一段描述:2013年10月,香港一商場以問卷訪問1,038名香港居民,選出「十大正能量代表」;結果「深水埗明哥」奪得第一位,壓倒次名的藝人劉德華。
但其實我第一次見到明哥之前,還不知道他的那些事,可第一次見就已經感覺到此人實在不凡,令人敬佩。
事情還要從他的店──深水埗北河街燒臘飯店說起。因為舊居所離深水埗很近,所以有時候懶得下廚而又想吃家常小菜的時候就會去明哥的店。飯店到了晚餐時間就會端出廚師剛炒好的熱烘烘的小菜,22元就能吃到3個菜,有魚有肉還有蟹!這在香港簡直是難以置信的價格。
在門口負責盛飯的是明哥的太太,每次她都會把飯碗裝得滿滿的再給我們,我通常點3個菜,多要一碗白飯,這樣連第二天的午餐也有了。不是我節儉,是盛的飯菜實在太多了,吃也吃不完。
明哥家隔壁是一家名為「添記」的茶餐廳,也賣小炒,到了晚餐時間,兩家門前都擠滿了人,香氣誘人。添記的價格貴明哥家一元,有一次我也好奇著想比較一下哪家更好吃,於是改到添記,負責盛飯的阿姨,裝了鬆鬆的半盒,覺得自己裝得多,又用飯勺往外撥了一點,先不論味道,和明哥家的豪爽大方相比,我內心便暗自有了答案,再也沒去過添記買飯了。
後來,我才從明哥口中得知了他和添記的淵源。當下便恍然大悟,哦~難怪如此了。
有一日,我如往常去明哥家吃飯。飯間,一位打扮端莊的老太太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明哥家,來吃飯的大都是低收入人士,鄰里街坊,露宿者甚至吸毒患者(專治毒癮患者的醫局就在附近)。老太太舉止斯文,慢條斯理,皮膚白皙,衣著優雅,氣質高貴,與滿是老鼠的骯髒小店格格不入!我忍不住一直偷偷望向老太太。過了很久,老太太大概是注意到了我們,笑笑說:牙不好,吃得慢。
開了話匣,我立刻抓著機會跟老太太扯起家長來,希望窺探到她的真實身份。我問老太太,您怎麼會來這裡吃飯呢?老太太說,明哥真是好人啊,在路上派免費餐券給老人家,他硬是要給我,我就來吃了。
從她的口中,我才知道,自2008年起,明哥就推出了「免費餐券」,每日有500名基層市民可憑券免費在店內享用一餐膳食,不但如此,明哥還定期給向流浪者送飯(玉器街地下有很多露宿者,我在天光墟那篇有寫到),也站在大街上給老人家派餐券。2011年起,明哥又和慈善機構合作,每週六進行一次大型的街頭派飯活動,每次送出好幾百張飯券,每週四他會和志願者把200盒免費餐送去給附近的老人院。深水埗有著大量的貧困人口,也因此,很多人吃上了熱烘烘的飯菜。
我轉頭看看明哥,他正在安排志願者,正要出發給老人院送飯去。
我們繼續聊著,沒想到,和老太太竟聊得很投緣,竟然從晚上七點一直聊到了十一點。
店舖晚上十點半關門,眼看已經過了打烊的時間,客人早就走光了,連打雜的會計都一個個回家了,明哥送完飯回來,在店裡忙活了一圈,也差不多忙完了。我正不好意思著,自己是不是阻礙了別人收工?正想著,明哥卻在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和老太太寒暄了起來:
「怎麼樣呀,今天的飯菜好吃嗎?」
「誒呀,牙不好,你看一塊肉咬到現在。」
「誒喲,妳早點說嘛。妳看妳飯都涼了還怎麼吃,我幫妳加熱」
「加什麼熱,都這麼晚了,不用啦!飽啦!」
「那好!妳下次來,告訴我。」
「我正在和年輕人誇你呢,我說明哥真是大好人啊,我說你才賣22塊錢一個盒飯,還每個禮拜送出去幾百個免費餐,你哪有錢賺呀?」
「誒喲,我是為了人人有飯吃。來我這兒的,什麼人都有,吸毒的,無家可歸的,甚至被打斷腿的。我只希望人人有飯吃。」
「那你也不漲價喔?」
「只要我還交得起店租,我就繼續給大家送飯,只要人人有飯吃。」
「我這裡都沒錢裝修,這還是十年之前有熱心人出錢幫我弄的呢!哈哈」
「我啊,小時候家裡窮,十多歲就出來打工了,什麼風浪沒經歷過,這些算什麼........」聊著聊著,明哥開始回憶起自己的過往來。
明哥十三歲開始做雜工幫補家計,至15歲時入行學廚,1979年,明哥偷渡到香港,並在酒樓廚房工作,後來幾經轉職,至1983年開始在深水埗北河街的飯店當大廚。
然而,由於飯店生意不佳,合作夥伴為了減低成本,非法聘請無證員工;可是非常不幸的,餐廳被舉報。合作夥伴向明哥訴苦,自己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拮据苦不堪言。明哥仗義,二話不說替夥伴頂了罪,入獄三個月。
可是,當明哥出獄後,一切竟物是人非了。合作夥伴不但沒有心懷感激,還趁火打劫,在隔壁開了一家新餐廳,搶光了原來酒樓本就已黯淡的生意。這家新餐廳,就是我前文提到的添記茶餐廳。
明哥只可忍氣吞聲,捲土重來,將中檔飯店改為售賣廉價飯菜。由於飯店食物價廉物美,竟然得到好評重重,深受基層市民歡迎,這也是後來為何明哥家有「愛心飯堂」、「窮人飯堂」、「良心飯堂」這樣稱號的理由了。
說起他的愛心行為,明哥不以為然:「小時候我們學習雷鋒精神,那可不是光說不做的口號,我們是真的在實踐的。」「小時候家裡窮,飯菜很珍貴,所以要讓人人都有飯吃,這只是我的一個心願,但這心願足以支撐我走下去,曾經最低落的日子都走過來了,是我太太一直陪著我。」
說到雷鋒,明哥竟然哼起了歌。老太太是歌劇家,便合着唱。天啊,太好聽了,這真是我聽過最動聽的歌聲。明哥將餐廳的鐵門簾拉至一半,示意路人已經結業,然而燈火通明的餐廳裡,竟迴蕩著他們美妙的歌聲,一個鏗鏘有力,一個柔美至極,彷如天籟。
那一刻,我真是感動到不行。感動,或者是激動。
老太太又問:那明哥你住在哪裡?
明哥說:在天水圍,以前申請的公屋。
天啊,天水圍!我和老太太地驚愕地看著他。
「坐車回去要一個半小時,以前有時趕不及回家,就睡在閣樓裡。」
「哎呀。那你怎麼不跟政府申請,把公屋換來靠近深水埗的地方呀。」
「我哪懂這些呀!不過還好,有幾個熱心的年輕人說要幫我寫紙申請。」
說起自己的店,明哥可是相當自豪的。「你們知道嗎?我這裡還有外國人專門打電話來詢問喔!多點人來幫襯,我就最開心的了!」明哥露出了一個憨厚的微笑。
明哥說:「以前有個相熟的客人,她的兒子放暑假了總躲在家裡玩遊戲,她就問我,可不可以讓兒子在我店裡幫忙打打雜,她每天給我一點錢,然後假裝我給小孩發工資做獎勵。兩個月過去了,他再也沒玩過遊戲。」
明哥說,這媽媽真是好棒,我也很開心,可以幫到他們。
就這樣,我們竟然從十一點聊到了凌晨一點。明哥說:「多點上來幫幫忙,幫我一起送送飯盒,我就心滿意足了,未來是要靠你們年輕人的。」
末了,他遞過來一本書,是和他一起合作愛心飯盒的慈善機構的著作《平等.分享.行動》。他說,這本書賣88元,我用優惠價70元向他們買了一些,放在我的店裡,如果我見到有緣人,我便送他一本。
《平等.分享.行動》這本書裡這樣寫明哥:
相信深水埗街坊無人不識「北河海鮮燒臘飯店」,每次「平等分享行動」一車車三、四百個飯盒,有魚、有肉、有菜、有燒味,都是來自這間良心飯店。明哥經營的是平民飯堂,最便宜的單餸飯十三元,三餸飯二十二元,大大盒,分量夠吃上兩餐。在食材價格高漲的今天,明哥寧願少賺一點,也不愿加價。因為他相信:「窮人都應該有飽飯吃!窮人都可以吃得好!」
經傳媒多次報到飯店的故事後,不少有心人慕名給予捐助支持,明哥便用捐助的錢印製了飯券,分發給有需要的人,因為他知道這些朋友每逢月尾便捉襟見肘,真的連買盒飯的錢也沒有,有飯券便能度過那艱難的幾天。
因為「平等分享行動」,我們與明哥成為莫逆之交。去年農曆新年前夕,我收到明哥的「求救」,表示很多員工將放假回鄉,飯店需要人手協助。明哥希望在過年前能讓公公婆婆多吃一頓飽飯。我們也就義不容辭,在年廿九的早上,幫忙在明哥店內沖茶、遞水、裝飯、下單、收錢,足足忙了大半天,客串做店小二。
有一晚,在明哥店外遇到了一位受了傷的拾荒婆婆,細問之下,婆婆生活困難,經常沒有飯吃。我告訴婆婆已有人買下返券作分享之用,婆婆有需要的時候便來這裡吃飯,不用捱餓,就當飯堂好了。在旁的明哥竟然說:「不是當飯堂!當自己屋企(家)好了!」嘩!那一刻,真的覺得這年屆六十的大叔好有型!
不忍再打擾明哥,我們和老太太決定起身告別。送老太太回家後,我內心卻久久不能平復。當電視上那些陳詞濫調的好人好事,真真切切地發身在自己的身邊時,不只是感動,更是震撼。
對了,那位氣質不凡的老太太,
真實身份是:著名歌劇家,兼作家海岩的姑姑。
至於,那四個小時,我們到底聊了些什麼?
就,保密吧!
(下圖中,左一便是明哥,左二是著名影星洪金寶)
北河飯店地址:
深水埗北河街54號地下
文/圖:小思
|思藏館|菲林影像工作室
-----
關於|思藏館|
位於香港的獨立攝影工作室
除了拍攝寫真外,也努力在分享心目中的香港。
官網:http://photography.si-ben.net/
微博:@小思-思藏館 或者 @思藏館
微信公眾平台:siben_photohraphy
關鍵字回覆列表
【寫真系列】
﹣STORY01 戀人寫真﹣十年
﹣STORY02 個人寫真﹣她的故事
﹣STORY03 個人寫真﹣故人詩
﹣STORY04 婚紗寫真﹣森林華爾茲
﹣STORY05 婚紗相片書|時光包裹的禮物
﹣STORY06 思藏館 X CindyZhang Floral 花球套餐
﹣STORY07 婚紗寫真﹣老香港
﹣STORY08 婚紗旅拍﹣巴厘島(一)
﹣STORY09 婚紗旅拍﹣巴厘島(二)
﹣STORY10 婚紗旅拍﹣巴厘島(三)
﹣STORY11 個人寫真﹣小島記
﹣STORY12 孕婦寫真﹣新月(一)
﹣STORY13 孕婦寫真﹣新月(二)
﹣STORY14 個人寫真﹣淋巴癌女生的溫暖正能量
﹣STORY15 婚紗寫真﹣電影慢幀
﹣STORY16 戀人寫真﹣小小
﹣STORY17 畢業寫真﹣那些年 for Sunshroom
﹣STORY18 畢業寫真﹣那些年 for Sissi
﹣STORY19 個人寫真﹣給十年後的我
﹣STORY20 膠片婚禮﹣走進一座教堂,走進彼此的生命。
﹣STORY21 個人寫真﹣回到夢想的遠方
﹣STORY22 婚紗寫真﹣A winter seabreeze
【我眼中的香港系列】
﹣HK01 龍鼓灘 看風景的人
﹣HK02 天光墟 富裕的貧窮
﹣HK03 尋找大坑
﹣HK04 坪州 老戲院
﹣HK05 香港獨立書店一:森記圖書公司
﹣HK06 香港獨立書店二:Books & Co.
﹣HK07 人物 :la BelleÉpoque 小小手作溫暖全城
﹣HK08 人物專訪:利記士多 用她的方式延續古早味
﹣HK09 深水埗「明哥」精神
﹣HK10 香港也有一間「深夜食堂」
﹣HK11 西環七臺,山城遺事
﹣HK12 南丫島上有座香草園
﹣HK13 被遺忘的小村莊
【一圖一香港系列】
﹣PH01 那夜避風塘
﹣PH02 可愛的陌生人
﹣PH03 落單的人不孤單
想要聽我說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siben_photography
晚上待人們都睡下了,我才打開電腦準備敲下這篇關於明哥的文章。深水埗這個地方,因為於我感情太深,我無數次想提筆最後都悄然放下,怕寫不好,也怕,過去的回憶會如泉湧般把我吞噬掉。
我喜歡深水埗,不是因為這裡有我覺得最好吃的街頭燒烤,不是因為這裡有可以淘到寶的天光墟和午夜墟,不是因為這裡有《舌尖上的中國》裡面那家老麵店,不是因為這裡隱藏著很多懂得古董相機的老師傅,當然他們都是我在深水埗不可忘卻的回憶,但我喜歡深水埗,只是因為它的市井味和人情味。
明哥,本名陳灼明,深水埗響噹噹的名字,在香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維基百科上對明哥有這樣一段描述:2013年10月,香港一商場以問卷訪問1,038名香港居民,選出「十大正能量代表」;結果「深水埗明哥」奪得第一位,壓倒次名的藝人劉德華。
但其實我第一次見到明哥之前,還不知道他的那些事,可第一次見就已經感覺到此人實在不凡,令人敬佩。
事情還要從他的店──深水埗北河街燒臘飯店說起。因為舊居所離深水埗很近,所以有時候懶得下廚而又想吃家常小菜的時候就會去明哥的店。飯店到了晚餐時間就會端出廚師剛炒好的熱烘烘的小菜,22元就能吃到3個菜,有魚有肉還有蟹!這在香港簡直是難以置信的價格。
在門口負責盛飯的是明哥的太太,每次她都會把飯碗裝得滿滿的再給我們,我通常點3個菜,多要一碗白飯,這樣連第二天的午餐也有了。不是我節儉,是盛的飯菜實在太多了,吃也吃不完。
![]() |
明哥家隔壁是一家名為「添記」的茶餐廳,也賣小炒,到了晚餐時間,兩家門前都擠滿了人,香氣誘人。添記的價格貴明哥家一元,有一次我也好奇著想比較一下哪家更好吃,於是改到添記,負責盛飯的阿姨,裝了鬆鬆的半盒,覺得自己裝得多,又用飯勺往外撥了一點,先不論味道,和明哥家的豪爽大方相比,我內心便暗自有了答案,再也沒去過添記買飯了。
後來,我才從明哥口中得知了他和添記的淵源。當下便恍然大悟,哦~難怪如此了。
![]() |
有一日,我如往常去明哥家吃飯。飯間,一位打扮端莊的老太太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明哥家,來吃飯的大都是低收入人士,鄰里街坊,露宿者甚至吸毒患者(專治毒癮患者的醫局就在附近)。老太太舉止斯文,慢條斯理,皮膚白皙,衣著優雅,氣質高貴,與滿是老鼠的骯髒小店格格不入!我忍不住一直偷偷望向老太太。過了很久,老太太大概是注意到了我們,笑笑說:牙不好,吃得慢。
開了話匣,我立刻抓著機會跟老太太扯起家長來,希望窺探到她的真實身份。我問老太太,您怎麼會來這裡吃飯呢?老太太說,明哥真是好人啊,在路上派免費餐券給老人家,他硬是要給我,我就來吃了。
從她的口中,我才知道,自2008年起,明哥就推出了「免費餐券」,每日有500名基層市民可憑券免費在店內享用一餐膳食,不但如此,明哥還定期給向流浪者送飯(玉器街地下有很多露宿者,我在天光墟那篇有寫到),也站在大街上給老人家派餐券。2011年起,明哥又和慈善機構合作,每週六進行一次大型的街頭派飯活動,每次送出好幾百張飯券,每週四他會和志願者把200盒免費餐送去給附近的老人院。深水埗有著大量的貧困人口,也因此,很多人吃上了熱烘烘的飯菜。
我轉頭看看明哥,他正在安排志願者,正要出發給老人院送飯去。
我們繼續聊著,沒想到,和老太太竟聊得很投緣,竟然從晚上七點一直聊到了十一點。
店舖晚上十點半關門,眼看已經過了打烊的時間,客人早就走光了,連打雜的會計都一個個回家了,明哥送完飯回來,在店裡忙活了一圈,也差不多忙完了。我正不好意思著,自己是不是阻礙了別人收工?正想著,明哥卻在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和老太太寒暄了起來:
「怎麼樣呀,今天的飯菜好吃嗎?」
「誒呀,牙不好,你看一塊肉咬到現在。」
「誒喲,妳早點說嘛。妳看妳飯都涼了還怎麼吃,我幫妳加熱」
「加什麼熱,都這麼晚了,不用啦!飽啦!」
「那好!妳下次來,告訴我。」
「我正在和年輕人誇你呢,我說明哥真是大好人啊,我說你才賣22塊錢一個盒飯,還每個禮拜送出去幾百個免費餐,你哪有錢賺呀?」
「誒喲,我是為了人人有飯吃。來我這兒的,什麼人都有,吸毒的,無家可歸的,甚至被打斷腿的。我只希望人人有飯吃。」
「那你也不漲價喔?」
「只要我還交得起店租,我就繼續給大家送飯,只要人人有飯吃。」
「我這裡都沒錢裝修,這還是十年之前有熱心人出錢幫我弄的呢!哈哈」
「我啊,小時候家裡窮,十多歲就出來打工了,什麼風浪沒經歷過,這些算什麼........」聊著聊著,明哥開始回憶起自己的過往來。
明哥十三歲開始做雜工幫補家計,至15歲時入行學廚,1979年,明哥偷渡到香港,並在酒樓廚房工作,後來幾經轉職,至1983年開始在深水埗北河街的飯店當大廚。
然而,由於飯店生意不佳,合作夥伴為了減低成本,非法聘請無證員工;可是非常不幸的,餐廳被舉報。合作夥伴向明哥訴苦,自己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拮据苦不堪言。明哥仗義,二話不說替夥伴頂了罪,入獄三個月。
可是,當明哥出獄後,一切竟物是人非了。合作夥伴不但沒有心懷感激,還趁火打劫,在隔壁開了一家新餐廳,搶光了原來酒樓本就已黯淡的生意。這家新餐廳,就是我前文提到的添記茶餐廳。
明哥只可忍氣吞聲,捲土重來,將中檔飯店改為售賣廉價飯菜。由於飯店食物價廉物美,竟然得到好評重重,深受基層市民歡迎,這也是後來為何明哥家有「愛心飯堂」、「窮人飯堂」、「良心飯堂」這樣稱號的理由了。
說起他的愛心行為,明哥不以為然:「小時候我們學習雷鋒精神,那可不是光說不做的口號,我們是真的在實踐的。」「小時候家裡窮,飯菜很珍貴,所以要讓人人都有飯吃,這只是我的一個心願,但這心願足以支撐我走下去,曾經最低落的日子都走過來了,是我太太一直陪著我。」
說到雷鋒,明哥竟然哼起了歌。老太太是歌劇家,便合着唱。天啊,太好聽了,這真是我聽過最動聽的歌聲。明哥將餐廳的鐵門簾拉至一半,示意路人已經結業,然而燈火通明的餐廳裡,竟迴蕩著他們美妙的歌聲,一個鏗鏘有力,一個柔美至極,彷如天籟。
那一刻,我真是感動到不行。感動,或者是激動。
老太太又問:那明哥你住在哪裡?
明哥說:在天水圍,以前申請的公屋。
天啊,天水圍!我和老太太地驚愕地看著他。
「坐車回去要一個半小時,以前有時趕不及回家,就睡在閣樓裡。」
「哎呀。那你怎麼不跟政府申請,把公屋換來靠近深水埗的地方呀。」
「我哪懂這些呀!不過還好,有幾個熱心的年輕人說要幫我寫紙申請。」
說起自己的店,明哥可是相當自豪的。「你們知道嗎?我這裡還有外國人專門打電話來詢問喔!多點人來幫襯,我就最開心的了!」明哥露出了一個憨厚的微笑。
明哥說:「以前有個相熟的客人,她的兒子放暑假了總躲在家裡玩遊戲,她就問我,可不可以讓兒子在我店裡幫忙打打雜,她每天給我一點錢,然後假裝我給小孩發工資做獎勵。兩個月過去了,他再也沒玩過遊戲。」
明哥說,這媽媽真是好棒,我也很開心,可以幫到他們。
就這樣,我們竟然從十一點聊到了凌晨一點。明哥說:「多點上來幫幫忙,幫我一起送送飯盒,我就心滿意足了,未來是要靠你們年輕人的。」
末了,他遞過來一本書,是和他一起合作愛心飯盒的慈善機構的著作《平等.分享.行動》。他說,這本書賣88元,我用優惠價70元向他們買了一些,放在我的店裡,如果我見到有緣人,我便送他一本。
![]() |
《平等.分享.行動》這本書裡這樣寫明哥:
相信深水埗街坊無人不識「北河海鮮燒臘飯店」,每次「平等分享行動」一車車三、四百個飯盒,有魚、有肉、有菜、有燒味,都是來自這間良心飯店。明哥經營的是平民飯堂,最便宜的單餸飯十三元,三餸飯二十二元,大大盒,分量夠吃上兩餐。在食材價格高漲的今天,明哥寧願少賺一點,也不愿加價。因為他相信:「窮人都應該有飽飯吃!窮人都可以吃得好!」
經傳媒多次報到飯店的故事後,不少有心人慕名給予捐助支持,明哥便用捐助的錢印製了飯券,分發給有需要的人,因為他知道這些朋友每逢月尾便捉襟見肘,真的連買盒飯的錢也沒有,有飯券便能度過那艱難的幾天。
因為「平等分享行動」,我們與明哥成為莫逆之交。去年農曆新年前夕,我收到明哥的「求救」,表示很多員工將放假回鄉,飯店需要人手協助。明哥希望在過年前能讓公公婆婆多吃一頓飽飯。我們也就義不容辭,在年廿九的早上,幫忙在明哥店內沖茶、遞水、裝飯、下單、收錢,足足忙了大半天,客串做店小二。
有一晚,在明哥店外遇到了一位受了傷的拾荒婆婆,細問之下,婆婆生活困難,經常沒有飯吃。我告訴婆婆已有人買下返券作分享之用,婆婆有需要的時候便來這裡吃飯,不用捱餓,就當飯堂好了。在旁的明哥竟然說:「不是當飯堂!當自己屋企(家)好了!」嘩!那一刻,真的覺得這年屆六十的大叔好有型!
不忍再打擾明哥,我們和老太太決定起身告別。送老太太回家後,我內心卻久久不能平復。當電視上那些陳詞濫調的好人好事,真真切切地發身在自己的身邊時,不只是感動,更是震撼。
對了,那位氣質不凡的老太太,
真實身份是:著名歌劇家,兼作家海岩的姑姑。
至於,那四個小時,我們到底聊了些什麼?
就,保密吧!
(下圖中,左一便是明哥,左二是著名影星洪金寶)
![]() |
北河飯店地址:
深水埗北河街54號地下
文/圖:小思
|思藏館|菲林影像工作室
-----
關於|思藏館|
位於香港的獨立攝影工作室
除了拍攝寫真外,也努力在分享心目中的香港。
官網:http://photography.si-ben.net/
微博:@小思-思藏館 或者 @思藏館
微信公眾平台:siben_photohraphy
關鍵字回覆列表
【寫真系列】
﹣STORY01 戀人寫真﹣十年
﹣STORY02 個人寫真﹣她的故事
﹣STORY03 個人寫真﹣故人詩
﹣STORY04 婚紗寫真﹣森林華爾茲
﹣STORY05 婚紗相片書|時光包裹的禮物
﹣STORY06 思藏館 X CindyZhang Floral 花球套餐
﹣STORY07 婚紗寫真﹣老香港
﹣STORY08 婚紗旅拍﹣巴厘島(一)
﹣STORY09 婚紗旅拍﹣巴厘島(二)
﹣STORY10 婚紗旅拍﹣巴厘島(三)
﹣STORY11 個人寫真﹣小島記
﹣STORY12 孕婦寫真﹣新月(一)
﹣STORY13 孕婦寫真﹣新月(二)
﹣STORY14 個人寫真﹣淋巴癌女生的溫暖正能量
﹣STORY15 婚紗寫真﹣電影慢幀
﹣STORY16 戀人寫真﹣小小
﹣STORY17 畢業寫真﹣那些年 for Sunshroom
﹣STORY18 畢業寫真﹣那些年 for Sissi
﹣STORY19 個人寫真﹣給十年後的我
﹣STORY20 膠片婚禮﹣走進一座教堂,走進彼此的生命。
﹣STORY21 個人寫真﹣回到夢想的遠方
﹣STORY22 婚紗寫真﹣A winter seabreeze
【我眼中的香港系列】
﹣HK01 龍鼓灘 看風景的人
﹣HK02 天光墟 富裕的貧窮
﹣HK03 尋找大坑
﹣HK04 坪州 老戲院
﹣HK05 香港獨立書店一:森記圖書公司
﹣HK06 香港獨立書店二:Books & Co.
﹣HK07 人物 :la BelleÉpoque 小小手作溫暖全城
﹣HK08 人物專訪:利記士多 用她的方式延續古早味
﹣HK09 深水埗「明哥」精神
﹣HK10 香港也有一間「深夜食堂」
﹣HK11 西環七臺,山城遺事
﹣HK12 南丫島上有座香草園
﹣HK13 被遺忘的小村莊
【一圖一香港系列】
﹣PH01 那夜避風塘
﹣PH02 可愛的陌生人
﹣PH03 落單的人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