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塔的个人管理之App篇
从2012年开始,就读到关于GTD的书,断断续续的实践过一些方法。直到今年末回顾时才发现,自己在这条探索的路上歪歪扭扭的走出一大片滩涂。但是,各种尝试和坚持的最终结果是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那就是一切从简,不用动脑,所以在写下一年计划的时候做了一套表格,当然我自己的版本还会增加很多内容。这套表格是配合一些App使用的,而这些App是经过我千挑百选最后留下来的,它们让我充分体会到科技世界的美好,它们的互相配合,给予我极大的方便。
主要的App在这里:手机上删不掉的App
在我的表格里,只要配合aTimelogger、随手记、为知即可。这一篇我会增加一些其它的好用的App的介绍。
————————————————————————————————————————————
目录:
aTimeLogger
随手记
提醒事项
备忘录
为知笔记
iBook
———————————————————————————————————————————
▋aTimelogger
更详细版的说明在这里→如何有效地记录时间开销
豆瓣链接 苹果商店
Ios收费6元,Android免费
这款软件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它是如此好用,而且善加利用的话,1万小时、番茄时钟等App都不用装,恨得是总是忘记记录(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之后是看到自己浪费的大把时间心痛。
如果你尝试过记录时间开销,就会知道每天要记录自己用多长时间干什么了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尤其是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的人,也许你正在做着某事,忽然被人叫去聊天,而且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聊天的。
这个App界面简单(图标nice)。预先设置好所有的“活动”(刚开始可以根据需要有个调整期),只需要点开这个App,点一下相应的活动即可(如果设置的是多项活动可以同时进行,那还需要点一下需要结束的那个活动)。
而且有图表分析功能。
可以按月、按周看看自己的时间开销。
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活动的目标。查看每个活动的历史记录和图表。
最开始的时候我是事无巨细的记录。养成习惯后,记录这件事情并不麻烦,优化“活动”更为重要。记录是为了知道自己的时间开销、以后更好的利用时间,所以及时的总结和调整是必须的,不需要去分析的活动,能合并的就合并,需要仔细分析的活动,分的越细致越好,一切都以“我要分析出什么结果”来为导向。
现在我只记录几项最重要的活动,主要是睡眠和学习类的,当做是统计时间的工具。
(顺带一提的是我用过1000小时的App,虽然奖励各种勋章很有趣,但是到后来总也坚持不下来,所以干脆用这种没有压力的方式来记录,就算有一段时间没做,之后随时都能续起来。
我还尝试过若干番茄时钟,对于我来说,也只有在最有干劲的那几天有用,低沉期没法度过。所以现在拿这款App的目标倒计时当做番茄时钟用了。自我驱动力最重要。)
我一直是把这个App放在手机的Dock栏里,无论滑到哪一屏,都可以看到它。
▋随手记专业版
豆瓣链接 苹果商店
Ios原价6元,最近活动1元(2014.12) Android免费
在最开始选择记账软件的时候试过很多款,曾经用其它软件记录了一年多,但是因数据无法导出,不好做分析,也不好保存,转而投向随手记,现在用随手记也已经超过两年。
最开始吸引我的正是它可以多终端同步(和家人一起用一个账号记账),而且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查看、编辑。
记账用手机及其方便,只要记住每花一次钱就马上记下来(1秒钟都别等,要不之后多半会忘记),但是手机不方便查看以往的记录和各种报表。所以同步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打开www.feidee.com,记账标签页可以查看所有明细,批量编辑等。账户标签也可以查看各个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报表就是网页版最强大的功能了。
另外随手记还支持多个账本,比如装修、旅游等,会有很多支出分类,但是并不是通常情况下需要用的,所以可以单独列一个账本。
多人记账适合家庭记账。
▋提醒事项
用了很久的GTD类的App,发现GTD对于我太复杂,在情绪高涨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执行,但是总会有懒散的时期,于是就被很多很多的待办事项淹没。
后来从某次ios更新之后发现苹果自带的“提醒事项”有分页功能了,所以干脆放弃其它App,直接把它改为简化版的GTD执行App。
Maybe
Schedule
Collect
Next
这几页对应GTD最基本的几个盒子,Collect就是收集盒子,想到什么事情马上可以记在这个分页里。对Collect进行整理的时候,需要某个特定日期完成的可以放到Schedule里去,并且编辑提醒日期/地点,对于将来可能会做的放在Maybe里,对于要下一步执行的就放在Next里。上面两个Family是ios8更新之后默认增加的一个分页,适合家人都用苹果手机的时候,给他人指派任务用。Shopping是为了自己方便。
这里没有那么多按照情境、按照优先级来排序,适合每天处理的事情较少的时候用。如果随便一列就有几十件事情,还是建议用专门的GTD软件。
▋备忘录
我的手机上从来没装过便签、速记笔记本之类的App,我觉得自带的“备忘录”就已经完全满足这类功能,再配合苹果的语音输入,已经最近增加的插入图片功能,非常适合临时记点什么事情或者灵感。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能定时清理一下,把有用的内容转存到云笔记里,没用的东西删掉。需要长时间反复记录的可以写个标题并特殊符号标记一下。
▋为知笔记——Wiz
官网:http://www.wiz.cn/
客户端有ios版、安卓版、ipad版、桌面端等,配合使用非常方便。
我用过的云笔记App有Evernote、有道云笔记,Evernote我很早就开始用,但是各种慢所以就转有道了(在印象笔记之前)。后来发现Wiz笔记,有多人协作功能,试用了一下,发现它的各方面都符合我的期望,直接转投Wiz笔记了。
标序号的是我的一级分类,下面几个是自带的,使用过相应功能就会自动建个文件夹。
01 COLLECT
根目录下用来存放所有未分类的收藏,所有在网页上看到的好的内容都先放入这里,微信公号上看到的内容会自动放到“微信收藏”文件夹下,所以整理的时候一起整理。
在这个目录下分为:
01 梦想-精神层面(所有励志狗血的内容)
02 成长-感兴趣的领域(其下再细分,如健身、心理学、个人管理、理财等,按照感兴趣的程度排序)
03 立世-人际关系
04 术业-工作相关
05 生活
关于笔记本的使用参照了李撒欢之个人管理
02 MANAGEMENT
所有个人管理类的文档,当年的分为“每周”、“每月”的文件夹,往年的放入“归档”。
03 STUDY
所有正在学或者已经学的内容,比如读书笔记、考试复习资料等。按照与目前计划的相关度排序。
▋iBook
使用体验优于其他阅读App,尤其是根据光线自动切换夜间模式这一点,非常的方便。阅读英文时,可以直接查字典。
主要的App在这里:手机上删不掉的App
在我的表格里,只要配合aTimelogger、随手记、为知即可。这一篇我会增加一些其它的好用的App的介绍。
————————————————————————————————————————————
目录:
aTimeLogger
随手记
提醒事项
备忘录
为知笔记
iBook
———————————————————————————————————————————
▋aTimelogger
更详细版的说明在这里→如何有效地记录时间开销
![]() |
豆瓣链接 苹果商店
Ios收费6元,Android免费
这款软件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它是如此好用,而且善加利用的话,1万小时、番茄时钟等App都不用装,恨得是总是忘记记录(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之后是看到自己浪费的大把时间心痛。
如果你尝试过记录时间开销,就会知道每天要记录自己用多长时间干什么了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尤其是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的人,也许你正在做着某事,忽然被人叫去聊天,而且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聊天的。
这个App界面简单(图标nice)。预先设置好所有的“活动”(刚开始可以根据需要有个调整期),只需要点开这个App,点一下相应的活动即可(如果设置的是多项活动可以同时进行,那还需要点一下需要结束的那个活动)。
![]() |
而且有图表分析功能。
![]() |
可以按月、按周看看自己的时间开销。
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活动的目标。查看每个活动的历史记录和图表。
最开始的时候我是事无巨细的记录。养成习惯后,记录这件事情并不麻烦,优化“活动”更为重要。记录是为了知道自己的时间开销、以后更好的利用时间,所以及时的总结和调整是必须的,不需要去分析的活动,能合并的就合并,需要仔细分析的活动,分的越细致越好,一切都以“我要分析出什么结果”来为导向。
现在我只记录几项最重要的活动,主要是睡眠和学习类的,当做是统计时间的工具。
(顺带一提的是我用过1000小时的App,虽然奖励各种勋章很有趣,但是到后来总也坚持不下来,所以干脆用这种没有压力的方式来记录,就算有一段时间没做,之后随时都能续起来。
我还尝试过若干番茄时钟,对于我来说,也只有在最有干劲的那几天有用,低沉期没法度过。所以现在拿这款App的目标倒计时当做番茄时钟用了。自我驱动力最重要。)
我一直是把这个App放在手机的Dock栏里,无论滑到哪一屏,都可以看到它。
▋随手记专业版
![]() |
豆瓣链接 苹果商店
Ios原价6元,最近活动1元(2014.12) Android免费
在最开始选择记账软件的时候试过很多款,曾经用其它软件记录了一年多,但是因数据无法导出,不好做分析,也不好保存,转而投向随手记,现在用随手记也已经超过两年。
最开始吸引我的正是它可以多终端同步(和家人一起用一个账号记账),而且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查看、编辑。
![]() |
记账用手机及其方便,只要记住每花一次钱就马上记下来(1秒钟都别等,要不之后多半会忘记),但是手机不方便查看以往的记录和各种报表。所以同步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打开www.feidee.com,记账标签页可以查看所有明细,批量编辑等。账户标签也可以查看各个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报表就是网页版最强大的功能了。
另外随手记还支持多个账本,比如装修、旅游等,会有很多支出分类,但是并不是通常情况下需要用的,所以可以单独列一个账本。
多人记账适合家庭记账。
▋提醒事项
用了很久的GTD类的App,发现GTD对于我太复杂,在情绪高涨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执行,但是总会有懒散的时期,于是就被很多很多的待办事项淹没。
后来从某次ios更新之后发现苹果自带的“提醒事项”有分页功能了,所以干脆放弃其它App,直接把它改为简化版的GTD执行App。
![]() |
Maybe
Schedule
Collect
Next
这几页对应GTD最基本的几个盒子,Collect就是收集盒子,想到什么事情马上可以记在这个分页里。对Collect进行整理的时候,需要某个特定日期完成的可以放到Schedule里去,并且编辑提醒日期/地点,对于将来可能会做的放在Maybe里,对于要下一步执行的就放在Next里。上面两个Family是ios8更新之后默认增加的一个分页,适合家人都用苹果手机的时候,给他人指派任务用。Shopping是为了自己方便。
![]() |
这里没有那么多按照情境、按照优先级来排序,适合每天处理的事情较少的时候用。如果随便一列就有几十件事情,还是建议用专门的GTD软件。
▋备忘录
我的手机上从来没装过便签、速记笔记本之类的App,我觉得自带的“备忘录”就已经完全满足这类功能,再配合苹果的语音输入,已经最近增加的插入图片功能,非常适合临时记点什么事情或者灵感。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能定时清理一下,把有用的内容转存到云笔记里,没用的东西删掉。需要长时间反复记录的可以写个标题并特殊符号标记一下。
▋为知笔记——Wiz
官网:http://www.wiz.cn/
客户端有ios版、安卓版、ipad版、桌面端等,配合使用非常方便。
我用过的云笔记App有Evernote、有道云笔记,Evernote我很早就开始用,但是各种慢所以就转有道了(在印象笔记之前)。后来发现Wiz笔记,有多人协作功能,试用了一下,发现它的各方面都符合我的期望,直接转投Wiz笔记了。
![]() |
标序号的是我的一级分类,下面几个是自带的,使用过相应功能就会自动建个文件夹。
01 COLLECT
根目录下用来存放所有未分类的收藏,所有在网页上看到的好的内容都先放入这里,微信公号上看到的内容会自动放到“微信收藏”文件夹下,所以整理的时候一起整理。
在这个目录下分为:
01 梦想-精神层面(所有励志狗血的内容)
02 成长-感兴趣的领域(其下再细分,如健身、心理学、个人管理、理财等,按照感兴趣的程度排序)
03 立世-人际关系
04 术业-工作相关
05 生活
关于笔记本的使用参照了李撒欢之个人管理
02 MANAGEMENT
所有个人管理类的文档,当年的分为“每周”、“每月”的文件夹,往年的放入“归档”。
03 STUDY
所有正在学或者已经学的内容,比如读书笔记、考试复习资料等。按照与目前计划的相关度排序。
▋iBook
使用体验优于其他阅读App,尤其是根据光线自动切换夜间模式这一点,非常的方便。阅读英文时,可以直接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