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宋画全集》第二卷第二册
依然还是上海博物馆。文字稍候,先上图。图片除局部放大图为本人拍摄外,完整图均来自网络搜索。 第一册的内容请点这里。显然这第二册试图以数量来与第一册抗衡嘛,后面的南宋院画扇面都挺美的~ 21 宋 佚名 雪峰寒艇图 绢本 水墨 179.4×150.2 双幅拼绢,左幅宽约80.0,右幅宽约70.2。无款。收藏印有“颜乐斋”、“仲昜”、“杨氏家藏”、“垚介之印”、“赵孟頫印”、“子静”、“退密”、“子京珍秘”、“平生珍赏”、“宫保世家”、“子孙世昌”、“檇李项氏家宝玩”等。(幅面、印鉴情况摘自书后徐清图释) 22 宋 佚名 山楼来凤图 绢本 设色 145.8×76.7 此画被认为是马远传派所作,构图即为典型的“一角式”。那直挺挺出枝的画法,也显然是学马远的。若隐若现的楼宇,让我想起傅熹年对传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里头鸱尾形制的年代考证。嘛,看起来太过于若隐若现了吧。。。 无款,曾经钱镜塘收藏,右下方钤有“海昌钱镜塘藏”印。(印鉴、收藏情况摘自书后林如图释) 23 宋 朱氏 晚景图 绢本 水墨 69.4×38.1 24 宋 马远(传) 雪屐观梅图 绢本 设色 161.2×101.4 25 宋 马远(传) 松下闲吟图 绢本 设色 24.7×24.4 26 宋 马麟 郊原曳杖图 绢本 设色 23.2×23.6 27 宋 马麟 楼台夜月图 绢本 设色 24.6×25.3 28 宋 佚名 雪景四段 纸本 水墨 15.2×59.5 29 宋 佚名 雪景山水图 纸本 设色 24.0×47.9 30 宋 佚名 写生四段 绢本 设色 9.4×16.7 31 宋 梁楷 八高僧图 绢本 设色 共八段,每幅后有元人行书撰写的故事说明。分录于下: 一、达摩面壁,神光参问 26.6×64.1 僧神光闻达磨住少林 乃往参承 师端坐不闻励诲 光曰 诸佛印法 可得闻乎 师曰 诸佛印法 匪从人得 光曰 我心未宁 乞师与安 师曰 将心来与汝安 光曰 觅心了 不可得 师曰 与汝安心竟

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 26.6×66.4 五祖弘忍大师 蕲州黄梅人也 姓周氏 生而岐嶷 童游时逢一智者 叹曰 此子缺七种相 不逮如来 后遇信大师 得法嗣 化于破头山

三、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 26.6×64.7 鸟窠道林禅师居钱塘时 白居易入山谒师 曰 禅师住处甚危险 师云 太守危险尤甚 白曰 弟子位镇江山 何险之有 师云 薪心火相交 识性不停定 得非险乎 又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云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白曰 三岁孩儿也解与么道 师曰 三岁孩儿虽道得 八十岁老人行不得 白遂作礼而退

四、智闲拥帚,回睨竹林 26.6×64.7 邓州香岩智闲禅师 一日芟除草木 偶拋瓦砾击竹作声 忽然省悟 遽归 沐浴 焚香 遥礼沩山 赞曰 和上大慈 恩逾父母 当时若为我说破 何有今日之事 迺有颂曰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云云

五、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 26.6×67.1 李源与圆泽法师游眉山 舟次南浦 见一女子锦裆花袴 负婴而汲 泽泣曰 我当讬孕于此女 避之不可得 后十八年八月十五日 当会君于杭州天竺山中 言毕而卒 后源如期往天竺山 见一牧牛儿 云 李源真信人也 源即应声云 圆泽无恙 牧儿遂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云云 歌罢拂袖而去

六、灌溪索饮,童子方汲 26.6×61.9 灌溪闲禅师路逢一童子汲水 师乞水饮 童子曰 乞水不妨 某有一问 且道水具几尘 师云 不具诸尘 童笑负水而去 曰 不得汙却水

七、酒楼一角,楼子拜参 26.6×57.9 楼子和尚名善津 平江人 姓杨氏 初浮浪于肆市 一日至承天寺聆法 有省 即出家受具 偶至酒楼闻歌曰 你既无心我便休 楼前拜云 非此楼则不知有此事

八、孤蓬芦岸,僧倚钓车 26.6×66.2 福州玄(一作“元”)沙备禅师 闽之谢氏子 幼垂钓于南台江 甫三十出家 从夫容训禅师落发受具 兄视雪峰而师事之 峰一日曰 备头陀何不偏恭(一作“参”)去 师曰 达磨不来东土 二祖不往西天 峰然之 师尝示众 有直饶得 似秋潭月影 静夜钟声 随和(一作“和”)击以无?(一作“亏”) 触波澜而不散 尤是生死岸头事 道人行处如火烧冰

32 宋 佚名 布袋和尚像 绢本 设色 31.4×24.7 33 宋 赵葵 杜甫诗意图 绢本 水墨 25.0×212.4 34 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绢本 水墨 24.2×23.2 网上流传的另一本册页,仍然是未解之谜呢。。。

35 宋 朴菴 烟江欲雨图 绢本 水墨 25.0×26.3 36 宋 佚名 莲社图 绢本 水墨 28.3×456.1 37 宋 佚名 人物故事图 绢本 设色 26.4×140.8 38 宋 佚名 秋山萧寺图 绢本 设色 41.7×237.2 39 宋 佚名 溪山图 纸本 设色 33.0×154.7 乍看之下很繁复,不就是巨然式的雨点皴嘛,不就是一堆堆的山,点缀一丛丛的水嘛。但是仔细看却不由觉得好美!






40 宋 佚名 牧羊图 绢本 设色 100.3×48.7 41 宋 佚名 溪桥归骑图 绢本 设色 18.3×29.0 42 宋 佚名 水阁纳凉图 绢本 设色 24.4×24.9 43 宋 佚名 松下憩寂图 绢本 设色 22.9×23.1 44 宋 佚名 携琴闲步图 绢本 设色 26.1×26.0 45 宋 佚名 渔村归钓图 绢本 设色 22.9×22.1 46 宋 佚名 花坞醉归图 绢本 设色 23.8×25.3 47 宋 佚名 河塘按乐图 绢本 设色 25.8×22.3 48 宋 佚名 江妃玩月图 绢本 设色 25.4×24.8 49 宋 佚名 寒林策蹇图 绢本 设色 26.9×30.1 50 宋 佚名 松风楼观图 绢本 设色 25.5×27.1 51 宋 佚名 澄江碧岫图 绢本 设色 23.8×26.3 52 宋 佚名 江村图 绢本 设色 23.4×23.9 53 宋 佚名 溪山风雨图 绢本 水墨 23.7×25.3 54 宋 佚名 雪江归棹图 绢本 设色 26.4×26.5 55 宋 佚名 花篮图 绢本 设色 25.0×25.3 56 宋 佚名 荷花图 绢本 设色 25.1×25.7

57 宋 佚名 虞美人图 绢本 设色 25.4×26.1 58 宋 佚名 蜀葵图 绢本 设色 21.5×22.9

59 宋 佚名 秋葵图 绢本 设色 25.6×25.7

60 宋 佚名 荔枝图 绢本 设色 24.3×25.1 61 宋 佚名 夜合花图 绢本 设色 24.1×25.6 宋画会议上黄小峰硬说这个长得像含笑,所以就是含笑了。这种逻辑。。。没常识的百度百科都知道夜合花只能是夜香木兰,不可能是含笑。这俩花期都不一样。真该拿木兰科的图谱给他开开眼。

62 宋 佚名 山茶蝴蝶图 绢本 设色 22.1×23.1

63 宋 佚名 鹌鹑图 绢本 设色 23.7×23.2 64 宋 佚名 红果绿鹎图 绢本 设色 24.1×25.1 65 宋 佚名 荷塘鹡鸰图 绢本 设色 22.4×23.0 66 宋 佚名 竹汀鸳鸯图 绢本 设色 25.6×25.0 67 宋 佚名 锦雉竹雀图 绢本 设色 24.3×24.9 68 宋 佚名 樱桃黄鹂图 绢本 设色 12.2×26.2 69 宋 佚名 猿鹭图 绢本 设色 23.4×23.8 70 宋 佚名 秋庭乳犬图 绢本 设色 24.1×25.2 71 金 佚名 宫乐图 绢本 设色 25.6×157.7 72 金 佚名 溪桥归牧图 绢本 设色 48.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