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集]为 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2014-03-29 20:14:18
首先解疑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对积极心理学有兴趣的以及想更开心的人,如果你非常开心,你还可以更开心;如果你非常不开心,你也可以更开心。
1、Sonja Lyubomirsky 所著的《快乐之道》,作者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教授,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她谈到找到“适合”的重要性,也就是某种方法、某种工具、某种观点是否适合你,并不是听到的每种观点、每种研究、以及你运用的每种介入方法……你在生活中将会运用介入方法,不管是做善举、还是表达感激、还是体育锻炼、还是写日记。
2、为什么要留下一系列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并向世人介绍这个奇妙的领域?
(1)Tal的故事:两年前教授在教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学期因为压力比较大,病的很严重,服了很多药坚持上完了课,由于非常痛而难以入睡,第二天看了医生并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在终于睡着的午夜,医院的医生打来电话让他立即去最好的医院去治疗。在去医院的计程车上,教授忐忑的心情想到了生死,他想如果只剩下一年的时候,在这一年中会做些什么呢,此刻他非常的悲伤,生活上,他会用所有的时间跟家人一起度过,但是职业上呢?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要留下一系列的课程,一个向人们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系列课程。所幸的是结果不严重,几天之内就开始复原了。
(2)霍普学院的David Myers 在2000年做了一项研究,关于心理学概念方面的研究,“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之间的比率(1967年到2000年,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得到的比率为22:1。每份研究某个积极方面,积极因素的文章——不管是研究健康、满意程度、快乐还是幸福——都有21份消极方面的文章,包括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等等。
(3)Abraham Maslow 在1954年谈到过这种现象“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对于21:1的的比率,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一天里有21小时感觉消沉,而只有1个小时感觉良好会怎样?或者有一天感觉良好,便有21天觉得焦虑和消沉会怎样?你会说这个人需要帮助,我觉得这个领域需要帮助,21:1的比率是不健康的。但是从多个角度来看,它反映了现实,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抑郁症,越来越多的焦虑。
抑郁症人群的平均年龄小于15岁,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信息高速公路,通常来说他们都没有准备好,他们无法有效的应对它。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帮助人们,克服抑郁症、焦虑。
(4)象牙塔的情况如何?
在2004年发表的《哈佛克里姆森》里,经过6个月的研究,哈佛大学八成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都经历过抑郁期,47%的哈佛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他们无法出门,他们要痛苦地度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在医学领域的领先杂志,谈到有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13500名大学生,来自不同类别的学院,全国有45%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
(5)我们为什么不是应该首先处理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真正迫切的问题,而是也要集中研究积极心理学?
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因为有用的或者集中研究的会成为现实。
其次,为什么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只是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比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
最后,预防非常重要,预防困苦最有效的方法——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实际上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
(6)专注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Martin Seligman(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在《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序言里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通过案例阐明,心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究受危人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然后这些研究带来的变化微乎其微,很多地方的情况继续恶化,并没有好转。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范式转移,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他们不去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积极心理学家开始问是什么让某些人成功了,即使面对的是不理想的环境?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成功的人,并识别出各种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想出介入方法。
“适应力”:一种现象,特征是积极适应的模式,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环境,这些成功的孩子最终成功了。通过纵向研究得出结论:五十年后,十年后,三十年后,这些成功的孩子都具有适应力。当研究虽然环境不理想然而仍然成功的人时,这些并非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实际上这些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性格普通,但是成就非凡。例如,这些孩子都很乐观,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而是乐观的相信事情会被圆满的解决。
他们对生活有信心,认为它有意义,有时它是宗教信仰,但却不总是这样,这种信仰是做他们相信的事,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因为我们内心需要理想主义,所以这些孩子有“意义感”。
这些特点都是可以学习得到的,心理学家们识别了这些特点之后,开始教授他们,人们也开始学了,情况便发生了变化,除了信心以及“意义感”——利社会行为,帮助他人,从无助转变到有益,它们都非常重要。帮助他人的意义,它不但帮助它人,它还会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便进入了自助和助他人的上升螺旋里,因为我们帮助他人时也在帮助自己。
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而不是缺点,他们不忽视自己的缺点,但他们会问,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他们为自己设立目标,他们面向未来,他们不但思考事情现在有多糟糕,同时也在思考5年或十年后的目标,这是适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一个榜样(榜样可以是老师、亲戚、历史人物或是小说人物),榜样给予他们力量,给他们方向感。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单干,他们有社会的支持(承认弱点的勇气,承认有某种需要的勇气)。
数十年间,很多可以得到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因为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会走的道理,我们会过的生活。教授做了一个练习,数屏幕上的几何图形,然后教授问的问题却是“时钟上显示的时间”、“巴士上有多少小孩?”、“屏幕上最左边的几何图形,它的主要颜色是什么?”但是回答上来的人却很少。原因是,我问了你们某个特定的问题,那个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件事情,那就不是件好事,每种噪音都会让我们分心,所有物体运动都会让我们分心,所以我们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好事,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种集中精神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却不总是好事或者有益的,我的问题给你们大多数人,制造了一种特定的现实,一种只有几何图形,巴士上没有小孩的现实。比如夫妻之间经常问的问题“怎么回事,什么问题,我们怎样去改善关系”但如果这是所问的唯一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这一件事,我们能看到只是我们的不足,出了差错的事情,需要改善的事情,我们伴侣的缺点,我们关系的缺点。比如大多数人都会问自己:我的弱点是什么,我要改善什么,通常我们排除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于什么。的确这些问题很重要,但如果只问这些问题的话,那就会忽视好的方面。不管是在机构里,人际关系里或是个人方面,欣赏好的事物非常重要。
"Appereciate"有两个意思,其一是为某事感激,而不是认为其理所当然;还有一个意思是增值。当我们感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便会增值,它会增长。不幸的是,反过来也成立:当我们不感激好的东西,把它看做理所当然,好的东西会贬值。比如大多数的婚姻,蜜月期后发生的情况。Stavros和Torres在关于婚姻的书里说:我们会看到要寻找的东西,错失不去寻找的东西,虽然它在那里,我们的阅历被我们的关注点深深的影响了。
(7)Tal成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他的榜样。
Marva Collins,20世纪30年代生于阿拉巴马州,她的父亲是非洲裔美国人,母亲是印第安人,她出生的时候,种族歧视风行,但是她的父亲对他非常有信心,鼓励她长大成为一名秘书。鉴于她的种族背景,鉴于她的性别,这些都是障碍,但她努力工作,成功的成为了一名秘书,做了几年之后,虽然做的很不错,但她觉得这个不适合她,不是她的使命,她真正的热情在于教书,她想成为学校里的一名教师。于是她上夜校,几年之后,取得了教师证书,结婚之后,加入了芝加哥内城的公立学校,在那里他看到的事实是大量的犯罪,毒品泛滥,最重要的是没有希望。老师们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尽可能呆久一点,这样他们就不会加入街头帮派,就不会接触毒品,不会犯罪,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呆在学校里。面对这样的现实,她相信事情会有改观的,她对她所教的学生说:我们要练习自信,她对孩子们充满了希望,并把眼光放在他们的优点、长处上,经过持续的练习,这些孩子们不仅在四年级就可以读名著,十岁便可以做高中数学,此时关于Marva Collins的谣言也在传播,她离开了公里学校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学生慢慢的增多,虽然条件艰苦,但她所教的学生都上了大学并大学毕业了。1979年一个电台节目使她一夜成名,之后里根总统跟她电话,让她做教育部长,由于对教学的热爱,她拒绝了,又过了8年,老布什跟她电话让她做教育部长,她依然拒绝了,因为对教学的热爱。后来一位慈善家捐赠了数千万美元,全国都有Marva Collins学校,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前去目睹这个奇迹。
首先解疑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对积极心理学有兴趣的以及想更开心的人,如果你非常开心,你还可以更开心;如果你非常不开心,你也可以更开心。
1、Sonja Lyubomirsky 所著的《快乐之道》,作者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教授,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她谈到找到“适合”的重要性,也就是某种方法、某种工具、某种观点是否适合你,并不是听到的每种观点、每种研究、以及你运用的每种介入方法……你在生活中将会运用介入方法,不管是做善举、还是表达感激、还是体育锻炼、还是写日记。
2、为什么要留下一系列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并向世人介绍这个奇妙的领域?
(1)Tal的故事:两年前教授在教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学期因为压力比较大,病的很严重,服了很多药坚持上完了课,由于非常痛而难以入睡,第二天看了医生并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在终于睡着的午夜,医院的医生打来电话让他立即去最好的医院去治疗。在去医院的计程车上,教授忐忑的心情想到了生死,他想如果只剩下一年的时候,在这一年中会做些什么呢,此刻他非常的悲伤,生活上,他会用所有的时间跟家人一起度过,但是职业上呢?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要留下一系列的课程,一个向人们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系列课程。所幸的是结果不严重,几天之内就开始复原了。
(2)霍普学院的David Myers 在2000年做了一项研究,关于心理学概念方面的研究,“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之间的比率(1967年到2000年,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得到的比率为22:1。每份研究某个积极方面,积极因素的文章——不管是研究健康、满意程度、快乐还是幸福——都有21份消极方面的文章,包括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等等。
(3)Abraham Maslow 在1954年谈到过这种现象“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对于21:1的的比率,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一天里有21小时感觉消沉,而只有1个小时感觉良好会怎样?或者有一天感觉良好,便有21天觉得焦虑和消沉会怎样?你会说这个人需要帮助,我觉得这个领域需要帮助,21:1的比率是不健康的。但是从多个角度来看,它反映了现实,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抑郁症,越来越多的焦虑。
抑郁症人群的平均年龄小于15岁,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信息高速公路,通常来说他们都没有准备好,他们无法有效的应对它。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帮助人们,克服抑郁症、焦虑。
(4)象牙塔的情况如何?
在2004年发表的《哈佛克里姆森》里,经过6个月的研究,哈佛大学八成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都经历过抑郁期,47%的哈佛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他们无法出门,他们要痛苦地度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在医学领域的领先杂志,谈到有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13500名大学生,来自不同类别的学院,全国有45%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
(5)我们为什么不是应该首先处理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真正迫切的问题,而是也要集中研究积极心理学?
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因为有用的或者集中研究的会成为现实。
其次,为什么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只是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比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
最后,预防非常重要,预防困苦最有效的方法——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实际上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
(6)专注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Martin Seligman(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在《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序言里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通过案例阐明,心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究受危人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然后这些研究带来的变化微乎其微,很多地方的情况继续恶化,并没有好转。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范式转移,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他们不去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积极心理学家开始问是什么让某些人成功了,即使面对的是不理想的环境?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成功的人,并识别出各种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想出介入方法。
“适应力”:一种现象,特征是积极适应的模式,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环境,这些成功的孩子最终成功了。通过纵向研究得出结论:五十年后,十年后,三十年后,这些成功的孩子都具有适应力。当研究虽然环境不理想然而仍然成功的人时,这些并非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实际上这些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性格普通,但是成就非凡。例如,这些孩子都很乐观,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而是乐观的相信事情会被圆满的解决。
他们对生活有信心,认为它有意义,有时它是宗教信仰,但却不总是这样,这种信仰是做他们相信的事,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因为我们内心需要理想主义,所以这些孩子有“意义感”。
这些特点都是可以学习得到的,心理学家们识别了这些特点之后,开始教授他们,人们也开始学了,情况便发生了变化,除了信心以及“意义感”——利社会行为,帮助他人,从无助转变到有益,它们都非常重要。帮助他人的意义,它不但帮助它人,它还会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便进入了自助和助他人的上升螺旋里,因为我们帮助他人时也在帮助自己。
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而不是缺点,他们不忽视自己的缺点,但他们会问,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他们为自己设立目标,他们面向未来,他们不但思考事情现在有多糟糕,同时也在思考5年或十年后的目标,这是适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一个榜样(榜样可以是老师、亲戚、历史人物或是小说人物),榜样给予他们力量,给他们方向感。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单干,他们有社会的支持(承认弱点的勇气,承认有某种需要的勇气)。
数十年间,很多可以得到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因为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会走的道理,我们会过的生活。教授做了一个练习,数屏幕上的几何图形,然后教授问的问题却是“时钟上显示的时间”、“巴士上有多少小孩?”、“屏幕上最左边的几何图形,它的主要颜色是什么?”但是回答上来的人却很少。原因是,我问了你们某个特定的问题,那个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件事情,那就不是件好事,每种噪音都会让我们分心,所有物体运动都会让我们分心,所以我们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好事,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种集中精神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却不总是好事或者有益的,我的问题给你们大多数人,制造了一种特定的现实,一种只有几何图形,巴士上没有小孩的现实。比如夫妻之间经常问的问题“怎么回事,什么问题,我们怎样去改善关系”但如果这是所问的唯一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这一件事,我们能看到只是我们的不足,出了差错的事情,需要改善的事情,我们伴侣的缺点,我们关系的缺点。比如大多数人都会问自己:我的弱点是什么,我要改善什么,通常我们排除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于什么。的确这些问题很重要,但如果只问这些问题的话,那就会忽视好的方面。不管是在机构里,人际关系里或是个人方面,欣赏好的事物非常重要。
"Appereciate"有两个意思,其一是为某事感激,而不是认为其理所当然;还有一个意思是增值。当我们感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便会增值,它会增长。不幸的是,反过来也成立:当我们不感激好的东西,把它看做理所当然,好的东西会贬值。比如大多数的婚姻,蜜月期后发生的情况。Stavros和Torres在关于婚姻的书里说:我们会看到要寻找的东西,错失不去寻找的东西,虽然它在那里,我们的阅历被我们的关注点深深的影响了。
(7)Tal成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他的榜样。
Marva Collins,20世纪30年代生于阿拉巴马州,她的父亲是非洲裔美国人,母亲是印第安人,她出生的时候,种族歧视风行,但是她的父亲对他非常有信心,鼓励她长大成为一名秘书。鉴于她的种族背景,鉴于她的性别,这些都是障碍,但她努力工作,成功的成为了一名秘书,做了几年之后,虽然做的很不错,但她觉得这个不适合她,不是她的使命,她真正的热情在于教书,她想成为学校里的一名教师。于是她上夜校,几年之后,取得了教师证书,结婚之后,加入了芝加哥内城的公立学校,在那里他看到的事实是大量的犯罪,毒品泛滥,最重要的是没有希望。老师们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尽可能呆久一点,这样他们就不会加入街头帮派,就不会接触毒品,不会犯罪,但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呆在学校里。面对这样的现实,她相信事情会有改观的,她对她所教的学生说:我们要练习自信,她对孩子们充满了希望,并把眼光放在他们的优点、长处上,经过持续的练习,这些孩子们不仅在四年级就可以读名著,十岁便可以做高中数学,此时关于Marva Collins的谣言也在传播,她离开了公里学校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学生慢慢的增多,虽然条件艰苦,但她所教的学生都上了大学并大学毕业了。1979年一个电台节目使她一夜成名,之后里根总统跟她电话,让她做教育部长,由于对教学的热爱,她拒绝了,又过了8年,老布什跟她电话让她做教育部长,她依然拒绝了,因为对教学的热爱。后来一位慈善家捐赠了数千万美元,全国都有Marva Collins学校,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前去目睹这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