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使馆 拒签经验 & 过签经验
*告别了在家躺的欢乐时光,我在有工作的时候又申请了一次德国签证,因为有亲属在,申请了旅游签证以不相信不探亲为由拒签。后又改为申请探亲签证,终于过签了。
最近又因为要帮爸妈申请探亲访友签证,打开了这篇旧文,发现原先的一些网址使馆更新后失效了,更新下,顺便补充一些信息。
————————————————我是历史文章分割线————————————————————
亲姐在德国读书十载,终于熬到毕业,想趁她毕业之际,也刚好赶上从上一个单位离职想要休息一段,便开始筹划去德国看她,顺便拿个申根签证在欧洲玩一圈。 所以我要写的是办理申根签探亲签证的流程,当然其中顺便会提到如何办旅游签证,虽然我没有成功,但是觉得独自办理的过程还是很值得一说,故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即使没有人看,也算给自己留个纪念。 决定自己办申根签证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之前自己办了我和妈妈的美国签证并且顺利过签了,虽然知道德国人比较严谨,但觉得既然有了发达国家过签的成功经验,加上护照上也有几个印戳背书(日本、肯尼亚、泰国、美国),应该问题不大。 首先说一下签证类型的选择:由于我打算去的日期比较长,又没有非常详细的计划(其实是懒得编行程),准备资料期间也咨询了帮朋友办过德国入境申根签的旅行社(费用在1500元左右),所以犹豫再三选择了探亲签证,但后来想想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决定可能导致了我最终被拒签。 签证方式 送签除通过旅行社外,分为两种,当时对比了两种方式的优劣:http://www.china.diplo.de/Vertretung/china/zh/02-visa/01-schengenvisa/00-schengenvisa.html 1. 直接到使馆送签:费用为60欧,约合500人民币(只接受现金) 优点:因为本人在北京,直接去使馆可跳过中间环节感觉收到结果会快一些,有当面说明的机会(对于我这种无业游民比较容易争取到签证官的信任),也是最经济的一种签证方式 缺点:网上预约比较难,通常要提前很久,想约周末的要提前3个月 2. 通过中智送签:费用为60欧+25欧元服务费,约合700人民币(可刷银联卡)也是德国签证处唯一官方指定的代办机构 优点:网上预约比较容易,所需材料写的比较清楚(这是后来才发现的),对于一些当地没有德国使馆的朋友来说,也省去了往返使馆的旅费和时间。 缺点:周期稍微长一些,比自己去多出25欧元手续费 因为本人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工作日和周末的限制,最后选择了直接使馆送签。现在德国大使馆网站的说明已经比较清晰了,可以通过以下网页根据自己的签证类型找到对应的需求说明:
https://china.diplo.de/cn-zh/service/visa-einreise/schengenvisum/1343246?openAccordionId=item-1343250-2-panel 但是当时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其他信息渠道,我按照德国使馆给出的笼统说明准备了一通,约了使馆的时间去了就因为资料不全被打回来了,这中间几经曲折就不赘述了,但也没白折腾,我明白了几件事: 1. 此面签非彼面签,其实你在使馆交材料面对的也不是德国签证官,而是使馆的中国员工,他们负责审材料并做一些记录,但真正能不能过签在这个环节你无从知晓。材料留下后还是会有德国签证官审批,所以从本质上说和第三方送签没有太大区别。 2. 虽然我第一次送签材料不全,但是并没有直接给我个拒签,而是给了一张通知单,在上边大概画了下你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就给打发走了,系统里会记录你来过一次,因为资料不全没有接收。 3. 如果你预约了时间,有事不能去但是没来的及取消,也不用太担心,不会有什么不良记录,但是系统会锁定你的账号大概1,2个工作日之后你才能预约下次面签。但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毕竟面签名额很少,会让你白白浪费掉一个,对其他人不太公平。对于着急面签的同学来说就要时刻盯着面签预约名额,很有可能谁临时取消一个就被你捡到了,我就捡到过一次。 4. 使馆网站上给出了一个联系方式:只于每周二和每周四 15点至16点 开通的热线电话,但是我负责任的告诉你,不用守着这个点儿打了,你绝对打得进去,但是进去以后只有语音系统招呼你,跟没打一样,所以有什么问题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没人给你答疑。 5. 预约只有8点和9点两个时间段,建议约早点儿,这样前几个进去不用排队办的快,我有一次去刚好赶上叫号器坏了,站了1个多小时。 6. 一定检查好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复印了,我就忘了复印公证书,这时候也别慌,门口有个推自行车的,后边弄个大铁箱子里边装的复印机,人挺好的,就是收费特贵,但应急了也值了。 这样东奔西走了好一阵忙着补齐各种材料(这其中不光有我需要准备的,还有我姐在德国需要准备的),德国使馆面签的时间又不好约,我开始想干脆找中智好了,25欧的手续费能省掉很多天的预约时间也是值了。于是我第一次点开了中智签证的流程,才发现其实注册什么的都不花钱,但是注册以后就能看到很多的信息了,比如: 1. 中智的预约大概可以约到5个工作日以内的,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 2. 北京的可以在预约时间直接把材料送过去在东大桥侨福芳草地,外省市同学可以邮寄

3. 最重要的,选择预约时间以后,中智给出了一份非常清晰的需要材料清单,然后我就 在心里默默地“呵呵”了,如果德国使馆早点儿写清楚我就不用自己瞎猜,加上多跑了两趟使馆了。所以即使选择去德国使馆直接面签的朋友,我也强烈建议你们通过以下免费的步骤看一下中智的这些材料,不得不说,从预约开始就觉得这25欧元的服务费实在是太划算了(虽然最后也不一定要花)。 点开这个网址,选择你要送签的领事馆,注册并阅读免费信息:https://cn.tlscontact.org/cnBJS2de/splash.php?l=zh_CN 探亲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因为我自己办的探亲,所以我着重介绍这部分并列出我办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1. 申根签证申请表原件: 这个可以在使馆网站上注册填好,然后直接打印出来,网址在这儿:https://videx.diplo.de/videx/desktop/index.html#start 2. 两张相同的白底彩色近照(尺寸为3.5 厘米 x 4.5厘米,正面免冠)-现在很多彩印店都是打印的方式,我最后一次过签的时候 3. 经济担保函原件及复印件 这个需要邀请人在德国办理,因为我姐姐是学生身份,所以要先去银行锁定帐户,证明资金情况,然后去移民办公室办理担保函,签证需要原件,所以要想办法找人带回来或是快递回来。办理过程中我算知道了中国人的效率有多高,我开个存款证明20块钱立等可取,我姐在德国开个存款证明至少20欧手续费还要等好几个工作日,更别说担保函了。 因为我当时无业,所以必须有对方的担保函不然过签几率极小(虽然最后证明有也没过),如果是在职人员其实可以不用,但是中智的话肯定还会要求,因为他们要保证自己的过签率。 另外这个东西送签给对方看一眼,然后要留好,据说入境的时候海关可能还会要求二次查验。 4. 邀请信原件,这个可以让邀请人写好,随但包含一块儿寄来,里边要包含以下内容:邀请人的地址;邀请人的详细联系方式;赴德目的;在德国逗留的时间和地点;谁来承担在德旅行居住的费用;邀请函必须由邀请方亲笔签名(不接受电子签名,没有邀请方亲笔签名的邀请信将视为缺失) 5. 邀请人护照复印件 6. 邀请人德国居留证复印件 7. 经过中国外交部认证的申请人与邀请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内含英文或德文翻译 这个要重点说下,我是在网上随便查了一个公证处,在这里办理的,叫做北京市东方公证处,不是很好找,电话:010-84217035,网址: http://www.notaryoffice.com.cn/ 具体花了多少钱记不清了,他们提供加急业务,但也要几个工作日,所以至少要跑两趟,一定要找个离家近交通方便的。另外想要在国外自驾的朋友可以顺便把驾照公证下,他们提供公证的英文翻译,以后出去玩也可以用的上。 但是仅有这个公证,德国使馆是不认的,还要拿着办好的公证书再去办一个外交部的公证。我在公证处咨询时他们给了我一个电话,打过去是中旅的办事处,电话号码没了,记得门店在崇文门新侨三宝乐附近。 8. 其他固定收入证明(如为中文,需要翻译) 这个主要针对我这种无业的,有工作的,找单位开个在职证明,提供个营业执照副本就行了。 有固定工作的就到银行打近3个月的银行流水,要有银行盖章的。没有固定工作的最好也打下,证明自己是有资金能力的,实在不行也开个存款证明,金额越高越好,使馆并没有要原件,可以出示下原件,提交复印件给使馆,原件拿到银行可取消掉,钱就解冻了。 9. 护照原件及复印件(什么有效期至少3个月以上,有两页空白页这些就不废话了,一般人都知道) 10. 户口本复印件/暂住证复印件 11. 医疗保险原件及复印件 这个我原本想在中国平安网站上买,结果时间来不及了,去平安的一个办公室办的,花了700,比网上好像贵200,但是我妈的一句话帮我省了这个钱,办好临走她问:万一拒签了能退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没想到就应验了,1个月以后我就把钱给退回来了,而且还是保险生效期过了以后。在网上办的就不知道能不能退了。 保险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保额不能低于3万欧,可以的话选择最长的保险期,因为有时差的问题,使馆对这个细节很重视,所以最好前后都多留2天,避免因为时差,使馆觉得你保险没有覆盖整个行程。 按照以上的材料准备好后我第三次去提交申请,材料经工作人员审核都齐全手下以后,我满心欢喜的等来的确是一封拒信,拒签理由是他们不相信我会按时回国(据信中文、德文各一份,德文的画出了拒签理由,我姐翻译给我的)。实际原因不知道是她是刚毕业还没工作的学生,我又没工作,德国人认定我们会一起黑在那儿,还是因为作为双胞胎,我们实在长得太不像。总之我的签证上多了一个拒签的章写着:Visa applied for on **.**.2014 at DE/BJ. 不给我签证还同时给我寄了本德国旅游的广告,这种不给你饭吃还咯吱你的做法让我说什么好呢。
最后,即使你被拒签了,一定要记住下边这段话,也是德国使馆放到网页上的提示。其实,签证就像做论证题一样,你给出足够的论据,使馆就会被你说服的,要相信自己。

这次办理签证过程中,对德国使馆的流程和效率大大惊讶,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日耳曼民族的作风嘛,倒是对美国又多了一份好感,有机会写写美国签证的办理流程吧,更何况改为十年多次往返了,签一次真的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