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符号化签名--观《一步之遥》有感
写于2014年12月26日。献给亲爱的马老师。
走出影院,走向电梯的那一刻,老婆忽然说,好像姜文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出现火车。我一愣,发现老婆的话总是这么有道理。
作为一个自命不凡的导演,怎么会不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独特的签名呢。个性,是既不流于俗,又容易落入俗套的悖论。好在姜文的电影很热闹,也擅长讲段子、抖包袱,适合稍微有点文化,又不那么严肃的普通观众,比如我们。
人名,最醒目明了。就像马走日和象飞田。了解象棋规则的人,听了大概会心一笑。但凡有文艺情节的导演,是绝不会把“马走日”用作男主角的名字。可姜文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张痞子的嘴,来讲一个单纯的人。马只能走日,这是规则,也是执着。哪怕相一步可及的距离,对马来说也是四步之遥。又或者是四十步,这只是个数字。单纯、执着、向往自由、爱吹牛,不苟且,不犬儒,如此之人,应该是生活中的绝少数,也是姜文电影主角的大多数。
配乐,不能被忽视。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导演,自然需要一曲能让人产生情怀的背景乐。不过,久石让的激情澎湃,如阳春白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这次的配乐,索性换成了大杂烩。表面上看,是应和丰富的场景;实则大概是为了省钱,很多都不交版权费的。连致爱丽丝都能出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能旋转着放音乐的月饼盒。
桥段,留给有心人。仿佛每句话都有深意,每个故事都有典故,这种雕琢的痕迹在姜文的最近几部电影中越发突出。是不是这样才能凸显才华和骄傲?我持保留意见。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电影本身的喜欢。典故这个东西,还是能稍稍唤起我的久远记忆,让我怀念那些闭门读书的日子。
嘲讽,荒诞写真实。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片头的歌舞与煽情,像极了春晚,像极了感动中国,像极了旱地拔葱般的选秀节目。但看客终究是看客,没经历冷暖,不体会苦辛,面对真实的苦难,麻木而少同情。谁是凶手值得在意吗?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宣泄情绪的对象。至于是马走日,还是象飞田,都不重要。
寓意,左右皆为难。一部电影,拍的太通俗,观众会骂;拍的太艰深,观众也会骂。导演的难处,也是所有创作者的难处。只好取巧了。变着花样骂你,还让你乐,处处可见小心机,这是顽童本性。正如片中,马走日面对求婚,煞有介事地回答,“我还是个孩子”,这又何尝不是姜文的自白。
你要明白,走日的马,曲折迂回,但自由来去;飞田的象,看似顺利,却难越楚河汉界。也许你不明白,叫思聪的不一定聪明,叫若愚的不一定愚笨。复杂的人生,简单的道理。
走出影院,走向电梯的那一刻,老婆忽然说,好像姜文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出现火车。我一愣,发现老婆的话总是这么有道理。
作为一个自命不凡的导演,怎么会不在自己的作品里留下独特的签名呢。个性,是既不流于俗,又容易落入俗套的悖论。好在姜文的电影很热闹,也擅长讲段子、抖包袱,适合稍微有点文化,又不那么严肃的普通观众,比如我们。
人名,最醒目明了。就像马走日和象飞田。了解象棋规则的人,听了大概会心一笑。但凡有文艺情节的导演,是绝不会把“马走日”用作男主角的名字。可姜文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张痞子的嘴,来讲一个单纯的人。马只能走日,这是规则,也是执着。哪怕相一步可及的距离,对马来说也是四步之遥。又或者是四十步,这只是个数字。单纯、执着、向往自由、爱吹牛,不苟且,不犬儒,如此之人,应该是生活中的绝少数,也是姜文电影主角的大多数。
配乐,不能被忽视。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导演,自然需要一曲能让人产生情怀的背景乐。不过,久石让的激情澎湃,如阳春白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这次的配乐,索性换成了大杂烩。表面上看,是应和丰富的场景;实则大概是为了省钱,很多都不交版权费的。连致爱丽丝都能出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能旋转着放音乐的月饼盒。
桥段,留给有心人。仿佛每句话都有深意,每个故事都有典故,这种雕琢的痕迹在姜文的最近几部电影中越发突出。是不是这样才能凸显才华和骄傲?我持保留意见。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电影本身的喜欢。典故这个东西,还是能稍稍唤起我的久远记忆,让我怀念那些闭门读书的日子。
嘲讽,荒诞写真实。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片头的歌舞与煽情,像极了春晚,像极了感动中国,像极了旱地拔葱般的选秀节目。但看客终究是看客,没经历冷暖,不体会苦辛,面对真实的苦难,麻木而少同情。谁是凶手值得在意吗?他们需要的,仅仅是宣泄情绪的对象。至于是马走日,还是象飞田,都不重要。
寓意,左右皆为难。一部电影,拍的太通俗,观众会骂;拍的太艰深,观众也会骂。导演的难处,也是所有创作者的难处。只好取巧了。变着花样骂你,还让你乐,处处可见小心机,这是顽童本性。正如片中,马走日面对求婚,煞有介事地回答,“我还是个孩子”,这又何尝不是姜文的自白。
你要明白,走日的马,曲折迂回,但自由来去;飞田的象,看似顺利,却难越楚河汉界。也许你不明白,叫思聪的不一定聪明,叫若愚的不一定愚笨。复杂的人生,简单的道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