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活得像个人——《推拿》影评
如果失去双眼,一个人便很难再像人那样活着。
没有工作,没有权利,没有尊重,没有爱情……可你又有生而为人的那些缺点,比如会感动,会痛苦,会寂寞,会渴望。
然而,在主流话语中,“瞎子”是不能拥有这一切的,他们只是大家寄托怜悯的对象,“瞎子”不应该有欲望(因为欲望是“肮脏的”),人们怜悯“瞎子”,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善良,仅仅是为了感动他们自己。
在正常人与“瞎子”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
在小小的盲人按摩院中,便聚集了这么一群被同情拒绝的人:一次次恋爱失败的老板沙复明嘴上说从不觉自己可怜,却无力冲破“瞎子”的桎梏,他从一岁起就失明了,生活告诉了他可怜,却没有同情,他始终无法获得爱的能力;美女都红被客人们的赞美所包围,可美貌对瞎子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她想了解自己,但反馈来的都是扭曲的信息;王大夫幸运地找到了另一半,他像骆驼祥子那样想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可现实的冰冷却一次次来打扰他;王大夫的夫人一边承受着父母反对这场婚姻的压力,一边又因遭遇“瞎子”小马的性骚扰,感到无所适从……
在这些人中,小马是唯一的幸运者,他不愿接受变成瞎子的命运,他自杀过,抗争过,最终却是妓女小蛮拯救了他,在一场因争风吃醋而遭受的胖揍中,小马意外地复明了,虽仍属弱视,小蛮还是选择了和他私奔。
这不是一个简单地表现残疾人生活、直面他们性爱困境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同情拯救生命的寓言。
“瞎子”们之所以苦难,因为他们已被这个社会开除,在我们与他们之间,失去了相遇的桥梁。我们从没有发自内心地觉得,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关爱,而是共鸣,站在苍天之下,每个人都是可怜人,可为什么我们偏要用骄傲与冷漠,去彼此伤害?
马丁•布伯说过:凡真实的人生,都是相遇。因为相遇是我和你,而非我和他。其实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与你遭遇?如果这世界上只有冰冷的他者,我们又何必活这一回?
王大夫当然知道妻子和小马片刻的暧昧,但他隐忍了;王大夫的夫人不能接受小马的行为,但她也隐忍了;沙复明爱上了都红,得知她离开后,他的骄傲被彻底击垮………但,这一切只发生在残疾之间,他们始终无缘社会。都红选择出走,因为她要找到一个接纳她的真实的世界,而这,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影片最温暖也最温柔的是结尾,洗浴中心倒闭了,“瞎子”们各奔东西,在城市边缘,小马开起了“小马推拿”,他用微弱的视力望着小蛮,笑容满面。原来,这世界是可以沟通的,我们能彼此看到。在人人装逼的时代,人性的光芒虽被雨打风吹,但,它总还存在,总会照耀。
失去同情,人就不复为人。其实,这世界需要同情的,仅仅是“瞎子”吗?所谓的健康人,又有多少人还有同情的能力?他们终其一生,曾有过被同情的经历吗?
中国经济猛跑了几十年,可仔细想想,我们是更像人还是更像畜生了?我们彼此害怕,彼此提防,彼此炫耀,彼此伤害。我们打造出雾霾、毒牛奶、苏丹红,把开水泼向空姐,在埃及壁画上刻上题字,看着幼儿被汽车一次次碾压无动于衷……我们难道不是真正的“瞎子”?当爱、同情、尊重成为稀缺品,这人间就是地狱,可多少人对此感到深深的耻辱?
坐在电影院中,看到小马对小蛮的笑容时,眼泪终于流淌出来。也许,《推拿》不是一部很好懂的电影,但作为生活在群盲中“瞎子”,我知道娄烨对人性仍有信心,但愿,这份信心将拯救我们。
因为,我想活得像个人。
没有工作,没有权利,没有尊重,没有爱情……可你又有生而为人的那些缺点,比如会感动,会痛苦,会寂寞,会渴望。
然而,在主流话语中,“瞎子”是不能拥有这一切的,他们只是大家寄托怜悯的对象,“瞎子”不应该有欲望(因为欲望是“肮脏的”),人们怜悯“瞎子”,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善良,仅仅是为了感动他们自己。
在正常人与“瞎子”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
在小小的盲人按摩院中,便聚集了这么一群被同情拒绝的人:一次次恋爱失败的老板沙复明嘴上说从不觉自己可怜,却无力冲破“瞎子”的桎梏,他从一岁起就失明了,生活告诉了他可怜,却没有同情,他始终无法获得爱的能力;美女都红被客人们的赞美所包围,可美貌对瞎子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她想了解自己,但反馈来的都是扭曲的信息;王大夫幸运地找到了另一半,他像骆驼祥子那样想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可现实的冰冷却一次次来打扰他;王大夫的夫人一边承受着父母反对这场婚姻的压力,一边又因遭遇“瞎子”小马的性骚扰,感到无所适从……
在这些人中,小马是唯一的幸运者,他不愿接受变成瞎子的命运,他自杀过,抗争过,最终却是妓女小蛮拯救了他,在一场因争风吃醋而遭受的胖揍中,小马意外地复明了,虽仍属弱视,小蛮还是选择了和他私奔。
这不是一个简单地表现残疾人生活、直面他们性爱困境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同情拯救生命的寓言。
“瞎子”们之所以苦难,因为他们已被这个社会开除,在我们与他们之间,失去了相遇的桥梁。我们从没有发自内心地觉得,他们和我们一样,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关爱,而是共鸣,站在苍天之下,每个人都是可怜人,可为什么我们偏要用骄傲与冷漠,去彼此伤害?
马丁•布伯说过:凡真实的人生,都是相遇。因为相遇是我和你,而非我和他。其实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与你遭遇?如果这世界上只有冰冷的他者,我们又何必活这一回?
王大夫当然知道妻子和小马片刻的暧昧,但他隐忍了;王大夫的夫人不能接受小马的行为,但她也隐忍了;沙复明爱上了都红,得知她离开后,他的骄傲被彻底击垮………但,这一切只发生在残疾之间,他们始终无缘社会。都红选择出走,因为她要找到一个接纳她的真实的世界,而这,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影片最温暖也最温柔的是结尾,洗浴中心倒闭了,“瞎子”们各奔东西,在城市边缘,小马开起了“小马推拿”,他用微弱的视力望着小蛮,笑容满面。原来,这世界是可以沟通的,我们能彼此看到。在人人装逼的时代,人性的光芒虽被雨打风吹,但,它总还存在,总会照耀。
失去同情,人就不复为人。其实,这世界需要同情的,仅仅是“瞎子”吗?所谓的健康人,又有多少人还有同情的能力?他们终其一生,曾有过被同情的经历吗?
中国经济猛跑了几十年,可仔细想想,我们是更像人还是更像畜生了?我们彼此害怕,彼此提防,彼此炫耀,彼此伤害。我们打造出雾霾、毒牛奶、苏丹红,把开水泼向空姐,在埃及壁画上刻上题字,看着幼儿被汽车一次次碾压无动于衷……我们难道不是真正的“瞎子”?当爱、同情、尊重成为稀缺品,这人间就是地狱,可多少人对此感到深深的耻辱?
坐在电影院中,看到小马对小蛮的笑容时,眼泪终于流淌出来。也许,《推拿》不是一部很好懂的电影,但作为生活在群盲中“瞎子”,我知道娄烨对人性仍有信心,但愿,这份信心将拯救我们。
因为,我想活得像个人。
唐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四大天王为何“班味”浓 (2人喜欢)
- 《儒林外史》不是讽刺小说? (2人喜欢)
- 2024年,几本易被忽略的历史佳作 (16人喜欢)
- 凌家滩,一眼五千年 (2人喜欢)
- 重看路遥:无法从容的人生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