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神话
我从书本中醒过来,回到了笼罩住我的时间里。腕上的手表静静地走动着,仿佛时间与它无关。可正是这些钟、表把浑圆无尽的时间,分割成以秒、分、时命名的单元。生活因而有了规律,有了节奏。时间是比情人更密切、更难放弃的尤物。人永远生活在时间之内,却永远对时间陌生。时间在钟表上不停地走动着,却永远留不下痕迹,我们看到的只是和哲人面孔一样理智的阿拉伯数字。但时间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时间包含着神秘莫测的一面,它亘古如斯地存在着,同样以一种无言的方式昭示着尘世中的风风雨雨。
当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时,人类对时间的追问已经开始,但时间无始无终,世间的绝妙好辞也无法捕捉出时间的痕迹,时间真的让人无法寻觅其踪影?我不甘心又觉得无奈,时间之河依旧静静流淌,任世间天翻地覆,任世间花开花落,任世间沧海桑田。当《时间简史》、《时间之箭》等读物媚俗一时的时候,我们离真正的时间已经遥不可及了。追忆逝水流年,普鲁斯特的时间观又是怎样一种令人忧伤的记忆呵。而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则说:“时间是最伟大的改革者。”
偶然的一天,我翻检过去的相册,上面的照片已经发黄,看着那时的人物或风景,离自己已经遥远了许多年;从照片上寻找到往日的自己,我才发现,照片原来就是时间的痕迹。在时间的痕迹中我看到从前的某一瞬间,心里有一份感伤,有一份惆怅。西方神话中的时间老人,同时又是代表死亡的骷髅收割者,带着他的镰刀和沙漏,时间一到,谁也逃不过那把镰刀。但时光流逝,并不一定只代表恐惧、黑暗和死亡,成长、快乐、甚至天地之间的真理也是时间的宠物,于是,人们总是热中于从各个方面去体验时间的神奇。
先民时代时间上的烙印是日出日落,生生死死,然后是沙漏,是江水流逝、空山木落,再之后是钟表,是刻度,直到今天这些刻度都还在,唯一改变的是对待时间的那种心情。这些刻度所度量出来的时间从古到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些刻度之外,惟有“时间感”区分出了古代与现代,甚至区分出了一年前的人和今天的人。爱因斯坦相对论那个著名的“火炉和爱人”的例子,曾经让我很是迷惑,现在才发现,那其实与相对论本身没有关系,只是表明了“时间感”的存在,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个时代也是如此。
渐渐地我知道,时间的痕迹其实无处不在。小到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大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峦变得寸草不生的过程,只要留心,并不难发现。我们只是在时间的皮鞭驱赶下,因行走的匆匆而忽略了触摸那些痕迹。当我们无意中触摸到时间的时候,又往往因时间的过分严酷而不敢正视。时间是有气息的。时间的气息是透明的死亡的气息。它充满诗意。大地上的人们热情地歌颂时间,大地上的人们盲目地相信时间。他们活在时间之中,只看见生命的诞生与生长,却从未看见死者消失之后,他们向着生命反方向生长的面孔。在若有若无的迷惘中,时间飞快的流逝。
时间有新有旧,譬如革命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创世纪一般,推荐一种新时间(故有解放前解放后之称谓)、新社会、新世界、新风尚、新道德、新人类、新思想……革命既终结了时间(旧),又创始了时间(新),可革命仍然寄身于时间之中而不能在时间之外。时间可以轮回,在轮回之中,时间自身成为神话。基督的降临,对时间轮回是一个挑战,救世主的出现,把轮回的时间重建为“直线型时间”,同时把尘世的时间改造为人类拯救史的倒计时。
从时间的痕迹中我们可以看到物换星移,也可以看到沧海桑田。既可以看到一个婴儿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可以看到一位明眸皓齿的少女变成枯槁的老妇。在时间中我们渐渐老于世故,让时间带走我们曾经的天真。时间抹去了记忆深处的创伤,一万年太久,只剩下短暂的温柔。我们无法留住时间,但可以留住时间的痕迹,在时间的痕迹中检视平生,它给我们一种警省,让我们懂得珍惜时间,让我们对时间有一种敬畏之心。
当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时,人类对时间的追问已经开始,但时间无始无终,世间的绝妙好辞也无法捕捉出时间的痕迹,时间真的让人无法寻觅其踪影?我不甘心又觉得无奈,时间之河依旧静静流淌,任世间天翻地覆,任世间花开花落,任世间沧海桑田。当《时间简史》、《时间之箭》等读物媚俗一时的时候,我们离真正的时间已经遥不可及了。追忆逝水流年,普鲁斯特的时间观又是怎样一种令人忧伤的记忆呵。而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则说:“时间是最伟大的改革者。”
偶然的一天,我翻检过去的相册,上面的照片已经发黄,看着那时的人物或风景,离自己已经遥远了许多年;从照片上寻找到往日的自己,我才发现,照片原来就是时间的痕迹。在时间的痕迹中我看到从前的某一瞬间,心里有一份感伤,有一份惆怅。西方神话中的时间老人,同时又是代表死亡的骷髅收割者,带着他的镰刀和沙漏,时间一到,谁也逃不过那把镰刀。但时光流逝,并不一定只代表恐惧、黑暗和死亡,成长、快乐、甚至天地之间的真理也是时间的宠物,于是,人们总是热中于从各个方面去体验时间的神奇。
先民时代时间上的烙印是日出日落,生生死死,然后是沙漏,是江水流逝、空山木落,再之后是钟表,是刻度,直到今天这些刻度都还在,唯一改变的是对待时间的那种心情。这些刻度所度量出来的时间从古到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些刻度之外,惟有“时间感”区分出了古代与现代,甚至区分出了一年前的人和今天的人。爱因斯坦相对论那个著名的“火炉和爱人”的例子,曾经让我很是迷惑,现在才发现,那其实与相对论本身没有关系,只是表明了“时间感”的存在,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个时代也是如此。
渐渐地我知道,时间的痕迹其实无处不在。小到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大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峦变得寸草不生的过程,只要留心,并不难发现。我们只是在时间的皮鞭驱赶下,因行走的匆匆而忽略了触摸那些痕迹。当我们无意中触摸到时间的时候,又往往因时间的过分严酷而不敢正视。时间是有气息的。时间的气息是透明的死亡的气息。它充满诗意。大地上的人们热情地歌颂时间,大地上的人们盲目地相信时间。他们活在时间之中,只看见生命的诞生与生长,却从未看见死者消失之后,他们向着生命反方向生长的面孔。在若有若无的迷惘中,时间飞快的流逝。
时间有新有旧,譬如革命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创世纪一般,推荐一种新时间(故有解放前解放后之称谓)、新社会、新世界、新风尚、新道德、新人类、新思想……革命既终结了时间(旧),又创始了时间(新),可革命仍然寄身于时间之中而不能在时间之外。时间可以轮回,在轮回之中,时间自身成为神话。基督的降临,对时间轮回是一个挑战,救世主的出现,把轮回的时间重建为“直线型时间”,同时把尘世的时间改造为人类拯救史的倒计时。
从时间的痕迹中我们可以看到物换星移,也可以看到沧海桑田。既可以看到一个婴儿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可以看到一位明眸皓齿的少女变成枯槁的老妇。在时间中我们渐渐老于世故,让时间带走我们曾经的天真。时间抹去了记忆深处的创伤,一万年太久,只剩下短暂的温柔。我们无法留住时间,但可以留住时间的痕迹,在时间的痕迹中检视平生,它给我们一种警省,让我们懂得珍惜时间,让我们对时间有一种敬畏之心。
-
树影花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5 02: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