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葵的《坐久落花多》
这本书恰巧出现在我为写作犯难的时候。看过14年读库中杨葵的文章《一份书帐》,文风干净利落,书帐上的字迹清爽好看,就对杨葵很有好感。拿到这本书时,如饥似渴地读了,细细密密地在书中写旁批。
《写作流行病》是书中的一篇长文,集结了杨葵多年编辑、读书、写作的经验,可谓句句在理,正中时弊。此外的篇章里,杨葵写的多是对书的情话:重读书帐、淘旧书、编书之乐、与书重逢、书评、第一份与书有关的工作,等等,看得我这个爱书人十分过瘾。最后他才辟出一小块地方来写其他的人生事儿。
酣畅淋漓地阅读,投入地学习,与作者对话,解决书中每处疑问。如此一来,才能把一本书明白得透透的,这样的阅读是极为享受的。时隔半月,抄录几句旁批,以现当时情境:
“这篇写得太好!……不划了,划满了。”《听琴》
“杨葵写东西还蛮讲究的。……啊,场景真好,意境真好,余味无穷。”《胡同夜,拍电影》
“‘突然有人登高振臂:兄弟姐妹们,将来有一天,遇到八九届学生讨饭到家门口,给口热乎的!’——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好!”《同学不少年》
“写旧事,沉淀过,不浮躁,明明净净,真好看。”《上班第一天》
附上《写作流行病》的手写笔记。
《写作流行病》是书中的一篇长文,集结了杨葵多年编辑、读书、写作的经验,可谓句句在理,正中时弊。此外的篇章里,杨葵写的多是对书的情话:重读书帐、淘旧书、编书之乐、与书重逢、书评、第一份与书有关的工作,等等,看得我这个爱书人十分过瘾。最后他才辟出一小块地方来写其他的人生事儿。
酣畅淋漓地阅读,投入地学习,与作者对话,解决书中每处疑问。如此一来,才能把一本书明白得透透的,这样的阅读是极为享受的。时隔半月,抄录几句旁批,以现当时情境:
“这篇写得太好!……不划了,划满了。”《听琴》
“杨葵写东西还蛮讲究的。……啊,场景真好,意境真好,余味无穷。”《胡同夜,拍电影》
“‘突然有人登高振臂:兄弟姐妹们,将来有一天,遇到八九届学生讨饭到家门口,给口热乎的!’——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好!”《同学不少年》
“写旧事,沉淀过,不浮躁,明明净净,真好看。”《上班第一天》
附上《写作流行病》的手写笔记。
![]() |
全书大纲和《写作流行病》的笔记(1) |
![]() |
《写作流行病》的笔记(2) |
![]() |
《写作流行病》的笔记(3)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