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愈合的伤痕
Dresden
从布拉格到德累斯顿的大巴上,看到了绵延的雪山和空旷的白色原野上一颗苍凉的树。这是我这个冬天见到的第一场雪吧。小房子的屋顶白白的,在山脚和半山腰,层层叠叠。
在火车站包坏了,CZ动手修上了拉链,顿时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高大上起来。
这是一个给了我巨大惊喜的城市。因为相对于其他欧洲的城市来讲,实在是有一些特色。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重建的城市,每一片老城区的砖都有着黑色的炮火痕迹,给这个城市写上了历史的厚重感。
火车站很现代。出去就是市中心,各式各样的大商铺,贴着红色的off和sale和%标签,让人恨不得逛逛买买。
走到圣诞市场,雪开始大了起来。不得不说德国的圣诞市场才是最正宗的了,每一个小房子都装饰的美轮美奂,圣诞老人,雪橇,麋鹿,挂满礼物的圣诞树,冰雪女王,雪人,女巫,穿的厚厚的孩子,炉火,每一个元素都让小木屋充满了活力。而雪呀,松软的像是水晶球里的泡沫,是一粒一粒的球,挂在衣服上头发上书包上,整个人变成了白雪公主,而气温又不冷,兴奋的让人想咯咯笑。
看到了德国有特色的交通红绿灯,是萌萌的小孩子过马路的样子。
跑到麦当劳里买了樱桃派,温暖的看着窗外的大学,行人撑着火红色的伞走过,这真是浪漫的情境。
出去逛Dresden的老城,还有遗址的废墟,这个在二战中被炮火无情摧残的城市,在今天又绽放出了自己的活力光彩。屋顶上蓝色的瓦片上盖着薄薄的一层雪,天窗像是天真的大眼睛。圣母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立着马丁路德的雕像。我真的不知道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领袖,宗教改革发生在17世纪中叶,从天主教改信新教,圣母教堂是一个巴洛克式的新教教堂,而不远处的宫廷教堂才是天主教堂。在奥古斯都强力王想要做波兰王时,因为波兰是新教集中地,所以他从天主教改信新教。而城中的主教堂名义上是宫廷教堂,实际上人们去的最多的是德累斯顿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地下有一个希腊十字的地下教堂,中间是祭坛,有种现代艺术的意味,四周则是地下墓穴。有一幅雕塑,同样的材料,一个是建成的规整的构筑,一个散乱在地上的石块,一个叫做construction,一个叫做distruction,对于圣母教堂的历史来说,有着隐喻的意义。
圣母教堂始建于1642年,100年后因为破败奥古斯都强力王决定重修,历时17年后于1743年建成,在二战中1945年2月不幸被炮弹燃起的大火烧毁。整个是一个八面的圆形,45*45见方的平面,穹顶高有68米。战后作为战争纪念一直没有重建,成为城中一片开放的废墟,而1994年,在政府提出重建方案时,得到了众人的支持,民众们多方集资,重建了这个德累斯顿的象征。
而最让人目眩神迷的莫过于绿穹珍宝馆了。这是奥古斯都强力王的宫殿的藏宝室。德累斯顿是萨克森公国的首府,从前萨克森王国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这里的国王叫做选帝侯,具有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投票权。选帝侯一共七位,三位是教区的主教,四位世俗王分别是萨克森王国,巴伐利亚王国,波西米亚王国和某王国的国王。
珍宝馆坐落在原萨克森王宫里。在这里我真是看到了世界上最多了珍宝和名贵宝石。闪瞎了~~~~(>_<)~~~~
第一间是琥珀室,琥珀被用来做小杯子,梳妆台为主,配上木质的框架,还有琥珀盘,红色桔色的琥珀,半透明的质感,给人温暖的奢华感。
象牙室,原来象牙有那么粗,可以直接用来做杯子,象牙大多数是用车床加工,圆滑的表面之后再手工打磨,比较特色的工艺是制成圆球或多面体球,然后表面打孔,一环套一环,不知道是怎么套进去的。还有杯子表面用象牙手工雕刻,这种杯子都不是用来真正使用的。
镀金银室,两个房间都是金色的华丽的巴洛克式装饰,墙壁一个是红色,一个是绿色,都是艳丽照人,房间里全部是闪亮的镜子。房间里摆放着象牙与木雕结合的雕塑。两种自然材料的拼合与对比很有冲击力,一般用象牙雕刻出各个身体部位,然后用木头雕刻出衣服,武器等,用木头将象牙部分掩盖连接起来。
红宝石杯则是在玻璃融化时在里面加入融化的黄金,应该是一种金的氯化物,AuCl4-?也许是,真是一个久违的化学式啊,最后玻璃就呈现出透明的红宝石颜色。
珍珠母的梳妆盒,深绿色的蛇纹石做的杯子,椰壳做的有丰富雕饰的杯子,水晶做的盘子和杯子,还有猫头鹰的造型,那时候猫头鹰的造型很流行,一般猫头鹰的头还可以拆卸下来,用作盛酒的杯子。
走进了一个尽头的大厅,里面挂着珐琅画,珐琅画在技术上很难,画家绘制的圣母用大片的深蓝色,极少的颜色大幅相近的色块巧妙的规避了难点。还有一个用各种珍贵宝石拼成的十位美德女神护送选帝侯,帮他驱走恶魔与贪欲淫欲焦躁等不良品质的暴徒的画。这里用的宝石包括玛瑙,绿松石,石榴石等等。
房间中还展示有精致的鸵鸟蛋做的杯子与装饰。
这时候的杯子造型很像一个兽(一般是龙或者鸟)躺在杯子里泡澡。哈哈,其实人家是环抱着这个杯子啦。
进入了徽章大厅,里面全部是金色的徽章,共36个,代表着萨克森王国统治下的行省,有名字的缩写,被强力王征服的波兰的徽章也在其列。
然后就进入了最金碧辉煌的宝石厅。红绿蓝宝石让人眩晕,折射出的光芒好像照亮了整个房间。一套珠宝通常包括宝剑,刀鞘,头饰,袖口纽扣,项链耳坠,钻石围绕着中心带有颜色的宝石,包括一套玳瑁的首饰,强力王一共有九套这样的首饰。玳瑁的那一套在极小的,只有1厘米见方的纽扣玳瑁上刻有极微小的细丝网格,然后将金银丝嵌进去做成花朵和草叶的图案,这种技术在今天都让人叹为观止。捧着盘子的摩尔人实际上展示的是一块巨大的祖母绿原石。
钻石的切割方式分为玫瑰式切割和明亮切割,一个的设计是鹰嘴里含着一滴宝石,是专门为强力王的儿媳的大婚设计的。
青铜雕像厅,古来皇帝都想以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威严,而骑在马上的雕像最能体现这种王室威严风范吧。一个和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相近的雕像摆在这里,是奥古斯都强力王的标志。
新绿穹馆比较有印象的是41克拉的绿色宝石,配着两颗十几克拉的配宝石,加上周围环形碎钻。
还有觐见印度皇帝的大型情景,整个建筑被制作的惟妙惟肖,中国的顶戴花翎也出现在其中,人物们作揖拱手,充满东方韵味。
刻有185张人脸的核桃核。
最有趣的是会雕刻出民间人物的形象,缀以宝石,作为皇室收藏,比如皇家的小丑,打铁的铁匠,修鞋匠,农民夫妇,卖面包的人,头顶着果篮的少女,各行各业的人物形象,穿着他们特色的服装,活灵活现的展示着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装这些雕塑的盒子都是不规则的形状,和雕塑的形状一致,是皮革制品。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藏品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波澜壮阔之感。
晚上的宾馆太远,让人生出一丝恐慌,不停的和ZY大声讲话,回头看,有时候黑漆漆的路上经过车反而会更恐惧,觉得有强盗要下来绑架。其实不过是晚上九点不到,不过是走了十几分钟罢了。不过确实体会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内容——城市安全中城市里废弃的空地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睡在小阁楼上,想起了很小的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海蒂。
而第二天早晨从阁楼窗户外看到薄薄的一层雪的时候,终于禁不住欢欣鼓舞起来。
有点像莫奈的雪景风景画,太阳刚刚升起来。雪有着粉红色和深蓝色的光芒。
白天再一次穿过小镇,觉得路途很短,完全不像前一天晚上那样阴森恐怖了。
倒是看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片段,老大爷骑着自行车驮着蔬菜笑呵呵的经过,不知道眉毛的白色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挂上了雪花,中年大叔有点半秃顶,穿着浅褐色的睡袍走到楼下取报纸,看到两个拖着大箱子的女生还奇怪的看了一眼,好像在想这两个陌生人是来干嘛的。
这一天早晨在茨温格宫。初雪,日出,美艳不可方物。巴洛克式的城堡让人想变成公主。小孩子的雕像一半落着雪。这才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取景地呀,不过那里的茨温格宫是阴森危险的,我看到的则是温暖的,清凉的。德累斯顿的皇宫的感觉与维也纳不同,洛可可的细腻纤柔,让维也纳皇宫展示出的是一种高贵优雅,而德累斯顿的厚重则给人大气粗犷之感,完全是王室的雄伟气派,一种宏大与辉煌。
而清晨的易北河也是美丽的很,静静的看着游船开过,感受着这个曾经都城的历史与兴衰,伤口愈合之后的城市,在废墟上开出美丽的花。
从布拉格到德累斯顿的大巴上,看到了绵延的雪山和空旷的白色原野上一颗苍凉的树。这是我这个冬天见到的第一场雪吧。小房子的屋顶白白的,在山脚和半山腰,层层叠叠。
在火车站包坏了,CZ动手修上了拉链,顿时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高大上起来。
这是一个给了我巨大惊喜的城市。因为相对于其他欧洲的城市来讲,实在是有一些特色。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重建的城市,每一片老城区的砖都有着黑色的炮火痕迹,给这个城市写上了历史的厚重感。
火车站很现代。出去就是市中心,各式各样的大商铺,贴着红色的off和sale和%标签,让人恨不得逛逛买买。
走到圣诞市场,雪开始大了起来。不得不说德国的圣诞市场才是最正宗的了,每一个小房子都装饰的美轮美奂,圣诞老人,雪橇,麋鹿,挂满礼物的圣诞树,冰雪女王,雪人,女巫,穿的厚厚的孩子,炉火,每一个元素都让小木屋充满了活力。而雪呀,松软的像是水晶球里的泡沫,是一粒一粒的球,挂在衣服上头发上书包上,整个人变成了白雪公主,而气温又不冷,兴奋的让人想咯咯笑。
看到了德国有特色的交通红绿灯,是萌萌的小孩子过马路的样子。
跑到麦当劳里买了樱桃派,温暖的看着窗外的大学,行人撑着火红色的伞走过,这真是浪漫的情境。
出去逛Dresden的老城,还有遗址的废墟,这个在二战中被炮火无情摧残的城市,在今天又绽放出了自己的活力光彩。屋顶上蓝色的瓦片上盖着薄薄的一层雪,天窗像是天真的大眼睛。圣母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立着马丁路德的雕像。我真的不知道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领袖,宗教改革发生在17世纪中叶,从天主教改信新教,圣母教堂是一个巴洛克式的新教教堂,而不远处的宫廷教堂才是天主教堂。在奥古斯都强力王想要做波兰王时,因为波兰是新教集中地,所以他从天主教改信新教。而城中的主教堂名义上是宫廷教堂,实际上人们去的最多的是德累斯顿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地下有一个希腊十字的地下教堂,中间是祭坛,有种现代艺术的意味,四周则是地下墓穴。有一幅雕塑,同样的材料,一个是建成的规整的构筑,一个散乱在地上的石块,一个叫做construction,一个叫做distruction,对于圣母教堂的历史来说,有着隐喻的意义。
圣母教堂始建于1642年,100年后因为破败奥古斯都强力王决定重修,历时17年后于1743年建成,在二战中1945年2月不幸被炮弹燃起的大火烧毁。整个是一个八面的圆形,45*45见方的平面,穹顶高有68米。战后作为战争纪念一直没有重建,成为城中一片开放的废墟,而1994年,在政府提出重建方案时,得到了众人的支持,民众们多方集资,重建了这个德累斯顿的象征。
而最让人目眩神迷的莫过于绿穹珍宝馆了。这是奥古斯都强力王的宫殿的藏宝室。德累斯顿是萨克森公国的首府,从前萨克森王国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这里的国王叫做选帝侯,具有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投票权。选帝侯一共七位,三位是教区的主教,四位世俗王分别是萨克森王国,巴伐利亚王国,波西米亚王国和某王国的国王。
珍宝馆坐落在原萨克森王宫里。在这里我真是看到了世界上最多了珍宝和名贵宝石。闪瞎了~~~~(>_<)~~~~
第一间是琥珀室,琥珀被用来做小杯子,梳妆台为主,配上木质的框架,还有琥珀盘,红色桔色的琥珀,半透明的质感,给人温暖的奢华感。
象牙室,原来象牙有那么粗,可以直接用来做杯子,象牙大多数是用车床加工,圆滑的表面之后再手工打磨,比较特色的工艺是制成圆球或多面体球,然后表面打孔,一环套一环,不知道是怎么套进去的。还有杯子表面用象牙手工雕刻,这种杯子都不是用来真正使用的。
镀金银室,两个房间都是金色的华丽的巴洛克式装饰,墙壁一个是红色,一个是绿色,都是艳丽照人,房间里全部是闪亮的镜子。房间里摆放着象牙与木雕结合的雕塑。两种自然材料的拼合与对比很有冲击力,一般用象牙雕刻出各个身体部位,然后用木头雕刻出衣服,武器等,用木头将象牙部分掩盖连接起来。
红宝石杯则是在玻璃融化时在里面加入融化的黄金,应该是一种金的氯化物,AuCl4-?也许是,真是一个久违的化学式啊,最后玻璃就呈现出透明的红宝石颜色。
珍珠母的梳妆盒,深绿色的蛇纹石做的杯子,椰壳做的有丰富雕饰的杯子,水晶做的盘子和杯子,还有猫头鹰的造型,那时候猫头鹰的造型很流行,一般猫头鹰的头还可以拆卸下来,用作盛酒的杯子。
走进了一个尽头的大厅,里面挂着珐琅画,珐琅画在技术上很难,画家绘制的圣母用大片的深蓝色,极少的颜色大幅相近的色块巧妙的规避了难点。还有一个用各种珍贵宝石拼成的十位美德女神护送选帝侯,帮他驱走恶魔与贪欲淫欲焦躁等不良品质的暴徒的画。这里用的宝石包括玛瑙,绿松石,石榴石等等。
房间中还展示有精致的鸵鸟蛋做的杯子与装饰。
这时候的杯子造型很像一个兽(一般是龙或者鸟)躺在杯子里泡澡。哈哈,其实人家是环抱着这个杯子啦。
进入了徽章大厅,里面全部是金色的徽章,共36个,代表着萨克森王国统治下的行省,有名字的缩写,被强力王征服的波兰的徽章也在其列。
然后就进入了最金碧辉煌的宝石厅。红绿蓝宝石让人眩晕,折射出的光芒好像照亮了整个房间。一套珠宝通常包括宝剑,刀鞘,头饰,袖口纽扣,项链耳坠,钻石围绕着中心带有颜色的宝石,包括一套玳瑁的首饰,强力王一共有九套这样的首饰。玳瑁的那一套在极小的,只有1厘米见方的纽扣玳瑁上刻有极微小的细丝网格,然后将金银丝嵌进去做成花朵和草叶的图案,这种技术在今天都让人叹为观止。捧着盘子的摩尔人实际上展示的是一块巨大的祖母绿原石。
钻石的切割方式分为玫瑰式切割和明亮切割,一个的设计是鹰嘴里含着一滴宝石,是专门为强力王的儿媳的大婚设计的。
青铜雕像厅,古来皇帝都想以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威严,而骑在马上的雕像最能体现这种王室威严风范吧。一个和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相近的雕像摆在这里,是奥古斯都强力王的标志。
新绿穹馆比较有印象的是41克拉的绿色宝石,配着两颗十几克拉的配宝石,加上周围环形碎钻。
还有觐见印度皇帝的大型情景,整个建筑被制作的惟妙惟肖,中国的顶戴花翎也出现在其中,人物们作揖拱手,充满东方韵味。
刻有185张人脸的核桃核。
最有趣的是会雕刻出民间人物的形象,缀以宝石,作为皇室收藏,比如皇家的小丑,打铁的铁匠,修鞋匠,农民夫妇,卖面包的人,头顶着果篮的少女,各行各业的人物形象,穿着他们特色的服装,活灵活现的展示着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态。装这些雕塑的盒子都是不规则的形状,和雕塑的形状一致,是皮革制品。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藏品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波澜壮阔之感。
晚上的宾馆太远,让人生出一丝恐慌,不停的和ZY大声讲话,回头看,有时候黑漆漆的路上经过车反而会更恐惧,觉得有强盗要下来绑架。其实不过是晚上九点不到,不过是走了十几分钟罢了。不过确实体会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内容——城市安全中城市里废弃的空地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睡在小阁楼上,想起了很小的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海蒂。
而第二天早晨从阁楼窗户外看到薄薄的一层雪的时候,终于禁不住欢欣鼓舞起来。
有点像莫奈的雪景风景画,太阳刚刚升起来。雪有着粉红色和深蓝色的光芒。
白天再一次穿过小镇,觉得路途很短,完全不像前一天晚上那样阴森恐怖了。
倒是看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片段,老大爷骑着自行车驮着蔬菜笑呵呵的经过,不知道眉毛的白色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挂上了雪花,中年大叔有点半秃顶,穿着浅褐色的睡袍走到楼下取报纸,看到两个拖着大箱子的女生还奇怪的看了一眼,好像在想这两个陌生人是来干嘛的。
这一天早晨在茨温格宫。初雪,日出,美艳不可方物。巴洛克式的城堡让人想变成公主。小孩子的雕像一半落着雪。这才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取景地呀,不过那里的茨温格宫是阴森危险的,我看到的则是温暖的,清凉的。德累斯顿的皇宫的感觉与维也纳不同,洛可可的细腻纤柔,让维也纳皇宫展示出的是一种高贵优雅,而德累斯顿的厚重则给人大气粗犷之感,完全是王室的雄伟气派,一种宏大与辉煌。
而清晨的易北河也是美丽的很,静静的看着游船开过,感受着这个曾经都城的历史与兴衰,伤口愈合之后的城市,在废墟上开出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