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我养了七年的猫不见了。
他叫七夕,因为是我在七夕情人节那天把他从小区的灌木丛里带回家的。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刚刚足月的小奶猫,躲在树丛里可怜巴巴的叫着。既然我们两个都这么孤独无依无靠,那不如彼此做个伴吧。
就这样,他陪伴了我七年。
今天他却忽然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
我寻遍小区里的各个角落,都没有他的影子。我想他也许跑到小区外面迷路了,于是我把搜索的范围继续扩大,可是找了几乎一个晚上都没有找到。躺在床上辗转了几个小时以后我下了结论:他应该是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也许他现在正在挨饿,随时还有生命危险,明天会有雨,他一定会被浇湿……想到这里我再也无法入睡,披上衣服收拾了一个背包就出门了。我一定要把七夕找回来。
走出我的城市,我进入一片森林,在幽静的森林深处,有一座破旧的寺院。我推开寺院那摇摇晃晃的小木门,叫着七夕的名字,可惜没有回应。我本来以为如此破旧的寺院不会有人,没想到在佛堂里看到了以为老态龙钟的僧人。他留着长长的白胡子,严重的驼背使得胡子几乎快扫到地面。我告诉他我的猫不见了,问他有没有看到。他说这个寺院这几十年来就只有他一个人在住,他并没有看到我的猫。于是我问他能不能给我算一卦,看看我的猫现在是凶是吉,可是他说他并不会看卦,寺院里也没有签筒和竹签。我问他那你会什么。他说,我每日不过诵经和抄些经书罢了。
随后他留我在寺院吃午饭。他告诉我,这个寺院鲜有人来,来的也不过是烧烧香拜拜佛,香客很少会讲自己的故事给他听。可是多年以前曾经来过一位中年男人,他想僧人诉苦,说他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如今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曾经的生意伙伴如今作鸟兽散。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僧人问他,那你还没有做生意之前是过得怎样的生活呢?商人说他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为此他感到很自卑,还曾经发誓以后一定要做有钱人。僧人说,你现在不过是又恢复到了你小时候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为何现在会觉得如此失望呢?商人立刻变得非常生气,他说如今他是从云端跌落到谷底;这和他当初从贫穷的孩子一步一步爬到云端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他已经习惯了在云端的日子,现在怎么能在谷底生活?僧人说,大概你只是不肯去习惯谷底的生活罢了。
说完僧人就埋头生火,不再说话。
我当然清楚僧人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他不过是想安慰我,要我不那么伤心,做好我会永远失去七夕的心理准备罢了。
饭后我谢过僧人,继续踏上寻找七夕的路。我想我离不开七夕。
路上我不停得寻找七夕,我遇到好多流浪猫,有的跟七夕长得很像,但可惜都不是他。七夕到底去了哪里呢?他为什么忽然间会离开我呢?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路上我不停得问自己,可是都没有得出让我满意的答案。
穿过树林我来到了一个小村子。这是一个贫穷的村子,随着耕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日益狭小,村民们不得不外出谋生。村子非常萧条,仅剩得几户人家里也几户都是家徒四壁,村里其他得房子有的早已没人居住,变得摇摇欲坠。此时的我已经很疲惫,因为我寻找七夕的决心在一点一点的被消磨掉,伴随着不断地失望、再失望,我甚至开始设想,七夕会不会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我被一家村民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听了我的故事以后,建议我在他们那里多留几天,休息一下再继续上路,可是找不到七夕我实在没有脸面再过多停留;村民说,那你明天就再留一天好了,明天正好是我们家里要为即将离开家去外面闯荡的小儿子举办一个“离家仪式”。这是一个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仪式,可是在这个村子里由于不断地有年轻人离开而不会回来,所以才出现了这样一个仪式。这个仪式会邀请全村的人来参加,显然已经成为村里非常隆重的一件事情了。好奇心的驱使,使得我同意留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他们一家三口早早的起来准备,穿上最好的衣服,洗漱打扮;同时他们还要准备饭食,以供仪式结束后招待村里的人。随后,我跟着他们来到了村里的一条大河的旁边,那里有一块空地,上面都是潮湿的鹅卵石,遇到夏季暴雨的时候,这块空地就会被淹没。此时村里的人也都聚集于此,仪式由一个司仪主持,他是村子里一个德高望重的男人。仪式开始以后,司仪开始哼唱一个曲子,并且嘴里念念有词,我听不出这是什么曲子,很悠扬,村民告诉我,司仪所唱的歌的大致含义就是希望离家的人在外一切顺利,过得比现在富足;不要挂念家乡里的人,他们会过得很好之类的。司仪唱完以后从旁边的桌上端起一碗事先准备好的细细的沙土,交给母亲;然后那个即将离家的孩子走到河边面对着湍急的河水跪下,母亲走到孩子身后,把碗放在孩子的头上,一只手扶住碗,另一只手抓起碗里的细沙洒向河中。在抛洒沙子的过程中,村民们开始欢歌笑语,敲锣打鼓。他们告诉我,那碗细沙就是即将离家的孩子,抛到河水中就代表孩子将向那河水一样远去。
仪式结束以后,我和那个司仪攀谈了起来。我不明白为何他们会如此“期盼”自己的孩子远去,并且没有丝毫的留恋,想说虽然走出去了,也要记得回来看看之类的。司仪告诉我,他们这里穷乡僻壤,年轻人已经无法继续在村子里生活了,那么他们只要是离开了这里,就意味着可能会过上比村子里好许多倍的生活。既然如此,长辈们当然希望年轻人能闯出一番天地,而不是被贫穷的家里所牵绊。我仍然不甘心地问道:可是家里的孩子一个个的离开,父母不会觉得孤单寂寞吗?他们如何舍得?这种分离本来就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情啊!司仪放下手中的烟,淡淡地说,如果分离意味着更好的生活,那不算一件好事吗?如果你是这里的村民,你大概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去过更好的生活的。我一时语塞。
后来村里人都聚集到一起吃吃喝喝,场面非常热闹,所有的人都对孩子表达了美好的祝福。酒过三巡,我独自一人来到河边,夕阳洒在河水上面,金黄色和红色的光映在我的脸上。我抓起早上仪式尚未用完的细沙,对着河水默默说道:七夕,如果你觉得离开我是更好的选择,那么就随你吧。然后我把手中的细沙向空中抛去,沙子在空中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弧形,在夕阳下闪着微光,然后无声地落进河水当中消失了。
第二天,我作别那家村民,踏上了归途。我想,我没有办法接受的不是失去七夕这件事情本身,而是离开了七夕,我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没有办法接受的只是这个变化。而这个变化,我在一天天地接受它,从寺庙的老和尚开始,到村子里的仪式,再到洒向河里的那一捧沙土,这段时间来我一直在努力适应离开七夕的生活,就像回到七年前,我还没有遇到他的日子。
在回去路上再次路过寺庙,我顺路又拜访了那个老和尚,然后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推开家门,仿佛空空荡荡的,没有七夕的身影,也听不到他的叫声,只有夕阳透过窗子照射在地板上,地板上积了厚厚的灰尘。
我想,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于是我去超市不用再买猫粮,扔掉了猫砂盆和七夕的床,还有七夕的玩具;我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不会再有一团毛茸茸的东西跳到我膝盖上了,也不会大摇大摆地躺在我的电脑键盘上伸懒腰了。就这样,我习惯了没有七夕陪伴的日子。我开始的时候以为我永远都不会习惯,可是我做到了。偶尔我会想起七夕,会想他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会不会偶尔想起我,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后来的后来,连我也记不清过了多久。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在上楼的时候,忽然发现在楼道的窗户上爬着一只猫,看体型应该有1、2岁了,黑白相间。它爬在那里,无声地看着我,白色的部分已经很脏了,想必它在外面已经漂泊很久了。在它身边是别的住户放在那里的几块肉,但是它似乎都没有动过。我站定了看着它,它也盯着我,沉默了许久之后我问:你要不要喝水?它眯起眼睛,站起身来,然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跳下窗台,走到我的脚边,然后轻轻地“喵”了一声。
我想,我应该叫它“八喜”。
他叫七夕,因为是我在七夕情人节那天把他从小区的灌木丛里带回家的。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刚刚足月的小奶猫,躲在树丛里可怜巴巴的叫着。既然我们两个都这么孤独无依无靠,那不如彼此做个伴吧。
就这样,他陪伴了我七年。
今天他却忽然失踪了。没有任何征兆。
我寻遍小区里的各个角落,都没有他的影子。我想他也许跑到小区外面迷路了,于是我把搜索的范围继续扩大,可是找了几乎一个晚上都没有找到。躺在床上辗转了几个小时以后我下了结论:他应该是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了。也许他现在正在挨饿,随时还有生命危险,明天会有雨,他一定会被浇湿……想到这里我再也无法入睡,披上衣服收拾了一个背包就出门了。我一定要把七夕找回来。
走出我的城市,我进入一片森林,在幽静的森林深处,有一座破旧的寺院。我推开寺院那摇摇晃晃的小木门,叫着七夕的名字,可惜没有回应。我本来以为如此破旧的寺院不会有人,没想到在佛堂里看到了以为老态龙钟的僧人。他留着长长的白胡子,严重的驼背使得胡子几乎快扫到地面。我告诉他我的猫不见了,问他有没有看到。他说这个寺院这几十年来就只有他一个人在住,他并没有看到我的猫。于是我问他能不能给我算一卦,看看我的猫现在是凶是吉,可是他说他并不会看卦,寺院里也没有签筒和竹签。我问他那你会什么。他说,我每日不过诵经和抄些经书罢了。
随后他留我在寺院吃午饭。他告诉我,这个寺院鲜有人来,来的也不过是烧烧香拜拜佛,香客很少会讲自己的故事给他听。可是多年以前曾经来过一位中年男人,他想僧人诉苦,说他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如今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曾经的生意伙伴如今作鸟兽散。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再活下去了。僧人问他,那你还没有做生意之前是过得怎样的生活呢?商人说他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为此他感到很自卑,还曾经发誓以后一定要做有钱人。僧人说,你现在不过是又恢复到了你小时候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为何现在会觉得如此失望呢?商人立刻变得非常生气,他说如今他是从云端跌落到谷底;这和他当初从贫穷的孩子一步一步爬到云端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他已经习惯了在云端的日子,现在怎么能在谷底生活?僧人说,大概你只是不肯去习惯谷底的生活罢了。
说完僧人就埋头生火,不再说话。
我当然清楚僧人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他不过是想安慰我,要我不那么伤心,做好我会永远失去七夕的心理准备罢了。
饭后我谢过僧人,继续踏上寻找七夕的路。我想我离不开七夕。
路上我不停得寻找七夕,我遇到好多流浪猫,有的跟七夕长得很像,但可惜都不是他。七夕到底去了哪里呢?他为什么忽然间会离开我呢?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路上我不停得问自己,可是都没有得出让我满意的答案。
穿过树林我来到了一个小村子。这是一个贫穷的村子,随着耕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日益狭小,村民们不得不外出谋生。村子非常萧条,仅剩得几户人家里也几户都是家徒四壁,村里其他得房子有的早已没人居住,变得摇摇欲坠。此时的我已经很疲惫,因为我寻找七夕的决心在一点一点的被消磨掉,伴随着不断地失望、再失望,我甚至开始设想,七夕会不会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我被一家村民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听了我的故事以后,建议我在他们那里多留几天,休息一下再继续上路,可是找不到七夕我实在没有脸面再过多停留;村民说,那你明天就再留一天好了,明天正好是我们家里要为即将离开家去外面闯荡的小儿子举办一个“离家仪式”。这是一个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仪式,可是在这个村子里由于不断地有年轻人离开而不会回来,所以才出现了这样一个仪式。这个仪式会邀请全村的人来参加,显然已经成为村里非常隆重的一件事情了。好奇心的驱使,使得我同意留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他们一家三口早早的起来准备,穿上最好的衣服,洗漱打扮;同时他们还要准备饭食,以供仪式结束后招待村里的人。随后,我跟着他们来到了村里的一条大河的旁边,那里有一块空地,上面都是潮湿的鹅卵石,遇到夏季暴雨的时候,这块空地就会被淹没。此时村里的人也都聚集于此,仪式由一个司仪主持,他是村子里一个德高望重的男人。仪式开始以后,司仪开始哼唱一个曲子,并且嘴里念念有词,我听不出这是什么曲子,很悠扬,村民告诉我,司仪所唱的歌的大致含义就是希望离家的人在外一切顺利,过得比现在富足;不要挂念家乡里的人,他们会过得很好之类的。司仪唱完以后从旁边的桌上端起一碗事先准备好的细细的沙土,交给母亲;然后那个即将离家的孩子走到河边面对着湍急的河水跪下,母亲走到孩子身后,把碗放在孩子的头上,一只手扶住碗,另一只手抓起碗里的细沙洒向河中。在抛洒沙子的过程中,村民们开始欢歌笑语,敲锣打鼓。他们告诉我,那碗细沙就是即将离家的孩子,抛到河水中就代表孩子将向那河水一样远去。
仪式结束以后,我和那个司仪攀谈了起来。我不明白为何他们会如此“期盼”自己的孩子远去,并且没有丝毫的留恋,想说虽然走出去了,也要记得回来看看之类的。司仪告诉我,他们这里穷乡僻壤,年轻人已经无法继续在村子里生活了,那么他们只要是离开了这里,就意味着可能会过上比村子里好许多倍的生活。既然如此,长辈们当然希望年轻人能闯出一番天地,而不是被贫穷的家里所牵绊。我仍然不甘心地问道:可是家里的孩子一个个的离开,父母不会觉得孤单寂寞吗?他们如何舍得?这种分离本来就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情啊!司仪放下手中的烟,淡淡地说,如果分离意味着更好的生活,那不算一件好事吗?如果你是这里的村民,你大概也会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去过更好的生活的。我一时语塞。
后来村里人都聚集到一起吃吃喝喝,场面非常热闹,所有的人都对孩子表达了美好的祝福。酒过三巡,我独自一人来到河边,夕阳洒在河水上面,金黄色和红色的光映在我的脸上。我抓起早上仪式尚未用完的细沙,对着河水默默说道:七夕,如果你觉得离开我是更好的选择,那么就随你吧。然后我把手中的细沙向空中抛去,沙子在空中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弧形,在夕阳下闪着微光,然后无声地落进河水当中消失了。
第二天,我作别那家村民,踏上了归途。我想,我没有办法接受的不是失去七夕这件事情本身,而是离开了七夕,我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没有办法接受的只是这个变化。而这个变化,我在一天天地接受它,从寺庙的老和尚开始,到村子里的仪式,再到洒向河里的那一捧沙土,这段时间来我一直在努力适应离开七夕的生活,就像回到七年前,我还没有遇到他的日子。
在回去路上再次路过寺庙,我顺路又拜访了那个老和尚,然后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推开家门,仿佛空空荡荡的,没有七夕的身影,也听不到他的叫声,只有夕阳透过窗子照射在地板上,地板上积了厚厚的灰尘。
我想,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于是我去超市不用再买猫粮,扔掉了猫砂盆和七夕的床,还有七夕的玩具;我坐在电脑前的时候,不会再有一团毛茸茸的东西跳到我膝盖上了,也不会大摇大摆地躺在我的电脑键盘上伸懒腰了。就这样,我习惯了没有七夕陪伴的日子。我开始的时候以为我永远都不会习惯,可是我做到了。偶尔我会想起七夕,会想他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会不会偶尔想起我,但也只是想想罢了。
后来的后来,连我也记不清过了多久。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在上楼的时候,忽然发现在楼道的窗户上爬着一只猫,看体型应该有1、2岁了,黑白相间。它爬在那里,无声地看着我,白色的部分已经很脏了,想必它在外面已经漂泊很久了。在它身边是别的住户放在那里的几块肉,但是它似乎都没有动过。我站定了看着它,它也盯着我,沉默了许久之后我问:你要不要喝水?它眯起眼睛,站起身来,然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跳下窗台,走到我的脚边,然后轻轻地“喵”了一声。
我想,我应该叫它“八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