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公
大姑公去世了,大约是本月初二。近百岁离世,是喜丧。晚辈们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去做,时间就错过了,自祭长辈,生命短暂来去,过眼云烟。
记得在小时候他对我讲过几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字要写楷体,行云流水间,行书也会无师自通”。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懂这些话,自己写字基础也不牢,很多形成的用笔坏习惯变很难改正。可能因为别人写字太漂亮了,后来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一点点刻意矫正,显然效果并不明显。大约是有些人的形质一旦长成就很难改正了。
大姑公的是个知识分子,他的字在小时候可能见过,还是毛笔写的,很漂亮。字如其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优秀而自律的人。我和他交集并不多,但在别人言谈话语之间能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那些话不是赞美也不是阿谀奉承,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在我眼里他是儒雅有风度的,学识渊博,彬彬有礼。几年前他虽耳背,但也能聊一点《红楼梦》《说文解字》中的精要。然而这样一个人,在生活面前也要低头。祖上有一门扎纸人的手艺,专门做给死人烧的任何东西。开始他也坚持过学者的高傲,但人总要吃饭,最后他还是做起了一名扎纸匠。显然他的手艺功夫和他做学问一样扎实。
以前很多人都说那些读书人不懂劳动人民的苦,只会站着说话。而我觉得那些读书人的辛酸又何尝不是悲哀的,社会精英总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读书人都像孔乙己一样被大众嘲笑然后被世俗遗弃。我也常常思考,摇滚和叛逆是不是天生的,我们的青春里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所有存在的一切。总以为叛逆了就是独立于媚俗之外了,其实低下头活着才是最难的。当我们变成自己都讨厌的那一类人,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只能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吧。
我能想象大姑公手上捧着厚厚的书本,带着度数极深的眼镜,在台灯下不断婆娑于某一页文字。脑海里盘算着一家大小的生活琐碎,专注一个看着并不体面的行当。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尊敬他,他的形象很伟大。
夜雨夹雪,一路走好。
记得在小时候他对我讲过几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字要写楷体,行云流水间,行书也会无师自通”。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懂这些话,自己写字基础也不牢,很多形成的用笔坏习惯变很难改正。可能因为别人写字太漂亮了,后来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一点点刻意矫正,显然效果并不明显。大约是有些人的形质一旦长成就很难改正了。
大姑公的是个知识分子,他的字在小时候可能见过,还是毛笔写的,很漂亮。字如其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优秀而自律的人。我和他交集并不多,但在别人言谈话语之间能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那些话不是赞美也不是阿谀奉承,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在我眼里他是儒雅有风度的,学识渊博,彬彬有礼。几年前他虽耳背,但也能聊一点《红楼梦》《说文解字》中的精要。然而这样一个人,在生活面前也要低头。祖上有一门扎纸人的手艺,专门做给死人烧的任何东西。开始他也坚持过学者的高傲,但人总要吃饭,最后他还是做起了一名扎纸匠。显然他的手艺功夫和他做学问一样扎实。
以前很多人都说那些读书人不懂劳动人民的苦,只会站着说话。而我觉得那些读书人的辛酸又何尝不是悲哀的,社会精英总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读书人都像孔乙己一样被大众嘲笑然后被世俗遗弃。我也常常思考,摇滚和叛逆是不是天生的,我们的青春里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所有存在的一切。总以为叛逆了就是独立于媚俗之外了,其实低下头活着才是最难的。当我们变成自己都讨厌的那一类人,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只能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吧。
我能想象大姑公手上捧着厚厚的书本,带着度数极深的眼镜,在台灯下不断婆娑于某一页文字。脑海里盘算着一家大小的生活琐碎,专注一个看着并不体面的行当。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尊敬他,他的形象很伟大。
夜雨夹雪,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