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上走两遍
在苏州游玩的时间不长,却去了两次平江路。
第一次是从拙政园出来,向左一转,便渐渐进入了平江路,前晚在网上看攻略,就推荐早上可以先到平江路上走一遍,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宁静。可是早上起晚了,从拙政园出来已经快十点了,想到了平江路应该热闹起来了。可是往里走了一段,游客总是稀稀落落的,大概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从中午开始,十点钟实在太早了。
这个早不只是针对游客,对于街道上的店主来说也是如此。平江路名气大了,商机也就来了,沿街各式的店铺,可许多店面还没开门,可能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时间,还不是上客人的时候。往里走,渐渐地,一部分人开始卸门板,一部分在门口的提示板上写下今天小店的活动,越往后,叫卖声也开始大起来,杂起来。平江路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从后面过来一辆电瓶车,一家店铺里的人朝她喊了一句,“现在去哪啊?你不做生意了啊!”
“菜没了,我出去买一点。”
“那你的店开门了么?”
“开了,不和你说了,走了啊!”
“恩。”
这条路上的人似乎都相熟,他们都是住在附近的邻里街坊。路的左右两边都有很多的岔道,戴望舒的《雨巷》,描述的就是这里的岔道之一——丁香巷。这些曲折的巷子不仅仅有艺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这里很多生意人家都住在附近的巷子里,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意人,也借着这条路,养活了一家人。此时的平江路并不像是一个旅游景点,相反,这条古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同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社区一样。
两天后,离开苏州的那个下午,我又来到了平江路,这一次的目的明确,给朋友家人带一些纪念品。自从有了网购,任何东西都不在是那么稀奇,纪念品也到处都是,到处都一样,而真正手工制作的精致物,又往往被其价格吓退。一件小小的纪念品不是说有多贵重,而是传达了我在任何地方,都依然记着你我的感情。
由于之前来过一次,对道路略微熟悉,这一次从灵顿路下车,便从其中的一个巷子插了进去。下午确实热闹多了,站在桥上面望,游客三五成群的向路的两端走去。店铺为了吸引顾客,放着各色音乐,有古老的苏州评弹,现代的小清新,时不时还从与道路平行的小河上,传来摆渡人的号子。总有一段能让你驻足。
街道上的游客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不仅听着,还吃着、看着、说着,真是恨不得多生出几只手来,又要拍照,又要拿着吃的,还要去逛各色的店铺。唯一的办法只能放缓自己的步伐,来了便不想错过各具特色的店铺,要说店铺有特色,确实是有特色,它不是像超市、酒店一样的连锁经营,大多是全国仅此一家,有手绘明信片,核雕,木质器具,各式地方特色的玩物。可是这特色又都大抵相同,逛了几家,卖的东西都很类似。
即使这样,每一家店铺里的人都是络绎不绝,逛了一家又一家,总希望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在你一句我一句中,表达着自己对于发现有趣物件的惊喜。我的惊喜来自一家店铺里传来的《广陵散》,在这样热闹的地方,居然能听到这么悲悯的声音。忽然想到那句“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魂归邙山”。人生苦短,还是去吃点东西吧!
最多的要数奶茶甜品店了,名字大多起的很奇怪,如猫的天空之城,如此如此,各种色彩融合在一起,注入各式的容器里,满足着每一个女生的味觉和视觉要求。还有就是糕点店,一个个蒸笼里,躺着各种经过蒸汽洗礼而膨胀起来的萌物,一个个糕点,不仅好吃,还挺好看。各种美食让人应接不暇,一路走过来,钱包也就空了。
买好了纪念品,一路向北就要出了平江路,远远的听见吉他的声音,一个外国大叔唱着一首不知名的英文歌,好的歌喉真的很动人,很多人都驻足聆听,大叔始终唱的很认真。我想起电视上看到的大理,差不多也就和这里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没那么大的名气,太出名太在意则会让人失望,这样的默默无闻反而让人感觉更加舒服。
来回走了两遍平江路,每次心情都不错,算是平淡生活的调剂,少则佳,多则腻。
第一次是从拙政园出来,向左一转,便渐渐进入了平江路,前晚在网上看攻略,就推荐早上可以先到平江路上走一遍,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宁静。可是早上起晚了,从拙政园出来已经快十点了,想到了平江路应该热闹起来了。可是往里走了一段,游客总是稀稀落落的,大概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从中午开始,十点钟实在太早了。
这个早不只是针对游客,对于街道上的店主来说也是如此。平江路名气大了,商机也就来了,沿街各式的店铺,可许多店面还没开门,可能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时间,还不是上客人的时候。往里走,渐渐地,一部分人开始卸门板,一部分在门口的提示板上写下今天小店的活动,越往后,叫卖声也开始大起来,杂起来。平江路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从后面过来一辆电瓶车,一家店铺里的人朝她喊了一句,“现在去哪啊?你不做生意了啊!”
“菜没了,我出去买一点。”
“那你的店开门了么?”
“开了,不和你说了,走了啊!”
“恩。”
这条路上的人似乎都相熟,他们都是住在附近的邻里街坊。路的左右两边都有很多的岔道,戴望舒的《雨巷》,描述的就是这里的岔道之一——丁香巷。这些曲折的巷子不仅仅有艺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这里很多生意人家都住在附近的巷子里,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意人,也借着这条路,养活了一家人。此时的平江路并不像是一个旅游景点,相反,这条古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同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社区一样。
两天后,离开苏州的那个下午,我又来到了平江路,这一次的目的明确,给朋友家人带一些纪念品。自从有了网购,任何东西都不在是那么稀奇,纪念品也到处都是,到处都一样,而真正手工制作的精致物,又往往被其价格吓退。一件小小的纪念品不是说有多贵重,而是传达了我在任何地方,都依然记着你我的感情。
由于之前来过一次,对道路略微熟悉,这一次从灵顿路下车,便从其中的一个巷子插了进去。下午确实热闹多了,站在桥上面望,游客三五成群的向路的两端走去。店铺为了吸引顾客,放着各色音乐,有古老的苏州评弹,现代的小清新,时不时还从与道路平行的小河上,传来摆渡人的号子。总有一段能让你驻足。
街道上的游客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不仅听着,还吃着、看着、说着,真是恨不得多生出几只手来,又要拍照,又要拿着吃的,还要去逛各色的店铺。唯一的办法只能放缓自己的步伐,来了便不想错过各具特色的店铺,要说店铺有特色,确实是有特色,它不是像超市、酒店一样的连锁经营,大多是全国仅此一家,有手绘明信片,核雕,木质器具,各式地方特色的玩物。可是这特色又都大抵相同,逛了几家,卖的东西都很类似。
即使这样,每一家店铺里的人都是络绎不绝,逛了一家又一家,总希望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在你一句我一句中,表达着自己对于发现有趣物件的惊喜。我的惊喜来自一家店铺里传来的《广陵散》,在这样热闹的地方,居然能听到这么悲悯的声音。忽然想到那句“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魂归邙山”。人生苦短,还是去吃点东西吧!
最多的要数奶茶甜品店了,名字大多起的很奇怪,如猫的天空之城,如此如此,各种色彩融合在一起,注入各式的容器里,满足着每一个女生的味觉和视觉要求。还有就是糕点店,一个个蒸笼里,躺着各种经过蒸汽洗礼而膨胀起来的萌物,一个个糕点,不仅好吃,还挺好看。各种美食让人应接不暇,一路走过来,钱包也就空了。
买好了纪念品,一路向北就要出了平江路,远远的听见吉他的声音,一个外国大叔唱着一首不知名的英文歌,好的歌喉真的很动人,很多人都驻足聆听,大叔始终唱的很认真。我想起电视上看到的大理,差不多也就和这里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没那么大的名气,太出名太在意则会让人失望,这样的默默无闻反而让人感觉更加舒服。
来回走了两遍平江路,每次心情都不错,算是平淡生活的调剂,少则佳,多则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