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二本好书
我对2014年的读书状态基本满意,尽管受制于下半年的诸事不顺,阅读量受到影响,但在质上还是有提高,也有很多愉快、惊喜的阅读体验,这里选12本好书跟大家分享一下。
1、《新批校注红楼梦(四卷)》 张俊、沈治钧评批,商务印书馆
《红楼梦》入门佳作,基本上是每句每段都加批注,大量吸收前人批注成果,而且紧扣文本,从结构、线索、文笔、隐射各方面展示曹雪芹的天才。态度诚恳,功夫扎实,不像《蒋勋说红楼梦》一类书,不知是在读蒋勋还是在读红楼梦。
此书的局限在于底本(程乙)选的不好,而且后四十回批注得太啰嗦,对于没啥可说的东西应该一笔带过的。总体而言力荐,读完这本基本就进入红楼的世界了。
2、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A History of Philosophy, STUMPF,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哲学史初阶读物,两个优点:一是选裁得当,简洁明了,把哲学史上一流天才的重要贡献梳理得很清晰,胜过梯利《西方哲学史》枯燥冗长;二是较客观公允,胜过罗素《西方哲学史》的偏颇。另外语言流畅,读起来很有快感。
3、《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著,李平沤译本,商务印书馆
听吴增定老师讲了半学期,算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思想内涵上远胜过《社会契约论》。薄薄一本书涵盖了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对后世相关研究和思潮都有极大影响,比如恩格斯的《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另外,卢梭文风奔放,初读易被文辞吸引,回读、细读后方觉很多段落如嚼橄榄,回味无穷且经得起推敲。
4、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ree Volumes of Karl Marx's Capital, HEINRICH,Monthly Review Press
方敏老师推荐的《资本论》入门读物。此书重在梳理《资本论》全三卷的逻辑和思路,对一些有争议的理论也不乏真知灼见,而且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偏见,立足文本,基本阐释了《资本论》的内涵和精神。此书对于阅读和研究原著是很好的准备,尤其对把握二、三卷有巨大帮助。
5、《中国美术史讲座》 李霖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所读过的关于中国艺术史的最佳作品。作者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畅游艺海几十年,造诣精深。此书兼顾年代和专题,涵盖书、画、雕塑、瓷器等多个板块,尤以讲宋元山水画诸节最精彩。另外,此书行文优美,极富人文主义气息,读来如观名画、如游名山,让人心旷神怡。
6、《漂亮朋友》 莫泊桑著,张冠尧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小说,最肉欲、最下流、也最可爱的莫泊桑,读的时候总想起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两本书很好地诠释了尼采的一句话——“去找女人吗?记得带上皮鞭。”
7、《官僚体制· 反资本主义的心态》 米塞斯著,冯克利译本,新星出版社
米塞斯的两本小书,篇幅不大,但火力不小,核心思想就是黑我社会主义,简直可谓“资本主义宣言”,如果和《共产党宣言》对着看应该很有意思。当然,比起马克思,米塞斯还是差太多数量级。
8、《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 海尔布隆纳著,马林海译本,东方出版社
方敏课上读到的小书,短小精悍,延续了《资本论》的主题和立场,也有一些发挥,很好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9、《福楼拜文学书简》 丁世中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福楼拜书信选,读来极惊艳,一反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冷静克制的形象,激情澎湃、雄健有力,试举两句:“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身卑地远,我一直关注着你的生活,揣测你的一切,如在眼前。”
10、《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渐渐觉得海明威过早地被我们低估了,他的不少作品还是有看头。我最喜欢此书的语言,简洁有力,基本没有高级修辞,却极富感染力。尤其是人物对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却饱含甜蜜、忧伤和宿命,让人不胜唏嘘,诚如书中所言:“恋爱也是一种宗教情绪。”
11、《故事新编》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此书前实在是低估了迅哥的能力,全书基调就是高端黑,黑神话、黑历史、黑伟人,黑得不露声色,分分钟解构伟大光荣神圣。最喜其中黑嫦娥后羿和大禹治水的两篇,捧腹喷饭然后引人遐想深思。
12、《老味道》 汪曾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吃货的福音。汪曾祺老头的散文造诣很深,娓娓道来,不事张扬,饱含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淡极始知花更艳”,读来沁人心脾。这本是与吃相关的散文集合,小到粥饭咸鸭蛋,大到楼外楼名菜,讲得有板有眼,从掌故、食材、做法谈开去,饕餮与节制,大俗与大雅,絮叨间告诉你什么叫爱生活,比起一些谈美学、讲品味、装孤独的作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读汪曾祺散文可下酒。
1、《新批校注红楼梦(四卷)》 张俊、沈治钧评批,商务印书馆
《红楼梦》入门佳作,基本上是每句每段都加批注,大量吸收前人批注成果,而且紧扣文本,从结构、线索、文笔、隐射各方面展示曹雪芹的天才。态度诚恳,功夫扎实,不像《蒋勋说红楼梦》一类书,不知是在读蒋勋还是在读红楼梦。
此书的局限在于底本(程乙)选的不好,而且后四十回批注得太啰嗦,对于没啥可说的东西应该一笔带过的。总体而言力荐,读完这本基本就进入红楼的世界了。
2、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A History of Philosophy, STUMPF,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哲学史初阶读物,两个优点:一是选裁得当,简洁明了,把哲学史上一流天才的重要贡献梳理得很清晰,胜过梯利《西方哲学史》枯燥冗长;二是较客观公允,胜过罗素《西方哲学史》的偏颇。另外语言流畅,读起来很有快感。
3、《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著,李平沤译本,商务印书馆
听吴增定老师讲了半学期,算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思想内涵上远胜过《社会契约论》。薄薄一本书涵盖了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对后世相关研究和思潮都有极大影响,比如恩格斯的《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另外,卢梭文风奔放,初读易被文辞吸引,回读、细读后方觉很多段落如嚼橄榄,回味无穷且经得起推敲。
4、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ree Volumes of Karl Marx's Capital, HEINRICH,Monthly Review Press
方敏老师推荐的《资本论》入门读物。此书重在梳理《资本论》全三卷的逻辑和思路,对一些有争议的理论也不乏真知灼见,而且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偏见,立足文本,基本阐释了《资本论》的内涵和精神。此书对于阅读和研究原著是很好的准备,尤其对把握二、三卷有巨大帮助。
5、《中国美术史讲座》 李霖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所读过的关于中国艺术史的最佳作品。作者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畅游艺海几十年,造诣精深。此书兼顾年代和专题,涵盖书、画、雕塑、瓷器等多个板块,尤以讲宋元山水画诸节最精彩。另外,此书行文优美,极富人文主义气息,读来如观名画、如游名山,让人心旷神怡。
6、《漂亮朋友》 莫泊桑著,张冠尧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小说,最肉欲、最下流、也最可爱的莫泊桑,读的时候总想起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两本书很好地诠释了尼采的一句话——“去找女人吗?记得带上皮鞭。”
7、《官僚体制· 反资本主义的心态》 米塞斯著,冯克利译本,新星出版社
米塞斯的两本小书,篇幅不大,但火力不小,核心思想就是黑我社会主义,简直可谓“资本主义宣言”,如果和《共产党宣言》对着看应该很有意思。当然,比起马克思,米塞斯还是差太多数量级。
8、《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 海尔布隆纳著,马林海译本,东方出版社
方敏课上读到的小书,短小精悍,延续了《资本论》的主题和立场,也有一些发挥,很好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9、《福楼拜文学书简》 丁世中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福楼拜书信选,读来极惊艳,一反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冷静克制的形象,激情澎湃、雄健有力,试举两句:“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的那天”;“身卑地远,我一直关注着你的生活,揣测你的一切,如在眼前。”
10、《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著,林疑今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渐渐觉得海明威过早地被我们低估了,他的不少作品还是有看头。我最喜欢此书的语言,简洁有力,基本没有高级修辞,却极富感染力。尤其是人物对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却饱含甜蜜、忧伤和宿命,让人不胜唏嘘,诚如书中所言:“恋爱也是一种宗教情绪。”
11、《故事新编》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此书前实在是低估了迅哥的能力,全书基调就是高端黑,黑神话、黑历史、黑伟人,黑得不露声色,分分钟解构伟大光荣神圣。最喜其中黑嫦娥后羿和大禹治水的两篇,捧腹喷饭然后引人遐想深思。
12、《老味道》 汪曾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吃货的福音。汪曾祺老头的散文造诣很深,娓娓道来,不事张扬,饱含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淡极始知花更艳”,读来沁人心脾。这本是与吃相关的散文集合,小到粥饭咸鸭蛋,大到楼外楼名菜,讲得有板有眼,从掌故、食材、做法谈开去,饕餮与节制,大俗与大雅,絮叨间告诉你什么叫爱生活,比起一些谈美学、讲品味、装孤独的作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读汪曾祺散文可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