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
查看话题 >炸酱面小姐和炝锅面先生
“后来,我给她发短信询问她炸酱面的做法。她一直没回。”炝锅面先生落寞地说。
炝锅面先生口中的她是炸酱面小姐。
不可否认,作为爱吃面的我,和这两位都很熟悉,而他们两个人都在各自的面条领域独占一席之地。炸酱面小姐做的炸酱面我常常能吃一大海碗,而炝锅面是我家乡特色面条,炝锅面先生又是我老乡兼大学好友,从他的炝锅面里总能吃到老家的味道,喝完最后一口面汤,那感觉,回味悠长。
1、
本科读大学那年,学校西门口有一家面馆,面馆不大,只放得下六张桌子,每次去那里吃面都要排队,除非你愿意和别人拼桌。
那是被称为市场的地方,所有的生意人面向对象都是拿着爹妈的钱来读书的在校大学生,都是不锈钢板搭起来的小店,但名字却都声震五湖四海,那家叫东北肘子王,这叫叫四川辣辣辣,前面有中原第一烩面馆,后边是给你暖冷锅鱼。
店小,名气必须大。
所以,看来看去,还是这家面馆实在,没有呼哨扯皮吹牛的招牌,就俩字——面馆。老板是河南人,和我老乡,所以能聊到一起,主要是他家里的炝锅面做的那叫绝,逢年过节,我都会喊上炝锅面先生一起去这家店里吃上一碗面,点盘花生米,喝上半斤家乡的白酒。
老板,人实在厚道,而且做面水平高,除了家乡的炝锅面,北京的炸酱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还有兰州的拉面,只要你叫得上名字的,他都能给你做来。
后来,炝锅面先生觉得大学生活无聊,就叫嚷着老板教他做饭,而代价是每到了周末的时候,他就过来帮忙,给客人端端饭,擦擦桌子,一周来两天,老板管饭,但没有工资。
就这样,半年的时间里,炝锅面先生凭着他的刻苦和坚持再加上一点点小天赋,他学会了老板所有的面食做法,而他最拿手的是炝锅面。
加油,等油热八分,放葱姜蒜,翻炒四五下,放入切好的五花肉丝,噗嗤一声,香味就溢满整个房间,等肉炒熟,加入热水,水沸后,放入手擀面,这时候,面汤上就漂浮了一层油,锃亮锃亮,等面煮九分熟,放入豆芽,盖上锅盖。炝锅面,就做好了。其实炝锅面,步骤并不复杂,但做好并不容易,需要掌握火候和食材搭配,可依据各人口味酌量添加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醋。
2、
大二冬至那天,学校食堂里,饺子前,排起了很长又很粗的队伍。我和炝锅面先生想要挤过去眼看是没有希望了,于是商量决定去外面老地方吃炝锅面。
天冷的时候,面馆人也多,很多人看看没空位置就走了。我和他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吃一碗炝锅面,就和一对情侣拼了一张桌子。我和炝锅面先生自顾自用家乡话聊着天,全然不顾坐在我们旁边不说话的那对情侣。
这对情侣也怪,各顾各的吃饭,不说话,女的一直在流泪,男的也一副爱答不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吃到一半,女的突然站起来,怒吼道,
“混蛋,这面已经够咸了,我他妈还流了半碗眼泪,咸死我算啦。你滚吧。”
说完话,坐下来接着继续吃面,
那男的就灰溜溜走了。
当时整个面馆的人都有点傻了。真见识了啥叫瞠目结舌,当时我的表情就这样。
只有炝锅面先生还淡定吃饭,然后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纸,递给她。
后来,他俩就好上了。
“啥时候的事情啊,那晚你没问人家姑娘要电话号码啊?”我纳闷。
“我来这店里,当廉价劳动力,你真当我是为了学做面啊。我缺心眼吗。”他答。
原来,他是因为这个姑娘才去做苦工。为的就是能一周能见到这姑娘一面。
“有时候,她一个人来,有时候和男朋友来,但每次来,她要的都是炸酱面。”
“我擦,人家有男朋友啊”
“没事,我会等着的。”炝锅面先生那天说完话,给我留下一个得意的笑。
“你小子牛逼。”
3、
姑娘姓蒋,东北人,黑龙江的一个小县城。
听说那地方风景优美,冬天会下很大的雪。
蒋姑娘爱吃炸酱面,所以和炝锅面先生一样,我送她外号炸酱面姑娘。
“炝锅面,炸酱面,刚好一对。”我调侃,她也不反对。
就这样,后来,这两位面食搭档就在学校外面找了一个小房间合租了,没事做做面条,相互切磋手艺和技术,也不怕宿舍阿姨半夜突然检查违规用电。
其实,这两人这样,我最开心,没事去蹭吃啊蹭吃。
除了面条还是面条,炸酱面,炝锅面,刀削面,这俩货变着法子做。
一天, 炝锅面先生打电话给我,叫我赶紧过去,说出事了。
然后,我立马过去。
原来,是两人做了新品种面食,让我当小白鼠试吃,那新面食,难以形容,像宽面片和肉丸子的混搭,难吃死了。当时真想给他一个巴掌,害我从被窝爬起来吃这个,但看着炸酱面小姐在场,怒气压压也就没了。
两人也不是没有闹过别扭,有一天,炝锅面先生给炸酱面小姐网购一件衣服,输入网银账号的时候,不小心被炸酱面小姐看到了,那时炝锅面先生和前女友的名字拼音缩写。当时,炸酱面小姐就问咋回事,结果炝锅面先生就死活不说。就这样,俩人闹了一星期别扭,不说话。
到最后,还是炝锅面先生先道歉。
炸酱面小姐,这时候不哭不闹,反倒二逼起来。
“哈哈,我早就猜到了。没事了,哈哈。”
4、
论厨艺,炝锅面先生和炸酱面小姐都很好,伯仲之间,
若非要分出高低,还是炝锅面先生高一点,炒菜上,色香味俱全。只要食材得当,他做出来的菜绝对有感,让吃货风卷残云都不为过。而炸酱面小姐呢,就三板斧,一板斧,炸酱面;二板斧,蒸螃蟹;三板斧,煮牛肉。
虽说,会做的不多,但这三板斧玩到了极致,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而最牛逼的,还是她拿手的炸酱面。
配料:黄豆酱、五花肉、土豆和黄瓜。
先炸酱,放肉炒,然后请水中煮面条,夏天热的时候,凉水过一下,土豆切成块,煮熟。面好后,加肉酱和土豆,黄瓜切丝,放入面中,利口用。
和炝锅面一样,看起来简单,做好难。
但凡吃过炸酱面小姐的炸酱面后,无不竖起大拇指的。
多人撺掇过她也别找工作了,直接开个面馆,就做炸酱面。
5、
2011年7月。
我、炸酱面小姐和炝锅面先生毕业了。
炸酱面姑娘要回老家。
那天,两个人都蛮爽快的。
没人闹,没人哭,没人说舍不得,也没人说留下来。
我就在两个人中间,特别别扭,但又无处可去。
炸酱面小姐最后给做了一大锅的炸酱面,我们只能把炝锅面先生的那份当做面汤喝。那天,估计都吃撑了,三盒健胃消食片,我们一人一盒。
然后,炝锅面先生送炸酱面小姐去了轮渡站,我在家大扫除。
然后,炝锅面先生就提着两瓶古酿回来了。
就着剩下的炸酱和花生米,我俩都喝多了。
这货是真怂了,在地上撒泼打滚,哭的像条狗。
“其实,她家里给她介绍了对象,她要回去结婚了。”
麻痹,我能怎么劝。
毕竟俩人在一起四年了,这四年,两人吃的各种面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算了,终究是缘分差点,你和她最后都能遇到合适的,然后各自功德圆满。”
6、
炸酱面小姐回了东北。
我和炝锅面先生继续坚守烟台。
各自有了工作,但那家面馆,却依旧是我俩常去的地方。
后来,有了微博,有了微信。
炝锅面先生偷偷去关注了炸酱面小姐的微博,用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加了炸酱面小姐的微信,用一种不希望被发现的方式关注着炸酱面小姐的一举一动。
那一晚,我俩又喝多了。
“2011年11月2日,她开了微博。”炝锅面先生说。
2012年7月31日,她结婚了,那天炸酱面小姐的微博这样写到:感谢各位翘班来帮忙的姐妹们!感谢各种推迟行程来参加婚礼的兄弟姐妹们!感谢冒死来喝喜酒的兄弟姐妹们!感谢捐助本次盛大活动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
我后来知道,新郎是炸酱面小姐的高中同学,家庭富足,典型的富二代。
“在我最青春阳光的时候,想给最爱的人最好的,但往往现实却不是这样。等到我四十多岁,我富足到可以给她最好的时候,她总是不在了。”
那天晚上,我记得面馆里的DVD中放的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当音乐《Here We Are Again》响起,尹天仇冲出家门问柳飘飘干吗去。
“上班啊”柳飘飘说
“可不可以不上班”
“不上班,你养我啊?”
“我养你啊!”尹天仇喊。
“先养好你自己吧。傻瓜”
车内,柳飘飘哭了。
我记得那时候的张柏芝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有一天,
你有没有勇气说出“我养你”?
如果有人鼓足勇气在一无所有的时候,
说出“我养你”三个字,
你会不会接受?
炝锅面先生口中的她是炸酱面小姐。
不可否认,作为爱吃面的我,和这两位都很熟悉,而他们两个人都在各自的面条领域独占一席之地。炸酱面小姐做的炸酱面我常常能吃一大海碗,而炝锅面是我家乡特色面条,炝锅面先生又是我老乡兼大学好友,从他的炝锅面里总能吃到老家的味道,喝完最后一口面汤,那感觉,回味悠长。
1、
本科读大学那年,学校西门口有一家面馆,面馆不大,只放得下六张桌子,每次去那里吃面都要排队,除非你愿意和别人拼桌。
那是被称为市场的地方,所有的生意人面向对象都是拿着爹妈的钱来读书的在校大学生,都是不锈钢板搭起来的小店,但名字却都声震五湖四海,那家叫东北肘子王,这叫叫四川辣辣辣,前面有中原第一烩面馆,后边是给你暖冷锅鱼。
店小,名气必须大。
所以,看来看去,还是这家面馆实在,没有呼哨扯皮吹牛的招牌,就俩字——面馆。老板是河南人,和我老乡,所以能聊到一起,主要是他家里的炝锅面做的那叫绝,逢年过节,我都会喊上炝锅面先生一起去这家店里吃上一碗面,点盘花生米,喝上半斤家乡的白酒。
老板,人实在厚道,而且做面水平高,除了家乡的炝锅面,北京的炸酱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还有兰州的拉面,只要你叫得上名字的,他都能给你做来。
后来,炝锅面先生觉得大学生活无聊,就叫嚷着老板教他做饭,而代价是每到了周末的时候,他就过来帮忙,给客人端端饭,擦擦桌子,一周来两天,老板管饭,但没有工资。
就这样,半年的时间里,炝锅面先生凭着他的刻苦和坚持再加上一点点小天赋,他学会了老板所有的面食做法,而他最拿手的是炝锅面。
加油,等油热八分,放葱姜蒜,翻炒四五下,放入切好的五花肉丝,噗嗤一声,香味就溢满整个房间,等肉炒熟,加入热水,水沸后,放入手擀面,这时候,面汤上就漂浮了一层油,锃亮锃亮,等面煮九分熟,放入豆芽,盖上锅盖。炝锅面,就做好了。其实炝锅面,步骤并不复杂,但做好并不容易,需要掌握火候和食材搭配,可依据各人口味酌量添加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醋。
2、
大二冬至那天,学校食堂里,饺子前,排起了很长又很粗的队伍。我和炝锅面先生想要挤过去眼看是没有希望了,于是商量决定去外面老地方吃炝锅面。
天冷的时候,面馆人也多,很多人看看没空位置就走了。我和他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吃一碗炝锅面,就和一对情侣拼了一张桌子。我和炝锅面先生自顾自用家乡话聊着天,全然不顾坐在我们旁边不说话的那对情侣。
这对情侣也怪,各顾各的吃饭,不说话,女的一直在流泪,男的也一副爱答不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吃到一半,女的突然站起来,怒吼道,
“混蛋,这面已经够咸了,我他妈还流了半碗眼泪,咸死我算啦。你滚吧。”
说完话,坐下来接着继续吃面,
那男的就灰溜溜走了。
当时整个面馆的人都有点傻了。真见识了啥叫瞠目结舌,当时我的表情就这样。
只有炝锅面先生还淡定吃饭,然后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张手帕纸,递给她。
后来,他俩就好上了。
“啥时候的事情啊,那晚你没问人家姑娘要电话号码啊?”我纳闷。
“我来这店里,当廉价劳动力,你真当我是为了学做面啊。我缺心眼吗。”他答。
原来,他是因为这个姑娘才去做苦工。为的就是能一周能见到这姑娘一面。
“有时候,她一个人来,有时候和男朋友来,但每次来,她要的都是炸酱面。”
“我擦,人家有男朋友啊”
“没事,我会等着的。”炝锅面先生那天说完话,给我留下一个得意的笑。
“你小子牛逼。”
3、
姑娘姓蒋,东北人,黑龙江的一个小县城。
听说那地方风景优美,冬天会下很大的雪。
蒋姑娘爱吃炸酱面,所以和炝锅面先生一样,我送她外号炸酱面姑娘。
“炝锅面,炸酱面,刚好一对。”我调侃,她也不反对。
就这样,后来,这两位面食搭档就在学校外面找了一个小房间合租了,没事做做面条,相互切磋手艺和技术,也不怕宿舍阿姨半夜突然检查违规用电。
其实,这两人这样,我最开心,没事去蹭吃啊蹭吃。
除了面条还是面条,炸酱面,炝锅面,刀削面,这俩货变着法子做。
一天, 炝锅面先生打电话给我,叫我赶紧过去,说出事了。
然后,我立马过去。
原来,是两人做了新品种面食,让我当小白鼠试吃,那新面食,难以形容,像宽面片和肉丸子的混搭,难吃死了。当时真想给他一个巴掌,害我从被窝爬起来吃这个,但看着炸酱面小姐在场,怒气压压也就没了。
两人也不是没有闹过别扭,有一天,炝锅面先生给炸酱面小姐网购一件衣服,输入网银账号的时候,不小心被炸酱面小姐看到了,那时炝锅面先生和前女友的名字拼音缩写。当时,炸酱面小姐就问咋回事,结果炝锅面先生就死活不说。就这样,俩人闹了一星期别扭,不说话。
到最后,还是炝锅面先生先道歉。
炸酱面小姐,这时候不哭不闹,反倒二逼起来。
“哈哈,我早就猜到了。没事了,哈哈。”
4、
论厨艺,炝锅面先生和炸酱面小姐都很好,伯仲之间,
若非要分出高低,还是炝锅面先生高一点,炒菜上,色香味俱全。只要食材得当,他做出来的菜绝对有感,让吃货风卷残云都不为过。而炸酱面小姐呢,就三板斧,一板斧,炸酱面;二板斧,蒸螃蟹;三板斧,煮牛肉。
虽说,会做的不多,但这三板斧玩到了极致,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而最牛逼的,还是她拿手的炸酱面。
配料:黄豆酱、五花肉、土豆和黄瓜。
先炸酱,放肉炒,然后请水中煮面条,夏天热的时候,凉水过一下,土豆切成块,煮熟。面好后,加肉酱和土豆,黄瓜切丝,放入面中,利口用。
和炝锅面一样,看起来简单,做好难。
但凡吃过炸酱面小姐的炸酱面后,无不竖起大拇指的。
多人撺掇过她也别找工作了,直接开个面馆,就做炸酱面。
5、
2011年7月。
我、炸酱面小姐和炝锅面先生毕业了。
炸酱面姑娘要回老家。
那天,两个人都蛮爽快的。
没人闹,没人哭,没人说舍不得,也没人说留下来。
我就在两个人中间,特别别扭,但又无处可去。
炸酱面小姐最后给做了一大锅的炸酱面,我们只能把炝锅面先生的那份当做面汤喝。那天,估计都吃撑了,三盒健胃消食片,我们一人一盒。
然后,炝锅面先生送炸酱面小姐去了轮渡站,我在家大扫除。
然后,炝锅面先生就提着两瓶古酿回来了。
就着剩下的炸酱和花生米,我俩都喝多了。
这货是真怂了,在地上撒泼打滚,哭的像条狗。
“其实,她家里给她介绍了对象,她要回去结婚了。”
麻痹,我能怎么劝。
毕竟俩人在一起四年了,这四年,两人吃的各种面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算了,终究是缘分差点,你和她最后都能遇到合适的,然后各自功德圆满。”
6、
炸酱面小姐回了东北。
我和炝锅面先生继续坚守烟台。
各自有了工作,但那家面馆,却依旧是我俩常去的地方。
后来,有了微博,有了微信。
炝锅面先生偷偷去关注了炸酱面小姐的微博,用一个陌生人的名字加了炸酱面小姐的微信,用一种不希望被发现的方式关注着炸酱面小姐的一举一动。
那一晚,我俩又喝多了。
“2011年11月2日,她开了微博。”炝锅面先生说。
2012年7月31日,她结婚了,那天炸酱面小姐的微博这样写到:感谢各位翘班来帮忙的姐妹们!感谢各种推迟行程来参加婚礼的兄弟姐妹们!感谢冒死来喝喜酒的兄弟姐妹们!感谢捐助本次盛大活动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
我后来知道,新郎是炸酱面小姐的高中同学,家庭富足,典型的富二代。
“在我最青春阳光的时候,想给最爱的人最好的,但往往现实却不是这样。等到我四十多岁,我富足到可以给她最好的时候,她总是不在了。”
那天晚上,我记得面馆里的DVD中放的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
当音乐《Here We Are Again》响起,尹天仇冲出家门问柳飘飘干吗去。
“上班啊”柳飘飘说
“可不可以不上班”
“不上班,你养我啊?”
“我养你啊!”尹天仇喊。
“先养好你自己吧。傻瓜”
车内,柳飘飘哭了。
我记得那时候的张柏芝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有一天,
你有没有勇气说出“我养你”?
如果有人鼓足勇气在一无所有的时候,
说出“我养你”三个字,
你会不会接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方枪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故乡的野菜
- 下班后 (1人喜欢)
- 中年人的朋友圈死在三十岁前夜 (2人喜欢)
- 情人节就像一盒过期的巧克力 (9人喜欢)
- 致三岁反骨仔的新年家书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