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阴山下的希拉穆仁草原
![]() |
从呼和浩特到希拉穆仁草原,是二级公路和乡道,老头出市区后,几乎一直是160公里的时速在开,这样的路,还有相当长一段是在翻越阴山,可以用飞快来形容,开始我确实紧张,一是没见过这么疯狂飚车的老头,二是没在这种路况坐过这么快的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老头心里其实挺有数的,驾驶技术也是真好,虽然速度快,但感受了他的操作后,心里还是踏实了许多。即使这样,还是悄悄在后座把安全带给系上了,人在江湖、安全第一。这六十多岁的年轻人,我算是领教了他的青春和活力,似乎去草原,是应该有这个精神头才行,再说了,客随主便,主人热心陪你玩,除了去看草原的壮阔,玩心跳应该也算在内了。
路上的景色已经很好,可我无法拍照,开始是因为紧张,双手都在拉手上抓着,腾不出手,后来人是放松了,可车速确实太快,刚看见风景,才举起相机,呼一下就过去了,或者快门是按下去了,照片却是延时摄影的效果,所以一路上只能望景暗自兴叹。后来干脆死了拍照的念头,安心用眼睛看窗外的风景,好像反而看进心里去了。
车子一直在翻越大青山,山不险峻,也不是很高,但在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下,突显的特别苍茫。“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朝民歌描绘的就是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大青山是阴山的一段,当年的草原游牧民族就是在这里,以及阴山南北更广阔的区域生生不息。我仿佛看见一个个部落骑着马、赶着羊、驱着车走向草原深处,这一片山川,是另一个或几个民族的血脉之地。从这里往北,对汉民族来说,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边塞之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王昌龄的《出塞》诗里,有国忧乡愁、有壮怀激荡、有历史沧桑,突然在脑海里就蹦出这首诗来,我有种血气上涌的感觉。唐朝的阴山,就是大唐的国界,多少个民族在这里抢夺厮杀,都是为了争一片生存的空间。而如今,诗人的吟唱,民族的征战,都随历史的车轮灰飞烟灭,只存在于文字和传说之中。
路边不时看见蒙古包和成群的牛羊,天真是蓝得纯正,白云干净的没有杂念,在老太的念叨声中,老头终于把车停在了一个大敖包前,我们到了希拉穆仁草原,估计只用了别人路途一半的时间,我希望到了老头的年纪,还能有他的劲头和活力。
![]() |
很远就看见一个大敖包在草原上,四角扯起的经幡在风中飘扬。车停后,要走到敖包前,还有一条直对着敖包的路,路是缓缓上行的,虽不陡峭,但在此时此地,我觉得是在走一条朝拜的路,哪怕你不是蒙古族,自然而然就让你生了敬畏之心,这是天和地的力量。走近了,敖包上挂满了白色和蓝色的哈达,显得更加肃穆庄严,信仰总是让人心头宁静详和。敖包堆砌在一个小山包上,四周都是更低的草原,随便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一眼望得很远很远,心胸立刻觉得开阔了许多。虽然是个小山包,风还是很大,这是真正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风,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风,这是唐朝另一个诗人岑参吹过的风。
![]() |
在敖包的远处,有几顶蒙古包,外面有一根长长的拴马杆,下面拴着七、八匹蒙古马,马的脊背上鬃毛飞扬,煞是精神,我只是站在边上看了看这些草原上的精灵,没有想过去骑它,凭我的胳膊腿,肯定征服不了它们。
从草原回呼市,车速还是一如继往地飞快,我已经习惯,眼睛还是紧紧盯着窗外,不舍得放过一点点风景,这是蒙古的草原,下次不知何时才能再来拜访,尽量多看一眼,老头也理解我的心情,作为主人,他还是关照了我这个客人,但慢不了一会,他又控制不住油门,车又窜出去了。回到市内是下午,吃晚饭太早,于是几个人去喝奶茶。
我们去的是一家奶茶老店,破旧的门面,简陋的桌椅,卫生也不怎样,但进门就有奶香味丝丝飘来。一壶热奶茶、一碟油果、一碟奶渣、一碟羊奶饼,立刻进入下午茶的悠闲时光。蒙古奶茶用砖茶、鲜奶和沸水调和烹煮,更适合我个人口味的是,它是咸的,而且咸的口味更好地中和了奶渣、羊奶饼的酸甜,让口腔里不会太腻。浅褐色的奶茶喝到嘴里,有丝绸般的感觉,而且是又滑又醇,不是普通奶茶的水和香精味,也不是藏地酥油茶的油腻感,茶的涩味完全被奶的醇厚融合,奶的膻味又被茶的单宁除掉,呈现在面前的是纯粹的茶香和奶香。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用的是装热水的保温瓶装奶茶,这种热水瓶我已是多年未见,现在突然在一个现代的都市里看到,特别的亲切,好像又想起小时候提着热水瓶去打开水的场景,这碗奶茶又多了些亲近感。与主人家闲闲地聊着天,连续喝了几碗奶茶,肚子已经胀得慌,但唇舌间的畅快感一直没有减退。
晚餐的主食是手把肉,内蒙的羊肉真是太好了,怎么会一点膻味都没有,十足的鲜嫩,而且只是白水煮熟,不像内地处理羊肉,油、盐、酱、姜、蒜、大葱、桂皮一堆调料,几乎能上的全上了,否则羊肉就没办法吃,说的是吃羊肉,其实吃的是各种调料加羊肉的味道,羊肉本身的味道是品尝不到的,它本身的味道吃不下去,确实是肉质的差距太远。而这里,一大盆羊肉端上来,微微泛粉、散发着诱人的肉香,没有其它味道侵略我的味蕾,就是满口的肉,肉嫩的能化在嘴里,甚至还有丝丝缕缕的回甜。喜欢纯肉味的人,什么都不蘸就好,想有点其它味道,可以蘸点盐或韭菜花提鲜,每一口都很过瘾,这才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畅快。晚上的这一顿大肉,让我没有一点理想地睡去,只惦记着何日君再来。
-
喜乐佳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8-12 22: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