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博物馆奇妙夜》
![]() |
南:老少皆宜
![]() |
导演: 肖恩•利维 编剧: 罗伯特•本•加兰特 / 托马斯•列农 / Milan Trenc
主演: 本•斯蒂勒 / 欧文•威尔逊 / 罗宾•威廉姆斯 / 迪克•范•戴克 / 米基•鲁尼 / 更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7-02-14(中国大陆) / 2006-12-22(美国)
又名: 博物馆之夜 / 博物馆惊魂夜 / 翻生侏罗馆
![]() |
位于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庄严的大厅里,陈列着这个世界让人惊奇的所有事物:狂暴的史前生物、野蛮的古代战士、被时间的流沙埋掉的原始部落、非洲的草原动物以及改变了历史的传奇英雄。当然,它们到了这里都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塑像和标本,不过却是浓缩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圈,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总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于世界是多么地渺小。
![]() |
然而对于赖瑞•戴利(本•斯蒂勒 饰)——博物馆的新守夜人来说,这只是一个能够争取到儿子的抚养权的谋生手段。赖瑞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做大事”的人,然而大半辈子的“怀才不遇”,让他连填 饱肚子都成问题。他的前妻即将再婚,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为了不让她带走自己最爱的儿子,赖瑞决定向生活低头,接受了这份不需要什么创造力的工作。
![]() |
工作的第一个晚上,赖瑞拿着一个超大的手电筒,百无聊赖地漫步在走廊,他觉得这个夜晚对于自己来说,将会既平静又孤独,直到一批预想不到的“访客”突然造访。赖瑞一直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大人物,但从没想过是以这种方式:他惊奇地发现,当太阳最后的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上后,博物馆的一切都活了过来,就如同被施了魔法般活灵活现地围绕在他身旁,开始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暴王龙和匈奴王破坏了大理石走廊,而雄狮和猴子则在陈列柜中漫步。赖瑞傻了,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博物馆恢复常态。
![]() |
这时,美国第26届总统罗斯福的雕像突然发声,吓了神情紧张的赖瑞一大跳,不过有了这位伟人的帮忙,赖瑞很可能不会丢掉他刚刚到手的工作,而且还会实现梦寐以求的历险梦想:他一直等待的伟大时刻,终于到来了。
![]() |
创作背景
影片的创意出自于克罗地亚插图画家米兰•崔克为儿童绘制的一本故事书,从没放过任何好故事的好莱坞,买下了故事书的电影改编权,于是就有了一部应圣诞节气氛的假日影片,而其背后的制片三人组,因为电影版《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而积累了不少该方面的经验。
![]() |
剧本设定
如何让这样一本哄小孩睡觉的插图故事,在大银幕上显得既搞笑又不幼稚。赖瑞在博物馆的第一个夜晚所遭遇的一切,就变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缩短时间”是电影制造紧迫感的最好手段。导演肖恩•利维特别挑选了“特迪•罗斯福”的雕像作为影片中一个特别的角色,而且还节选了许多罗斯福曾说过的经典语录。
另外,肖恩•利维还为那些“神奇生物”之间加进了许多孩子气的争吵,让本来很可怕的史前动物也有了可爱的一面。个子大不一定就会造成威胁,相反,那些体型小到憨态可掬的生物却有点邪门,才是重点防范对象。
![]() |
美工布景
除去无可避免的数码特效,导演肖恩•利维发现自己还需要面对大量的美术方面的问题,因为他需要美工和设计师提供给影片一座世界级别的博物馆的内部构造。虽然已经获得拍摄真实的纽约自然博物馆外景的许可,但鉴于博物馆里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都价值连城,再加上影片中还包括一系列的破坏场景。为了避免对文物造成破坏,剧组决定在摄影棚中重建博物馆。
为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飞行家》布景的美工总监克劳德•帕尔,接下了“重建博物馆”的使命。在设计方面,导演肖恩•利维给了克劳德•帕尔很大的创作空间,没有给他太大的干涉。传统博物馆馆内一般都会被分成几个展区或展厅,不过在摄影棚中,克劳德•帕尔只完全还原了海洋馆,至于其他需要出现在影片中的展厅,都只建造了一个局部而已,后期再通过数码技术进行合成。大约有10名设计师同时忙乎着为展厅设计不同的格局,每一个展厅都经历了插图、设计、建造等几个建筑方面的常规步骤,为了更加真实,美工师傅们多在细节上花工夫,陈列的雕像、模型和标本也皆出自他们之手。
![]()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060708/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该博物馆是一座综合罗马与文艺复兴样式的雄伟大厦,始建于1869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馆史。里面的陈列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矿物、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5个方面,有大量的化石、恐龙、禽鸟、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复制模型。所藏宝石、软体动物和海洋生物标本尤为名贵。
馆藏有三千六百万余件,具有42个展厅,里面展出了长12米高5米的恐龙骨架、高94英尺的蓝鲸模型、563克拉蓝宝石"印度之星"、重31吨的世界最大陨石等。
![]() |
匈奴王阿提拉
匈奴人力量的决定性的崛起是自阿提拉(Attila,406-453)登基成为匈奴帝国的王之后。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
据传说,他曾自称拥有战神之剑,所以他的部下晋见时,如若正面直视他则必须同时后退,否则会烧坏自己的眼睛。他有一个凶猛地转动眼珠的习惯,好像他乐于欣赏受他惊吓的人的恐惧。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却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都对他非常惧怕,在他外出巡查的时候,凡见到他必向其欢呼,以示敬畏。据记载,他身材矮胖,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头颅,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鼻子扁平,一双黑眼睛锐利而阴鸷。
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阿提拉年青时作战勇猛,称王之后则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头脑,而不是他武功,完成了对北方的征服。他表现出了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为人狡猾、残忍。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 |
萨卡加维亚
(c. 1787年 – 1812年12月20日或1884年4月9日)
肖肖尼印第安人(Shoshone Indian)妇女,曾背负幼儿,随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队跋涉蛮荒,进行考察。
萨卡加维亚是肖肖尼族印地安人(Shoshone)。1800年,当她才12岁大时,被希达察族(Hidatsa)的印地安人抓走,1804年被卖给或输给了一位法裔加拿大籍的设陷阱捕兽者及商人夏博诺(Toussaint Charbonneau),成为夏博诺的其中一位妻子,两人育有一子让•巴蒂斯特(Jean Baptiste)。
1805年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队行经现在的北达科他州时,夏博诺及萨卡加维亚加入他们的远征队行列。萨卡加维亚后来成为远征队中的驰名向导及翻译,帮助远征队队员完成到达太平洋彼岸的旅程。
萨卡加维亚金币:她的头像被印在新款的一元美金纪念金币上。
刘易斯与克拉克的远征
———美国第一次西部开拓
虽然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但其他国家的势力并没有完全撤离美国。美国从拿破仑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但取得一块土地不代表就能统治它。为了扩大在中西部的影响力,杰斐逊派出探险队对美国西部进行了第一次探索。经历了为期28个月艰苦卓绝的探险后,梅里韦瑟•刘易斯和威廉•克拉克带领队伍完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开拓。
【拓展阅读】http://digest.scol.com.cn/2005/07/22/52354332.html
西部牛仔(West cowboy)
是指18至19世纪的美国,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一群热情无畏的开拓者。在美国历史上,他们是开发西部的先锋,他们富有冒险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被美国人称为“马背上的英雄”。
美国西部牛仔是具有英雄主义和神秘色彩的人物。在文学、电影与电视作品中,牛仔通常都是头戴墨西哥式宽沿高顶毡帽、腰挎柯尔特左轮连发手枪或肩扛温彻斯特来复枪、身缠子弹带、穿着牛仔裤皮上衣、以及束袖紧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双饰有刺马钉的高筒皮套靴、颈围一块色彩鲜艳夺目的印花大方巾、骑着快马风驰电掣,形象威猛而洒脱,是一种代表了典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外在装束。
【代表人物】杰迪戴亚
杰迪戴亚
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先驱者与传奇人物。当狗熊被同伴击毙,自己的头皮被撕裂时,他第一句话是:感谢主今晚赐予我们晚餐!然后他读着《圣经》,让雅各布把自己的头皮缝起来(颇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的风范),并对雅各布说:孩子,很抱歉伤害你这么深!他告诉雅各布:上帝创造人类,使居于野兽之上,天使之下,但最重要的是还给了人类以选择的空间。在被莫哈唯族人追赶,逃入山洞的时候,他又用上帝拯救约拿的教义来不断的激励雅各布生存的欲望。坚强,真诚,勇敢,对朋友的爱——他所具有的一切品质。
僧帽猴
分布:南美洲中部与北部
寿命:35 - 45 年
会以 8 到 20 只同类群居,公猴与母猴各有不同的阶级制度。公首领不能控制整个群落,但负责抵御外侮。猛禽来袭时,公首领会发出很大的叫声警告同伴,并让自己保持在明显处引诱猛禽,好让同伴逃跑。
僧帽猴十分聪明,而且几乎都在树上生活,只有在喝水时才会下树。它们拥有可相对拇指,相当便於寻找食物,并且能够用石头打开坚果。
僧帽猴这个名字的起源,是来自于它们头部的颜色,非常酷似嘉布遣会修士的尖顶风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