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三尺,不如做个快乐的人
早上醒来,与往常相同,心里开始有期待。这些期待在心底里泛起来,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有时候,我总是希望此刻快快过去,期待的事快快到来,好像一整天,就是为了那一刻而存在。而那一刻结束时,又生出许多不舍和眷恋。
做2014年个人总结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个人评价是“离地三尺”。现实里的生活平淡无奇,自己身后的那个世界繁花似锦。想象无限可能,跨越万水千山,梦中经历百转千回,实际上风平浪静。
蒋勋说,《红楼梦》里每一个人物都是我们自己,只不过有些人身上宝钗多一些,有些人身上黛玉多一些。黛玉孤高清冷、至情至性;宝钗沉静端方、妥帖安稳。黛玉不食人间烟火,宝钗精通世故。毋庸置疑,我身上的黛玉部分远多于宝钗。
去年12月我在北京看了话剧《如梦之梦》,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很打动我。说的是一个在巴黎生活的中国姑娘早上起来在厨房做早饭,当她把鸡蛋打进锅里的一霎那,她发现自己突然坐在了卧室床上。那颗蛋竟然没有打进锅里。然后她又第二次去厨房打鸡蛋,就在鸡蛋入锅一霎那,她又一次坐在了床上。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去厨房打鸡蛋。直到第七次,她才成功将鸡蛋打入锅里,煎好一个蛋。她说:“这一件事让我想到,我的人生来自那第七颗煎蛋,我的整个道路完全来自于那颗煎蛋下去的一霎那,而不是前一颗。如果第五颗蛋就煎成功。我在想,我是不是进入了另一个轨道。那一条路,我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的那第七颗煎蛋。它带我们进入后来的人生轨道。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莎士比亚的那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成为经典, to be or not,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因为第五颗煎蛋的轨道和第七颗是完全不同的。当我们经历时,并不知是哪一颗煎蛋会成功。所以只有一次次的坚持下去。人生的轨道就这样一步步的走下去。
实际上,并无二致。
所有的不同又都是相同的。不过是过去,当下, 将来。过去的终将过去,将来的终会来,也会过去。除了当下,其他都是虚妄。而每一个当下都是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应该焦虑起来吗?不,此刻,就保持内心的平静吧。
张震岳有一句歌词叫“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我们总在翻越一座座山,总是看着远方的星空,期待遇见最美的自己。而越过山丘,才发现什么都没有。
如果人总是抽离与世俗之外,而又总会有一些迷雾缠身,在这迷雾里挣扎挪腾无济于事,那最好的就是走出去,迷雾自然散去,阳光洒下来。
放下我执,因为我执会变成软肋,而软肋则会进入新一轮的百转千回放不下,打破每一个此刻的快乐和平静。所以2015,不如索性不管,做个快乐的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