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观影记录
2014年,对我的观影模式产生直接影响的不是电影,而是两档影评节目,每周影评和观影风向标。前者曾经在湖南地方台播出,我主要是在优酷看的,不少期还看了两遍以上;后者是网络电台节目,主要是在荔枝电台听。两个节目带给我对电影更多的认识,让我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电影,看电影的制作人,看电影观众,增添了不少乐趣,也获益良多,感谢!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2014年,看了21部国产片,33部外国片共54部电影。受上面两个节目影响,很想从观影渠道来聊聊这些电影,聊聊自己2014年的观影感受。观影渠道主要有三个,电视、电脑、影院。下面就分别说说。
电视上看电影的好处还挺多,一个是免费,一个是即使不怎么样的电影,我也觉得还行,碰着什么看什么。今年看了B+侦探、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意外的恋爱时光,铁血娇娃、火线追凶系列两部、秦俑、枪王、天涯明月刀、天际浩劫、星际迷航、超级大玩家、床的另一边、魔兽战场、黑衣人3、逃出克隆岛、鹰眼、007之杀人执照、人鬼情未了、老雷斯的故事、人工智能等,数数大概有21部。由于全年宿舍电视剧都处于封存状态(除了世界杯期间),今年电视上看到电影比往年应该是大大减少的,基本都是值班的时候看,断断续续,差的不觉得怎么烂,好的倒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有趣的,无聊的,悲伤的,欢喜的,精致的,粗糙的,深刻的,肤浅的,都被时间撕成了碎片。这些电影中,我唯一找来重新看了的是人工智能,看完之后感觉如同漂在空中。这样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出自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之手,从剧情、人物到制作,都算上乘,导演构建了这样的世界,展现了现有的问题,探讨了人和机器的关系、感情,也摊开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和存在感都有所表现,什么都有了,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究解决之道,世界最终还是湮灭了。因此,觉得童话比科幻更适合来定义这部电影,尤其是结尾。抱着科幻预期的观众到最后可能就没有了着力点,重点都在人与机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亲情了。
2014年在电脑上看的电影有转山、无人区、龙之谷、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一代宗师、激战、柳如是、那山那人那狗、大鱼、环太平洋、大都会、这个杀手不太冷、怒海争锋、朝圣之路、遗愿清单、洛奇456、杀死比尔、驯龙高手、恐怖游轮、搏击俱乐部、两个大烟枪、血肉之躯、猩球崛起、一次别离、红犬历险记和2001太空漫游共29部。特地找来看的电影,必然有它的特别之处,国产片方面,比如新世纪的中国梦里不会再出现的黑炮事件和背靠背脸对脸,国产片少有拍得不错的体育励志题材激战、传记题材柳如是、动画片龙之谷、黑色电影无人区、自行车公路片转山。内容感兴趣的就比较喜欢,比如激战和转山,也有的看了没什么感觉,比如无人区和柳如是,拍得是比较精致,但就是没什么感觉。一代宗师在2015年进影院又看了一遍,这里就不谈。想重点说说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一部1999年的电影,剧情很简单,人物很简单,但是拍得很美很有味道,是一部温暖人心的电影。1999年这部电影上映,据说只卖出了一个拷贝,几乎可以说是零票房,可悲,更可悲的是现在这样的电影都几乎没人拍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这部那山那人那狗2001年至2003年在日本上映,收获了四五千万票房,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如今,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
外国片方面,环太平洋感觉一般,人家本来就是卖特效,没去影院的我也不吐槽其他方面了。丧尸小清新的血肉之躯、奇幻父子情的大鱼、徒步西班牙的朝圣之路、两个老头的遗愿清单、基情四射的怒海争锋、萌爆了的驯龙高手、凯撒与腐兰兰的猩球崛起、精巧无比的两杆大烟枪和质朴而温暖的红犬历险记都是值得一看的电影。其他的电影多说两句。洛奇123是2013年看的,感觉都比较喜欢,4就有些无聊了,“每次我最期待的还是训练的部分。从电影本身来讲,前拳王剧情的设定太普通,拉低电影水平”这是当时看完的观感。5和6觉得还是不错,虽然我对最后一战不爽,但从剧情到人物,都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种情怀,尤其是洛奇对妻子的爱,让人潸然泪下。杀死比尔,我先听了原声,然后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看了电影,就这样。恐怖游轮,我先看了后半部分,然后在从头看了一遍,再自己分析,看影评——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趣味所在。其实这部电影还真不算恐怖,也不复杂,算悬疑略带惊悚吧,片子从头到尾的意境营造很赞。一次别离,可能我对其中的矛盾冲突太熟悉,或者太不熟悉,看到过程中,总是冒出这样的想法:就这样吗?就这样吗?我太理解法官的判定,太不理解男主对妻子的态度和行为,这样的困惑持续到了结尾,倒是映衬了导演这结局。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在国内有多火无需赘言,豆瓣评分9.4,评分人数55.76万人,“有些事情越界了,就几近走上了不归路。”这是我看完之后的短评。搏击俱乐部,看名字我还以为是体育励志题材的电影,倒是没有被剧透。我觉得这里的男主,就是诺顿的角色,有点像杀手里昂,在遇到自己的女人之前都和行尸走肉无异,遇到她之后,才有了生命。当然,这个过程是真切而痛苦的,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也是极不确定的。但是,当看完这两部电影后,我的感受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另起一段,说说两部科幻大作——大都会和2001太空漫游。大都会是1927年德国表现主义默片,科幻电影的鼻祖,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制作成本达五百万帝国马克,是最昂贵的默片电影。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献遗产。在科幻的外衣下,我觉得是政治和爱情主题,舞台化风格明显,故事也比较完整顺畅,结局有些理想主义。2014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2001太空漫游,看之前算是做足了心理准备,提前预支了1T的耐心,因此,能够比较好的感受了那种模糊的故事和抽象的影像。这部电影很能说明电影个人化的欣赏特点,不是每个人欣赏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个体认知和经验的差别使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区别,这种启发式的电影更能够对电影艺术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一般观众可能会觉得观感很差。
2014年为了绣春刀、星际穿越、智取威虎山和微爱之进入佳境4部电影走进影院,其中星际穿越看了两次。诺兰的电影,我觉得观感都很好,之前看过的蝙蝠侠三部曲和盗梦空间如此,这次的星际穿越也是如此,影院的感受更加强烈。因为特别喜欢蝙蝠侠系列,所以当黑暗骑士崛起在内地上映时,我还特地到影院支持了一场。同样都是160多分钟,星际穿越相比黑暗骑士崛起,我觉得还是更加流畅自然,层次感也更强,看后者时,我中间还出现了一点困意和厌烦情绪,而看星际穿越第二遍时依旧有很强的投入感,几乎没有出戏的感觉。绣春刀是在兰州看的,和去年的大明劫一样,都是认真踏实有想法的国产古装片,着实不易。论商业属性,要比大明劫高了不少,因此受到的关注度也高,票房也明显增加了不少,但还是不理想,真是可惜。智取威虎山也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但是可吐槽的地方就比较多了。座山雕出场神秘霸气,而且镜头一直不给正脸,我就想那第一次给正脸不得来个大特写,结果,piaji,就一个普通镜头,和其他人一起在一个画面,就完了。杨子荣主动请缨下山抢东西,我还想这得这么处理啊,结果,piaji,半山腰上了个大号,传递了个情报,就回了。你们搞么事啊,土匪们,除了对自己人够凶够狠,你们还会点啥!让我想起看的一部美剧,其中一季有个大反派Boss,一个小故事结束之后,就搞死自己的一个部下,我就真服了。好在林海雪原不错,人物造型不错,3D效果不错,不然真的不值得一看。微爱好像自带恶搞浮夸属性,我也就带着这样的预期看了,相比之下没那么多吐槽,这样的片子拍起来应该容易些,这个菜那个菜放在一起,各种调料多加点,乱炖一气,味道也不错。就个人而言,后面男主删微信的情节,我还是挺有感触的。
2015年已经过去了一打白天与黑夜,我这点儿东西拖拖拉拉了几天终于写完。一般总结最后都提点新年计划,这里也不例外,今年已经看了7部电影,争取全年能够看上60部到80部吧,其中到影院看上20部左右。希望在看了电影之后,也能写些文字,或多或少,想啥说啥,足矣。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2014年,看了21部国产片,33部外国片共54部电影。受上面两个节目影响,很想从观影渠道来聊聊这些电影,聊聊自己2014年的观影感受。观影渠道主要有三个,电视、电脑、影院。下面就分别说说。
电视上看电影的好处还挺多,一个是免费,一个是即使不怎么样的电影,我也觉得还行,碰着什么看什么。今年看了B+侦探、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意外的恋爱时光,铁血娇娃、火线追凶系列两部、秦俑、枪王、天涯明月刀、天际浩劫、星际迷航、超级大玩家、床的另一边、魔兽战场、黑衣人3、逃出克隆岛、鹰眼、007之杀人执照、人鬼情未了、老雷斯的故事、人工智能等,数数大概有21部。由于全年宿舍电视剧都处于封存状态(除了世界杯期间),今年电视上看到电影比往年应该是大大减少的,基本都是值班的时候看,断断续续,差的不觉得怎么烂,好的倒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有趣的,无聊的,悲伤的,欢喜的,精致的,粗糙的,深刻的,肤浅的,都被时间撕成了碎片。这些电影中,我唯一找来重新看了的是人工智能,看完之后感觉如同漂在空中。这样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出自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之手,从剧情、人物到制作,都算上乘,导演构建了这样的世界,展现了现有的问题,探讨了人和机器的关系、感情,也摊开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和存在感都有所表现,什么都有了,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究解决之道,世界最终还是湮灭了。因此,觉得童话比科幻更适合来定义这部电影,尤其是结尾。抱着科幻预期的观众到最后可能就没有了着力点,重点都在人与机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亲情了。
2014年在电脑上看的电影有转山、无人区、龙之谷、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一代宗师、激战、柳如是、那山那人那狗、大鱼、环太平洋、大都会、这个杀手不太冷、怒海争锋、朝圣之路、遗愿清单、洛奇456、杀死比尔、驯龙高手、恐怖游轮、搏击俱乐部、两个大烟枪、血肉之躯、猩球崛起、一次别离、红犬历险记和2001太空漫游共29部。特地找来看的电影,必然有它的特别之处,国产片方面,比如新世纪的中国梦里不会再出现的黑炮事件和背靠背脸对脸,国产片少有拍得不错的体育励志题材激战、传记题材柳如是、动画片龙之谷、黑色电影无人区、自行车公路片转山。内容感兴趣的就比较喜欢,比如激战和转山,也有的看了没什么感觉,比如无人区和柳如是,拍得是比较精致,但就是没什么感觉。一代宗师在2015年进影院又看了一遍,这里就不谈。想重点说说那山那人那狗,这是一部1999年的电影,剧情很简单,人物很简单,但是拍得很美很有味道,是一部温暖人心的电影。1999年这部电影上映,据说只卖出了一个拷贝,几乎可以说是零票房,可悲,更可悲的是现在这样的电影都几乎没人拍了。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这部那山那人那狗2001年至2003年在日本上映,收获了四五千万票房,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如今,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
外国片方面,环太平洋感觉一般,人家本来就是卖特效,没去影院的我也不吐槽其他方面了。丧尸小清新的血肉之躯、奇幻父子情的大鱼、徒步西班牙的朝圣之路、两个老头的遗愿清单、基情四射的怒海争锋、萌爆了的驯龙高手、凯撒与腐兰兰的猩球崛起、精巧无比的两杆大烟枪和质朴而温暖的红犬历险记都是值得一看的电影。其他的电影多说两句。洛奇123是2013年看的,感觉都比较喜欢,4就有些无聊了,“每次我最期待的还是训练的部分。从电影本身来讲,前拳王剧情的设定太普通,拉低电影水平”这是当时看完的观感。5和6觉得还是不错,虽然我对最后一战不爽,但从剧情到人物,都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种情怀,尤其是洛奇对妻子的爱,让人潸然泪下。杀死比尔,我先听了原声,然后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看了电影,就这样。恐怖游轮,我先看了后半部分,然后在从头看了一遍,再自己分析,看影评——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趣味所在。其实这部电影还真不算恐怖,也不复杂,算悬疑略带惊悚吧,片子从头到尾的意境营造很赞。一次别离,可能我对其中的矛盾冲突太熟悉,或者太不熟悉,看到过程中,总是冒出这样的想法:就这样吗?就这样吗?我太理解法官的判定,太不理解男主对妻子的态度和行为,这样的困惑持续到了结尾,倒是映衬了导演这结局。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在国内有多火无需赘言,豆瓣评分9.4,评分人数55.76万人,“有些事情越界了,就几近走上了不归路。”这是我看完之后的短评。搏击俱乐部,看名字我还以为是体育励志题材的电影,倒是没有被剧透。我觉得这里的男主,就是诺顿的角色,有点像杀手里昂,在遇到自己的女人之前都和行尸走肉无异,遇到她之后,才有了生命。当然,这个过程是真切而痛苦的,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也是极不确定的。但是,当看完这两部电影后,我的感受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另起一段,说说两部科幻大作——大都会和2001太空漫游。大都会是1927年德国表现主义默片,科幻电影的鼻祖,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制作成本达五百万帝国马克,是最昂贵的默片电影。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献遗产。在科幻的外衣下,我觉得是政治和爱情主题,舞台化风格明显,故事也比较完整顺畅,结局有些理想主义。2014年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2001太空漫游,看之前算是做足了心理准备,提前预支了1T的耐心,因此,能够比较好的感受了那种模糊的故事和抽象的影像。这部电影很能说明电影个人化的欣赏特点,不是每个人欣赏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个体认知和经验的差别使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区别,这种启发式的电影更能够对电影艺术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一般观众可能会觉得观感很差。
2014年为了绣春刀、星际穿越、智取威虎山和微爱之进入佳境4部电影走进影院,其中星际穿越看了两次。诺兰的电影,我觉得观感都很好,之前看过的蝙蝠侠三部曲和盗梦空间如此,这次的星际穿越也是如此,影院的感受更加强烈。因为特别喜欢蝙蝠侠系列,所以当黑暗骑士崛起在内地上映时,我还特地到影院支持了一场。同样都是160多分钟,星际穿越相比黑暗骑士崛起,我觉得还是更加流畅自然,层次感也更强,看后者时,我中间还出现了一点困意和厌烦情绪,而看星际穿越第二遍时依旧有很强的投入感,几乎没有出戏的感觉。绣春刀是在兰州看的,和去年的大明劫一样,都是认真踏实有想法的国产古装片,着实不易。论商业属性,要比大明劫高了不少,因此受到的关注度也高,票房也明显增加了不少,但还是不理想,真是可惜。智取威虎山也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但是可吐槽的地方就比较多了。座山雕出场神秘霸气,而且镜头一直不给正脸,我就想那第一次给正脸不得来个大特写,结果,piaji,就一个普通镜头,和其他人一起在一个画面,就完了。杨子荣主动请缨下山抢东西,我还想这得这么处理啊,结果,piaji,半山腰上了个大号,传递了个情报,就回了。你们搞么事啊,土匪们,除了对自己人够凶够狠,你们还会点啥!让我想起看的一部美剧,其中一季有个大反派Boss,一个小故事结束之后,就搞死自己的一个部下,我就真服了。好在林海雪原不错,人物造型不错,3D效果不错,不然真的不值得一看。微爱好像自带恶搞浮夸属性,我也就带着这样的预期看了,相比之下没那么多吐槽,这样的片子拍起来应该容易些,这个菜那个菜放在一起,各种调料多加点,乱炖一气,味道也不错。就个人而言,后面男主删微信的情节,我还是挺有感触的。
2015年已经过去了一打白天与黑夜,我这点儿东西拖拖拉拉了几天终于写完。一般总结最后都提点新年计划,这里也不例外,今年已经看了7部电影,争取全年能够看上60部到80部吧,其中到影院看上20部左右。希望在看了电影之后,也能写些文字,或多或少,想啥说啥,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