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遍《一代宗师》,果然不亏
![]() |
《一代宗师》3D版不只是转了个3D这么简单,而是镜头大挪移,删了一些,又从素材库里补了一部分,虽然是剩饭,却加了新料,换了一种炒法,味道也略有不同。
去掉了2D版本的枝蔓,交待了更多细节,故事归于统一,只讲叶问、宫二,其余皆是大时代里的伏笔,并不占多少篇幅。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得更顺畅,更投入,更完整。
然而,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两年前吸引我的东西,今天仍然吸引我,如果“情怀”这个词没有被用烂,放在这里倒是很合适。要知道,在王家卫筹备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已有两部以叶问为题材的电影上映,但是结果是怎样呢?还是不脱霍元甲那一套,煽动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与日本人,与洋人打擂台,打赢了,观众爽了,钱也挣了,但这样拍,实在是把宗师拍小了。
王家卫不这样浪费题材,他走南访北,找寻武林的遗迹,试图重新搭建一个逝去的武林,工程浩大,却非常值得。他所要拍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已然逝去的世界,和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的人,他们的故事与状态。
他要做的,是以美的途径,去缅怀传统。
《一代宗师》的美,人人都看得到的,是画面。金楼比武,雨夜街头,火车站对决,茫茫雪地里送葬,没有一处不美,当然,美才是王家卫嘛。但送葬那一场戏,实在是美到惊艳,久久回味。
而我更欣赏的,是电影所着意构建的武林之美,一种失落的传统之美。要知道,武林不是武侠,宗师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侠是孤独的,洒脱的,可以飞起来,沙漠雨林都去得的。但宗师不是,宗师得是端正的,庄严的,传道授业开宗立派走进现世生活的。
所以,看《一代宗师》千万不要抱着看武侠电影的期待,虽然有恩仇,有打斗,但这里的人物飞不起来,他们都踩在生活的泥土里,虽自有其庄严气派,但没有对规则的反叛,反而是对仪轨的遵守和殉道。而正是在这些规矩中,我们看到武林之美。
所谓“武林之美”,是武林中人对仪轨与规范的看重,是人人相守的“礼”,换句话说,是秩序的美。在这样的秩序中,一切都可追述,一切皆有源头,人不会迷失,不会忘了分寸,丢了自己。这是我们这些虚无主义盛行世界里的茫茫众生,难以感受的美,只能借由电影呈现。
3D版里,前半部分以叶问为线索,金楼比武,抗战,南下香港,开班教学,一路走来,清清楚楚。到了香港,与一线天,丁连山的短暂交集,虽然蜻蜓点水,却反衬出一个时代的落幕。而宫二,是没有从时代里走出来的人,叶问与宫二的重逢,让电影回溯起十年前的往事,宫二如何报仇,如何奉道,那个大雪纷飞的国界,显然是另一个世界了。
我看宫二报仇一段,忍不住想,何必去奉什么道呢,他说不不是宫家的人有什么要紧,取了他性命便是。但宫二不行,她守这分规矩,正因为她守这份规矩,才有她后半生的颠沛流离,这也正是电影打动人的地方。
一代宗师,到最后,成的似乎只是叶问。但电影并不是叶问传,而是借着叶问这位我们知道的,联结着过去于现在的人物,去召唤逝去的武林。
即使再看一遍,仍然不亏。希望十年之后,王导再出传说中的四小时版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不止读书”(buzhi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