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之城
广场上两只2米多高的松鼠,一只在啃树枝另一只在低头挠嘴,虽然在夜幕下难以辨析,但我确定我没有看错。这是我来到松鼠之城的第二个年头。
两年前我离开从小长大的地方,临走前我妈告诉我:买东西要买自己喜欢的。然后我送给她了一个拥抱,又给我爸买了瓶酒,就出门了。后来路上听说松鼠之城不错,那里有星星和草地,松鼠们见人都不怕,快乐的在地上奔跑…于是我想了想决定去那里。
松鼠之城是一片洼地,由于这里生长着一种松鼠因而得名。城里的大多数人都以做松鼠生意为生,比如松鼠皮做成的帐篷,松鼠骨灰制作的花瓶,松鼠眼泪中提炼的盐等等。这种松鼠体型硕大、毛色灰黄,被散养在这片洼地中。在大街上总能看到很多松鼠,夹杂于川流不息的人群,它们进出商场和旅店,酒吧和餐馆。有时也像人类一样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在城外的草地上看星星。
起初到松鼠之城时,总能看到很多的人,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能遇见的人越来越少,我想可能现在不到生意的旺季,于是很多人都外出别的地方赚钱去了。但最近一两个月内,我竟然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大街和商场都是原来的样子,每晚照样还会有霓虹和灯火亮起,只是少了人烟,取而代之的是街上悠闲奔跑的松鼠们。一天我经过一扇玻璃门前时无意中瞟了一下自己的倒影,我吓坏了:我变得非常的胖,几乎快成椭圆形了,我的头很大嘴很尖,皮肤…不对!这分明是灰黄的长毛…再仔细打量一下,竟与街上其他的松鼠们一模一样!
我恐慌极了,我的皮会被他们剥了去做帐篷吗,他们会把我烧成骨灰再制成花瓶吗,在弄死我之前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残酷手段令我流出那含盐的泪水呢…正在我焦虑得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有人叫道“杰克!”,我回过头,发现面前是一只松鼠,或许我应该说[面前也是一只松鼠],我的嗅觉告诉我这是只雌性松鼠。
“杰克?你在和我说话吗?”我问她。
“不,我在找我的男朋友杰克,你看见他了吗?”
她是个松鼠,我的意思是,她住在出城不远的一个大树洞里,她出生时就是松鼠,而且祖祖辈辈都是松鼠。它们才是这里的原住民,是松鼠之城的真正主人。一次当她听我说过"松鼠之城"这个字眼后,她说道:“松鼠之城?这只是你们的叫法,我们不管这里叫松鼠之城。”“那你们怎么称呼这里?”“反正不是[松鼠之城],如果饿了我们就叫它[果子之城],累了就叫它[睡床之城]。但不管叫法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我是在说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别的城。”
我很想知道,她现在是不是正在把松鼠之城叫做[杰克之城],我想和她说上两句宽慰的话,但是以作为一个"人"的记忆和常识,去安慰一只松鼠是很困难的。以前在我的家乡,两个人见了面总有很多话要说,倒不见得他们聊的内容真的有什么用,其实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说废话。但这种废话的过程,却能带来群体社会意义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可能就是人所需要的安全。如果松鼠可以进出我们的酒吧和餐馆,那我又为何不能也走进它们的树洞呢。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松鼠,和她一起去寻找杰克。
我们走遍了城里的每个角落,我给她讲了很多我家乡的故事,她也告诉我了很多森林的故事。我准备了一些啤酒,她摘了一些坚果,我们支起一个烧烤架子,把那些不知名的果实和果核烤得哔哔啪啪直响。微风吹过草地、湿润的泥土和温暖的阳光,我们度过了一个微醺的午后。
下午起程又走了不远,我就闻到一股腥味,从风吹来的方向,越来越强烈。直到后来,我们在一座工厂前停下了脚步。这应该是个很大的工厂,像一座废墟,破旧潮湿,烟囱冒着烟,像是粗重的喘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总之它和松鼠之城的清新有着天地之别。忽然我觉得背后被什么东西一击,眼前一黑,就没有了知觉…
我知道“松果计划”是在我醒来之后。我和其他许多松鼠都被关在一个牢房里,这些松鼠统一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杰克。对面另一个牢房里关着的所有松鼠,全部都叫另一个名字:翠茜。
人类真是奇怪,对于残害小动物、捕杀鲸鱼这样的事情义愤填膺,相反,却对谋害自己同胞的那段历史则可以置之不理。比如那些自杀的人当中,他们真的是自杀吗,是否每一宗自杀的背后,都隐藏着无形的谋杀呢?而这些,活着的人们其实并不关心。
多年以前,迫于外界舆论,松鼠之城就已承诺不会再杀死任何一只松鼠。然而杀戮的停止并不代表欲望的停止:"松果计划"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从基因科学,到医药学、遗传改造学,再到群体管理学,乃至于到媒体的宣传营销,以及政府的参与,都配合的天衣无缝。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带着迷茫或梦想慕名来到松鼠之城,他们来的时候背景各异、姓名各异,但最后全都被统一归档:松鼠。杰克或翠茜。
取我性命前,我问了他们最后一个问题:真的有杰克这只松鼠吗?
回答是干净利落:没有。
哈哈,原来没有啊。我多想告诉那个给我摘野果的松鼠小姐:"我问过他们了,并没有杰克。"
其实我还想告诉她,现在的我就是一名"杰克"。
我的四肢被钢钉穿透,圆形的锯片旋转呼啸,我闭上眼睛,脑中出现的最后一句是:美丽的松鼠之城风景如画。
(2011.5.29)
两年前我离开从小长大的地方,临走前我妈告诉我:买东西要买自己喜欢的。然后我送给她了一个拥抱,又给我爸买了瓶酒,就出门了。后来路上听说松鼠之城不错,那里有星星和草地,松鼠们见人都不怕,快乐的在地上奔跑…于是我想了想决定去那里。
松鼠之城是一片洼地,由于这里生长着一种松鼠因而得名。城里的大多数人都以做松鼠生意为生,比如松鼠皮做成的帐篷,松鼠骨灰制作的花瓶,松鼠眼泪中提炼的盐等等。这种松鼠体型硕大、毛色灰黄,被散养在这片洼地中。在大街上总能看到很多松鼠,夹杂于川流不息的人群,它们进出商场和旅店,酒吧和餐馆。有时也像人类一样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在城外的草地上看星星。
起初到松鼠之城时,总能看到很多的人,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能遇见的人越来越少,我想可能现在不到生意的旺季,于是很多人都外出别的地方赚钱去了。但最近一两个月内,我竟然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大街和商场都是原来的样子,每晚照样还会有霓虹和灯火亮起,只是少了人烟,取而代之的是街上悠闲奔跑的松鼠们。一天我经过一扇玻璃门前时无意中瞟了一下自己的倒影,我吓坏了:我变得非常的胖,几乎快成椭圆形了,我的头很大嘴很尖,皮肤…不对!这分明是灰黄的长毛…再仔细打量一下,竟与街上其他的松鼠们一模一样!
我恐慌极了,我的皮会被他们剥了去做帐篷吗,他们会把我烧成骨灰再制成花瓶吗,在弄死我之前他们又会用什么样的残酷手段令我流出那含盐的泪水呢…正在我焦虑得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有人叫道“杰克!”,我回过头,发现面前是一只松鼠,或许我应该说[面前也是一只松鼠],我的嗅觉告诉我这是只雌性松鼠。
“杰克?你在和我说话吗?”我问她。
“不,我在找我的男朋友杰克,你看见他了吗?”
她是个松鼠,我的意思是,她住在出城不远的一个大树洞里,她出生时就是松鼠,而且祖祖辈辈都是松鼠。它们才是这里的原住民,是松鼠之城的真正主人。一次当她听我说过"松鼠之城"这个字眼后,她说道:“松鼠之城?这只是你们的叫法,我们不管这里叫松鼠之城。”“那你们怎么称呼这里?”“反正不是[松鼠之城],如果饿了我们就叫它[果子之城],累了就叫它[睡床之城]。但不管叫法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我是在说这个地方,因为没有别的城。”
我很想知道,她现在是不是正在把松鼠之城叫做[杰克之城],我想和她说上两句宽慰的话,但是以作为一个"人"的记忆和常识,去安慰一只松鼠是很困难的。以前在我的家乡,两个人见了面总有很多话要说,倒不见得他们聊的内容真的有什么用,其实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说废话。但这种废话的过程,却能带来群体社会意义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可能就是人所需要的安全。如果松鼠可以进出我们的酒吧和餐馆,那我又为何不能也走进它们的树洞呢。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松鼠,和她一起去寻找杰克。
我们走遍了城里的每个角落,我给她讲了很多我家乡的故事,她也告诉我了很多森林的故事。我准备了一些啤酒,她摘了一些坚果,我们支起一个烧烤架子,把那些不知名的果实和果核烤得哔哔啪啪直响。微风吹过草地、湿润的泥土和温暖的阳光,我们度过了一个微醺的午后。
下午起程又走了不远,我就闻到一股腥味,从风吹来的方向,越来越强烈。直到后来,我们在一座工厂前停下了脚步。这应该是个很大的工厂,像一座废墟,破旧潮湿,烟囱冒着烟,像是粗重的喘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总之它和松鼠之城的清新有着天地之别。忽然我觉得背后被什么东西一击,眼前一黑,就没有了知觉…
我知道“松果计划”是在我醒来之后。我和其他许多松鼠都被关在一个牢房里,这些松鼠统一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杰克。对面另一个牢房里关着的所有松鼠,全部都叫另一个名字:翠茜。
人类真是奇怪,对于残害小动物、捕杀鲸鱼这样的事情义愤填膺,相反,却对谋害自己同胞的那段历史则可以置之不理。比如那些自杀的人当中,他们真的是自杀吗,是否每一宗自杀的背后,都隐藏着无形的谋杀呢?而这些,活着的人们其实并不关心。
多年以前,迫于外界舆论,松鼠之城就已承诺不会再杀死任何一只松鼠。然而杀戮的停止并不代表欲望的停止:"松果计划"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从基因科学,到医药学、遗传改造学,再到群体管理学,乃至于到媒体的宣传营销,以及政府的参与,都配合的天衣无缝。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带着迷茫或梦想慕名来到松鼠之城,他们来的时候背景各异、姓名各异,但最后全都被统一归档:松鼠。杰克或翠茜。
取我性命前,我问了他们最后一个问题:真的有杰克这只松鼠吗?
回答是干净利落:没有。
哈哈,原来没有啊。我多想告诉那个给我摘野果的松鼠小姐:"我问过他们了,并没有杰克。"
其实我还想告诉她,现在的我就是一名"杰克"。
我的四肢被钢钉穿透,圆形的锯片旋转呼啸,我闭上眼睛,脑中出现的最后一句是:美丽的松鼠之城风景如画。
(2011.5.29)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