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演绎梦魇,用梦魇解析人性—穆赫兰道
用电影演绎梦魇,用梦魇解析人性—穆赫兰道
在大三的时候,文学社的朋友向我推荐过这部电影。据说是大卫林奇的杰作,号称是悬疑影片中的上乘之作,要智商在150以上的人才能一次看懂这部电影。听他这么一说,我就不打算看了,因为我不喜欢悬疑类型的电影。年前在深了的QQ空间里又看到了这部电影,说是能第一遍能看懂的人不是人。我就不信了,于是就抽了初二的晚上观看。果不其然,第一遍没有看懂,看了两遍才明白了些,回想起来真的不得不佩服大卫林奇,能用电影将梦魇演绎得如此到位,下面介绍哈本人的观后感想:
首先,我们从情节来分析。这部电影主要采用倒叙的手法,期间也有插叙的介入。这就直接让观众理不清电影的发展逻辑,我还是先按电影的放映顺序以片段的形式来回忆一下:
一、开场
电影的开场是一场舞蹈,里面有很多的人在同一音乐下跳着姿态不一的舞蹈,音乐是愉快的。接着出现了三个人的影像,最后主人公满脸笑容的走向舞台,迎接万千观众的目光和掌声。紧接着,音乐舒缓转而为典型的悬疑音乐,随着音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阵喘气声音,透过恐惧的喘气声我们可以想象红被子下面是一个人。这就是电影的开场,也是现实梦境的开始;
二、前部
1、接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女子,乘坐凯迪拉克行驶在穆赫兰道(失忆大道)上。接着就发生了意外的车祸。奇怪的是,所有的人不是死亡就是昏迷,只有这个女子活着并清醒着。然后,这个女子带着手提包循着前面灯光璀璨的城市走去,这个城市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好莱坞。由于车祸,这个女子已经失忆,后面给自己取了名字叫丽塔。
2、贝蒂的姨妈去加拿大,丽塔趁姨妈没带钥匙之际,溜进了家里;
3、姨妈姨夫迎接贝蒂到洛杉矶,贝蒂非常兴奋。(后面我看到姨妈姨夫乘坐的士的表情异常不对,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4、贝蒂找到了姨妈家的地址,然后在科科的指引下,找到了姨妈的房子,这是一间很不错的房子,贝蒂很兴奋。兴奋之余却发现一个女子的衣物,并发现其在洗澡。贝蒂以为是姨妈的朋友,但却发现面前这个自称是丽塔的人失忆了;
5、一个男子估计是和一个心理医生或者是侦探,在咖啡吧里讲述他来美国的事情。他向心理医生表明他发现了一个很恐怖的人,内心充满恐惧。于是,他就带心理医生到咖啡吧的后面去找那个人。结果墙后面出现了一个魔鬼般的人,他当场被吓死。(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
6、接着是杀手的出现,本来杀人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到了这个家伙身上,我却看到了滑稽的一面,本来简单的杀人动作也屡次波及池鱼,相当滑稽;
7、这里好像出现了三个人打电话的情节,我没看懂;
8、接着,贝蒂和丽塔出现,贝蒂叫丽塔查看手提袋,看能否找到唤起她记忆的东西。结果,打开手提包之后却发现一叠叠的钞票,最后发现了一把蓝色的三角钥匙。这对她们一点用也没有。于是她们把手提包藏好,根据丽塔回忆的车祸地点,去公共场所打交通局的电话询问交通事故。结果被告知确有交通事故发生。两人受到惊吓,就跑到咖啡吧喝咖啡。端咖啡来的服务员胸牌上写着戴安娜,于是丽塔回忆说自己的名字好像就是戴安娜。接着两人回家打电话查询,结果电话打通,两人受惊吓;
9、导演亚当和电影投资人协商女主角的事宜,结果谈判失败。接着导演砸了投资人的车,扬长回家。途中接到秘书的电话,公司被解散。到了家中,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别人私通,接着把他妻子的珠宝用油漆损坏,然后被第三者扔出了房子。然后到了一家汽车旅馆,发现信用卡被停用,打电话给秘书询问情况,最后是和牛仔男见面,要求他服从电影投资人的决定,同意新的女主角(这段音乐是比较嬉皮的,音符明显的有嘲弄的意味)。
三、中场
1、贝蒂接到姨妈的电话,推荐去参加电影的选角。贝蒂在丽塔的指导下,准备充分的去了选角的场所。经过精湛的表演和投入,获得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通过。(说实在的,我觉得这段有点不可思议,也许电影就是这样的),于是经带领去了电影导演选角的现场。似乎贝蒂和导演一见如故,但贝蒂却因为和丽塔的约定匆忙赶回了家中;
2、贝蒂和丽塔根据电话里查询的“戴安娜”地址,去了现实中贝蒂的家中。结果发现戴安娜和邻居调换了房子,然而当两人到了戴安娜的住处却发现门是紧闭着的。接着丽塔从窗户翻进了屋子,两人发现床上有一具腐烂的尸体,黑发。两人惊恐万分,跑出了屋子回家。(我停在这里仔细的看了哈尸体的容貌,感觉很像丽塔);
3、听歌剧—贝蒂和丽塔回到家之后,丽塔换了金色的假发,接着发生了同性恋关系。两人熟睡之后,到了半夜,丽塔突然想起了“赛西伦”。于是,两人去了歌剧院。在简单的开场之后上来了一个穿着红裙化着浓妆的女歌手,在台上开始唱歌,唱得歌手撕心裂肺,听得观众泪流满面,肝肠寸断。接着歌手被抬下了舞台,丽塔和贝蒂突然发现身旁多了一个蓝色的盒子。两人拿着盒子回到了住处。当两人意识到用前面蓝色钥匙开盒子的时候,贝蒂消失,丽塔单独面对一切。当丽塔打开盒子之后,影片重新出现了诡异的音乐,画面开始朦胧和切换,进入现实。
四、终场—现实的开始
1、戴安娜和卡米拉相识,有同性恋关系。两人都想进入演艺圈发展,可戴安娜的际遇没有卡米拉好。在一次选角之后,卡米拉被导演亚当选中顺利的成为一部电影的女主角。而戴安娜因为和卡米拉的关系,也得以进入电影饰演一个小角色。但当戴安娜看到卡米拉和亚当在电影拍摄现场亲热时,心里异常痛苦。回家之后,孤单、无助和痛苦吞噬着她......接着接到了一个邀请电话。
2、戴安娜坐着和开场时一样的凯迪拉克行驶在相同的道路上,去亚当家参加酒会。这里出现了梦里的四个人物:亚当的母亲—科科、电影投资人之一、电影投资人要求更换的女主角和牛仔小伙。科科对戴安娜的身世表露出部分的同情,电影投资人之一坐在戴安娜的对面。而正在戴安娜介绍自己身世的时候,那个女子走过来和卡米拉亲吻,深陷事业和感情波折的戴安娜再次陷入痛苦,泪水再一次打湿了她美丽的脸颊。而当她听到亚当宣称要和卡米拉结婚时,戴安娜终于崩溃,决定雇佣杀手刺杀卡米拉。
3、戴安娜约杀手在咖啡吧见面,和杀手讨价,最后达成协议,并约定事成以后,以一把蓝色的钥匙为准。这一幕,出现了三个人——前部片段5中的那个男子、咖啡厅服务员“贝蒂”和墙后的乞丐。
4、戴安娜被邻居敲门的声音惊醒,梦魇结束。邻居进屋想拿一些物品,结果短暂的寒暄之后,戴安娜发现了桌子上的蓝色钥匙。邻居出去,关上门以后,戴安娜一片惊恐,只见自己的姨妈姨夫张牙舞爪从门缝里面穿出来,像是要索命一样。戴安娜精神崩溃,跑进卧室,拿起手枪,在床上饮弹而亡。奇怪的是,死后的姿势和中场片段2中看见的那具尸体是一样的,只是服装不一样。
5、最后,回到了歌剧院。有个奇怪的女人也是浓妆,在二楼的阳台上说了一句话,好像是西班牙语,我没听懂。至此,影片结束。
既然知道这部电影是采用倒叙的手法,那就可以按电影情节倒着回去看,首先当然是电影的背景,现实生活。然后当戴安娜雇佣杀手并从乞丐手里拿到那把蓝色钥匙之后,就开始做梦,就和开场时那段喘气声以及蒙着被子的场景连接起来了。
上面是从电影的情节来做的分解,下面我们从梦境来分析:
大二的时候我看过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没有看完。因为其认为“性”在梦境和人的心理上起着支配作用,本人不是很赞成。不过,他对梦的很多定义是很前沿很经典的。比方说他说“梦来源于现实,或者相似或者相反......”这跟我们国家的周公解梦有相同的意思。按照这样的思路,这部电影就更清晰了。
我们按主人公戴安娜来回顾:
出生在美国的深湖,从小和姨妈姨夫生活在一起。后面来到好莱坞,想在这里打造新的人生。期间和卡米拉认识,两人发生了同性恋关系。为了掩人耳目,卡米拉通常是带着金色的假发来到戴安娜的住处。后面通过选角,卡米拉得到导演亚当的认可,顺利成为电影的女主角,接下来就是电影情节的终场部分,我不再重复。那依据梦的解析中的观点,梦是对现实的相关反映,那就知道遭受这样际遇的戴安娜已经失去了现实中的事业和感情,甚至更对不起自己的姨妈和姨夫,她在唯一能以自己的意念来安排生活的“梦”里,会怎样来安排这一切的。于是,我们从开场部分和戴安娜一起做梦:
梦的前部的1片段中的卡米拉实际上是戴安娜,在梦境中,我们可以一直看到卡米拉是一个失忆的无助的柔弱的女子,而现实中不是那样的。那我们可以推断,戴安娜之所以会用卡米拉来代替自己,估计是代表自己柔弱的体现。
在梦中,戴安娜的名字叫“贝蒂”。从后面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名字是那个咖啡厅服务员的名字。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自己做梦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现实中很多没联系的事情和人物都会出现在梦境中,而且会虚构一些关系出来。后面的电影投资人、新的女主角、牛仔小伙都是这种原因而出现在梦中。这是其一,其二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逃避,因为戴安娜已经雇佣了杀手,她为她的行动感到恐惧和不安,想摆脱;
梦中的杀手、和心理医生谈话的男青年、导演亚当、和房屋管理员科科,这三个人的出现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有目的的。杀手滑稽可笑一波三折的谋杀场面,实际上是暴露出戴安娜企图谋杀卡米拉焦躁的心理;男青年被乞丐吓死,实际上是刻画现实中戴安娜见到乞丐的恐怖心理;倒霉的亚当,是戴安娜想报复亚当的写照;而态度良好、对自己很关心的科科,实际上戴安娜对同情自己身世的现实中的科科的主观反映;
梦中成功的选角场面以及后面和亚当的一见如故,接着又逃离现场,这是戴安娜幻想自己能成功入围成为影星,但心情又忐忑不安,所以逃离现场。
梦中“贝蒂”和“丽塔”去的戴安娜的住所,是现实中戴安娜的住所。这跟前面姨妈留给“贝蒂'的住所刚好形成对比,很偏僻和简陋。这也说明戴安娜幻想自己有个好的住所。而在屋中的尸体,其实上是戴安娜幻想卡米拉被杀手杀死之后的形态。
以上就是我看完两遍的结果,还有三个地方不清楚的。其实还有四个地方不明白的:
第一:贝蒂和丽塔在家中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来敲门,并说了些不可思议的话,最后被科科叫走。不明白这段的意思;
第二:那个乞丐后面拿着那个蓝色的盒子,蹲在墙角烤火,后面盒子掉到了地上。没看懂;
第三:片中的那场歌剧肯定是有用意的,但我不懂西班牙语,不明白其用意。
第四,歌剧院二楼阳台上的那个浓妆女子刚开始就在了,最后说了一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些是按电影情节来作的分析,这部电影被成为悬疑片的上乘之作实在是名副其实。而支撑电影情节的是每部电影都会用到的三种表现形式:音乐、画面和人物选取。从音乐上来说,搭配得恰到好处,什么样的情节就用上了什么类型的音乐,而且歌剧院的那首歌实在是相当的震撼。整部电影下来,有很多画面是挥之不去的在我大脑里面,这就是一部独特电影应该达到的效果。在演员选择和角色搭配方面,也很成功。贝蒂精致的面、灿烂的笑容和金色的头发,明显可以看出是一个阳光型的女子,而这也正是现实中戴安娜希望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丽塔,也就是卡米拉,黑色的长发,美丽但却散发着冷艳的面,还有那双眼睛,给人距离的感觉,前面的脆弱和后面的粗俗刚好形成对比。其余的角色饰演的都很到位,到现在一想起那个倒霉的杀手和倒霉的亚当,我就想笑。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正如题目所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注定名列在世界电影史上。不过看这部电影有两个要求:
其一,未满18岁者禁止观看,里面有些少儿不宜的场景;
其二,心智不成熟者最好不看,因为很花时间去想,甚至想了也想不通,还不如把时间用去做其他事情。
其实,如果当作是欣赏新类型的电影是很好的。但本人还是建议不要去看这部电影,倒不是测量智商,而是觉得看这部电影完全没什么意义。
在大三的时候,文学社的朋友向我推荐过这部电影。据说是大卫林奇的杰作,号称是悬疑影片中的上乘之作,要智商在150以上的人才能一次看懂这部电影。听他这么一说,我就不打算看了,因为我不喜欢悬疑类型的电影。年前在深了的QQ空间里又看到了这部电影,说是能第一遍能看懂的人不是人。我就不信了,于是就抽了初二的晚上观看。果不其然,第一遍没有看懂,看了两遍才明白了些,回想起来真的不得不佩服大卫林奇,能用电影将梦魇演绎得如此到位,下面介绍哈本人的观后感想:
首先,我们从情节来分析。这部电影主要采用倒叙的手法,期间也有插叙的介入。这就直接让观众理不清电影的发展逻辑,我还是先按电影的放映顺序以片段的形式来回忆一下:
一、开场
电影的开场是一场舞蹈,里面有很多的人在同一音乐下跳着姿态不一的舞蹈,音乐是愉快的。接着出现了三个人的影像,最后主人公满脸笑容的走向舞台,迎接万千观众的目光和掌声。紧接着,音乐舒缓转而为典型的悬疑音乐,随着音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阵喘气声音,透过恐惧的喘气声我们可以想象红被子下面是一个人。这就是电影的开场,也是现实梦境的开始;
二、前部
1、接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女子,乘坐凯迪拉克行驶在穆赫兰道(失忆大道)上。接着就发生了意外的车祸。奇怪的是,所有的人不是死亡就是昏迷,只有这个女子活着并清醒着。然后,这个女子带着手提包循着前面灯光璀璨的城市走去,这个城市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好莱坞。由于车祸,这个女子已经失忆,后面给自己取了名字叫丽塔。
2、贝蒂的姨妈去加拿大,丽塔趁姨妈没带钥匙之际,溜进了家里;
3、姨妈姨夫迎接贝蒂到洛杉矶,贝蒂非常兴奋。(后面我看到姨妈姨夫乘坐的士的表情异常不对,到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4、贝蒂找到了姨妈家的地址,然后在科科的指引下,找到了姨妈的房子,这是一间很不错的房子,贝蒂很兴奋。兴奋之余却发现一个女子的衣物,并发现其在洗澡。贝蒂以为是姨妈的朋友,但却发现面前这个自称是丽塔的人失忆了;
5、一个男子估计是和一个心理医生或者是侦探,在咖啡吧里讲述他来美国的事情。他向心理医生表明他发现了一个很恐怖的人,内心充满恐惧。于是,他就带心理医生到咖啡吧的后面去找那个人。结果墙后面出现了一个魔鬼般的人,他当场被吓死。(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
6、接着是杀手的出现,本来杀人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到了这个家伙身上,我却看到了滑稽的一面,本来简单的杀人动作也屡次波及池鱼,相当滑稽;
7、这里好像出现了三个人打电话的情节,我没看懂;
8、接着,贝蒂和丽塔出现,贝蒂叫丽塔查看手提袋,看能否找到唤起她记忆的东西。结果,打开手提包之后却发现一叠叠的钞票,最后发现了一把蓝色的三角钥匙。这对她们一点用也没有。于是她们把手提包藏好,根据丽塔回忆的车祸地点,去公共场所打交通局的电话询问交通事故。结果被告知确有交通事故发生。两人受到惊吓,就跑到咖啡吧喝咖啡。端咖啡来的服务员胸牌上写着戴安娜,于是丽塔回忆说自己的名字好像就是戴安娜。接着两人回家打电话查询,结果电话打通,两人受惊吓;
9、导演亚当和电影投资人协商女主角的事宜,结果谈判失败。接着导演砸了投资人的车,扬长回家。途中接到秘书的电话,公司被解散。到了家中,发现自己的妻子和别人私通,接着把他妻子的珠宝用油漆损坏,然后被第三者扔出了房子。然后到了一家汽车旅馆,发现信用卡被停用,打电话给秘书询问情况,最后是和牛仔男见面,要求他服从电影投资人的决定,同意新的女主角(这段音乐是比较嬉皮的,音符明显的有嘲弄的意味)。
三、中场
1、贝蒂接到姨妈的电话,推荐去参加电影的选角。贝蒂在丽塔的指导下,准备充分的去了选角的场所。经过精湛的表演和投入,获得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通过。(说实在的,我觉得这段有点不可思议,也许电影就是这样的),于是经带领去了电影导演选角的现场。似乎贝蒂和导演一见如故,但贝蒂却因为和丽塔的约定匆忙赶回了家中;
2、贝蒂和丽塔根据电话里查询的“戴安娜”地址,去了现实中贝蒂的家中。结果发现戴安娜和邻居调换了房子,然而当两人到了戴安娜的住处却发现门是紧闭着的。接着丽塔从窗户翻进了屋子,两人发现床上有一具腐烂的尸体,黑发。两人惊恐万分,跑出了屋子回家。(我停在这里仔细的看了哈尸体的容貌,感觉很像丽塔);
3、听歌剧—贝蒂和丽塔回到家之后,丽塔换了金色的假发,接着发生了同性恋关系。两人熟睡之后,到了半夜,丽塔突然想起了“赛西伦”。于是,两人去了歌剧院。在简单的开场之后上来了一个穿着红裙化着浓妆的女歌手,在台上开始唱歌,唱得歌手撕心裂肺,听得观众泪流满面,肝肠寸断。接着歌手被抬下了舞台,丽塔和贝蒂突然发现身旁多了一个蓝色的盒子。两人拿着盒子回到了住处。当两人意识到用前面蓝色钥匙开盒子的时候,贝蒂消失,丽塔单独面对一切。当丽塔打开盒子之后,影片重新出现了诡异的音乐,画面开始朦胧和切换,进入现实。
四、终场—现实的开始
1、戴安娜和卡米拉相识,有同性恋关系。两人都想进入演艺圈发展,可戴安娜的际遇没有卡米拉好。在一次选角之后,卡米拉被导演亚当选中顺利的成为一部电影的女主角。而戴安娜因为和卡米拉的关系,也得以进入电影饰演一个小角色。但当戴安娜看到卡米拉和亚当在电影拍摄现场亲热时,心里异常痛苦。回家之后,孤单、无助和痛苦吞噬着她......接着接到了一个邀请电话。
2、戴安娜坐着和开场时一样的凯迪拉克行驶在相同的道路上,去亚当家参加酒会。这里出现了梦里的四个人物:亚当的母亲—科科、电影投资人之一、电影投资人要求更换的女主角和牛仔小伙。科科对戴安娜的身世表露出部分的同情,电影投资人之一坐在戴安娜的对面。而正在戴安娜介绍自己身世的时候,那个女子走过来和卡米拉亲吻,深陷事业和感情波折的戴安娜再次陷入痛苦,泪水再一次打湿了她美丽的脸颊。而当她听到亚当宣称要和卡米拉结婚时,戴安娜终于崩溃,决定雇佣杀手刺杀卡米拉。
3、戴安娜约杀手在咖啡吧见面,和杀手讨价,最后达成协议,并约定事成以后,以一把蓝色的钥匙为准。这一幕,出现了三个人——前部片段5中的那个男子、咖啡厅服务员“贝蒂”和墙后的乞丐。
4、戴安娜被邻居敲门的声音惊醒,梦魇结束。邻居进屋想拿一些物品,结果短暂的寒暄之后,戴安娜发现了桌子上的蓝色钥匙。邻居出去,关上门以后,戴安娜一片惊恐,只见自己的姨妈姨夫张牙舞爪从门缝里面穿出来,像是要索命一样。戴安娜精神崩溃,跑进卧室,拿起手枪,在床上饮弹而亡。奇怪的是,死后的姿势和中场片段2中看见的那具尸体是一样的,只是服装不一样。
5、最后,回到了歌剧院。有个奇怪的女人也是浓妆,在二楼的阳台上说了一句话,好像是西班牙语,我没听懂。至此,影片结束。
既然知道这部电影是采用倒叙的手法,那就可以按电影情节倒着回去看,首先当然是电影的背景,现实生活。然后当戴安娜雇佣杀手并从乞丐手里拿到那把蓝色钥匙之后,就开始做梦,就和开场时那段喘气声以及蒙着被子的场景连接起来了。
上面是从电影的情节来做的分解,下面我们从梦境来分析:
大二的时候我看过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没有看完。因为其认为“性”在梦境和人的心理上起着支配作用,本人不是很赞成。不过,他对梦的很多定义是很前沿很经典的。比方说他说“梦来源于现实,或者相似或者相反......”这跟我们国家的周公解梦有相同的意思。按照这样的思路,这部电影就更清晰了。
我们按主人公戴安娜来回顾:
出生在美国的深湖,从小和姨妈姨夫生活在一起。后面来到好莱坞,想在这里打造新的人生。期间和卡米拉认识,两人发生了同性恋关系。为了掩人耳目,卡米拉通常是带着金色的假发来到戴安娜的住处。后面通过选角,卡米拉得到导演亚当的认可,顺利成为电影的女主角,接下来就是电影情节的终场部分,我不再重复。那依据梦的解析中的观点,梦是对现实的相关反映,那就知道遭受这样际遇的戴安娜已经失去了现实中的事业和感情,甚至更对不起自己的姨妈和姨夫,她在唯一能以自己的意念来安排生活的“梦”里,会怎样来安排这一切的。于是,我们从开场部分和戴安娜一起做梦:
梦的前部的1片段中的卡米拉实际上是戴安娜,在梦境中,我们可以一直看到卡米拉是一个失忆的无助的柔弱的女子,而现实中不是那样的。那我们可以推断,戴安娜之所以会用卡米拉来代替自己,估计是代表自己柔弱的体现。
在梦中,戴安娜的名字叫“贝蒂”。从后面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名字是那个咖啡厅服务员的名字。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自己做梦也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现实中很多没联系的事情和人物都会出现在梦境中,而且会虚构一些关系出来。后面的电影投资人、新的女主角、牛仔小伙都是这种原因而出现在梦中。这是其一,其二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逃避,因为戴安娜已经雇佣了杀手,她为她的行动感到恐惧和不安,想摆脱;
梦中的杀手、和心理医生谈话的男青年、导演亚当、和房屋管理员科科,这三个人的出现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有目的的。杀手滑稽可笑一波三折的谋杀场面,实际上是暴露出戴安娜企图谋杀卡米拉焦躁的心理;男青年被乞丐吓死,实际上是刻画现实中戴安娜见到乞丐的恐怖心理;倒霉的亚当,是戴安娜想报复亚当的写照;而态度良好、对自己很关心的科科,实际上戴安娜对同情自己身世的现实中的科科的主观反映;
梦中成功的选角场面以及后面和亚当的一见如故,接着又逃离现场,这是戴安娜幻想自己能成功入围成为影星,但心情又忐忑不安,所以逃离现场。
梦中“贝蒂”和“丽塔”去的戴安娜的住所,是现实中戴安娜的住所。这跟前面姨妈留给“贝蒂'的住所刚好形成对比,很偏僻和简陋。这也说明戴安娜幻想自己有个好的住所。而在屋中的尸体,其实上是戴安娜幻想卡米拉被杀手杀死之后的形态。
以上就是我看完两遍的结果,还有三个地方不清楚的。其实还有四个地方不明白的:
第一:贝蒂和丽塔在家中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来敲门,并说了些不可思议的话,最后被科科叫走。不明白这段的意思;
第二:那个乞丐后面拿着那个蓝色的盒子,蹲在墙角烤火,后面盒子掉到了地上。没看懂;
第三:片中的那场歌剧肯定是有用意的,但我不懂西班牙语,不明白其用意。
第四,歌剧院二楼阳台上的那个浓妆女子刚开始就在了,最后说了一句话。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些是按电影情节来作的分析,这部电影被成为悬疑片的上乘之作实在是名副其实。而支撑电影情节的是每部电影都会用到的三种表现形式:音乐、画面和人物选取。从音乐上来说,搭配得恰到好处,什么样的情节就用上了什么类型的音乐,而且歌剧院的那首歌实在是相当的震撼。整部电影下来,有很多画面是挥之不去的在我大脑里面,这就是一部独特电影应该达到的效果。在演员选择和角色搭配方面,也很成功。贝蒂精致的面、灿烂的笑容和金色的头发,明显可以看出是一个阳光型的女子,而这也正是现实中戴安娜希望的生活。与之相反的是丽塔,也就是卡米拉,黑色的长发,美丽但却散发着冷艳的面,还有那双眼睛,给人距离的感觉,前面的脆弱和后面的粗俗刚好形成对比。其余的角色饰演的都很到位,到现在一想起那个倒霉的杀手和倒霉的亚当,我就想笑。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正如题目所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注定名列在世界电影史上。不过看这部电影有两个要求:
其一,未满18岁者禁止观看,里面有些少儿不宜的场景;
其二,心智不成熟者最好不看,因为很花时间去想,甚至想了也想不通,还不如把时间用去做其他事情。
其实,如果当作是欣赏新类型的电影是很好的。但本人还是建议不要去看这部电影,倒不是测量智商,而是觉得看这部电影完全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