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电影的成就是国内电影无法企及的
拍《霸王别姬》和《活着》的时候我比较高兴,我觉得我们终于起步了,可我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终点。——芦苇。
为什么?我告诉你一个粗略的数据,也是现象,韩国年度进口片引进高达600余部,本土电影却创下年度市场总额60%以上,票房榜10强占据9席,中国年度进口片不足60部,国产电影创下年度市场总额50%-60%,铮铮上榜的高产值的国产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
你说好莱坞商业市场已有百年,咱不敢跟他比,中韩商业片市场同样历经数十年,韩国怂了没,人家腰板挺得笔直,钢铁侠来了,一样被本土片围剿成狗,所幸人家金刚盔甲,命硬,韩国人想,我们的英雄有太多种,美利坚的英雄只有一种,动不动就要拯救世界,还自残,动不动就支离破碎,满拼的,算了,我还是买张票鼓励吧。
人家有入狱后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智障父亲,有带领下层基础反抗上层建筑的柯蒂斯,有历史洪流中看相的小人物金乃敬,谍战中救国和自救的表宗盛,被国家抛弃数年内心无比挣扎的金秀贤,和恐怖分子殊死较量的男主播河正宇,哪个不是真的英雄?你给我说说这些平凡的人们,有没有给你最多感动?
你再看我们打个胎就疼痛至死的青春,买不起驴牌就白活在这个时代,开个破车上个戈壁滩就是燃死的人生。
韩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多样?都是逼的。中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单一,妈逼的。
韩国电影的崛起,有三个代表事件,98年的分级制代替审查制,99年的光头运动,以及最关键的06年电影界大规模示威,为了抵抗韩政将每年放映本土电影的天数削至70多天,后两个算是韩国本土电影人士为了保护本土电影,折腾了两次暴动,99年是韩政配合WTO引发,06年是韩政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直接导致韩国电影和好莱坞正面较量。
中国呢,一面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国大片的进入,一面是对内严格设立条框,你要拍?呵呵我这里不仅是温室,你们都是花朵都是宝,我这里还是国宝防盗中心,你要过去?这里有许多红外线。
我时常有这样一种感觉,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对待自家电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韩国电影里经常出现前辈一边西吧,一巴掌就拍在孩子头上,他们崇尚的,自家孩子是骡是马,拉出去遛遛,不逼一逼,你怎知它不下崽?中国家长都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看的紧,管地又严。
像这样的人长大了,除了吟哦一下爱情,感慨一下人生,别的什么也不会。
所以韩政积极地制造自家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我就是要把你推出去,是死是活,你自己想。
至于中国,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所有人都在质疑国产电影为什么这么差劲时,恨铁不成钢,别问我中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单一,妈逼的。
而很多拍了烂俗国产电影的人也会说,我妈是总局,妈逼的。
作者:匡靖 ===================================================== 现在基本已经完全不想讨论中韩电影差距成因问题了,觉得好累好厌倦,掏心窝的。
该说的以前都说过了。
还讨论什么呢,就是意识形态的原因啊。
从产业链的工种里找什么原因啊?
要到几时某些站着讲话不腰疼的人才能明白,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指望从底层提升素质引导上层的?
文化艺术类产业的繁荣,必须是自上而下影响的,精神命脉抓在人手里能蹦跶个毛线啊。
我可想写犯罪片了,可想可想了,但是你还没动笔就知道永远不能看它被拍出来,真的很难找到动力。剧本不是小说,它只有被拍出来,才算是生命的完成啊。
而从创作源头就被打压积极性,真的会被一点一滴的消磨掉锐气。
我为什么喜欢韩国电影,原因非常奇葩。专业的学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这个能在电影里畅所欲言的国度的人,他们长着跟我们一样亚洲人的脸。 很多与这个相似的因素导致我们看韩片的时候非常容易自我代入自我投射,然后产生假high。
所以我特别不能容忍韩国片把故事讲砸了。
我有时候真的好嫉妒他们。以至于看到最近的韩影《举报者》我真的好生气。这本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看非常有张力的片子,讨论新闻从业者的坚守,但它没有做到它该有的样子。
这种题材好看的地方在于「坚守」的过程而非最后的结果,但反面力量的不作为导致根本看不到「坚守」在哪里,整个剧作在从中间全面坍塌。而它讨论的问题在我们这根本碰都不能碰,他们可以拍却讲砸了。
想想我做新闻的同学们,可能一辈子也到不了需要讨论所谓新闻理想的地步。
因为在我朝,大家早有系统默认的答案,已经理所当然到根本没必要拿出来作为一个问题讨论的程度。
而事实上很多别的问题,大家心里也早有答案。
不过总有问题能跌破你的思维下限,比如:「这个不能写,那你为什么不写那个?」
你指着昆汀说,你这个太血腥了不好,你去拍蔡明亮那种吧。你指着是枝裕和说,你这结构太淡了,你得拍诺兰那种啊。你想什么呢?啊?
相信我,你作为评论者能想到的创作者都想过无数遍了,创作者体会到的痛是评论者的千百倍。开上帝视角骂人谁不会呢,真让当新上帝,谁又造得出新世界了?
说不能坚持是因为不够爱的人,无非是因为刀没往你身上扎罢了。 作者:太宰琰 ========================================== 中国1994年就能拍霸王别姬和活着这种电影了, 如果没有审查,没有广电总局,现在肯定更是远胜韩国。可惜因为审查制度,国内电影业发展严重畸形,拍烂片能赚钱,好片反而没票房,自然被韩国电影碾压…
————————分割线——————————
鉴于很多评论认为广电总局不是中国电影差劲的根源,我只能列举一些具体的了
《霸王别姬》禁映,获金棕榈后在邓小平批准下上映
《活着》禁映,张艺谋赔了钱,之后几乎再无佳作
《蓝风筝》禁映,田壮壮被封杀8年
《鬼子来了》禁映,姜文被封杀5年
《盲井》禁映,导演和投资商很了不起
《少林足球》禁映,原因太奇葩,自己查吧。
拍了电影不能上映,赚不到票房,投资商凭什么投资?导演和剧组怎么吃饭?不是导演没能力,真的是审查太可恶。如果在那遥远的1993年,霸王别姬,活着,蓝风筝等作品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参考韩国),中国电影现在是什么样根本不敢想啊。
作者:施白牙
======================================================= 至今还有国人把中国电影的失败归因在“广电总局”,觉得审查制度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那分明就是掩盖自己的无能。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立刻取消了广电总局,中国也不会有好的电影。那些叫嚣没了广电,一个礼拜就能写出远胜《辩护人》剧本的人,是真正的狂妄自大。如果你们知道韩国这群电影人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你们决不会有这样的自信。 导致中国电影输给韩国的原因只有一个,人输了。 - 先来看一下,韩国这几年的成就。抛开2011年《熔炉》、2013年《辩护人》这两部最为国人熟知的电影,你会发现他们崛起得更早,只是这几年,我们才开始关注。 02年,《醉画仙》,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打响韩国电影崛起第一炮。 04年,《撒玛利亚女孩》,柏林电影最佳导演奖。 04年,《老男孩》,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4年,《空房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这一年,韩国电影,同时扬威三大电影节。 06年,《汉江怪物》正式进军好莱坞。就此,韩国电影从一味地模仿学习好莱坞,开始了正面竞争,进口转出口。请注意,这些是韩国走向世界!至于亚洲和中国?早在01年,韩国就靠一部《我的野蛮女友》彻底称霸。 国人也就这三四年,才突然惊呼,韩国电影怎么那么好看了?殊不知,这世上根本没有突然冒出来的成果,背后必是无数的浇灌和默默努力。《来自星星的你》里的女一号全智贤,早在01年就红遍亚洲。而02年,韩国已经着眼全世界,开始了全面崛起。02年啊,好遥远的记忆,那时中国足球还能踢世界杯呢,想想其实很可怕。 - 什么样的人拍什么样的电影。 梁文道有次访谈,聊到韩国电影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角度。看他们电影为何崛起,看这批背后崛起的人。 金基德,1960年,获奖25次,带领韩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姜帝圭,1962年,改变韩国人不看电影的历史。 许秦豪,1963年,亚洲情感大师,开创了韩剧风格 ,一生探求如何面对转瞬即逝的生命和爱情。 郭在容,1959年 《我的野蛮女友》席卷亚洲,打开中国市场。 朴赞郁,1963 《老男孩》,韩国电影开始狂拦世界奖项。 洪尚秀,1960年,致力于引进外国电影技术。 奉俊昊,1969年,将韩国电影带到好莱坞。 …… 这个名单可以接着列下去,因为还在继续。 这是一批什么样的人? 他们出生的时候,韩国爆发4.19革命,学运开启,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他们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长大,这就是他们的童年。 到了80年代,他们开始上大学,光州事件爆发。全斗焕军事独裁,武力镇压这次运动,造成大量平民和学生死亡和受伤。这一代人异常的压抑,又异常的暴躁。 仅83-85年,韩国就有700多名编辑因为争取言论自由被辞退。社会上的人,没有退缩,学生更是没有畏惧。每所学校每一年都有上百人被开除,但他们的氛围很有意思。学弟进了学校,发现学长们因为搞运动全被开除了,怎么办呢?接着搞。要知道做了这些,会影响履历,在当时,谁做了这些,谁的前途就没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 到了90年代,这群人开始工作,你会发现韩国的各行各业都迎来了爆发。尤其是文化方面,这群人做电影、做电视、做音乐。这压抑的一代人,瞬间爆发,成为了韩国目前的中流砥柱。在他们手里,韩国文化正式崛起。 - 不可否认,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有他们国家扶持的原因,但这些扶持的背后,也是韩国电影人的集体抗争。 1998年,在韩国的“光头运动”中,62岁的林权泽(就是《醉画仙》的导演,打响韩国电影崛起第一炮的那个),身先士卒,剃发明志。 这批电影人,从来没有怂过。 很多人觉得广电没了,中国人就能拍出好电影了。现在问你们,你真觉得我们国家这批导演,这批演员,能和这群人比? 你可以和我提姜文,可以提贾樟柯,那也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实在太多了,总能出几个惊采绝艳之辈。但国家文化产业,你总不能就指望一两个天才吧。 原先没有好电影,是广电不让拍,现在是拍不出了。 - 看看国内这群人,大家对于文化和社会的关心,充其量也就是讨论讨论赵本山为何献媚,却不敢议论国家领导人对着一群文艺人士开会是否合适。大家的义愤填膺也就只能对着罗永浩、崔永元,却连周小平都不敢惹。 广电总局1949年成立,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都知道它恶心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哪怕在心里想想怎么去废除它。 被一个坏的制度欺负了几十年,至今还被欺负,你说该怪谁?难道不是自己怂吗? 我不相信一群怂货能拍出顶天立地的电影。一群献媚犬儒,整天想着,我要养家、我要自保、我有责任,却忘了我们同样对这个民族、对这个国家也肩负着责任的人,是不可能拍出震撼人心的电影。跪着的人,怎么拍出站着的电影。 浦律说过,二十年前,他们壮怀激烈,指点江山,抨击当时的中坚。现在轮到他们,是否及格,拉出来走几步。 呵呵,你们骂广电骂了那么多年,也就这样嘛! 最后的最后,对比韩国文化的崛起,看看时间表,中国的崛起看来得落在我们90后身上了。原谅我们的狂妄自大。想看好电影,想让这个国家更好,还是等我们吧。 我们不会再容忍了。 ps:不回复了,谢谢有人仗义直言,也能理解部分人的愤怒。在没有做出什么成就前,这么指责确实有点不硬朗。 附上一句话:“在这个国家,想坚持做一个诚实、善良有爱心的人,其结果,不是下狱,就是流亡,不是软禁,就是禁言。否则,只能说你我的诚实、善良和爱心还远远不及格。” 说这话的人,此人正遭受磨难,神交已久,很敬佩,望安好。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429462
为什么?我告诉你一个粗略的数据,也是现象,韩国年度进口片引进高达600余部,本土电影却创下年度市场总额60%以上,票房榜10强占据9席,中国年度进口片不足60部,国产电影创下年度市场总额50%-60%,铮铮上榜的高产值的国产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
你说好莱坞商业市场已有百年,咱不敢跟他比,中韩商业片市场同样历经数十年,韩国怂了没,人家腰板挺得笔直,钢铁侠来了,一样被本土片围剿成狗,所幸人家金刚盔甲,命硬,韩国人想,我们的英雄有太多种,美利坚的英雄只有一种,动不动就要拯救世界,还自残,动不动就支离破碎,满拼的,算了,我还是买张票鼓励吧。
人家有入狱后与女儿难舍难分的智障父亲,有带领下层基础反抗上层建筑的柯蒂斯,有历史洪流中看相的小人物金乃敬,谍战中救国和自救的表宗盛,被国家抛弃数年内心无比挣扎的金秀贤,和恐怖分子殊死较量的男主播河正宇,哪个不是真的英雄?你给我说说这些平凡的人们,有没有给你最多感动?
你再看我们打个胎就疼痛至死的青春,买不起驴牌就白活在这个时代,开个破车上个戈壁滩就是燃死的人生。
韩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多样?都是逼的。中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单一,妈逼的。
韩国电影的崛起,有三个代表事件,98年的分级制代替审查制,99年的光头运动,以及最关键的06年电影界大规模示威,为了抵抗韩政将每年放映本土电影的天数削至70多天,后两个算是韩国本土电影人士为了保护本土电影,折腾了两次暴动,99年是韩政配合WTO引发,06年是韩政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直接导致韩国电影和好莱坞正面较量。
中国呢,一面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国大片的进入,一面是对内严格设立条框,你要拍?呵呵我这里不仅是温室,你们都是花朵都是宝,我这里还是国宝防盗中心,你要过去?这里有许多红外线。
我时常有这样一种感觉,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对待自家电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韩国电影里经常出现前辈一边西吧,一巴掌就拍在孩子头上,他们崇尚的,自家孩子是骡是马,拉出去遛遛,不逼一逼,你怎知它不下崽?中国家长都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看的紧,管地又严。
像这样的人长大了,除了吟哦一下爱情,感慨一下人生,别的什么也不会。
所以韩政积极地制造自家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我就是要把你推出去,是死是活,你自己想。
至于中国,很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所有人都在质疑国产电影为什么这么差劲时,恨铁不成钢,别问我中国电影为什么这么单一,妈逼的。
而很多拍了烂俗国产电影的人也会说,我妈是总局,妈逼的。
作者:匡靖 ===================================================== 现在基本已经完全不想讨论中韩电影差距成因问题了,觉得好累好厌倦,掏心窝的。
该说的以前都说过了。
还讨论什么呢,就是意识形态的原因啊。
从产业链的工种里找什么原因啊?
要到几时某些站着讲话不腰疼的人才能明白,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指望从底层提升素质引导上层的?
文化艺术类产业的繁荣,必须是自上而下影响的,精神命脉抓在人手里能蹦跶个毛线啊。
我可想写犯罪片了,可想可想了,但是你还没动笔就知道永远不能看它被拍出来,真的很难找到动力。剧本不是小说,它只有被拍出来,才算是生命的完成啊。
而从创作源头就被打压积极性,真的会被一点一滴的消磨掉锐气。
我为什么喜欢韩国电影,原因非常奇葩。专业的学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这个能在电影里畅所欲言的国度的人,他们长着跟我们一样亚洲人的脸。 很多与这个相似的因素导致我们看韩片的时候非常容易自我代入自我投射,然后产生假high。
所以我特别不能容忍韩国片把故事讲砸了。
我有时候真的好嫉妒他们。以至于看到最近的韩影《举报者》我真的好生气。这本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看非常有张力的片子,讨论新闻从业者的坚守,但它没有做到它该有的样子。
这种题材好看的地方在于「坚守」的过程而非最后的结果,但反面力量的不作为导致根本看不到「坚守」在哪里,整个剧作在从中间全面坍塌。而它讨论的问题在我们这根本碰都不能碰,他们可以拍却讲砸了。
想想我做新闻的同学们,可能一辈子也到不了需要讨论所谓新闻理想的地步。
因为在我朝,大家早有系统默认的答案,已经理所当然到根本没必要拿出来作为一个问题讨论的程度。
而事实上很多别的问题,大家心里也早有答案。
不过总有问题能跌破你的思维下限,比如:「这个不能写,那你为什么不写那个?」
你指着昆汀说,你这个太血腥了不好,你去拍蔡明亮那种吧。你指着是枝裕和说,你这结构太淡了,你得拍诺兰那种啊。你想什么呢?啊?
相信我,你作为评论者能想到的创作者都想过无数遍了,创作者体会到的痛是评论者的千百倍。开上帝视角骂人谁不会呢,真让当新上帝,谁又造得出新世界了?
说不能坚持是因为不够爱的人,无非是因为刀没往你身上扎罢了。 作者:太宰琰 ========================================== 中国1994年就能拍霸王别姬和活着这种电影了, 如果没有审查,没有广电总局,现在肯定更是远胜韩国。可惜因为审查制度,国内电影业发展严重畸形,拍烂片能赚钱,好片反而没票房,自然被韩国电影碾压…
————————分割线——————————
鉴于很多评论认为广电总局不是中国电影差劲的根源,我只能列举一些具体的了
《霸王别姬》禁映,获金棕榈后在邓小平批准下上映
《活着》禁映,张艺谋赔了钱,之后几乎再无佳作
《蓝风筝》禁映,田壮壮被封杀8年
《鬼子来了》禁映,姜文被封杀5年
《盲井》禁映,导演和投资商很了不起
《少林足球》禁映,原因太奇葩,自己查吧。
拍了电影不能上映,赚不到票房,投资商凭什么投资?导演和剧组怎么吃饭?不是导演没能力,真的是审查太可恶。如果在那遥远的1993年,霸王别姬,活着,蓝风筝等作品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参考韩国),中国电影现在是什么样根本不敢想啊。
作者:施白牙
======================================================= 至今还有国人把中国电影的失败归因在“广电总局”,觉得审查制度才是一切的罪魁祸首,那分明就是掩盖自己的无能。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立刻取消了广电总局,中国也不会有好的电影。那些叫嚣没了广电,一个礼拜就能写出远胜《辩护人》剧本的人,是真正的狂妄自大。如果你们知道韩国这群电影人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你们决不会有这样的自信。 导致中国电影输给韩国的原因只有一个,人输了。 - 先来看一下,韩国这几年的成就。抛开2011年《熔炉》、2013年《辩护人》这两部最为国人熟知的电影,你会发现他们崛起得更早,只是这几年,我们才开始关注。 02年,《醉画仙》,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打响韩国电影崛起第一炮。 04年,《撒玛利亚女孩》,柏林电影最佳导演奖。 04年,《老男孩》,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4年,《空房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这一年,韩国电影,同时扬威三大电影节。 06年,《汉江怪物》正式进军好莱坞。就此,韩国电影从一味地模仿学习好莱坞,开始了正面竞争,进口转出口。请注意,这些是韩国走向世界!至于亚洲和中国?早在01年,韩国就靠一部《我的野蛮女友》彻底称霸。 国人也就这三四年,才突然惊呼,韩国电影怎么那么好看了?殊不知,这世上根本没有突然冒出来的成果,背后必是无数的浇灌和默默努力。《来自星星的你》里的女一号全智贤,早在01年就红遍亚洲。而02年,韩国已经着眼全世界,开始了全面崛起。02年啊,好遥远的记忆,那时中国足球还能踢世界杯呢,想想其实很可怕。 - 什么样的人拍什么样的电影。 梁文道有次访谈,聊到韩国电影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角度。看他们电影为何崛起,看这批背后崛起的人。 金基德,1960年,获奖25次,带领韩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姜帝圭,1962年,改变韩国人不看电影的历史。 许秦豪,1963年,亚洲情感大师,开创了韩剧风格 ,一生探求如何面对转瞬即逝的生命和爱情。 郭在容,1959年 《我的野蛮女友》席卷亚洲,打开中国市场。 朴赞郁,1963 《老男孩》,韩国电影开始狂拦世界奖项。 洪尚秀,1960年,致力于引进外国电影技术。 奉俊昊,1969年,将韩国电影带到好莱坞。 …… 这个名单可以接着列下去,因为还在继续。 这是一批什么样的人? 他们出生的时候,韩国爆发4.19革命,学运开启,这是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他们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长大,这就是他们的童年。 到了80年代,他们开始上大学,光州事件爆发。全斗焕军事独裁,武力镇压这次运动,造成大量平民和学生死亡和受伤。这一代人异常的压抑,又异常的暴躁。 仅83-85年,韩国就有700多名编辑因为争取言论自由被辞退。社会上的人,没有退缩,学生更是没有畏惧。每所学校每一年都有上百人被开除,但他们的氛围很有意思。学弟进了学校,发现学长们因为搞运动全被开除了,怎么办呢?接着搞。要知道做了这些,会影响履历,在当时,谁做了这些,谁的前途就没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退缩。 到了90年代,这群人开始工作,你会发现韩国的各行各业都迎来了爆发。尤其是文化方面,这群人做电影、做电视、做音乐。这压抑的一代人,瞬间爆发,成为了韩国目前的中流砥柱。在他们手里,韩国文化正式崛起。 - 不可否认,韩国文化产业的崛起,有他们国家扶持的原因,但这些扶持的背后,也是韩国电影人的集体抗争。 1998年,在韩国的“光头运动”中,62岁的林权泽(就是《醉画仙》的导演,打响韩国电影崛起第一炮的那个),身先士卒,剃发明志。 这批电影人,从来没有怂过。 很多人觉得广电没了,中国人就能拍出好电影了。现在问你们,你真觉得我们国家这批导演,这批演员,能和这群人比? 你可以和我提姜文,可以提贾樟柯,那也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实在太多了,总能出几个惊采绝艳之辈。但国家文化产业,你总不能就指望一两个天才吧。 原先没有好电影,是广电不让拍,现在是拍不出了。 - 看看国内这群人,大家对于文化和社会的关心,充其量也就是讨论讨论赵本山为何献媚,却不敢议论国家领导人对着一群文艺人士开会是否合适。大家的义愤填膺也就只能对着罗永浩、崔永元,却连周小平都不敢惹。 广电总局1949年成立,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都知道它恶心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哪怕在心里想想怎么去废除它。 被一个坏的制度欺负了几十年,至今还被欺负,你说该怪谁?难道不是自己怂吗? 我不相信一群怂货能拍出顶天立地的电影。一群献媚犬儒,整天想着,我要养家、我要自保、我有责任,却忘了我们同样对这个民族、对这个国家也肩负着责任的人,是不可能拍出震撼人心的电影。跪着的人,怎么拍出站着的电影。 浦律说过,二十年前,他们壮怀激烈,指点江山,抨击当时的中坚。现在轮到他们,是否及格,拉出来走几步。 呵呵,你们骂广电骂了那么多年,也就这样嘛! 最后的最后,对比韩国文化的崛起,看看时间表,中国的崛起看来得落在我们90后身上了。原谅我们的狂妄自大。想看好电影,想让这个国家更好,还是等我们吧。 我们不会再容忍了。 ps:不回复了,谢谢有人仗义直言,也能理解部分人的愤怒。在没有做出什么成就前,这么指责确实有点不硬朗。 附上一句话:“在这个国家,想坚持做一个诚实、善良有爱心的人,其结果,不是下狱,就是流亡,不是软禁,就是禁言。否则,只能说你我的诚实、善良和爱心还远远不及格。” 说这话的人,此人正遭受磨难,神交已久,很敬佩,望安好。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42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