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平等
拉拉杂杂地,娄烨的片儿终于看过大部分了,感觉一点点变得亲近起来。他不以俯视,不曾有全知视角,不带着优越感去讲述什么,跟随摇摆的镜头,我们不适地进入了一种类似生活原貌得粗粝、残破,时有希望,死而平等——这词在《颐和园》末尾的字幕中出现,深深扎进了心里。我们习惯在大导们的电影里看到“生而平等”: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会心想事成;只要你付出爱,就会收获幸福,这根本是狗屁不通的逻辑。李缇的死,让她身边的人,起码在纵身一跃之后的一段光景中,挣扎悲恸与惦念,那是她的“向生而死”,而余红,用她的欲与情铺满生命的各处。多年前看,觉得她太作,太矫情,现在却看出她的真,她的好。谁不想作呢,谁又不矫情呢,但我们轻车熟路地用堂而皇之的说辞为自己辩护出一个清白的头面,如此,辩护才是最大的矫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