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
朋友问:为什么要做皮影?
很简单,这就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辞职后,有过一种担心,怕自己的世界会因这样的选择而变得狭窄。
后来的想通,和我最近几个月对世界和自己的新看法有关。
说是新看法,倒也并不确切。
只是为心里一直有的观念找到了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
【自己和世界上众多事物都不过是个容器】
每个人和每一种可以称之为媒介的东西,不管是游戏、电影、音乐、书,还是皮影…都是容器。
作为人这个容器,你可以选择用什么东西组成自己,这些媒介也是一样。潜力和可塑性很强。
以皮影为例——
之所以没有好的创新作品,很大程度是大家思维上受到了限制,把它认定为一种手艺或是戏曲形式,觉得它只能是这样的。就像日本民艺理论家柳宗悦所说的:“被民艺所拘束时,反而会错看民艺。”
而偶尔跳出来,把它看做媒介,它就有了更多的应用范围,和艺术延展度。第一,可以从它里面提取设计元素,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设计素材库。第二,可以以它为媒介,去表达和创造,比如用影戏结合课本,做艺术教育;或将影戏结合心理剧场,做戏剧治疗…
所以它的应用平台就一定狭窄吗?并不是这样。它只是一个盛器,里面装上什么,是可以选择的。
再拿自己举个例子——
我一早知道自己身体里住了很多人。他们在我做事的时候,是我的一个队伍。有人负责盲目乐观兴高采烈,有人执着于细节不肯凑合,有人翘着脚做着整体规划,也有人敏感的观察着发生的一切。
而这里面的有些人,偶尔也会钻起牛角尖、焦虑痛苦。我之前是不允许这些焦虑的发生的,觉得自己“应该”是怎样。但真相是,没有“应该”。我就只是装着不同的情绪、思绪和灵感的容器,这里面盛有我过去和现在的一切。
被接受后,他们就不再相互撕扯了。
让我感到美好的容器,都有着Make something better这样的属性。我们从一幅画、一本书、一个电影里,或是一个人身上很可能会获得和感受到一样的东西。这样的总结让我更轻松,也更开放,一直往前走,就总是可以做些美丽的事情。
另一个愈发清晰的认识是【自我锤炼有一条必经之路要走】。
只要意识到自己是热衷于探索自己和世界的,那就应该有一个觉悟:得习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逃避,因为即使这次你绕行了,下次你还是会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问题。
我有一些朋友,我们做着不一样的事情,但很容易在同时段有相似的感悟。后来发现,这是因为我们都走在这样一条必经之路上,潜意识里都选择了自我探索。这有点像是一场闯关游戏,不同关卡我们会固定收获不同的自我认识,而我们选的是不一样的人物或是任务设定。
发现了这些,就可以在大部分时候很坦然了。
你呢,盛着些什么。
很简单,这就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辞职后,有过一种担心,怕自己的世界会因这样的选择而变得狭窄。
后来的想通,和我最近几个月对世界和自己的新看法有关。
说是新看法,倒也并不确切。
只是为心里一直有的观念找到了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
【自己和世界上众多事物都不过是个容器】
每个人和每一种可以称之为媒介的东西,不管是游戏、电影、音乐、书,还是皮影…都是容器。
作为人这个容器,你可以选择用什么东西组成自己,这些媒介也是一样。潜力和可塑性很强。
以皮影为例——
之所以没有好的创新作品,很大程度是大家思维上受到了限制,把它认定为一种手艺或是戏曲形式,觉得它只能是这样的。就像日本民艺理论家柳宗悦所说的:“被民艺所拘束时,反而会错看民艺。”
而偶尔跳出来,把它看做媒介,它就有了更多的应用范围,和艺术延展度。第一,可以从它里面提取设计元素,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设计素材库。第二,可以以它为媒介,去表达和创造,比如用影戏结合课本,做艺术教育;或将影戏结合心理剧场,做戏剧治疗…
所以它的应用平台就一定狭窄吗?并不是这样。它只是一个盛器,里面装上什么,是可以选择的。
再拿自己举个例子——
我一早知道自己身体里住了很多人。他们在我做事的时候,是我的一个队伍。有人负责盲目乐观兴高采烈,有人执着于细节不肯凑合,有人翘着脚做着整体规划,也有人敏感的观察着发生的一切。
而这里面的有些人,偶尔也会钻起牛角尖、焦虑痛苦。我之前是不允许这些焦虑的发生的,觉得自己“应该”是怎样。但真相是,没有“应该”。我就只是装着不同的情绪、思绪和灵感的容器,这里面盛有我过去和现在的一切。
被接受后,他们就不再相互撕扯了。
让我感到美好的容器,都有着Make something better这样的属性。我们从一幅画、一本书、一个电影里,或是一个人身上很可能会获得和感受到一样的东西。这样的总结让我更轻松,也更开放,一直往前走,就总是可以做些美丽的事情。
另一个愈发清晰的认识是【自我锤炼有一条必经之路要走】。
只要意识到自己是热衷于探索自己和世界的,那就应该有一个觉悟:得习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逃避,因为即使这次你绕行了,下次你还是会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问题。
我有一些朋友,我们做着不一样的事情,但很容易在同时段有相似的感悟。后来发现,这是因为我们都走在这样一条必经之路上,潜意识里都选择了自我探索。这有点像是一场闯关游戏,不同关卡我们会固定收获不同的自我认识,而我们选的是不一样的人物或是任务设定。
发现了这些,就可以在大部分时候很坦然了。
你呢,盛着些什么。
LaFrontera
(Rotterdam, Netherlands)
Unlearn everything that doesn’t serve interdependence. (Mia Mingus...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