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知道多一点#味精、谣言与怀疑精神
#每天知道多一点#
经常浏览果壳的亲们应该曾经读到过一篇关于味精的辟谣,说的是关于“味精吃多了不好,所以做饭改用鸡精和蘑菇精”的一则谣言的破灭。因为自己本身也是拒吃味精一族,因此看到这个我一下子眼睛就亮了——难道又一则都市传说要破灭了?
辟谣文提到,许多人“相信”味精有害,一方面由于都市传说中有许多“危害”,另一方面是认为它是“化学工业品”。然而,这两方面实际上都不是事实。
首先,味精并不是化学工业品。1907年,日本人蒸发大量海带汤之后得到了谷氨酸钠,发现它能够给食物中带来“鲜”味,于是味精诞生了。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不过蛋白质中的谷氨酸并不会对味道产生影响,而只有游离的谷氨酸以谷氨酸盐的转台出现,才会产生鲜味。最初的味精就是水解蛋白质纯化得到的。而现代工业生产已经采取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来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包括淀粉、天才、甘蔗等等。因此,味精的生产并非使用化学原料,而只是采用了发酵和纯化的工业过程。实际上,许多食物都天然含有谷氨酸钠,只是因为没有提纯,谷氨酸钠的含量没有味精中那么高而已。
其次,味精对人体有害的说法也并没有科学依据。很多坊间流传的说法都无法得到证实。而针对味精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其实很多,都没有发现过它的危害性,仅有个别“大剂量”的动物实验有发现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大剂量远远超过人类可能使用的量,该研究也没有后续的进展。包括美国FDA、联合国联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等机构都对味精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和审查,都认为味精的使用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
所谓的鸡精和蘑菇精实际上也都含有高比例的谷氨酸钠,只不过他们经过仔细的配方,产生鲜味的效率更高。因此也不存在不能吃味精却可以放心吃鸡精和蘑菇精的说法。
如此这般,我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味精有害”论变得漏洞百出。
#每天思考多一点#
关于味精的辟谣告诉我们什么呢?有多少人曾经相信了它对人体有害的说法?而读完辟谣,你是相信了,还是不信?
其实,信或者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一则信息摆在你的面前,你如何去对待它。你如何为你所相信的找到被信任的依据,如何为你不信的指出其值得质疑的地方。我们选择信或者不信,有可能源于个人的偏好,有可能出于“宁可信其有”的念头,有可能只是懒得去判断。但是一个人的判断力,如果由着性子来、被人牵着鼻子走、没有自主分辨的能力,那么将是危险的。一个失去了明辨真伪能力的人,很容易沦为他人的口舌和他人的工具,被卖了还替别人数钱的那种傻子。
前一阵子网络上曾经疯传一则关于“骆驼被砍四肢乞讨”的消息,引起了网络上许多网民义愤填膺的声讨,最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人家骆驼是内折腿,本来蹲下来就是那副模样,根本没有什么“被砍四肢”的事情。如此明显的谣言,被人们一起哄,就成了攻击他人的厉害工具。
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意见领袖很多,真相与谎言混淆,甚至所谓“权威”和“专家”也都可能在信口雌黄。与其选择盲目信任权威,不如自己手握一把明辨是非的利剑。这把利剑,就是怀疑精神。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其中的思其实就是指思辨与怀疑。真实与谎言,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可能随着时间、情境的变化而互换形态。这个时代我们所深信的,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成为谎言。而只有理性的怀疑精神,才能够令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情境下,都具备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都能够具有不可动摇的独立人格。
知道更多一点点
味精吃多了不好,鸡精和蘑菇精比味精更好。http://www.liuyanbaike.com/article/24/
给味精正名 http://www.guokr.com/article/38739/?page=5
经常浏览果壳的亲们应该曾经读到过一篇关于味精的辟谣,说的是关于“味精吃多了不好,所以做饭改用鸡精和蘑菇精”的一则谣言的破灭。因为自己本身也是拒吃味精一族,因此看到这个我一下子眼睛就亮了——难道又一则都市传说要破灭了?
辟谣文提到,许多人“相信”味精有害,一方面由于都市传说中有许多“危害”,另一方面是认为它是“化学工业品”。然而,这两方面实际上都不是事实。
首先,味精并不是化学工业品。1907年,日本人蒸发大量海带汤之后得到了谷氨酸钠,发现它能够给食物中带来“鲜”味,于是味精诞生了。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不过蛋白质中的谷氨酸并不会对味道产生影响,而只有游离的谷氨酸以谷氨酸盐的转台出现,才会产生鲜味。最初的味精就是水解蛋白质纯化得到的。而现代工业生产已经采取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来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包括淀粉、天才、甘蔗等等。因此,味精的生产并非使用化学原料,而只是采用了发酵和纯化的工业过程。实际上,许多食物都天然含有谷氨酸钠,只是因为没有提纯,谷氨酸钠的含量没有味精中那么高而已。
其次,味精对人体有害的说法也并没有科学依据。很多坊间流传的说法都无法得到证实。而针对味精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其实很多,都没有发现过它的危害性,仅有个别“大剂量”的动物实验有发现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大剂量远远超过人类可能使用的量,该研究也没有后续的进展。包括美国FDA、联合国联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欧盟委员会食品科学委员会等机构都对味精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和审查,都认为味精的使用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
所谓的鸡精和蘑菇精实际上也都含有高比例的谷氨酸钠,只不过他们经过仔细的配方,产生鲜味的效率更高。因此也不存在不能吃味精却可以放心吃鸡精和蘑菇精的说法。
如此这般,我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味精有害”论变得漏洞百出。
#每天思考多一点#
关于味精的辟谣告诉我们什么呢?有多少人曾经相信了它对人体有害的说法?而读完辟谣,你是相信了,还是不信?
其实,信或者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一则信息摆在你的面前,你如何去对待它。你如何为你所相信的找到被信任的依据,如何为你不信的指出其值得质疑的地方。我们选择信或者不信,有可能源于个人的偏好,有可能出于“宁可信其有”的念头,有可能只是懒得去判断。但是一个人的判断力,如果由着性子来、被人牵着鼻子走、没有自主分辨的能力,那么将是危险的。一个失去了明辨真伪能力的人,很容易沦为他人的口舌和他人的工具,被卖了还替别人数钱的那种傻子。
前一阵子网络上曾经疯传一则关于“骆驼被砍四肢乞讨”的消息,引起了网络上许多网民义愤填膺的声讨,最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人家骆驼是内折腿,本来蹲下来就是那副模样,根本没有什么“被砍四肢”的事情。如此明显的谣言,被人们一起哄,就成了攻击他人的厉害工具。
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意见领袖很多,真相与谎言混淆,甚至所谓“权威”和“专家”也都可能在信口雌黄。与其选择盲目信任权威,不如自己手握一把明辨是非的利剑。这把利剑,就是怀疑精神。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其中的思其实就是指思辨与怀疑。真实与谎言,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可能随着时间、情境的变化而互换形态。这个时代我们所深信的,再过几十年可能就会成为谎言。而只有理性的怀疑精神,才能够令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情境下,都具备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都能够具有不可动摇的独立人格。
知道更多一点点
味精吃多了不好,鸡精和蘑菇精比味精更好。http://www.liuyanbaike.com/article/24/
给味精正名 http://www.guokr.com/article/38739/?pag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