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酒 #非关乎艺术的电影指南#
“中国人对红酒的概念就像老外在一家中国餐馆,面对上百种菜品却只会点蛋炒饭一样。”
——《红色情结》
电影和酒都算是人类最不可思议、最具想象力的发明。它们都如此令人沉迷和陶醉,既可以让人暂时逃避现实,也可以让人透过幻相看见真实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几乎每一部电影中都可以看到"酒"的身影,有时它只是擦身而过、转瞬即逝,有时它却能和影像相互催化、发酵,在银幕上产生奇妙"化学反应"。如果够细心,就可以在观赏之外,得到另一份收"醉人影像"的乐趣.。
《杯酒人生》Sideways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类型:剧情/爱情/喜剧
酒主角:1992年的Byron Pinot、95年的Opus One、Whit Craft酒厂2001Pinot Noir、88年的Auskaya、1961年的ChavelBlanc Bordeaux
《杯酒人生》是由亚历山大·佩恩自编自导的美国爱情喜剧,主要讲述迈尔斯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做着遥不可及的作家梦。他还没从离婚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就看着老朋友杰克即将活生生踏入爱情的坟墓的故事。
影片在各种缓缓的曼妙配乐下,娓娓道来葡萄酒的奥妙哲学,从种植、加工、品色到品尝,无不透露着高深的学问和知识。桥段在各种吵闹开放中探寻成人世界的心灵私密。
《瓶击》Bottle Shock
导演:兰道尔·米勒
类型:喜剧/剧情
酒主角:鹿跃酒窖酒庄(Stag’s Leap Wine Cellars)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1976年英国酒商史蒂文·斯拜瑞尔在巴黎组织了一次品酒会。史蒂文专卖法国酒,他举办这场比赛的原意是想借美国两百周年国庆日造势,彰显法国酒的优势,以赢得更多的对法国酒的关注。
影片取景在蒙特雷纳酒庄——1976年在巴黎洲际酒店举行的品酒会上,红酒和白葡萄酒冠军全部来自美国加州。它也标志着“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红酒冠军鹿跃酒庄1973年份赤霞珠红酒和白葡萄酒冠军蒙特雷纳酒庄(Chateau Montelena)1973年份霞多丽白葡萄酒甚至被收藏在美国国立历史博物馆(NMAH)内。
《葡萄酒之路》El Camino del Vino
导演:尼古拉斯·卡雷拉
类型:剧情/传记
酒主角:台阶酒庄珍藏马尔贝克红葡萄酒(Terrazas Reserva Malbec)
本片是一部“纪录剧情片”,讲述了美国知名侍酒师查理·阿特罗拉的一段人生经历,由查理本人主演。查理是当今世上最具权威性的品酒师,他只要饮一口酒就能评断出酒质量的优劣,因此经由他认可的品牌,往往都能够畅销,于是他靠着这样天赋异禀的才能,享受着奢华的生活。 然而,就在一次美酒飨宴活动中,他发现他失去赖以维生和引以为傲的味觉,影片接下来便是他寻找味觉和人生的过程。
在本片出现的人物还有波尔多“飞行酿酒师”米歇尔·罗兰、阿根廷Tapiz酒庄总裁帕特里夏·奥尔蒂斯、阿根廷知名酿酒师苏珊娜·鲍勃和让·布斯凯等。电影取景地在阿根廷的门多萨产区,Terrazas是最优质、名气最大的酒庄之一。
《在勃艮第的一年》A Year in Burgundy
导演:大卫·肯纳德
类型:纪录片
酒主角:勒桦卡泽蒂艾园干红葡萄酒(Domaine Leroy, Nuits-Saint-Georges)
故事讲述在2011年这个伟大的勃艮第酿酒年份,7位勃艮第酿酒师从葡萄萌芽到收获期间的历程。电影的主题是要“展现一位酿酒师的心理和灵魂”—80岁的勒桦酒庄掌门人拉茹·贝茨·勒鲁瓦在这部影片中仅有20分钟的镜头,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老人家曾是全世界最受景仰的酒庄罗曼尼—康帝的庄主之一,还有其他6名勃艮第的酿酒师在该部纪录片中出场。
《秋天的故事》Conte d'automne
导演:埃里克·侯麦
类型: 剧情/爱情
酒主角:不肯逊色于勃艮第葡萄酒的酒
讲诉的是45岁的女主人公Magali经营着一小片葡萄园,因为怕影响葡萄酒的酒质而坚持不肯用除草剂,导致葡萄园杂乱无比,遭到邻里的批评。她宁愿以减产为代价,也要证明罗纳河的葡萄酒酒与勃艮第葡萄酒酒一样味道醇厚。
不提起该片的导演法国人埃里克·侯麦。相信世界上没有多少个导演会像他那样二十年如一日拍摄同一个主题的电影,而始终保持极高的水准。在他的影片里,一连串极其自然的生活情景成为主要的情节,而主角永远都是一个感情脆弱而从不迷失自我的女性。作为侯麦76岁之时诞生的巨著,《秋天的故事》被誉为其“春”、“夏”、“秋”、“冬”四部曲里面最感人的一部。
《天使的一份》The Angels’Share
导演:肯·洛奇
类型: 剧情/喜剧
酒主角:巴布莱尔2000年份单一麦芽威士忌(Balblair Highland Single MaltWhisky 2000)
通常在酿酒过程中,原料会蒸发消失掉2%,这2%被戏称作“天使的一份”,也是片名的由来。肯·洛奇回归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保留住了英国那股清新、轻快的风格。别有格调的乡间美景,不紧不赶的生活节奏,就连那腔别扭的苏格兰口音,都变得异常可爱。
影片讲述的又是误入正途,不良少年罗比最终孝感天下的励志故事,巴布莱尔威士忌厂是片中大部分威士忌厂场景的取景地。宗师级的威士忌作家Charles Maclean也在这部电影的一场品酒会中出场,扮演的正是他自己。
——《红色情结》
电影和酒都算是人类最不可思议、最具想象力的发明。它们都如此令人沉迷和陶醉,既可以让人暂时逃避现实,也可以让人透过幻相看见真实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几乎每一部电影中都可以看到"酒"的身影,有时它只是擦身而过、转瞬即逝,有时它却能和影像相互催化、发酵,在银幕上产生奇妙"化学反应"。如果够细心,就可以在观赏之外,得到另一份收"醉人影像"的乐趣.。
《杯酒人生》Sideways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类型:剧情/爱情/喜剧
酒主角:1992年的Byron Pinot、95年的Opus One、Whit Craft酒厂2001Pinot Noir、88年的Auskaya、1961年的ChavelBlanc Bordeaux
《杯酒人生》是由亚历山大·佩恩自编自导的美国爱情喜剧,主要讲述迈尔斯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做着遥不可及的作家梦。他还没从离婚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就看着老朋友杰克即将活生生踏入爱情的坟墓的故事。
影片在各种缓缓的曼妙配乐下,娓娓道来葡萄酒的奥妙哲学,从种植、加工、品色到品尝,无不透露着高深的学问和知识。桥段在各种吵闹开放中探寻成人世界的心灵私密。
《瓶击》Bottle Shock
导演:兰道尔·米勒
类型:喜剧/剧情
酒主角:鹿跃酒窖酒庄(Stag’s Leap Wine Cellars)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1976年英国酒商史蒂文·斯拜瑞尔在巴黎组织了一次品酒会。史蒂文专卖法国酒,他举办这场比赛的原意是想借美国两百周年国庆日造势,彰显法国酒的优势,以赢得更多的对法国酒的关注。
影片取景在蒙特雷纳酒庄——1976年在巴黎洲际酒店举行的品酒会上,红酒和白葡萄酒冠军全部来自美国加州。它也标志着“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红酒冠军鹿跃酒庄1973年份赤霞珠红酒和白葡萄酒冠军蒙特雷纳酒庄(Chateau Montelena)1973年份霞多丽白葡萄酒甚至被收藏在美国国立历史博物馆(NMAH)内。
《葡萄酒之路》El Camino del Vino
导演:尼古拉斯·卡雷拉
类型:剧情/传记
酒主角:台阶酒庄珍藏马尔贝克红葡萄酒(Terrazas Reserva Malbec)
本片是一部“纪录剧情片”,讲述了美国知名侍酒师查理·阿特罗拉的一段人生经历,由查理本人主演。查理是当今世上最具权威性的品酒师,他只要饮一口酒就能评断出酒质量的优劣,因此经由他认可的品牌,往往都能够畅销,于是他靠着这样天赋异禀的才能,享受着奢华的生活。 然而,就在一次美酒飨宴活动中,他发现他失去赖以维生和引以为傲的味觉,影片接下来便是他寻找味觉和人生的过程。
在本片出现的人物还有波尔多“飞行酿酒师”米歇尔·罗兰、阿根廷Tapiz酒庄总裁帕特里夏·奥尔蒂斯、阿根廷知名酿酒师苏珊娜·鲍勃和让·布斯凯等。电影取景地在阿根廷的门多萨产区,Terrazas是最优质、名气最大的酒庄之一。
《在勃艮第的一年》A Year in Burgundy
导演:大卫·肯纳德
类型:纪录片
酒主角:勒桦卡泽蒂艾园干红葡萄酒(Domaine Leroy, Nuits-Saint-Georges)
故事讲述在2011年这个伟大的勃艮第酿酒年份,7位勃艮第酿酒师从葡萄萌芽到收获期间的历程。电影的主题是要“展现一位酿酒师的心理和灵魂”—80岁的勒桦酒庄掌门人拉茹·贝茨·勒鲁瓦在这部影片中仅有20分钟的镜头,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老人家曾是全世界最受景仰的酒庄罗曼尼—康帝的庄主之一,还有其他6名勃艮第的酿酒师在该部纪录片中出场。
《秋天的故事》Conte d'automne
导演:埃里克·侯麦
类型: 剧情/爱情
酒主角:不肯逊色于勃艮第葡萄酒的酒
讲诉的是45岁的女主人公Magali经营着一小片葡萄园,因为怕影响葡萄酒的酒质而坚持不肯用除草剂,导致葡萄园杂乱无比,遭到邻里的批评。她宁愿以减产为代价,也要证明罗纳河的葡萄酒酒与勃艮第葡萄酒酒一样味道醇厚。
不提起该片的导演法国人埃里克·侯麦。相信世界上没有多少个导演会像他那样二十年如一日拍摄同一个主题的电影,而始终保持极高的水准。在他的影片里,一连串极其自然的生活情景成为主要的情节,而主角永远都是一个感情脆弱而从不迷失自我的女性。作为侯麦76岁之时诞生的巨著,《秋天的故事》被誉为其“春”、“夏”、“秋”、“冬”四部曲里面最感人的一部。
《天使的一份》The Angels’Share
导演:肯·洛奇
类型: 剧情/喜剧
酒主角:巴布莱尔2000年份单一麦芽威士忌(Balblair Highland Single MaltWhisky 2000)
通常在酿酒过程中,原料会蒸发消失掉2%,这2%被戏称作“天使的一份”,也是片名的由来。肯·洛奇回归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保留住了英国那股清新、轻快的风格。别有格调的乡间美景,不紧不赶的生活节奏,就连那腔别扭的苏格兰口音,都变得异常可爱。
影片讲述的又是误入正途,不良少年罗比最终孝感天下的励志故事,巴布莱尔威士忌厂是片中大部分威士忌厂场景的取景地。宗师级的威士忌作家Charles Maclean也在这部电影的一场品酒会中出场,扮演的正是他自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