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二则
前天晚上,一边加班一边看凤凰大视野朝鲜战争实录。睡前犹觉意犹未尽,拿了本《布莱德雷将军战争回忆录》躺在床上翻。和以前看过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两相比较,有个很有趣的发现。罗科索夫斯基的回忆录里表扬人都有名有姓,一到批评人,尤其他在苏军中的同事,就语焉不详起来,只有对照其他的资料,才能知道他批评的究竟是谁。而布莱德雷则很坦率,无论批评还是表扬,一律指名道姓。蒙哥马利就不说了,他跟美国将军们不对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关键是布莱德雷批评美军将领也不留情面,比如弗雷登德尔和麦克阿瑟。甚至在对1951年总统竞选的评论中,他又直言不讳的批评了艾森豪威尔,表达了对他一些做法的气愤。要知道艾克是布莱德雷在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而且是他的朋友、多年的同事、二战时期的上级。而布莱德雷一贯的表现也并不是一个像巴顿那样口不择言的人,很多人认为他是“和蔼可亲的密苏里教师”和“华盛顿最好的和事佬”,“有耐心、平静而又宽容”。所以,我想这种写法上的不同,也许和两国的国情有点关系吧。当然,我相信布莱德雷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是一个正直而坦率的人,否则艾克不会派他到北非前线充当他的个人代表,即他的“鼻子和耳朵”。
昨天在地铁里读完了《悠游小说林》。书的最后一章里用正常的叙述方法讲了圣殿骑士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故事。我都想以此为线索再看一遍《傅科摆》了。应该先看这个,再看小说的,也许能更清楚一些。我想,对于还活着的作家来说,除了埃科我不会再爱上其他人了。我喜欢他那种游戏于典故之间的态度。虽然我也许永远也无法达到埃科的模范读者的标准,但我愿意尽我的全力。
昨天在地铁里读完了《悠游小说林》。书的最后一章里用正常的叙述方法讲了圣殿骑士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故事。我都想以此为线索再看一遍《傅科摆》了。应该先看这个,再看小说的,也许能更清楚一些。我想,对于还活着的作家来说,除了埃科我不会再爱上其他人了。我喜欢他那种游戏于典故之间的态度。虽然我也许永远也无法达到埃科的模范读者的标准,但我愿意尽我的全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