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之琉璃生花
导语:泛黄的日记本,暗恋的篮球帅哥,还有那些关紧在铁盒里的小东西:例如亲手折的小星星、传过的小纸条、收集的笔芯外壳……组成了我们年少时最完整的记忆。
文章摘自《包容》第十一期。
作者/海嫫
山东人,现定居贵阳。
前医生,现为儿童文学作家、贵阳云岩区作协主席。
掰指计算,从大学毕业至今已经二十余年,这个年限也正是我离开故乡的时间。
最近,与远在欧洲的弟弟聊天,少不了抱怨他走得太远,他却嬉笑着反唇相讥:谁让你带的头儿不好,是你先逃跑的好不好!
是的,逃跑!我们远远算不上游子,只能算作故乡的逃兵。
从梧桐树的院落、从青青高粱苗的田垄一路逃出来,最终背弃了祖祖辈辈依存的故土。
很多年,我如同春水里的一瓣落花一路向南,这似乎是注定了信念中的北方和北方的烟云故事,都将成为一生中心底最沉重的哑音。
这一大段的光阴,我从懵懂的女孩不觉已经人到中年,按照常规这个年龄或许早该有了对许多事、许多人、许多物看得开、放得下的境界了,可反思自己却发现依然不够“豁达”、甚至心底那些躲猫猫一样地小小“贪念”,会在不自觉中突然冒出来,于是被物欲烟熏火燎、无比迟钝的神经便隐隐地刺痛起来,一些依稀的往事、情感也就随之风生水起;如此看来,时光可以让许多东西褪色,却很难救赎一个心灵飘忽在现实与虚无之间的女人。
每每对着电脑或者稿纸发呆,写不下只言片语,便索性去书橱、床下、墙角翻箱倒柜,翻出自己一路奔波、一路收存的各类小物件,一件件、一层层打开,那些封存在时光里、尘埃里的记忆开始苏醒……
琉璃球,沾满我儿时温暖的记忆。
因为自幼跟外婆生活,所以长到很大都认为舅妈就是另外一位妈妈,自然与舅妈很亲近。舅妈是知青,她的老家在山东淄博,那里是琉璃的产地,所以每次回娘家,她都会带回很美幻的琉璃球,我和表弟、表妹们便宝贝一样的爱着、护着。
据说传统工艺的琉璃球做起来很复杂,需要高温将玻璃融化……但是,缺少理性思维的我,至今不能将这些道听途说的工序和冰清玉洁的琉璃球联系在一起。我宁愿一如继往地坚信每一颗琉璃球都有一颗玲珑的心,或者一枚小小的种子,它们不言不语,有一天它们睡醒了,就想开花,于是就开了花;笨笨的蝴蝶不漂亮,但是很可爱,它们有的落下来,有的就永远停在不远不近的花儿上方……
琉璃球是我最初开始收存的物品。当初年幼的我,大概是将它们当做生命里的童话保存的。曾经收藏了很多,辗转中遗失了一部分,现在依然存有十多枚。
学会网购以后,在网上搜索,发现网店里每枚竟然只售几元钱,惊讶了大半天之后,却依然觉得自己很富足,细细地包裹、细细地收存,不肯丢舍。
因为它们与我的故乡有关,与我的童年有关。提起故乡,心底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却一定是外婆南园松散的柴门,柴门边上是黑色铁丝拧成的扣鼻儿,风在那里晃。以前想家,大多想起亲人,想起那些可口的饭菜,而今,却变得越发得不出息起来,常常揭心揭肺地想念那扇门以及门上的扣鼻儿;想念在暖暖的土炕上、抱着琉璃球假寐、外婆怎么都拿不走被捂热的琉璃球的那些日日夜夜。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物价来衡量的。
走了很远,走了很久,此时,我在一扇窗前,放任思想漫溯,南方袅袅的水雾和迟落青绿在更远处,而近处的山脚下是略露倦怠的杂草,风起草舞,或许那里还生长着一种叫做乡愁的植物,它们很潜隐,也很张狂。
文章摘自《包容》第十一期。
![]() |
作者/海嫫
山东人,现定居贵阳。
前医生,现为儿童文学作家、贵阳云岩区作协主席。
掰指计算,从大学毕业至今已经二十余年,这个年限也正是我离开故乡的时间。
最近,与远在欧洲的弟弟聊天,少不了抱怨他走得太远,他却嬉笑着反唇相讥:谁让你带的头儿不好,是你先逃跑的好不好!
是的,逃跑!我们远远算不上游子,只能算作故乡的逃兵。
从梧桐树的院落、从青青高粱苗的田垄一路逃出来,最终背弃了祖祖辈辈依存的故土。
很多年,我如同春水里的一瓣落花一路向南,这似乎是注定了信念中的北方和北方的烟云故事,都将成为一生中心底最沉重的哑音。
![]() |
这一大段的光阴,我从懵懂的女孩不觉已经人到中年,按照常规这个年龄或许早该有了对许多事、许多人、许多物看得开、放得下的境界了,可反思自己却发现依然不够“豁达”、甚至心底那些躲猫猫一样地小小“贪念”,会在不自觉中突然冒出来,于是被物欲烟熏火燎、无比迟钝的神经便隐隐地刺痛起来,一些依稀的往事、情感也就随之风生水起;如此看来,时光可以让许多东西褪色,却很难救赎一个心灵飘忽在现实与虚无之间的女人。
每每对着电脑或者稿纸发呆,写不下只言片语,便索性去书橱、床下、墙角翻箱倒柜,翻出自己一路奔波、一路收存的各类小物件,一件件、一层层打开,那些封存在时光里、尘埃里的记忆开始苏醒……
琉璃球,沾满我儿时温暖的记忆。
因为自幼跟外婆生活,所以长到很大都认为舅妈就是另外一位妈妈,自然与舅妈很亲近。舅妈是知青,她的老家在山东淄博,那里是琉璃的产地,所以每次回娘家,她都会带回很美幻的琉璃球,我和表弟、表妹们便宝贝一样的爱着、护着。
![]() |
据说传统工艺的琉璃球做起来很复杂,需要高温将玻璃融化……但是,缺少理性思维的我,至今不能将这些道听途说的工序和冰清玉洁的琉璃球联系在一起。我宁愿一如继往地坚信每一颗琉璃球都有一颗玲珑的心,或者一枚小小的种子,它们不言不语,有一天它们睡醒了,就想开花,于是就开了花;笨笨的蝴蝶不漂亮,但是很可爱,它们有的落下来,有的就永远停在不远不近的花儿上方……
琉璃球是我最初开始收存的物品。当初年幼的我,大概是将它们当做生命里的童话保存的。曾经收藏了很多,辗转中遗失了一部分,现在依然存有十多枚。
学会网购以后,在网上搜索,发现网店里每枚竟然只售几元钱,惊讶了大半天之后,却依然觉得自己很富足,细细地包裹、细细地收存,不肯丢舍。
![]() |
因为它们与我的故乡有关,与我的童年有关。提起故乡,心底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却一定是外婆南园松散的柴门,柴门边上是黑色铁丝拧成的扣鼻儿,风在那里晃。以前想家,大多想起亲人,想起那些可口的饭菜,而今,却变得越发得不出息起来,常常揭心揭肺地想念那扇门以及门上的扣鼻儿;想念在暖暖的土炕上、抱着琉璃球假寐、外婆怎么都拿不走被捂热的琉璃球的那些日日夜夜。
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物价来衡量的。
走了很远,走了很久,此时,我在一扇窗前,放任思想漫溯,南方袅袅的水雾和迟落青绿在更远处,而近处的山脚下是略露倦怠的杂草,风起草舞,或许那里还生长着一种叫做乡愁的植物,它们很潜隐,也很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