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滴入魂》4
小说《一滴入魂》
By 查令街84号疯子
小说《一滴入魂》1
小说《一滴入魂》2
小说《一滴入魂》3
小说《一滴入魂》4
之后的一个月,泽在半夜来过好几次,我也习惯了半夜醒来看见一个熟悉的背景坐在沙发上看书或者听唱片。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会一起看最新的电影,这是泽最乐意做的事,毕竟谁不希望能提前看到十年后最新上映的电影呢?当看到《星际穿越》时,泽拉了拉我的肩膀兴奋地说:“快看,快看!这个五维空间里的书架像不像这里沙发后的那堵墙?我终于不用再和你解释怎么穿越过来的事了。”
第三次煮咖喱四重奏时已经不再放浓郁的芝士片了,泽强烈要求改成了牛奶。按他本人的意思是,你之所以瘦不下来是因为天天都吃这么多的高热量食物,他对于我能把一个如此普通、健康的菜式变成这么恐怖的高热量垃圾食物的天赋所叹为观止。
如果说和泽唯一不能妥协的事就是听唱片,他沉迷于古典乐,而我最爱的是爵士,于是,每当泽一个人带起耳机看书时,客厅的音箱里总是在播诸如Ella Fitzgerald、Diana Krall的歌或是Bill Evans的爵士钢琴。各自听自己的音乐,这种不被打扰的美好是大学寝室里很难做到的。
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清晨,我收到了泽送的新年礼物,一张俄国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作品唱片《为萨克斯所作的协奏曲》。“知道你对古典音乐没兴趣,不过,这是用你喜欢的爵士乐里的乐器萨克斯所创作的古典音乐,和你听过的格什温的爵士音乐风格完全不一样。”
当我接过泽给的唱片后,打开看见唱片盒里根本没有CD,随即客厅里悠然地响起了格拉祖诺夫的唱片《为萨克斯所作的协奏曲》,没想到爵士乐里的乐器萨克斯居然能悄然变身成为古典乐的主角。温润、悠扬的音乐让人想起了《美国往事》的配乐,那些藏在蓝色烟雾背后的过往被萨克斯不经意间温柔地撩拨开,随后,轻微的乡愁也消失了,仿佛记忆里的童年片段愈加清晰。外婆家的石库门老房子,踩上去吱吱呀呀的木质老楼梯,还有总喜欢一个人躲在晒台上看着亭子间邻居搬来的大鱼缸里的白色睡莲发呆,也许,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站在了孤岛上习惯了一个人玩。
“格拉祖诺夫和你一样也是个酒鬼呢,据说他在大学教课时会带一瓶酒放在讲台下面,瓶里面放着一根吸管,等到学生们在看课本时,他就低下头肆意地啜上一口辛辣的伏特加。”说完,泽笑仰在沙发上,这场景和略带感伤的作品显得格格不入。
“我猜你压根不是因为我喜欢萨克斯而送了这张唱片,而是因为我和他都是酒鬼的缘由吧。”
“嘿嘿。”泽已经笑得满脸通红,突然觉得这和我高中时认识的孤僻的泽完全没有相似之处。我思索着是因为当时他的孤僻才喜欢上,还是渐渐习惯了现在这样开朗的他?
“你比高中时外向多了,如果是当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你打招呼,只好紧张得在座位上远远地望着你。”
“我只是不愿浪费时间和同学聊天罢了,即便聊了,最终还是会回到作业、考试的无聊话题上,与其这样,不如一个人看小说来得畅快。”
“那个总是看海明威、福克纳小说的人,后来还不是和同桌恋爱了。”
“其实,最终能打动男生的,并非是你们女生所想到的几个标准,而是随时都能让你沐浴在阳光下的那份开朗。谈恋爱也是大学后的事了,况且,二十七岁的时候,我还死了呢。”
说到死,突然没有人再说话,只有循环播放的萨克斯协奏曲又回到了曲折迂回、纷乱挣扎的第二乐章,如同泽重复循环的第9个十七岁。
“害怕死吗?”我看着泽试探地说了这句。
沉默了一秒钟,泽低声地说:“当然怕,所以,我只能躲在时光的黑洞里,躲在那面墙后,过着一年又一年的十七岁。在某种程度上,很感谢你的情书咒语。”
“那你打算就一直这样生活着?”
“嗯,目前还没有做好二十七岁会死的准备。也许,会有几十个,二十几个十七岁吧。”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说完,泽正准备回学校上课。
“等等。”我奔向卧室拿了一张音乐剧的票根给了泽。
“这是2014年伦敦重新巡演的音乐剧《猫》的票根,是我托朋友从英国带回来的,作为新年回礼。”
“谢谢。”
只有此时,泽的眼神恢复了活力。回想起高时时代,他拼命做兼职后买票看的音乐剧《猫》,大抵是讲述重生的故事,居然和他的现状成了某种呼应,也许,命运早就注定。
看着泽再次消失在墙上,拉开窗帘,阳光瞬间填满了整个房间,沉重的气氛也顿然消逝了。喝了咖啡,我陆续把其他插画的稿件收尾,核对到账的稿费,今年的工作终于结束。
从冰箱里拿了牛排当作午饭,牛肉在平底锅里滋滋地跳动着的油脂,翻了一面牛排,原先在底面的肉恰到好处地熟成浅褐色,厨房里散发着烤熟的动物脂肪的香气。把先前调和好的黑胡椒红酒酱淋在牛排上,瞬间,因为酒精的缘故,牛排被蓝色火焰卟吱卟吱地包裹着。关上电磁炉,火渐渐熄灭后,装盘拿到客厅的桌子上。家里只剩这瓶烧菜用的廉价红酒,于是,随手倒了一杯佐着牛排喝。
正如王家卫《重庆森林》中的金城武一样,再过11小时58分,我将开始二十七岁的生活。终于比意外去世的二十六岁的泽年长了一岁,往后也是如此,时间总能以自己的方式让人淡忘与隔阂,或者说是被动的释然。
从午睡的梦中听见远处现实中的手机铃声,挣扎着起床接电话,杰从演出公司朋友那拿到了我一直没抢购到的音乐剧《剧院魅影》的票,“今晚是最后一场,要不是朋友刚刚临时出差去不了,这次就铁定没机会了哟!今天晚上7:30在陕西南路文化广场见!”杰的语速快得让人听不清,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电话已经是蹦出忙音的嘟嘟嘟状态。
看了时钟,已过了晚上6点,迅速换了装出门。武康路上打车,无一停下,只能沿着华山路走到延安中路高架下。6:40,马路上都是下了班去跨年狂欢的车,高架上下都被高峰时间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抬头望着高架上龟速前行的车亮着一盏盏红色的尾灯,连绵起伏地沿伸到高架的远方,与高架下的蓝色景观灯相互对应着。天空的东面挂着一轮浅色的新月,站在街角看着这番景象让人怀疑这些车是在排着队飞上月球吗?
最后,意外地拦下了一辆准备下班的公司班车巴士,司机竟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去哪里。“在7点前赶到陕西南路文化广场。”随后,他戴上了类似眼罩的东西,巴士瞬间轻巧地吸浮到高架底部,然后,沿着蓝色灯光线腾空向前一路畅通的驶去。
“这样能更清晰的驾驶?”焦躁不安中这是我唯一想说的话。
“更舒服些,因为从里面看马路就是自己预先设定的驾驶风景。”
“不会出交通事故?”
“电脑自控,我只是控制速度和方向。”
“这简直就是魔法世界里的飞行啊,会被行人发现吗?”
“放心,巴士可以自动隐形。算了下大约有8分钟的车程,你可以欣赏一下预设的风景。今天的主题是世界的冷酷尽头。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戴上眼罩想象自己想看的风景。”
接着,我看到巴士的四周玻璃窗瞬间一起投影出立体的北欧海边景色。那是难以置信的景色,所有的车辆变成了大海上忽快忽慢的浮冰,红绿灯变成了海边公路上的时断时续的栅栏。一切的惊奇让焦躁迅速退却,七点整,巴士窗户瞬间恢复窗外的景色,司机已经把车停在了文化广场门口。我感激不尽,执意要付车费,司机却说能一起欣赏自己的杰作很开心,另外,只要望着高架下的蓝色灯光能联想到五月天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歌迷,他的巴士都能感应到这些人的用车需求。看来司机是五月天疯狂歌迷。他说,要是我乐意,以后可以直接打电话找他,他叫毅。
下车前,我注意到车里还有五六位都戴着眼罩的乘客,难道他们也有要去的目的地?不,不,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去的地方,只是贪恋这梦幻的场景,就像电影《盗梦空间》里的那些沉迷于做梦的人。如果当时在车上旋转电影中的陀螺,是否也是永不停止的结局?
自从参加完泽的葬礼后,不可思议的事都陆续出现了,不知道还会遇上什么奇怪的事。无法解释,不如就顺其自然吧。想着沿高架底部空中飘浮的诡异巴士时,迷糊中看见音乐厅大门前有人在挥手,原来杰已经到了。
小说《一滴入魂》5
By 查令街84号疯子
![]() |
小说《一滴入魂》1
小说《一滴入魂》2
小说《一滴入魂》3
小说《一滴入魂》4
之后的一个月,泽在半夜来过好几次,我也习惯了半夜醒来看见一个熟悉的背景坐在沙发上看书或者听唱片。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会一起看最新的电影,这是泽最乐意做的事,毕竟谁不希望能提前看到十年后最新上映的电影呢?当看到《星际穿越》时,泽拉了拉我的肩膀兴奋地说:“快看,快看!这个五维空间里的书架像不像这里沙发后的那堵墙?我终于不用再和你解释怎么穿越过来的事了。”
第三次煮咖喱四重奏时已经不再放浓郁的芝士片了,泽强烈要求改成了牛奶。按他本人的意思是,你之所以瘦不下来是因为天天都吃这么多的高热量食物,他对于我能把一个如此普通、健康的菜式变成这么恐怖的高热量垃圾食物的天赋所叹为观止。
如果说和泽唯一不能妥协的事就是听唱片,他沉迷于古典乐,而我最爱的是爵士,于是,每当泽一个人带起耳机看书时,客厅的音箱里总是在播诸如Ella Fitzgerald、Diana Krall的歌或是Bill Evans的爵士钢琴。各自听自己的音乐,这种不被打扰的美好是大学寝室里很难做到的。
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清晨,我收到了泽送的新年礼物,一张俄国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作品唱片《为萨克斯所作的协奏曲》。“知道你对古典音乐没兴趣,不过,这是用你喜欢的爵士乐里的乐器萨克斯所创作的古典音乐,和你听过的格什温的爵士音乐风格完全不一样。”
当我接过泽给的唱片后,打开看见唱片盒里根本没有CD,随即客厅里悠然地响起了格拉祖诺夫的唱片《为萨克斯所作的协奏曲》,没想到爵士乐里的乐器萨克斯居然能悄然变身成为古典乐的主角。温润、悠扬的音乐让人想起了《美国往事》的配乐,那些藏在蓝色烟雾背后的过往被萨克斯不经意间温柔地撩拨开,随后,轻微的乡愁也消失了,仿佛记忆里的童年片段愈加清晰。外婆家的石库门老房子,踩上去吱吱呀呀的木质老楼梯,还有总喜欢一个人躲在晒台上看着亭子间邻居搬来的大鱼缸里的白色睡莲发呆,也许,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站在了孤岛上习惯了一个人玩。
“格拉祖诺夫和你一样也是个酒鬼呢,据说他在大学教课时会带一瓶酒放在讲台下面,瓶里面放着一根吸管,等到学生们在看课本时,他就低下头肆意地啜上一口辛辣的伏特加。”说完,泽笑仰在沙发上,这场景和略带感伤的作品显得格格不入。
“我猜你压根不是因为我喜欢萨克斯而送了这张唱片,而是因为我和他都是酒鬼的缘由吧。”
“嘿嘿。”泽已经笑得满脸通红,突然觉得这和我高中时认识的孤僻的泽完全没有相似之处。我思索着是因为当时他的孤僻才喜欢上,还是渐渐习惯了现在这样开朗的他?
“你比高中时外向多了,如果是当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你打招呼,只好紧张得在座位上远远地望着你。”
“我只是不愿浪费时间和同学聊天罢了,即便聊了,最终还是会回到作业、考试的无聊话题上,与其这样,不如一个人看小说来得畅快。”
“那个总是看海明威、福克纳小说的人,后来还不是和同桌恋爱了。”
“其实,最终能打动男生的,并非是你们女生所想到的几个标准,而是随时都能让你沐浴在阳光下的那份开朗。谈恋爱也是大学后的事了,况且,二十七岁的时候,我还死了呢。”
说到死,突然没有人再说话,只有循环播放的萨克斯协奏曲又回到了曲折迂回、纷乱挣扎的第二乐章,如同泽重复循环的第9个十七岁。
“害怕死吗?”我看着泽试探地说了这句。
沉默了一秒钟,泽低声地说:“当然怕,所以,我只能躲在时光的黑洞里,躲在那面墙后,过着一年又一年的十七岁。在某种程度上,很感谢你的情书咒语。”
“那你打算就一直这样生活着?”
“嗯,目前还没有做好二十七岁会死的准备。也许,会有几十个,二十几个十七岁吧。”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说完,泽正准备回学校上课。
“等等。”我奔向卧室拿了一张音乐剧的票根给了泽。
“这是2014年伦敦重新巡演的音乐剧《猫》的票根,是我托朋友从英国带回来的,作为新年回礼。”
“谢谢。”
只有此时,泽的眼神恢复了活力。回想起高时时代,他拼命做兼职后买票看的音乐剧《猫》,大抵是讲述重生的故事,居然和他的现状成了某种呼应,也许,命运早就注定。
看着泽再次消失在墙上,拉开窗帘,阳光瞬间填满了整个房间,沉重的气氛也顿然消逝了。喝了咖啡,我陆续把其他插画的稿件收尾,核对到账的稿费,今年的工作终于结束。
![]() |
从冰箱里拿了牛排当作午饭,牛肉在平底锅里滋滋地跳动着的油脂,翻了一面牛排,原先在底面的肉恰到好处地熟成浅褐色,厨房里散发着烤熟的动物脂肪的香气。把先前调和好的黑胡椒红酒酱淋在牛排上,瞬间,因为酒精的缘故,牛排被蓝色火焰卟吱卟吱地包裹着。关上电磁炉,火渐渐熄灭后,装盘拿到客厅的桌子上。家里只剩这瓶烧菜用的廉价红酒,于是,随手倒了一杯佐着牛排喝。
正如王家卫《重庆森林》中的金城武一样,再过11小时58分,我将开始二十七岁的生活。终于比意外去世的二十六岁的泽年长了一岁,往后也是如此,时间总能以自己的方式让人淡忘与隔阂,或者说是被动的释然。
从午睡的梦中听见远处现实中的手机铃声,挣扎着起床接电话,杰从演出公司朋友那拿到了我一直没抢购到的音乐剧《剧院魅影》的票,“今晚是最后一场,要不是朋友刚刚临时出差去不了,这次就铁定没机会了哟!今天晚上7:30在陕西南路文化广场见!”杰的语速快得让人听不清,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电话已经是蹦出忙音的嘟嘟嘟状态。
看了时钟,已过了晚上6点,迅速换了装出门。武康路上打车,无一停下,只能沿着华山路走到延安中路高架下。6:40,马路上都是下了班去跨年狂欢的车,高架上下都被高峰时间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抬头望着高架上龟速前行的车亮着一盏盏红色的尾灯,连绵起伏地沿伸到高架的远方,与高架下的蓝色景观灯相互对应着。天空的东面挂着一轮浅色的新月,站在街角看着这番景象让人怀疑这些车是在排着队飞上月球吗?
最后,意外地拦下了一辆准备下班的公司班车巴士,司机竟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去哪里。“在7点前赶到陕西南路文化广场。”随后,他戴上了类似眼罩的东西,巴士瞬间轻巧地吸浮到高架底部,然后,沿着蓝色灯光线腾空向前一路畅通的驶去。
“这样能更清晰的驾驶?”焦躁不安中这是我唯一想说的话。
“更舒服些,因为从里面看马路就是自己预先设定的驾驶风景。”
“不会出交通事故?”
“电脑自控,我只是控制速度和方向。”
“这简直就是魔法世界里的飞行啊,会被行人发现吗?”
“放心,巴士可以自动隐形。算了下大约有8分钟的车程,你可以欣赏一下预设的风景。今天的主题是世界的冷酷尽头。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戴上眼罩想象自己想看的风景。”
![]() |
接着,我看到巴士的四周玻璃窗瞬间一起投影出立体的北欧海边景色。那是难以置信的景色,所有的车辆变成了大海上忽快忽慢的浮冰,红绿灯变成了海边公路上的时断时续的栅栏。一切的惊奇让焦躁迅速退却,七点整,巴士窗户瞬间恢复窗外的景色,司机已经把车停在了文化广场门口。我感激不尽,执意要付车费,司机却说能一起欣赏自己的杰作很开心,另外,只要望着高架下的蓝色灯光能联想到五月天的人,不管是不是真的歌迷,他的巴士都能感应到这些人的用车需求。看来司机是五月天疯狂歌迷。他说,要是我乐意,以后可以直接打电话找他,他叫毅。
下车前,我注意到车里还有五六位都戴着眼罩的乘客,难道他们也有要去的目的地?不,不,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去的地方,只是贪恋这梦幻的场景,就像电影《盗梦空间》里的那些沉迷于做梦的人。如果当时在车上旋转电影中的陀螺,是否也是永不停止的结局?
自从参加完泽的葬礼后,不可思议的事都陆续出现了,不知道还会遇上什么奇怪的事。无法解释,不如就顺其自然吧。想着沿高架底部空中飘浮的诡异巴士时,迷糊中看见音乐厅大门前有人在挥手,原来杰已经到了。
小说《一滴入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