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兰·昆德拉
![]() |
昆德拉的小说确实和20世纪对小说的主流观点有很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自从福楼拜以来,小说家开始自觉的退出全能视角,将视角自觉的限制在某一人物身上,让读者通过有限的、片段的、混乱的信息,拼凑故事的全貌,小说家不希望替读者得出结论,或者说,教诲读者。但昆德拉的小说,如”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却反其道而行之,有很强的观点论说的意味,这是他将散文运用于小说的结果。
其次,现代小说家喜欢描写,不喜叙述,喜欢运用“经验性的省略”,但昆德拉则恰恰相反,他的所谓复调小说,叙述多于描写,这使得他的小说哲理深刻,但人物有点单薄,他笔下的人物不像是有血有肉的人,倒像是某种理念的代言人。在他的小说中,经常直接写出某某想,某某人如此认为等,甚至作为一个超然的叙述者,以冷静的解剖刀,挖掘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严格的说,昆德拉的心理描写不算是心理描写(最精确还原人类思维过程的文学手法是意识流),而是一种价值观或文化现象的分析。
那么,昆德拉是好小说家吗?这取决于,你是否认同某些判定小说艺术价值的标准,而这方面没有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