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你最想念我的时刻
出现在你最想念我的时候
《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对叶问说,叶先生,我不怕告诉你,我心里有过你。喜欢人不犯法。可我对你,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这一段我很喜欢,灯光流转,章子怡凄凉又真挚的脸色,悲壮地为这一场盛大的爱慕画上了句号。人总说,人生如戏,戏如生活。电影里的大是大非若是落到我们头上,不知道最终会演绎成什么样子。
小琳是我的朋友。她总是为电影里的爱情故事而痴迷,并热衷于为每一对互相错过的男女主角构想出完美结局。她时常强调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时机”,瞄准时机,真心的爱情必然修成正果。她亲身实践过,也许不是什么模范标兵,但我还是乐于讲述她的这一段美好姻缘。
小琳刚满二十二岁,头发剪到脖颈那里,发尾卷起来,让人一看她就忍不住想起来一部叫《天使爱美丽》的电影。她从小读寄宿学校,后来离家万里读大学、工作,总是笑嘻嘻的,看不见乡愁。可她说自己的家庭情结严重,很想快些结婚。身边不乏年轻有为的男孩子追求小琳,可始终不成。因为小琳是个“大叔控”,对成熟并年长的男人更有好感。她对我解释说,这源于自己从小身边父亲形象的缺失,如今想要找一个“父亲”式的恋人,完全是心理学上的代偿行为。她能够这样理性地用心理学知识来剖析自己令我感到佩服。更重要的是她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比起那些身陷“桃花林”却只能乱抓一气的人实在幸运很多。
很快,叔进入了小琳的视野。他们在工作场合下认识,又一起参与过几次聚会。叔年长她整十岁,跟前任女朋友分手一年,人很随和。一群人坐在KTV包厢里的时候,大家都热闹起来,只有叔斯斯文文地坐在角落里。小琳见不得别人落单,跑去跟叔聊天。KTV里很吵,唱歌声音太大,两个人的话也说得不多,可却很投机。小琳每说一句话,叔都很认真地侧过脸来听。感觉的出来,叔学识广博,谈吐儒雅,跟一般的毛头小子不同。当有男人过来劝小琳喝酒的时候,叔制止了他们,他认真地说在座的姑娘们还是少喝为妙,不然会影响身体。小琳喜欢叔这样正人君子的做派,不由得产生了一些好感。
此后叔也约过小琳吃饭聊天,两个人虽然年龄有差异,却有不少共同话题。有闺蜜分析,叔那样的男人,应该会喜欢温柔贤惠的女人,跟自己年龄相当,能很快娶过来操持一个家。而小琳则是活泼机灵,一刻也停不下来的热情劲儿,叔会把这样的女孩子当妹妹,恐怕很难当恋人。这些话虽说有些道理,但并没有打扰小琳的心情。小琳告诉我,她能够感受得到,叔对她有意,每当两个人产生共鸣的时候,叔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他的心。
那为什么不表白?难道是想借着暧昧的幌子占便宜?我很困惑。
小琳说,不表白,是因为叔还没有那么喜欢自己,还没有喜欢到要决定在一起的程度。她托男同事侧面打听过叔对自己的看法,叔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他为什么不说些“人不错”、“很可爱”之类的场面话?他不说就是说明心里有鬼!小琳确信自己的直觉,叔对她的感情铁定存在,只不过现在只是小火苗,急需要添一把柴。而这把柴大概就是小琳时常说的“时机”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琳抱着这样的想法静静等待。在等待的时间里,她挖掘出了自己跟叔更多的共同点,好感度成倍递增。就在这时,有一个机会出现在了眼前。叔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有一项合作怎么也谈不成。小琳说叔这个人懂得多,也风趣,就是为人过于正派,在饭局酒桌上往往不够热情,也就谈不成公事。这里就要用到小琳了,她不仅伶牙俐齿,还总是热情洋溢,人称谈合同的“催化剂”。小琳要帮忙,自告奋勇陪同叔出席饭局。这次她陪合作方聊得十分愉快,自然也没少喝酒。叔在一旁心疼地看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送小琳回家时,小琳在他的车上睡着了。叔没叫醒她,由着她睡,自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小琳睁开眼睛,看见叔的目光,不免有些感动。叔却说更感动的是自己,今天真的多亏了小琳。人的感情有那么多种,感激跟爱情是两码事。小琳虽然在叔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准时出场,可助推力似乎不大,这令她有点闷闷不乐。
叔约小琳的次数开始增多,也开始说出一些试探性的话,类似于“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男孩子”的傻瓜问题。小琳无奈地盯着他,恨不得张口就说“我就喜欢你这类型的”。叔常带小琳去老街上的一家面馆吃面,两个人都喜欢那里的气氛,热气腾腾,好像能消除许多隔阂。小琳暗暗地以为,两个人这样头碰头吃着热汤牛肉面,听见店外头叫卖麦芽糖的声音,很像老夫老妻的日常生活。可浪漫的事情应该与这里无缘。叔对小琳说,告诉你一个秘密这里的位置很好,过年的时候市中心的广场放烟火,从这里刚好可以看见。叔独自离家在外工作,逢年过节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多些。孤独地看着焰火,小琳想象了那个画面,感到很美。不过面对止步不前的所谓“爱情”,她还是感到憋闷,于是随手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到叔的碗里,干巴巴地说,别说了,快吃吧。
不知道是不是年轻人都急于确认爱情,而年长一些的都怯于确认。总之,叔对小琳更好了,可还是维持着礼貌的距离。照这样的情势发展下去,恐怕真的会当成自己的亲生妹妹。赶巧当时有个小琳的男同学来公司实习,很快就对小琳展开了明确的爱情攻势。大家看他们两个很是般配,都暗暗称赞起来。叔听说了这些后,与小琳之间的距离感更强了。小琳说他整个人呈现出了一副甘愿认输的颓废感,恨得她牙痒痒。
小琳当然没有答应她的男同学,也没想用那位男同学来刺激叔。她继续看爱情电影,继续总结每个爱情故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继续编织着自己的美好幻想。新年很快到来了,就在跨年的那天晚上,小琳跟我们几个闺蜜一起聚会。我们提议不如叫叔一起来玩,她拒绝了,脸上流露出一些失望的神色。她一直等待着叔的邀约,不料叔那边没有任何动静。不过禁不住我们的怂恿,她还是打了电话给叔。电话接通后,听见她的声音,叔很惊讶,说话都有些结巴。小琳问叔在哪里,叔说在之前一起吃饭的面馆。小琳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一个人吗?叔说是。小琳干脆地说,等我,我马上到。
她挂了电话,穿上外套,围上围巾的工夫,我们几个闺蜜拉住她,问她要做什么去,为什么不直接让叔过来。有个闺蜜说,小琳这样会不会太主动了,难道要表白?
小琳笑了笑说,她记得叔告诉她那个烟火的故事,她还记得叔说那是个秘密,所以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她完全可以确定,此刻叔会想起她。她希望在他想起自己的一刻,自己就能够在他身边。因为想念太辛苦,人总是耗不起的。
小琳飞奔了出去,飞奔到了那家面馆。由于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小琳到的时候烟火已经放起来了。她冲进面馆,叔“腾”地站了起来。小琳说你干嘛这么激动,叔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我看烟花呢。
他们两个并肩看着烟花。周围很喧闹,可却像是一瞬间时空都静止。叔说,刚刚我吃了一碗牛肉面,想起来你把牛肉夹给我,我忍不住很想你。
他从不说这样感情充沛的话,这会儿说起来也不好意思看她。可他说得很真挚。他说,我我不太敢相信,我正想着你,你就打电话来了。
小琳说你想见我,我就来了,生活其实很容易。
叔就就着她的话说,生活很容易,那么跟我一起生活会不会很难?你愿意跟我一起试一试吗?
小琳笑了,她从来都不故作矜持,她兴奋地脸红扑扑,笑嘻嘻地说,行啊,那我试试看吧。
叔当然对小琳说了更肉麻的表白,但小琳拒绝告诉我们。得知这一点甜蜜已经足够让我们为她高兴。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琳所践行的“出现在对方最想念你的时候”。不得不说,这样的时机很难把握,对方必须要“想念你”,这是对感情基础的要求。而就算时机到了眼前,是不是能够放下虚荣心,甚至不计前嫌,及时地奔向爱人身边,做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可感情的事情外人总也说不清,你若是自己感到这种出现是有价值的,放心去做就好啦。
我见过赌气分手的情侣,硬撑着“我知道他在找我可我偏偏就是不回来”;我也见过习惯了“欲擒故纵”,偏要吊人胃口的情场老手。恕我直言,他们很难获得大团圆的结局。人的想念跟需要太珍贵,同时兼具时效性,那一刻、那一刹那、那一瞬间,你没有出现,你可能就立刻“出局”,而这背后还承载着另一个人的巨大失望。恋爱之中的人需要鼓励与肯定,无论初期还是中期。你的“及时出现”就是在乎对方感受的最佳鼓励与肯定,胜过甜蜜的万语千言。因此当属于你的时机来临,抓住它,就能离幸福更近一步。
前几天小琳带着叔请我们几个朋友吃饭。在席间我们谈论到,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应该给她什么。大家给出的答案都不相同。小琳问叔,叔说,是给她一个完整的家。这话很令我感动。后来我又想起来,这话是电影《越光宝盒》里的台词。看来在爱情电影方面,叔跟小琳的确很有共同语言。目前他们二人正商量着订婚仪式,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彼此理解与相爱的美好。我要送上我真挚的祝福。
我喜欢那首歌叫《思念是一种病》,唱得真好。如果有人害了这种病,别浪费自己成为良药的机会。这也会成为你最美好的回忆的,我相信。
《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对叶问说,叶先生,我不怕告诉你,我心里有过你。喜欢人不犯法。可我对你,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这一段我很喜欢,灯光流转,章子怡凄凉又真挚的脸色,悲壮地为这一场盛大的爱慕画上了句号。人总说,人生如戏,戏如生活。电影里的大是大非若是落到我们头上,不知道最终会演绎成什么样子。
小琳是我的朋友。她总是为电影里的爱情故事而痴迷,并热衷于为每一对互相错过的男女主角构想出完美结局。她时常强调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时机”,瞄准时机,真心的爱情必然修成正果。她亲身实践过,也许不是什么模范标兵,但我还是乐于讲述她的这一段美好姻缘。
小琳刚满二十二岁,头发剪到脖颈那里,发尾卷起来,让人一看她就忍不住想起来一部叫《天使爱美丽》的电影。她从小读寄宿学校,后来离家万里读大学、工作,总是笑嘻嘻的,看不见乡愁。可她说自己的家庭情结严重,很想快些结婚。身边不乏年轻有为的男孩子追求小琳,可始终不成。因为小琳是个“大叔控”,对成熟并年长的男人更有好感。她对我解释说,这源于自己从小身边父亲形象的缺失,如今想要找一个“父亲”式的恋人,完全是心理学上的代偿行为。她能够这样理性地用心理学知识来剖析自己令我感到佩服。更重要的是她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比起那些身陷“桃花林”却只能乱抓一气的人实在幸运很多。
很快,叔进入了小琳的视野。他们在工作场合下认识,又一起参与过几次聚会。叔年长她整十岁,跟前任女朋友分手一年,人很随和。一群人坐在KTV包厢里的时候,大家都热闹起来,只有叔斯斯文文地坐在角落里。小琳见不得别人落单,跑去跟叔聊天。KTV里很吵,唱歌声音太大,两个人的话也说得不多,可却很投机。小琳每说一句话,叔都很认真地侧过脸来听。感觉的出来,叔学识广博,谈吐儒雅,跟一般的毛头小子不同。当有男人过来劝小琳喝酒的时候,叔制止了他们,他认真地说在座的姑娘们还是少喝为妙,不然会影响身体。小琳喜欢叔这样正人君子的做派,不由得产生了一些好感。
此后叔也约过小琳吃饭聊天,两个人虽然年龄有差异,却有不少共同话题。有闺蜜分析,叔那样的男人,应该会喜欢温柔贤惠的女人,跟自己年龄相当,能很快娶过来操持一个家。而小琳则是活泼机灵,一刻也停不下来的热情劲儿,叔会把这样的女孩子当妹妹,恐怕很难当恋人。这些话虽说有些道理,但并没有打扰小琳的心情。小琳告诉我,她能够感受得到,叔对她有意,每当两个人产生共鸣的时候,叔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他的心。
那为什么不表白?难道是想借着暧昧的幌子占便宜?我很困惑。
小琳说,不表白,是因为叔还没有那么喜欢自己,还没有喜欢到要决定在一起的程度。她托男同事侧面打听过叔对自己的看法,叔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他为什么不说些“人不错”、“很可爱”之类的场面话?他不说就是说明心里有鬼!小琳确信自己的直觉,叔对她的感情铁定存在,只不过现在只是小火苗,急需要添一把柴。而这把柴大概就是小琳时常说的“时机”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琳抱着这样的想法静静等待。在等待的时间里,她挖掘出了自己跟叔更多的共同点,好感度成倍递增。就在这时,有一个机会出现在了眼前。叔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有一项合作怎么也谈不成。小琳说叔这个人懂得多,也风趣,就是为人过于正派,在饭局酒桌上往往不够热情,也就谈不成公事。这里就要用到小琳了,她不仅伶牙俐齿,还总是热情洋溢,人称谈合同的“催化剂”。小琳要帮忙,自告奋勇陪同叔出席饭局。这次她陪合作方聊得十分愉快,自然也没少喝酒。叔在一旁心疼地看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送小琳回家时,小琳在他的车上睡着了。叔没叫醒她,由着她睡,自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小琳睁开眼睛,看见叔的目光,不免有些感动。叔却说更感动的是自己,今天真的多亏了小琳。人的感情有那么多种,感激跟爱情是两码事。小琳虽然在叔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准时出场,可助推力似乎不大,这令她有点闷闷不乐。
叔约小琳的次数开始增多,也开始说出一些试探性的话,类似于“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男孩子”的傻瓜问题。小琳无奈地盯着他,恨不得张口就说“我就喜欢你这类型的”。叔常带小琳去老街上的一家面馆吃面,两个人都喜欢那里的气氛,热气腾腾,好像能消除许多隔阂。小琳暗暗地以为,两个人这样头碰头吃着热汤牛肉面,听见店外头叫卖麦芽糖的声音,很像老夫老妻的日常生活。可浪漫的事情应该与这里无缘。叔对小琳说,告诉你一个秘密这里的位置很好,过年的时候市中心的广场放烟火,从这里刚好可以看见。叔独自离家在外工作,逢年过节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多些。孤独地看着焰火,小琳想象了那个画面,感到很美。不过面对止步不前的所谓“爱情”,她还是感到憋闷,于是随手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到叔的碗里,干巴巴地说,别说了,快吃吧。
不知道是不是年轻人都急于确认爱情,而年长一些的都怯于确认。总之,叔对小琳更好了,可还是维持着礼貌的距离。照这样的情势发展下去,恐怕真的会当成自己的亲生妹妹。赶巧当时有个小琳的男同学来公司实习,很快就对小琳展开了明确的爱情攻势。大家看他们两个很是般配,都暗暗称赞起来。叔听说了这些后,与小琳之间的距离感更强了。小琳说他整个人呈现出了一副甘愿认输的颓废感,恨得她牙痒痒。
小琳当然没有答应她的男同学,也没想用那位男同学来刺激叔。她继续看爱情电影,继续总结每个爱情故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继续编织着自己的美好幻想。新年很快到来了,就在跨年的那天晚上,小琳跟我们几个闺蜜一起聚会。我们提议不如叫叔一起来玩,她拒绝了,脸上流露出一些失望的神色。她一直等待着叔的邀约,不料叔那边没有任何动静。不过禁不住我们的怂恿,她还是打了电话给叔。电话接通后,听见她的声音,叔很惊讶,说话都有些结巴。小琳问叔在哪里,叔说在之前一起吃饭的面馆。小琳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你一个人吗?叔说是。小琳干脆地说,等我,我马上到。
她挂了电话,穿上外套,围上围巾的工夫,我们几个闺蜜拉住她,问她要做什么去,为什么不直接让叔过来。有个闺蜜说,小琳这样会不会太主动了,难道要表白?
小琳笑了笑说,她记得叔告诉她那个烟火的故事,她还记得叔说那是个秘密,所以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她完全可以确定,此刻叔会想起她。她希望在他想起自己的一刻,自己就能够在他身边。因为想念太辛苦,人总是耗不起的。
小琳飞奔了出去,飞奔到了那家面馆。由于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小琳到的时候烟火已经放起来了。她冲进面馆,叔“腾”地站了起来。小琳说你干嘛这么激动,叔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噢,我看烟花呢。
他们两个并肩看着烟花。周围很喧闹,可却像是一瞬间时空都静止。叔说,刚刚我吃了一碗牛肉面,想起来你把牛肉夹给我,我忍不住很想你。
他从不说这样感情充沛的话,这会儿说起来也不好意思看她。可他说得很真挚。他说,我我不太敢相信,我正想着你,你就打电话来了。
小琳说你想见我,我就来了,生活其实很容易。
叔就就着她的话说,生活很容易,那么跟我一起生活会不会很难?你愿意跟我一起试一试吗?
小琳笑了,她从来都不故作矜持,她兴奋地脸红扑扑,笑嘻嘻地说,行啊,那我试试看吧。
叔当然对小琳说了更肉麻的表白,但小琳拒绝告诉我们。得知这一点甜蜜已经足够让我们为她高兴。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琳所践行的“出现在对方最想念你的时候”。不得不说,这样的时机很难把握,对方必须要“想念你”,这是对感情基础的要求。而就算时机到了眼前,是不是能够放下虚荣心,甚至不计前嫌,及时地奔向爱人身边,做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可感情的事情外人总也说不清,你若是自己感到这种出现是有价值的,放心去做就好啦。
我见过赌气分手的情侣,硬撑着“我知道他在找我可我偏偏就是不回来”;我也见过习惯了“欲擒故纵”,偏要吊人胃口的情场老手。恕我直言,他们很难获得大团圆的结局。人的想念跟需要太珍贵,同时兼具时效性,那一刻、那一刹那、那一瞬间,你没有出现,你可能就立刻“出局”,而这背后还承载着另一个人的巨大失望。恋爱之中的人需要鼓励与肯定,无论初期还是中期。你的“及时出现”就是在乎对方感受的最佳鼓励与肯定,胜过甜蜜的万语千言。因此当属于你的时机来临,抓住它,就能离幸福更近一步。
前几天小琳带着叔请我们几个朋友吃饭。在席间我们谈论到,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应该给她什么。大家给出的答案都不相同。小琳问叔,叔说,是给她一个完整的家。这话很令我感动。后来我又想起来,这话是电影《越光宝盒》里的台词。看来在爱情电影方面,叔跟小琳的确很有共同语言。目前他们二人正商量着订婚仪式,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彼此理解与相爱的美好。我要送上我真挚的祝福。
我喜欢那首歌叫《思念是一种病》,唱得真好。如果有人害了这种病,别浪费自己成为良药的机会。这也会成为你最美好的回忆的,我相信。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