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拉面的故事
对于喜欢吃面的我而言,就现在吃到的口味,还是觉得陕西的面食有味道。劲道的口感,真的不愧是面中之王呢。不过今天想聊的倒不是吃,而是由面引出的一个故事。
其实陕西的面味道虽好,可是街头巷尾遍的及却是兰州拉面馆。说是兰州拉面可是多是青海附近的人开的,由此对于如此好奇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我来说,吃饭聊天就成了我学习的机会。每个兰州的面馆去的多了,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他们少数民族的特点。比如他们是信伊斯兰教的,没有汉人的春节过年一说,他们有做礼拜的习惯,结婚的妇女要包头,头发不可让丈夫以外的人看到,面馆是男主揉面,女主炒菜。这些是浅显的了解,这一次吃面有了一个更有趣的发现。
等他们做饭的空闲我安静的看着给我做炒面的女人,面容小巧秀丽,看似年纪很小,可是在里屋已有两个孩童的唱歌声。趁上菜之即,我与之攀谈:“你有2个小孩”?她回:是啊,一个女孩一个男孩。说完又回到里屋了。我边吃着面,边看着这个女人,她的模样好是年轻,应该也就是20左右吧,可是又想了一下她已有2个小孩,年纪真是猜不准。待我吃完付款时,我就问她:“你结婚很早吧”。
她说:“嗯,23,23了现在,我们结婚早,我结婚是17岁,女孩现在5岁,男孩4岁”,这时旁边的小男孩半推着门看着我。
我好奇的问她:“你们那边对结婚年纪没有要求,可以领结婚证吗”?
她笑着说:“我们不领证,我们结婚就是介绍人介绍互相一下就结婚了,之前也都是不认识的”
我问:“你们女孩结婚都这么早”?
她说:“小的是17,一般18-20左右吧”。
我问:“那男的呢,结婚也是17吗”?
她说:“男的没这么小,她转头看了一下他的丈夫,他比我大4岁,男的差不多是20左右开始结吧”。也许这个时间没什么客人,她呢倒是主动的和我多聊了起来,说“如果男的和女的离婚就是一句话的事,然后孩子也带不走,什么也带不走。”可能看我有点小吃惊还补充到“我们那边结婚证都没领有的是,也都这样,如果离婚就是男人的一句话”。
我略感不服气的问道:“那有没有女的结婚了,但有人看上你了,非你不娶的,反正你们又没结婚证,女人也可以说走就走么”。
其实在我说这句的时候我有注意他丈夫的表情,他看着自己手机上的电影,时不时也抬头看我两眼,表情也是淡定。
她坚定的摇摇头说“这种情况很少”。
可能是有人说话,她的两个孩子都静静的待着,女孩依靠在爸爸边看着手机,男孩倚着门睁着眼睛一直看着我们聊天。
我笑道“你的两个孩子真是可爱,都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爸爸一样哦”。
这时他的丈夫略有表情的看了看我,好像有微微带笑。我想他反正也不大,被人夸也会高兴吧。
我接着问:“你还会再要几个孩子吗”?
她说“已经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了,就不想要了”。她说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大哥,下面有个双胞胎妹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将来是指望男孩养老的。今年过年会回老家看看,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想着一进门看到他家的营业执照还不是青岛发的是,写的是青海地区,有效期到13年也早已过期,当初还想过期的饭店,能卫生么。不过想想现在都是私人开的饭店,好与不好和有没有营业执照并不太多关联。想着吃面而已倒也做罢了。
说着的工夫进来了几位客人,想着女人还要掌勺做饭呢,便不好意思再打扰了。走出门口,想着和她的谈话内容,入乡随俗,以及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便在你出行和出游中了解。
少数民族有他自己的方式,他们有信仰,回民都在各地有做礼拜的习惯,听说讲教里面也有规劝如何守妇道,教人向善吧,所以想来只有汉族人有出轨一说,回民应该是极少有的吧。
每个地方的特色,习惯都不同,因为不同才觉得奇特。想着遇到的这个故事,也着实想有机会多出去转转,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听听每个人的故事!
其实陕西的面味道虽好,可是街头巷尾遍的及却是兰州拉面馆。说是兰州拉面可是多是青海附近的人开的,由此对于如此好奇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我来说,吃饭聊天就成了我学习的机会。每个兰州的面馆去的多了,多多少少也了解了他们少数民族的特点。比如他们是信伊斯兰教的,没有汉人的春节过年一说,他们有做礼拜的习惯,结婚的妇女要包头,头发不可让丈夫以外的人看到,面馆是男主揉面,女主炒菜。这些是浅显的了解,这一次吃面有了一个更有趣的发现。
等他们做饭的空闲我安静的看着给我做炒面的女人,面容小巧秀丽,看似年纪很小,可是在里屋已有两个孩童的唱歌声。趁上菜之即,我与之攀谈:“你有2个小孩”?她回:是啊,一个女孩一个男孩。说完又回到里屋了。我边吃着面,边看着这个女人,她的模样好是年轻,应该也就是20左右吧,可是又想了一下她已有2个小孩,年纪真是猜不准。待我吃完付款时,我就问她:“你结婚很早吧”。
她说:“嗯,23,23了现在,我们结婚早,我结婚是17岁,女孩现在5岁,男孩4岁”,这时旁边的小男孩半推着门看着我。
我好奇的问她:“你们那边对结婚年纪没有要求,可以领结婚证吗”?
她笑着说:“我们不领证,我们结婚就是介绍人介绍互相一下就结婚了,之前也都是不认识的”
我问:“你们女孩结婚都这么早”?
她说:“小的是17,一般18-20左右吧”。
我问:“那男的呢,结婚也是17吗”?
她说:“男的没这么小,她转头看了一下他的丈夫,他比我大4岁,男的差不多是20左右开始结吧”。也许这个时间没什么客人,她呢倒是主动的和我多聊了起来,说“如果男的和女的离婚就是一句话的事,然后孩子也带不走,什么也带不走。”可能看我有点小吃惊还补充到“我们那边结婚证都没领有的是,也都这样,如果离婚就是男人的一句话”。
我略感不服气的问道:“那有没有女的结婚了,但有人看上你了,非你不娶的,反正你们又没结婚证,女人也可以说走就走么”。
其实在我说这句的时候我有注意他丈夫的表情,他看着自己手机上的电影,时不时也抬头看我两眼,表情也是淡定。
她坚定的摇摇头说“这种情况很少”。
可能是有人说话,她的两个孩子都静静的待着,女孩依靠在爸爸边看着手机,男孩倚着门睁着眼睛一直看着我们聊天。
我笑道“你的两个孩子真是可爱,都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爸爸一样哦”。
这时他的丈夫略有表情的看了看我,好像有微微带笑。我想他反正也不大,被人夸也会高兴吧。
我接着问:“你还会再要几个孩子吗”?
她说“已经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了,就不想要了”。她说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大哥,下面有个双胞胎妹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将来是指望男孩养老的。今年过年会回老家看看,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想着一进门看到他家的营业执照还不是青岛发的是,写的是青海地区,有效期到13年也早已过期,当初还想过期的饭店,能卫生么。不过想想现在都是私人开的饭店,好与不好和有没有营业执照并不太多关联。想着吃面而已倒也做罢了。
说着的工夫进来了几位客人,想着女人还要掌勺做饭呢,便不好意思再打扰了。走出门口,想着和她的谈话内容,入乡随俗,以及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便在你出行和出游中了解。
少数民族有他自己的方式,他们有信仰,回民都在各地有做礼拜的习惯,听说讲教里面也有规劝如何守妇道,教人向善吧,所以想来只有汉族人有出轨一说,回民应该是极少有的吧。
每个地方的特色,习惯都不同,因为不同才觉得奇特。想着遇到的这个故事,也着实想有机会多出去转转,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听听每个人的故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