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味道
![]() |
前言
又过一年,人又老了一岁,昨天被个94年左右的女生问:“是不是你年纪大了才不怎么说话了?” 尼玛!
这是我自己住的第一年,是自己单独在另外一个城市的第一年 。越来越沉默,是因为没有人可以说话,尽管是有新认识的人,但层次不一样,无法有太多深层次的话题。
既然不同,那就一个人。
既然 沉默,那就沉默。
静下来了才能听到更多的声音。
上海,可以说是文化之都,追求艺术、时尚等各种活动很多。各种形式都有。
12月份在季风书园看了《沙丁鱼游戏》的话剧,敬佩这这些人。
季风书园,“独立的文化立场,自由的思想表达“,十分著名的书店,能在那举办的活动,质量甚高。
今天参与了领声团队的《声音的味道》,文学朗诵会,关于声音的分享会。鉴于上次看话剧的人太多,这次早早到场坐位置。
要把文字活起来,方式目前不多,一种是银幕表演,即电视剧电影等,整个大环境来配合;一种是动作演绎,即舞台剧、话剧等,通过现场动作、声音、微环境等来演绎故事;一种是通过演唱,把文字唱活;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朗诵。人们都会愿意为电影、舞台剧、话剧、演唱会买门票,但朗诵会估计是没太多人愿意花钱去现场。
当然,今天这次也是免费的。这种以声音为主的活动其实不多。起码,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的。
在开始之前,我一直在猜想,这声音到底会以哪种方式来传递出味道。戏剧?那就不仅是声音了,还有动作和表情。
仅仅朗诵诗词?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很闷吧。但,现场的精彩,让我开了眼界。
然而,终于开场了。听介绍,是会把一些美好的诗词或剧本片段通过朗诵来传递文字 的味道。直入主题。
![]() |
第一场:《四月的纪念》
讲述一段情感。
那位女生的声音是真的一流!完完全全可以让人痴迷,有点跟她时尚的样子不达。因为她的声音是知性的。样子有点像香港的谢安琪。在现场,被她的声音迷得不得了。
两个人的朗诵配合,不需要像演员那样各种动作表情 ,只需要那声音,就把整个故事演绎得那么澎湃。
![]() |
第二场:《母亲们的手》
讲述某个小部落的母亲们都是侧声左边睡觉,总压着左手。到底是为什么?
呃,因为朗诵人太帅,没法好好听故事,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压着左手。。。。
三个人里面,只有他是表情和声音一起演绎的,这是声音跟灵魂结合的表现吗?
![]() |
整个活动的高潮,是《冰雪奇缘》的现场配音。原来他们这个团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湖南长沙配音演员。为各种电影配音。
第一次现场看配音,我没看过冰雪奇缘,但现场配得太牛B了!绝对的专业!跟他们朗诵的声音不一样,本来厚厚的声音,在配雪人的声音时,完全是不一样!绝对是雪人它本人的声音!三个人的配合,实在精彩!这就是声音的魅力!害我好想看冰雪奇缘哦!
![]() |
还有一名企业家,也是声音发烧友,上台朗诵了他自己曾经为某电影配音过的著名台词,还有自己喜爱的一首诗词。
另外,有一个电台主播,也是特意从外地坐飞机过来参与这场活动,现场即兴演绎自己在路上写的一段文字。
起名《让宅女不宅的声音》 ,就是讲他旁边的女生,平常是千年宅,今天还特意不宅了,来这次活动。。。
![]() |
关于声音
如果说,眼睛是灵魂的窗口,那声音应该是灵魂的味道。
眼睛负责让灵魂被看通透,声音是让灵魂被听到。
你可以通过眼神去猜想这个人的想法,但不能知道他的内心世界。
声音可以让你知道这个人的好与坏,当时的想法,内心世界的色彩。
而现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把人的节奏加速,世界变得复杂,人心无法宁静。
你说,你有多久没好好静下来听家人唠叨了?
你说,你有多久没像以前那样,跟闺蜜好好坐下来听对方说话了?
手机总是在手上不断地刷屏。
互联网把信息碎片化,把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塞得慢慢的,没有缝隙让人静下来。
我们已经喜欢刷朋友圈去知道朋友们的近况,甚少打电话去心对心对话。
用点赞来表示阅读,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你是手滑还是APP推送的赞。
你的一个赞,感觉是在上班打卡签到。
朋友,我也想听听你的声音,而不是你的一个赞。
我说的声音,是你的心声,是你看到我发的一些文字,你通过文字,阅读到了我的心声吗?
如果听到了,为何不写一点文字,来回应?而不是莫名的点赞?
点赞的是几个意思?
那天跟女神喝酒聊天,一直在不满我的那个,说:“你太在乎别人的评论了,你会活得很累的。你总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是一个91年的女生对我说的话。我不生气,我不怪她,因为曾经我在她这个年龄也是这么的无知。
曾经一度我也以为自己写这么多文字,就是想博求目光,装B。
到了2015年,发现文字其实都是孤独的,我不是想装B才写的文字,而是文字能最真实地表达出我的思想。
我在乎是否有人评价,而不是点赞。
因为我迫切想知道看完我写的文字后,你有什么看法?我的文字没有给你带去一点想法?没有引起你的思考?
我迫切有人评论,是因为我述说完自己的心声后,想听到你们的心声。你们的声音在此刻会是怎样的。
对我的故事表示同情?对我的出走表示羡慕?
朋友,能不吝啬吗?我很想听听你现在过得怎样,你看完我的文字后有没有一丝的触动 ,可以让你有了更多关于自己的想法。
我想听你的想法。
朋友,我想听到你在看完我的文字后,也述说一下你现在过得好不好,评论完关于我的文字后,顺便也留下你的文字,
我更希望的是我们可以有思想的交汇,而不是每次我在做自己的陈述。
我们是同阶段的人,应该结伴同行。
今天我就做了这一步。活动结束后,想反馈一下自己的想法,就发了微信给这个声音的公众号,本没打算会有人回复,因为公众号总是不回复。但,居然回复了!
我相信,我的想法反馈,是让他们得到鼓舞的。不是我的好话,就算是不好的话我相信他们也是开心的。
因为有反馈才会进步,有反馈,才表示这场活动是真的得到了尊重,不管好坏,这表示有人在乎了。
朋友们,不要麻木,情感不要被岁月抹平。不要做点赞党,我们需要的是你的声音。
在坚持梦想的道路上是孤独的,正是这份孤独太大,才那么多人没法坚持下去。
你的声音或者正是追梦人的养分,有你的声音,追梦人才不会觉得孤单。
![]() |
因为得到了允许,所以想要分享这声音,豆瓣没法上传了。可惜了。自己留着欣赏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