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谷香堂】宣德炉的多面使用的价值
![]() |
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从明清到民国,铜炉都是文人、士大夫、收藏家的珍爱之物,明晚期大收藏家项子京就收藏了很多铜炉。铜炉既可以具有官窑般的标准和严谨,又可以蕴藏明晚期私家款般的文人情怀,其内涵丰富,充满古典韵味。
宣德炉的样貌主要分为明式、清式两种。明式美学思想注重线条,更多的是文人趣味;而清代注重用料要足、分量重,端庄华美,代表着官家趣味。
![]() |
这两代美学风格是截然不同的。明代文人士大夫占主体,清代是将军文化。所以乾隆时期的炉都是繁复花哨的造型,清代也有意回避明代的风格。”以狮耳炉为例,狮子百兽之王,有威武的意象,所以军队的衙门更多使用狮头。清代造型的狮头通常比较凶比较呆,而明代的狮头更为传神。每种炉型都反映着当时使用的环境、场所。
还比如冲天耳炉,更多用在祭祀,祈福;蚰龙造型的炉更多使用在书房;天鸡耳炉,则更多用在闺房,因为天鸡古代有凤凰之意。不同炉型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脉络,这成就了它可以成为系列收藏的原因。
香炉更多的还是文人趣味,它本身呈现着简约、素雅、安静的美。而它的审美传统则源自宋瓷,是以铜的材质去追求瓷的质感。铜炉给人的感觉本来是硬的,但是拿在手中,其线条和工艺都是可以拿来玩味的。
宣德炉是个多面体。如果用人物形象来形容,狮头炉肯定像武夫,天鸡耳炉像婉约的女子,明代造型小巧的炉子就是温润的君子。
点一把幸运火,加一捆旺福柴,熬一锅热情水,添一串幸福果,盛一碗美满粥,撒一把五香粉,品一口溜溜顺,乐一脸灿烂笑。腊八节,祝你尽品吉祥如意!
回复A查看老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