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从何来
——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辅导课上,哥电话:“几个人啊,怎么这么乱?”
“没有啊,六七个吧,有俩学生在说题。”
第一次警觉:我的课堂有点乱了吧?
。。。。。。
“老师,今天还要麻婆豆腐!”“你今天又被狗追了吧?”“哈哈哈哈!”“呵呵呵呵!”“What a biliy~~~”他们的嗓门越来越大,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我义务奉献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清楚的意识到:我的课堂太乱了~~
于是,摔书,提高分贝,但他们没被镇住,我反而是越来越气了。
想当初,面对60个哇哇哭的3岁小孩子,也没这么无助过。
。。。。。。
还是我适应的太慢了,至今仍无法游刃并驾驭于目前的角色转换。所以,一切都是问题。
1、 课堂的定位:肯定不是集体新授课,但也不同于自习课,因为几乎每个人的每一科都需要讲解才能完成。
2、 辅导方法的定位:化零为整的讲解方法是我最省事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可以直接抄上答案。但这样的讲解势必会增强他们的依赖性和干扰其他的孩子,因此,不在新课或难题较多时轻易不用。还有就是逐人逐题随时指导,弊端是同样一道题要重复讲上三四遍,而且往往是上道题讲完下道题还要讲,耽搁过多时间而缩减批改作业时间。
3、 学习态度:动不动就是我不会,不肯动脑甚至静下心来认真读一下,大有你不教我就不做之意,晚就晚,反正我不急。
4、 自控能力:每个人都需要陪,老师离开我就玩,我就说,反正你在忙,顾不上我。
5、 作业太多:一会儿读英语,一会儿背课文,让他出声太吵,小声他又不会。每人来个六七项,哪项不得用眼看过,用心算过,用耳听过。手到擒来还好,赶上几篇阅读几道难题自己先读半天想半天他早和人聊天说笑去了谁会在那一直等你。
算了,头都大了,焦头烂额。办法还得自己想,主意还得自己拿,先睡觉去了~~
~待续~
辅导课上,哥电话:“几个人啊,怎么这么乱?”
“没有啊,六七个吧,有俩学生在说题。”
第一次警觉:我的课堂有点乱了吧?
。。。。。。
“老师,今天还要麻婆豆腐!”“你今天又被狗追了吧?”“哈哈哈哈!”“呵呵呵呵!”“What a biliy~~~”他们的嗓门越来越大,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晚,我义务奉献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清楚的意识到:我的课堂太乱了~~
于是,摔书,提高分贝,但他们没被镇住,我反而是越来越气了。
想当初,面对60个哇哇哭的3岁小孩子,也没这么无助过。
。。。。。。
还是我适应的太慢了,至今仍无法游刃并驾驭于目前的角色转换。所以,一切都是问题。
1、 课堂的定位:肯定不是集体新授课,但也不同于自习课,因为几乎每个人的每一科都需要讲解才能完成。
2、 辅导方法的定位:化零为整的讲解方法是我最省事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可以直接抄上答案。但这样的讲解势必会增强他们的依赖性和干扰其他的孩子,因此,不在新课或难题较多时轻易不用。还有就是逐人逐题随时指导,弊端是同样一道题要重复讲上三四遍,而且往往是上道题讲完下道题还要讲,耽搁过多时间而缩减批改作业时间。
3、 学习态度:动不动就是我不会,不肯动脑甚至静下心来认真读一下,大有你不教我就不做之意,晚就晚,反正我不急。
4、 自控能力:每个人都需要陪,老师离开我就玩,我就说,反正你在忙,顾不上我。
5、 作业太多:一会儿读英语,一会儿背课文,让他出声太吵,小声他又不会。每人来个六七项,哪项不得用眼看过,用心算过,用耳听过。手到擒来还好,赶上几篇阅读几道难题自己先读半天想半天他早和人聊天说笑去了谁会在那一直等你。
算了,头都大了,焦头烂额。办法还得自己想,主意还得自己拿,先睡觉去了~~
~待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