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4年度佳片
片单前10部刊登在《环球银幕》杂志的编辑之选里,由于选择时还有一些电影没看到,所以不算全面,以下作为补充,正好和前一篇Diogo所选数量一样,共24部。排名不分先后,标注**者是我和Diogo的共同选择。
1.《女性瘾者(导演版)》
拉斯·冯·提尔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2.《少年时代》
今年让我同时最感动和最唏嘘的一部。
3.《苦路十四站》
长镜头和故事、主题的完美结合。
4.《我们善熙》
洪尚秀已经练成了化骨绵掌。
5.《爱很怪》
比导演前作《点亮灯光》更轻盈。
6.《皮囊之下》**
极简主义科幻神作。
7.《你爱的某人》
北欧很冷,该片温暖让人觉得珍贵。
8.《格洛利亚》
有点像《第九朵云》,不过更容易进入。
9.《奇怪的猫咪》
有柏林学派风味,冷静但让人后背发凉。
10.《自由牧场》
少年情怀总是诗。
11.《最完美的离婚 :2014特别篇》
这是日剧《最完美的离婚》的剧场终结篇,当然风格还是和电视剧本身一样。如果喜欢这部日剧的人一定也会喜欢这部剧场篇。
12.《唯爱永生》**
把吸血鬼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孤独、敏感写得很好。底特律的废弃感、摩洛哥Tangier小巷子的迷离都拍得很迷人。
13.《狐狸猎手》
Steve Carell的表现非常抢眼,让人对他的印象大幅改变。他和Channing Tatum之间含蓄描写的性张力也是我佩服Bennett Miller的地方。
14.《冬眠》
最有张力的一场戏是女主角去送钱、钱被对方扔进火堆,对方的眼神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结尾男主角在室外凝视楼上女主角的眼神也颇好。
15.《不求上进的玉子》
日本近两年的电影让人提不起任何兴趣,不过山下敦宏所描绘的那种好笑的现实让人觉得很可亲近,前田敦子也很可爱。
16.《移民》
最后一镜,镜中人背影和迷蒙窗外远去的小木船,是大师级的。
17.《特纳先生》**
把艺术大师拍得像一个平常人,只不过,他笔下那伟大的秘密,谁也不会知晓。《特纳先生》将两个女人的守候拍得极其精确,很让人动容,却一点不煽情。
18.《伟大的博物馆》(The Great Museum)
我们更容易对艺术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呈现艺术品的场所。《伟大的博物馆》讲述的是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平日策展布展、养护展品的故事,拍得非常有趣。这些工作人员幕后的生活非常生动,他们工作的价值,一点也不逊于艺术品本身。2013年的电影《博物馆时光》也在这个博物馆拍摄,两者相互对照看,会让人更想去这里欣赏艺术作品。
19.《深狱父子情》**
很少能看到像杰克·奥康奈尔在《深狱父子情》当中那样的表演,充满身体的暴力性,他是天生的演员。荔枝文化之前的文章有介绍过,喜欢他的人可以回过头去看。
20.《第四公民》
爱德华·斯诺登邀请了该片女导演到香港与之见面,该片就记录了他在香港的那些日子,极具紧张和惊悚。全程让人屏住呼吸,其中通过他透露的棱镜计划细节让人震惊。结尾他在莫斯科和女友做饭的镜头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未来的生活,并不因他获得了俄罗斯的居留许可,就减少了一丝的惊悚。
21.《修女伊达》
镜头构图很特别,整体缓慢隽永,伤感也恰到好处,描绘的爱情浪漫,最终伊达对情人的问话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般的透彻绝望。其实结尾的镜头可以不必,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她做出了选择。
22.《然后呢?告诉我》
葡萄牙导演Joaquim Pinto记录了他在治疗艾滋病期间和他丈夫的乡间生活,极具勇气,同时也饱含爱与乐观。
23.《利维坦》**
意象杰出:海中鲸鱼、鲸鱼骨头的奇观(罕见和废弃感),男主和市长儿子仰望教堂(旧与新)的POV、对耶稣眼神的凝视都是对塔可夫斯基的某种承继。从室内拍摄的推土机推倒房屋的镜头尤为让人惊异。不是萨金塞夫最好的作品,但非常完整,结构精巧,运镜延续了以往的诗意。批判是绵里藏针,如最后市长听牧师关于“真相”的言论和法庭上极快的判决念白。
24.《爆裂鼓手》**
可以让人做多种解读,也正是这点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它的主题是很少有人触碰的:真正的杰出是什么,需要多无私的付出才能获取——要弃绝爱和牵挂。
![]() |
1.《女性瘾者(导演版)》
拉斯·冯·提尔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2.《少年时代》
今年让我同时最感动和最唏嘘的一部。
3.《苦路十四站》
长镜头和故事、主题的完美结合。
4.《我们善熙》
洪尚秀已经练成了化骨绵掌。
5.《爱很怪》
比导演前作《点亮灯光》更轻盈。
6.《皮囊之下》**
极简主义科幻神作。
![]() |
7.《你爱的某人》
北欧很冷,该片温暖让人觉得珍贵。
8.《格洛利亚》
有点像《第九朵云》,不过更容易进入。
9.《奇怪的猫咪》
有柏林学派风味,冷静但让人后背发凉。
10.《自由牧场》
少年情怀总是诗。
11.《最完美的离婚 :2014特别篇》
这是日剧《最完美的离婚》的剧场终结篇,当然风格还是和电视剧本身一样。如果喜欢这部日剧的人一定也会喜欢这部剧场篇。
12.《唯爱永生》**
把吸血鬼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孤独、敏感写得很好。底特律的废弃感、摩洛哥Tangier小巷子的迷离都拍得很迷人。
![]() |
13.《狐狸猎手》
Steve Carell的表现非常抢眼,让人对他的印象大幅改变。他和Channing Tatum之间含蓄描写的性张力也是我佩服Bennett Miller的地方。
14.《冬眠》
最有张力的一场戏是女主角去送钱、钱被对方扔进火堆,对方的眼神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结尾男主角在室外凝视楼上女主角的眼神也颇好。
15.《不求上进的玉子》
日本近两年的电影让人提不起任何兴趣,不过山下敦宏所描绘的那种好笑的现实让人觉得很可亲近,前田敦子也很可爱。
16.《移民》
最后一镜,镜中人背影和迷蒙窗外远去的小木船,是大师级的。
17.《特纳先生》**
把艺术大师拍得像一个平常人,只不过,他笔下那伟大的秘密,谁也不会知晓。《特纳先生》将两个女人的守候拍得极其精确,很让人动容,却一点不煽情。
18.《伟大的博物馆》(The Great Museum)
我们更容易对艺术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呈现艺术品的场所。《伟大的博物馆》讲述的是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平日策展布展、养护展品的故事,拍得非常有趣。这些工作人员幕后的生活非常生动,他们工作的价值,一点也不逊于艺术品本身。2013年的电影《博物馆时光》也在这个博物馆拍摄,两者相互对照看,会让人更想去这里欣赏艺术作品。
![]() |
19.《深狱父子情》**
很少能看到像杰克·奥康奈尔在《深狱父子情》当中那样的表演,充满身体的暴力性,他是天生的演员。荔枝文化之前的文章有介绍过,喜欢他的人可以回过头去看。
20.《第四公民》
爱德华·斯诺登邀请了该片女导演到香港与之见面,该片就记录了他在香港的那些日子,极具紧张和惊悚。全程让人屏住呼吸,其中通过他透露的棱镜计划细节让人震惊。结尾他在莫斯科和女友做饭的镜头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未来的生活,并不因他获得了俄罗斯的居留许可,就减少了一丝的惊悚。
21.《修女伊达》
镜头构图很特别,整体缓慢隽永,伤感也恰到好处,描绘的爱情浪漫,最终伊达对情人的问话却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般的透彻绝望。其实结尾的镜头可以不必,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她做出了选择。
22.《然后呢?告诉我》
葡萄牙导演Joaquim Pinto记录了他在治疗艾滋病期间和他丈夫的乡间生活,极具勇气,同时也饱含爱与乐观。
23.《利维坦》**
意象杰出:海中鲸鱼、鲸鱼骨头的奇观(罕见和废弃感),男主和市长儿子仰望教堂(旧与新)的POV、对耶稣眼神的凝视都是对塔可夫斯基的某种承继。从室内拍摄的推土机推倒房屋的镜头尤为让人惊异。不是萨金塞夫最好的作品,但非常完整,结构精巧,运镜延续了以往的诗意。批判是绵里藏针,如最后市长听牧师关于“真相”的言论和法庭上极快的判决念白。
24.《爆裂鼓手》**
可以让人做多种解读,也正是这点让人印象深刻。不过,它的主题是很少有人触碰的:真正的杰出是什么,需要多无私的付出才能获取——要弃绝爱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