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后感# 六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 —— Silent Planet @Finborough Theatre, London
7th Dec 2014
Matinee
Silent Planet by Eve Leigh
@Finborough Theatre (Finborough Arms)
这个剧都快是两个月前看的了。
拖拖拉拉终于补到这一部,也是十二月在英国的剧场经历里最打动我的一部。先是因为想缓一缓,然后又用了漫长的一段时间来寻找组织行文的方式。
我几乎可以相信我不可能在豆瓣找到看过这个剧的人。
所幸他们出版了剧本;可是这个不知为何连大英图书馆都没有收的剧本(OB社出版)估计也不会有人找来看的……
这种题材我也很怀疑如何通过censorship。
所以感觉就是:我看过了,大概就只有我在自说自话了。总觉得还有很多很多要说。但是如果想把它写成一篇critical essay再发出来,那就毫无意思了。看剧的不好处就在这里:电影可以重复看,在影院看在家里看把文件传给别人看;剧场你看完了这段经验就是你自己的,真想作些什么评价,还得想办法先“情景复原”。
但如果有人真的想看看原剧是怎样,剧本还是有机会可以弄到的。反正我手上有一本。
————
六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
这部剧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冷战时期”,作者Eve Leigh在设定里这么写道,“一个前苏联的精神监狱里。”
同时,这个剧名又在告诉观众:这也是一个发生在一个“寂静星球”上的故事。
这还是一个关于叙事与讲述,关于聆听与监听的故事。
* 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
故事情节开始于身着俄国军服的Dr. Yurchak登场,在办公桌前坐下。他对面只有一张椅子,坐着穿着囚衣的“思想犯”Gavrill。
他们交换了一段僵硬的对白,夹杂着Yurchak记录板上写的各种医学术语。“人格分裂”“被害妄想”“侵略性行为”。
直到Yurchak要求Gavrill给他讲他自己的写作。
于是他们开始了这种述说与聆听的关系:每一场戏里,Gavrill都会给Yurchak带来一个故事。他自己的,书上读来的,或是两者杂糅分不清有多少是真实的。
从Gavrill口中,Yurchak得以看到另一个世界。他必须借助Gavrill之口去看,因为那些吸引他的故事,全部都锁在监狱的图书馆里,医生作为“功能性社会成员”禁止涉足,只有囚犯可以进出。
Yurchak掌控一定的权力,Gavrill却有阅读“禁书”的自由。从第二个故事起,他们作了一个“约定”:Gavrill要一直做这个传声筒,给Yurchak讲这些“政治错误”的故事;Yurchak则可以免去Gavrill的其他“治疗”,或是惩罚。
Gavrill和Yurchak之间的特殊关系,无疑是建立在讲故事与听故事之上的。
他们在外面的世界毫无交集。Yurchak有Gavrill的一堆档案,知道Gavrill孑然一人,没有家庭;但Gavrill只有Yurchak也许只是作为代号的一个名字。他一度再Yurchak追问他的家庭,但Yurchak拒绝透露任何“私人信息”。
一切的联系都在这斗室之中发生;一切都只是关于对话和言语和想象。外界星移斗转,受不到丝毫影响。这里之于Gavrill,就是他的“寂静星球”——这是剧中自他口中道出的第四个故事,是他自己在见到Yurchak之后写的故事,是只有Yurchak一个人听过的故事。
「犹太人有句谚语:人就像玻璃。富裕的人则像镜子。只需要一点点银箔,你就失去了看见他人的能力。从镜子里你只能看见自己。然后,有一颗和我们星球很像的行星。我们靠得非常近。他们只有一点和我们不同,但是……你懂得。一点小小的不同就能带来许多不同。在那颗星球上的人看不到天空。太阳,云朵,星星——他们都忘了这些东西其实存在。他们望向天空,只看得到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建造的东西。所以,在他们世界里,一切都明了易懂。他们没有艺术家。他们想要的只是安全舒适的生活。他们吃各种有毒的食物,体形越来越胖。然后他们望向天空,被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的杰作,实在是太伟大了。」
* 打破的镜子
在这个不见天日的牢房中,Yurchak其实就是Gavrill的镜子。
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Yurchak就是那个“他者”。通过Yurchak,Gavrill突然有了交流的对象;“意义”渐渐在这种互动中形成;在他者面前,他渐渐理解自身、塑造自身;到最后,给Yurchak讲故事,已经成了他“存在”的意义的基石。
“我是在为你而读。” 他这么对Yurchak说。Yurchak也加以回应:“继续读,我会继续听。”
于是他继续讲,Yurchak继续在沉默中倾听,偶尔插入对故事的评论。直到Gavrill讲出了剧中的第三个故事,一个剧本,一个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故事——他不止需要一面镜子;他通过叙述,抛出了自己的一部分自我。他希望撼动这面镜子,甚至打碎它。
可是Yurchak似乎依然不为所动。
Gavrill陷入了狂怒,在审讯室中放声尖叫。Yurchak依然无动于衷。他坚信不会有人听到Gavrill的高喊,这段说与听的关系也只会一直禁锢在这斗室之中——
直到突然间房门敲响,稳态就此打乱。没有其他角色登场,但这已是一个关系破裂的先声。
Gavrill在狱中给Yurchak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是一个叫《你和我》的,关于’paranoid ginger’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有妄想症的姜,他觉得所有他见到的人都嫌弃他;他觉得总有人在看着他。
在另一角,存在着一只可以看到俄国里发生的一切的姜。他能在瞬间看到所有人的活动,包括那只妄想姜。
而且现在,全知姜感到无法从妄想姜身上移开眼睛。而且只要妄想姜还意识到他在被人看着,全知姜就无法停止注视。他们陷入了一场凝视比赛(staring contest),其中两个人都想输掉。
(舞台提示中的一行字:staring contest。)
他们两人都越来越狂躁,愤怒。后来,全知姜跑去找了妄想姜的女友。然后他们睡了。妄想姜撞见了。
他意识到,就是这个人在一直看着他,而且还睡了他的女友。
他拔刀冲向全知姜。
但妄想姜没有意识到,尽管他一直被人看着,他依然是孤独一人。
他以为他的刀是刺向另一个人,最后却割破了自己的喉咙。
而另一边的全知姜,他终于可以从妄想姜身上移开视线,真正去看别人。
但再也没有人可以看到他了。
对Gavrill来说,这个故事意义特别,不仅是因为作者Tertz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个故事,是他从一开始就想说给Yurchak听的。这是一个象征着他们“相互注视”的关系的故事,是一个必须讲给对方听的故事。
他还冒险撕下了一页书,带给Yurchak看。
Yurchak似乎终于被打动了。他怀着忧虑读了那一页“禁书”,赞叹这文字多么优美。
共识似乎终于达成,而他们的这种关系,也终于必须结束。
第三个角色终于登台,介入了他们二人之间。脸上挂着微妙的笑容,审视着他们的“交流”。
新的观察者;不再有寂静星球。
* “正确”的故事和“错误”的故事
Gavrill是因为“故事”而锒铛入狱的。具体来说,是因为Tertz的故事,也就是’paranoid ginger’这个故事的作者。他所在的监狱,是所谓的psychiatric prison,由精神病院改造而来,专门用来关押“思想犯”的监狱。这在前苏联历史上真实存在。
文化审查与精神管制,是贯穿全剧的一条暗线。尽管由于局限的空间,我们只能从对话中模糊地获得关于时局的概念。
观察与被观察,狭义上,只发生在两个主角之间;广义上,则是前苏联时期每个人的自我审查与相互监视。Gavrill和Yurchak讨论故事的乐趣,事实上也不只是由他们二人分享。第五场末尾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就是他们处于“第三只眼”之下的暗示。
同样在第五场,Gavrill给Yurchak讲述了那个剧本。那是一个象征丰富,关于“勇者斗恶龙”的故事:
勇士Lancelot为了让心爱的姑娘免于牺牲,决心要为这个村镇除掉恶龙。恶龙其实长着人形,声称它从来不破坏人的肉体,只是夺走他们的灵魂。但人们只要见到肉体无伤,便心满意足。这些村民甚至还不想Lancelot为他们驱逐恶龙,因为他们觉得是这条恶龙为他们抵挡了其他恶龙的攻击。为了姑娘,Lancelot还是打败了恶龙,然后在山里养了一年伤。一年之后回去,同一位姑娘依然要作为祭品——对象不再是人形的龙,而是镇上的新镇长。暴虐的恶龙,只会在人们心中一代代地复活——”They’ll always find a new tyrant unless they find a way to kill the dragon inside every one of them.”
Yurchak在听完以后,只是评论了一句:“没想到斯大林会觉得这个故事有问题。”
Gavrill追问:你为什么可以无动于衷?
Yurchak只道:“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只是一个故事!”
Yurchak的漠然其实触怒了Gavrill——他觉得自己就此“背叛”了这些故事的作者,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写下的作品“泄露”给了一个麻木不仁的人类。
与其说在虚构的故事里“什么都没有发生”,毋宁说是一个“错误的故事”,既成禁书,什么都不允许发生。Gavrill是犯人,而Yurchak还在扮演着一个“正确”的角色。他要时刻考虑到自己的安全、身份、家人。在审讯室里不干别的只讲故事,已经犯了大忌。
在守卫突然介入监视时,Yurchak陷入了慌乱。情急之下他一下便回到了“正确”的叙事上,向Gavrill问起了他的同伙去向。恐吓,讯问,Gavrill听得脸色苍白,一旁的守卫看着十分满意。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在守卫走后,Yurchak低了声音道,“很抱歉,我脱口就那么说了。我被吓到了——”
* 撕碎的面包和咽下的纸
结果 ,这就成了他们最后一次的讯问环节。
将他们九个月的特殊关系推上高潮的,还有他们最后带给对方的“礼物”。
Yurchak给Gavrill带了一小片面包。Gavrill贪婪地抢过去,一点点地吃完,连掉的面包屑也不放过。
然后他说:我也给你准备了点东西。
他准备的就是那一小片书页,从Tertz那篇短篇小说的最后一页撕下来的。
‘You’re gone and I’m left. I do not regret your death. I’m sorry I can’t forget you.’
这大概就是全知姜对妄想姜说的话。
读完以后,Yurchak说:这东西不能留着,我们要吃了他。
他率先将纸撕成小片,往嘴里塞。Gavrill先是呆了,然后也只能照做。
面包屑之后是纸屑,一个是他渴求的美餐,一个是让他受罪的“异端邪说”。
他享用了那片面包,却吞不下那片纸。他剧烈地咳嗽起来,纸也吐了出来。守卫登场时,他还在咳。守卫只是微笑着瞥着他。
墨水和纸张,大概并不是什么好消化的东西。而“错误”的墨和纸,在当时的情景下,只能被抹除。
Gavrill最后大概并没有成功做到。
他患的感冒日益加剧,最后可想而知,是死在了监狱里。肉体腐朽。
Yurchak将它吞了下去。他成功了。但是,那些文字,并没有从他的脑中被抹除。
‘You’re gone and I’m left. I do not regret your death. I’m sorry I can’t forget you.’
这其实是全剧开头的第一句台词。Gavrill独自站在舞台后方,在一堆废墟样的摆设上,喃喃念道。
这其实也是全剧的最后一句台词。Yurchak独自站在舞台后方,在一堆废墟样的摆设上,喃喃说了一大段独白——他说,现在前苏联政权已倒,从前的禁书不再是禁书。现在,他什么都读。但他读得再多,还是没法记起当时这句话的出处,尽管那一小片书页,永远历历在目。
Eve Leigh写下了一个几乎无法具现的舞台指示:
‘Many years pass.’
* 六个故事
全剧中,Gavrill对Yurchak有六段故事性的叙述。
第一段是在他第一次见到Yurchak的时候,在Yurchak追问之下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1968年布拉格之春时的一次坦克过境。
第二段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小说,Mikhail Bulgakov(1891-1940)写的《The Master and Margarita》。结局这一对伴侣死去了;但Gavrill反驳他们并没有去天堂。
第三段是Lancelot和恶龙的故事,也是真实存在的一部剧,Evgeny Shvarts(1896-1958) 的《The Dragon》(1944)。
第四段是他自己写的“寂静星球”。
第五段是Sinyavsky/Tertz写的“你和我”。
第六段,也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段,其实也是一首诗:
「他家旁边有个电话亭,一直响。他知道那是给他的电话。但是,当他终于接起电话,没有人说话。
The planet’s communications are broken.
I’m tired of saying Hello.
My questions might as well be unspoken.
Into the void my answers go.
Thrown together, together
With you, with you unknown.
Hello. Hello. Hello there.
Dial tone. Dial tone. Dail tone.」
Yurchak说:再念一遍,我要把它记下来。
他最后的确记下来了。还把这首诗教给了他的孙女。
这大概是喜爱文字的人,在这种特殊的时期,能做到的最好的事。
故事,阅读,书籍,这些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与立场无关。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交流方式。他们只能通过虚构的文字来交流,来暗示。一旦涉及真实世界,Yurchak会回避,Gavrill会狂躁。
所有这些故事,发自他口中,接收在Yurchak耳里。声音载着文字,无形无迹。
他没有留下任何实物给Yurchak;所有这些故事,就是他的遗物。
尽管创作这些文字的人已经不在,沟通破裂,星球寂静,依然有记忆可以相承。
* 最后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故事?
这部剧是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零零碎碎的二层叙述夹杂其间,反而占了整个情节(plot)的大部分。
我们知道自己看的是故事。剧中人也知道自己讲的是故事。虚构性中包含的虚构性,仿佛是以浮冰作基,以飞絮为棂,让人回头溯源时,觉得每一步都似真似幻,无法确定。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关于Gavrill和Yurchak这两位主角的故事。但倒数第二场里的突变,又让我们已熟悉了六十分钟的这两个角色忽成幻影。
同一个审讯室,Gavrill穿着一样的囚服,坐在一样的椅子上。走进来一个穿俄国军服的男子。却是一张不同的脸。
他微笑着说:Gavrill,你让我很迷惑。我就是Dr. Yurchak啊。这里只有一个Yurchak。在过去九个月里,我一直是你的治疗师。
他娓娓而谈:其实这也是正常情况。你可能是在回溯过往一段让你感到温暖的关系。大概你是想起了你父亲,然后将这段记忆加在了我身上。也有可能是一个权威人物,或者一个朋友。啊,这些都是你的幻觉。……好了,守卫!
虽然我们熟悉的Yurchak并没有就此消失。他出现在下一场,闯进房间,身上穿着和Gavrill一样的囚服。他抱着在寒冷中已奄奄一息的Gavrill,跟他讲自己妻儿的名字。
然后Gavrill给Yurchak念了那首诗。
是有人发现了Yurchak“违规交流禁书”吗?他被革职查问了吗?之前出现的陌生医生是他的替补吗?这些是真的,还是Gavrill的幻觉?是不是Gavrill被拷问得有了妄想,然后在脑里编造出了Yurchak这个愿意听他讲故事的人?但Yurchak不是活到最后了吗,这些年间的变故是怎样的?会不会这些其实又是Yurchak的幻想?他们会不会本是一个人?
在一场场诗话的对白以后:
剧本结束在’Many years pass’.
剧本的开头印着:
“角色和情节纯属虚构,但基于Vladimir Bukovsky的一段经历。”
Vladimir Bukovsky,1942年生,前苏联脑科学家,作家,半生都在反抗用精神病院关押异见分子的政治操作。
关于第二个故事的一些介绍: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aug/19/master-margarita-bulgakov-satire-russia
# 最后一些零碎的感想
*作者自己对这部剧的总结,大概是写在programme上的那样——“a love story about our love of stories, a passionate and poetic fable about the power of literature in a world in which the wrong words can get you killed.”
要说到love story,其实这部戏的基情,到后面还是很重的。
因为主题很严肃所以一直也没YY什么。可是真的……腐国制造。
*设定里,Yurchak是俄国人,而Gavrill带着浓重的“乌克兰口音”。实际上剧本当然是用英文写的,而Yurchak说的是很posh的RP,Gavrill是浓重的苏格兰口音。他也是苏格兰演员。
*角色的上场下场,场景设定中春夏秋冬的变换,全部都要在一个四五米见方的平台上完成。所以角色基本都停留在舞台上,只是在四个角落游移,以示空间变换。除了一桌两椅,也无其他摆设,只用不同色调的灯光表示时空变换。
*海报上的漩涡,仔细看其实都是书本组成的。
*有人说这部剧有点像“The Lives of Others”。
还有见到剧评说这部剧很1984……
我觉得都没有啊。主题相关不等于相似啊。
*这种叙事方式倒是让我想到了Pillowman。那是另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Matinee
Silent Planet by Eve Leigh
@Finborough Theatre (Finborough Arms)
这个剧都快是两个月前看的了。
拖拖拉拉终于补到这一部,也是十二月在英国的剧场经历里最打动我的一部。先是因为想缓一缓,然后又用了漫长的一段时间来寻找组织行文的方式。
我几乎可以相信我不可能在豆瓣找到看过这个剧的人。
所幸他们出版了剧本;可是这个不知为何连大英图书馆都没有收的剧本(OB社出版)估计也不会有人找来看的……
这种题材我也很怀疑如何通过censorship。
所以感觉就是:我看过了,大概就只有我在自说自话了。总觉得还有很多很多要说。但是如果想把它写成一篇critical essay再发出来,那就毫无意思了。看剧的不好处就在这里:电影可以重复看,在影院看在家里看把文件传给别人看;剧场你看完了这段经验就是你自己的,真想作些什么评价,还得想办法先“情景复原”。
但如果有人真的想看看原剧是怎样,剧本还是有机会可以弄到的。反正我手上有一本。
————
六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
这部剧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冷战时期”,作者Eve Leigh在设定里这么写道,“一个前苏联的精神监狱里。”
同时,这个剧名又在告诉观众:这也是一个发生在一个“寂静星球”上的故事。
这还是一个关于叙事与讲述,关于聆听与监听的故事。
* 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
故事情节开始于身着俄国军服的Dr. Yurchak登场,在办公桌前坐下。他对面只有一张椅子,坐着穿着囚衣的“思想犯”Gavrill。
他们交换了一段僵硬的对白,夹杂着Yurchak记录板上写的各种医学术语。“人格分裂”“被害妄想”“侵略性行为”。
直到Yurchak要求Gavrill给他讲他自己的写作。
于是他们开始了这种述说与聆听的关系:每一场戏里,Gavrill都会给Yurchak带来一个故事。他自己的,书上读来的,或是两者杂糅分不清有多少是真实的。
从Gavrill口中,Yurchak得以看到另一个世界。他必须借助Gavrill之口去看,因为那些吸引他的故事,全部都锁在监狱的图书馆里,医生作为“功能性社会成员”禁止涉足,只有囚犯可以进出。
Yurchak掌控一定的权力,Gavrill却有阅读“禁书”的自由。从第二个故事起,他们作了一个“约定”:Gavrill要一直做这个传声筒,给Yurchak讲这些“政治错误”的故事;Yurchak则可以免去Gavrill的其他“治疗”,或是惩罚。
Gavrill和Yurchak之间的特殊关系,无疑是建立在讲故事与听故事之上的。
他们在外面的世界毫无交集。Yurchak有Gavrill的一堆档案,知道Gavrill孑然一人,没有家庭;但Gavrill只有Yurchak也许只是作为代号的一个名字。他一度再Yurchak追问他的家庭,但Yurchak拒绝透露任何“私人信息”。
一切的联系都在这斗室之中发生;一切都只是关于对话和言语和想象。外界星移斗转,受不到丝毫影响。这里之于Gavrill,就是他的“寂静星球”——这是剧中自他口中道出的第四个故事,是他自己在见到Yurchak之后写的故事,是只有Yurchak一个人听过的故事。
「犹太人有句谚语:人就像玻璃。富裕的人则像镜子。只需要一点点银箔,你就失去了看见他人的能力。从镜子里你只能看见自己。然后,有一颗和我们星球很像的行星。我们靠得非常近。他们只有一点和我们不同,但是……你懂得。一点小小的不同就能带来许多不同。在那颗星球上的人看不到天空。太阳,云朵,星星——他们都忘了这些东西其实存在。他们望向天空,只看得到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建造的东西。所以,在他们世界里,一切都明了易懂。他们没有艺术家。他们想要的只是安全舒适的生活。他们吃各种有毒的食物,体形越来越胖。然后他们望向天空,被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的杰作,实在是太伟大了。」
* 打破的镜子
在这个不见天日的牢房中,Yurchak其实就是Gavrill的镜子。
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Yurchak就是那个“他者”。通过Yurchak,Gavrill突然有了交流的对象;“意义”渐渐在这种互动中形成;在他者面前,他渐渐理解自身、塑造自身;到最后,给Yurchak讲故事,已经成了他“存在”的意义的基石。
“我是在为你而读。” 他这么对Yurchak说。Yurchak也加以回应:“继续读,我会继续听。”
于是他继续讲,Yurchak继续在沉默中倾听,偶尔插入对故事的评论。直到Gavrill讲出了剧中的第三个故事,一个剧本,一个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故事——他不止需要一面镜子;他通过叙述,抛出了自己的一部分自我。他希望撼动这面镜子,甚至打碎它。
可是Yurchak似乎依然不为所动。
Gavrill陷入了狂怒,在审讯室中放声尖叫。Yurchak依然无动于衷。他坚信不会有人听到Gavrill的高喊,这段说与听的关系也只会一直禁锢在这斗室之中——
直到突然间房门敲响,稳态就此打乱。没有其他角色登场,但这已是一个关系破裂的先声。
Gavrill在狱中给Yurchak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是一个叫《你和我》的,关于’paranoid ginger’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有妄想症的姜,他觉得所有他见到的人都嫌弃他;他觉得总有人在看着他。
在另一角,存在着一只可以看到俄国里发生的一切的姜。他能在瞬间看到所有人的活动,包括那只妄想姜。
而且现在,全知姜感到无法从妄想姜身上移开眼睛。而且只要妄想姜还意识到他在被人看着,全知姜就无法停止注视。他们陷入了一场凝视比赛(staring contest),其中两个人都想输掉。
(舞台提示中的一行字:staring contest。)
他们两人都越来越狂躁,愤怒。后来,全知姜跑去找了妄想姜的女友。然后他们睡了。妄想姜撞见了。
他意识到,就是这个人在一直看着他,而且还睡了他的女友。
他拔刀冲向全知姜。
但妄想姜没有意识到,尽管他一直被人看着,他依然是孤独一人。
他以为他的刀是刺向另一个人,最后却割破了自己的喉咙。
而另一边的全知姜,他终于可以从妄想姜身上移开视线,真正去看别人。
但再也没有人可以看到他了。
对Gavrill来说,这个故事意义特别,不仅是因为作者Tertz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个故事,是他从一开始就想说给Yurchak听的。这是一个象征着他们“相互注视”的关系的故事,是一个必须讲给对方听的故事。
他还冒险撕下了一页书,带给Yurchak看。
Yurchak似乎终于被打动了。他怀着忧虑读了那一页“禁书”,赞叹这文字多么优美。
共识似乎终于达成,而他们的这种关系,也终于必须结束。
第三个角色终于登台,介入了他们二人之间。脸上挂着微妙的笑容,审视着他们的“交流”。
新的观察者;不再有寂静星球。
* “正确”的故事和“错误”的故事
Gavrill是因为“故事”而锒铛入狱的。具体来说,是因为Tertz的故事,也就是’paranoid ginger’这个故事的作者。他所在的监狱,是所谓的psychiatric prison,由精神病院改造而来,专门用来关押“思想犯”的监狱。这在前苏联历史上真实存在。
文化审查与精神管制,是贯穿全剧的一条暗线。尽管由于局限的空间,我们只能从对话中模糊地获得关于时局的概念。
观察与被观察,狭义上,只发生在两个主角之间;广义上,则是前苏联时期每个人的自我审查与相互监视。Gavrill和Yurchak讨论故事的乐趣,事实上也不只是由他们二人分享。第五场末尾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就是他们处于“第三只眼”之下的暗示。
同样在第五场,Gavrill给Yurchak讲述了那个剧本。那是一个象征丰富,关于“勇者斗恶龙”的故事:
勇士Lancelot为了让心爱的姑娘免于牺牲,决心要为这个村镇除掉恶龙。恶龙其实长着人形,声称它从来不破坏人的肉体,只是夺走他们的灵魂。但人们只要见到肉体无伤,便心满意足。这些村民甚至还不想Lancelot为他们驱逐恶龙,因为他们觉得是这条恶龙为他们抵挡了其他恶龙的攻击。为了姑娘,Lancelot还是打败了恶龙,然后在山里养了一年伤。一年之后回去,同一位姑娘依然要作为祭品——对象不再是人形的龙,而是镇上的新镇长。暴虐的恶龙,只会在人们心中一代代地复活——”They’ll always find a new tyrant unless they find a way to kill the dragon inside every one of them.”
Yurchak在听完以后,只是评论了一句:“没想到斯大林会觉得这个故事有问题。”
Gavrill追问:你为什么可以无动于衷?
Yurchak只道:“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只是一个故事!”
Yurchak的漠然其实触怒了Gavrill——他觉得自己就此“背叛”了这些故事的作者,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写下的作品“泄露”给了一个麻木不仁的人类。
与其说在虚构的故事里“什么都没有发生”,毋宁说是一个“错误的故事”,既成禁书,什么都不允许发生。Gavrill是犯人,而Yurchak还在扮演着一个“正确”的角色。他要时刻考虑到自己的安全、身份、家人。在审讯室里不干别的只讲故事,已经犯了大忌。
在守卫突然介入监视时,Yurchak陷入了慌乱。情急之下他一下便回到了“正确”的叙事上,向Gavrill问起了他的同伙去向。恐吓,讯问,Gavrill听得脸色苍白,一旁的守卫看着十分满意。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在守卫走后,Yurchak低了声音道,“很抱歉,我脱口就那么说了。我被吓到了——”
* 撕碎的面包和咽下的纸
结果 ,这就成了他们最后一次的讯问环节。
将他们九个月的特殊关系推上高潮的,还有他们最后带给对方的“礼物”。
Yurchak给Gavrill带了一小片面包。Gavrill贪婪地抢过去,一点点地吃完,连掉的面包屑也不放过。
然后他说:我也给你准备了点东西。
他准备的就是那一小片书页,从Tertz那篇短篇小说的最后一页撕下来的。
‘You’re gone and I’m left. I do not regret your death. I’m sorry I can’t forget you.’
这大概就是全知姜对妄想姜说的话。
读完以后,Yurchak说:这东西不能留着,我们要吃了他。
他率先将纸撕成小片,往嘴里塞。Gavrill先是呆了,然后也只能照做。
面包屑之后是纸屑,一个是他渴求的美餐,一个是让他受罪的“异端邪说”。
他享用了那片面包,却吞不下那片纸。他剧烈地咳嗽起来,纸也吐了出来。守卫登场时,他还在咳。守卫只是微笑着瞥着他。
墨水和纸张,大概并不是什么好消化的东西。而“错误”的墨和纸,在当时的情景下,只能被抹除。
Gavrill最后大概并没有成功做到。
他患的感冒日益加剧,最后可想而知,是死在了监狱里。肉体腐朽。
Yurchak将它吞了下去。他成功了。但是,那些文字,并没有从他的脑中被抹除。
‘You’re gone and I’m left. I do not regret your death. I’m sorry I can’t forget you.’
这其实是全剧开头的第一句台词。Gavrill独自站在舞台后方,在一堆废墟样的摆设上,喃喃念道。
这其实也是全剧的最后一句台词。Yurchak独自站在舞台后方,在一堆废墟样的摆设上,喃喃说了一大段独白——他说,现在前苏联政权已倒,从前的禁书不再是禁书。现在,他什么都读。但他读得再多,还是没法记起当时这句话的出处,尽管那一小片书页,永远历历在目。
Eve Leigh写下了一个几乎无法具现的舞台指示:
‘Many years pass.’
* 六个故事
全剧中,Gavrill对Yurchak有六段故事性的叙述。
第一段是在他第一次见到Yurchak的时候,在Yurchak追问之下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1968年布拉格之春时的一次坦克过境。
第二段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小说,Mikhail Bulgakov(1891-1940)写的《The Master and Margarita》。结局这一对伴侣死去了;但Gavrill反驳他们并没有去天堂。
第三段是Lancelot和恶龙的故事,也是真实存在的一部剧,Evgeny Shvarts(1896-1958) 的《The Dragon》(1944)。
第四段是他自己写的“寂静星球”。
第五段是Sinyavsky/Tertz写的“你和我”。
第六段,也是他临终前的最后一段,其实也是一首诗:
「他家旁边有个电话亭,一直响。他知道那是给他的电话。但是,当他终于接起电话,没有人说话。
The planet’s communications are broken.
I’m tired of saying Hello.
My questions might as well be unspoken.
Into the void my answers go.
Thrown together, together
With you, with you unknown.
Hello. Hello. Hello there.
Dial tone. Dial tone. Dail tone.」
Yurchak说:再念一遍,我要把它记下来。
他最后的确记下来了。还把这首诗教给了他的孙女。
这大概是喜爱文字的人,在这种特殊的时期,能做到的最好的事。
故事,阅读,书籍,这些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与立场无关。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交流方式。他们只能通过虚构的文字来交流,来暗示。一旦涉及真实世界,Yurchak会回避,Gavrill会狂躁。
所有这些故事,发自他口中,接收在Yurchak耳里。声音载着文字,无形无迹。
他没有留下任何实物给Yurchak;所有这些故事,就是他的遗物。
尽管创作这些文字的人已经不在,沟通破裂,星球寂静,依然有记忆可以相承。
* 最后一个故事;只是一个故事?
这部剧是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零零碎碎的二层叙述夹杂其间,反而占了整个情节(plot)的大部分。
我们知道自己看的是故事。剧中人也知道自己讲的是故事。虚构性中包含的虚构性,仿佛是以浮冰作基,以飞絮为棂,让人回头溯源时,觉得每一步都似真似幻,无法确定。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关于Gavrill和Yurchak这两位主角的故事。但倒数第二场里的突变,又让我们已熟悉了六十分钟的这两个角色忽成幻影。
同一个审讯室,Gavrill穿着一样的囚服,坐在一样的椅子上。走进来一个穿俄国军服的男子。却是一张不同的脸。
他微笑着说:Gavrill,你让我很迷惑。我就是Dr. Yurchak啊。这里只有一个Yurchak。在过去九个月里,我一直是你的治疗师。
他娓娓而谈:其实这也是正常情况。你可能是在回溯过往一段让你感到温暖的关系。大概你是想起了你父亲,然后将这段记忆加在了我身上。也有可能是一个权威人物,或者一个朋友。啊,这些都是你的幻觉。……好了,守卫!
虽然我们熟悉的Yurchak并没有就此消失。他出现在下一场,闯进房间,身上穿着和Gavrill一样的囚服。他抱着在寒冷中已奄奄一息的Gavrill,跟他讲自己妻儿的名字。
然后Gavrill给Yurchak念了那首诗。
是有人发现了Yurchak“违规交流禁书”吗?他被革职查问了吗?之前出现的陌生医生是他的替补吗?这些是真的,还是Gavrill的幻觉?是不是Gavrill被拷问得有了妄想,然后在脑里编造出了Yurchak这个愿意听他讲故事的人?但Yurchak不是活到最后了吗,这些年间的变故是怎样的?会不会这些其实又是Yurchak的幻想?他们会不会本是一个人?
在一场场诗话的对白以后:
剧本结束在’Many years pass’.
剧本的开头印着:
“角色和情节纯属虚构,但基于Vladimir Bukovsky的一段经历。”
Vladimir Bukovsky,1942年生,前苏联脑科学家,作家,半生都在反抗用精神病院关押异见分子的政治操作。
关于第二个故事的一些介绍: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14/aug/19/master-margarita-bulgakov-satire-russia
# 最后一些零碎的感想
*作者自己对这部剧的总结,大概是写在programme上的那样——“a love story about our love of stories, a passionate and poetic fable about the power of literature in a world in which the wrong words can get you killed.”
要说到love story,其实这部戏的基情,到后面还是很重的。
因为主题很严肃所以一直也没YY什么。可是真的……腐国制造。
*设定里,Yurchak是俄国人,而Gavrill带着浓重的“乌克兰口音”。实际上剧本当然是用英文写的,而Yurchak说的是很posh的RP,Gavrill是浓重的苏格兰口音。他也是苏格兰演员。
*角色的上场下场,场景设定中春夏秋冬的变换,全部都要在一个四五米见方的平台上完成。所以角色基本都停留在舞台上,只是在四个角落游移,以示空间变换。除了一桌两椅,也无其他摆设,只用不同色调的灯光表示时空变换。
*海报上的漩涡,仔细看其实都是书本组成的。
*有人说这部剧有点像“The Lives of Others”。
还有见到剧评说这部剧很1984……
我觉得都没有啊。主题相关不等于相似啊。
*这种叙事方式倒是让我想到了Pillowman。那是另一个“关于故事的故事”。
-
向晚微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11:17:09
-
Adarkwal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16 11:33:59
timelessclock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3年,还在闪光的一些碎片:场所与表演,表演与场所 (8人喜欢)
- 2024,错误的表演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