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跟父母的摩擦
不同时代的人,代沟很多。别说不同时代的人,就是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都不可能是完全理解的。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我爱我父母,所以不断探索与之相处的方式。看到网络好多子女吐槽自己的父母,逼婚逼生孩子逼回国逼赚钱等等,数不胜数来自于父母的压力。
有些父母非常厉害,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可谓不择手段。曾经遇到一个在澳洲留学的女孩子,认识了一个瑞士男孩,两人关系很好,于是不想回国。结果父母先是威逼,恶言恶语地打电话给女儿,要她毕业马上回来。女儿犹豫着不回国,父母改变策略,父亲装作心碎不肯跟女儿说话,母亲打电话说自己心脏不好,很容易受刺激就死了。搞到女孩子天天都很煎熬,心里很悲伤。最后结果不知道怎样,但是可见来自父母的压力真心不少。
尽管如此,我觉得将父母说成祸害也太过分了。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尽量争取独立,开创自己的路,这跟植物动物无异。但人跟植物动物不同的是,人有感情,有感觉。所以在挣脱父母约束过程中,如何不放弃自我,又不至于伤害父母,是很巧妙复杂的事情。
我觉得,争取独立第一步就是经济独立。为了经济独立,头几年是需要忍辱负重,承受来自工作和亲人的压力。不积累一定资本,要独立真的没底气。退一万步说,要搬出去自己住,也需要钱啊。但很多人,一边啃老,一边埋怨父母唠叨和管束。自我衡量,这个初始资本要多少才能支持自己行动和精神上自由,然后排除杂念去积累吧。
获得经济独立,依然存在子女跟父母沟通的问题。这需要双方的耐心和一些策略。父母大多很顽固,又爱面子,所以顶撞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认为人与人之间达到完全理解和体谅是没什么可能的,但可以包容。我们可以包容父母的不完美,也可以采取主动去让父母包容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是要子女采取大部分主动,指望父母妥协是很不现实的。想想父母包容了自己二十多年,不少忍受子女叛逆期的任性,那子女长大了,反过来包容父母,也很合理。而且父母越年长,性格就越像孩子,处理起来,跟哄孩子差不多。到父母年老体衰时,我们就体会到父母当年养育我们的辛苦了。
在我多年实践得出一些有用的技巧,可以减少跟父母的摩擦:
1,采用写信、字条、留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尤其适合跟父母分隔两地的人。我觉得即时通讯太容易产生误解,双方都想表达自己的意见,都想对方立马接受,有时生气即使用力压制,也会透过声音表达出来,就更加激怒对方。信件可以减少即时通讯时的误解和情绪爆发,人通过写作,会比较有耐心和更有条理去表述,读的人也会耐心读,即使生气也没有对象发泄,过一段时间情绪就平和多了。在这个信息时代,一些旧的方式反而更有用。我留学期间就写了不少信给父母,一来一回的家书,让我能够跟父母有更深入的沟通,让我看到如顽石一般的父亲温柔的内心。
2,幽默最高!幽默能够让人放松,忍不住笑出来,什么气都消了,面也不能摆出严肃的样子。我发觉通常笑的一刻,战争的紧张就会解除。父母子女沟通缺乏幽默感,很容易变成恶毒的争论。我对父母很“无赖”,说话不正经,打哈哈,自我嘲笑和逗弄父母。有时也做出没大没小的举动,例如将脚丫伸到父母鼻子下,说给臭脚丫给你吃。父亲说我不努力,我就说为什么40年前你不偷渡去香港,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老爸说偷渡会被鲨鱼吃,我说你可以先把鲨鱼吃掉云云。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打趣,但可以将不愉悦或自己不想谈的话题引开,谈话也乐一下就没事了。如果一本正经跟父母说道理,没什么用处。对父母讲道理,希望他们理解自己,跟父母对自己讲道理一样讨厌。
3,事实和行动胜于一切。很多父母唠唠叨叨无非是想子女更出色,生活过得更好,只是他们没有考虑子女是否快乐,也难以设身处地去理解种种难处。想让父母相信自己,减少唠叨,那就要努力,不但嘴上说要努力,行动也要有说服力。例如父母说,你真没出息,天天在家打游戏¥%……&&,子女会说,我有努力,但没有运气之类。但如果天天打游戏,生活规律不正常,又不积极进取,谁相信你真的努力而不是推诿?假如目前无法证明自己选择的道路是适合自己而又使自己快乐,那就沉住气,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当然前提是自己真的尽力了,我觉得一个人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别人是看得到其中的付出的。
4,有时需要打太极。父母喜欢操心,操不必要的心,例如子女恋爱结婚,生育与否。他们会唠唠叨叨说一大堆自己不认可的理由。我们这一辈人有更广的生活,也有更多选择,但父母还是停留在那种严肃地恋爱结婚生育的直线模式。我发觉,当父母开始念经时候,我也开始念经,父母很快就停止说。例如我妈唠叨说生孩子的一千个好处和理由,我就说,我爱你们啊,我要将剩下的时间全部给你们,我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给你们时间不够。妈说,那我们不在,以后你们老了谁照顾你。我说,到时候政府也不养我们就去蹦极,将自己吓死,干净利落。妈说,傻的。然后我情深深地握着我妈的手说,真的,我想将我所有的爱都给你们。肉麻得我妈受不了,走开。但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只是表达可以不直绷绷,而用打太极,兜圈圈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父母知道,你选择某种方式不是被迫的,而是快乐的。用你的快乐去感染父母,用爱去打动他们,要有耐心。
当然啦,这只是我自己一点想法,不适用于家庭严重不和和有家庭暴力的人。有朋友说,这样很假。但是对自己爱的人,我宁愿采取婉转的方式,而不愿意让他们伤心。不耐烦的答应,说不通就挂电话,怪责父母思想太僵化不理解自己,说父母是祸害,可以说是直率,也可以说太自私。在工作中可以对那些讨厌的客户态度超好,对家人却恶声恶气的,家人也不如无关紧要的人么?我觉得,如果对自己珍视的人也不能好好对待,不能努力去让他们快乐,真是太残忍了。生活中细微的处理方式真的有很大差别。
努力改善跟父母关系,不是要听进他们的话,接受他们的观念和过他们希望你过的人生。而是不让自己太过将这些压力摆在心上,减少直面摩擦,用爱和感恩,在时间的酵化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不知道别人如何,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父母,心存快乐和感恩,懂得了人生在世上的责任和自由。
谢谢我的父母!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我爱我父母,所以不断探索与之相处的方式。看到网络好多子女吐槽自己的父母,逼婚逼生孩子逼回国逼赚钱等等,数不胜数来自于父母的压力。
有些父母非常厉害,为了达到自己目的,可谓不择手段。曾经遇到一个在澳洲留学的女孩子,认识了一个瑞士男孩,两人关系很好,于是不想回国。结果父母先是威逼,恶言恶语地打电话给女儿,要她毕业马上回来。女儿犹豫着不回国,父母改变策略,父亲装作心碎不肯跟女儿说话,母亲打电话说自己心脏不好,很容易受刺激就死了。搞到女孩子天天都很煎熬,心里很悲伤。最后结果不知道怎样,但是可见来自父母的压力真心不少。
尽管如此,我觉得将父母说成祸害也太过分了。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尽量争取独立,开创自己的路,这跟植物动物无异。但人跟植物动物不同的是,人有感情,有感觉。所以在挣脱父母约束过程中,如何不放弃自我,又不至于伤害父母,是很巧妙复杂的事情。
我觉得,争取独立第一步就是经济独立。为了经济独立,头几年是需要忍辱负重,承受来自工作和亲人的压力。不积累一定资本,要独立真的没底气。退一万步说,要搬出去自己住,也需要钱啊。但很多人,一边啃老,一边埋怨父母唠叨和管束。自我衡量,这个初始资本要多少才能支持自己行动和精神上自由,然后排除杂念去积累吧。
获得经济独立,依然存在子女跟父母沟通的问题。这需要双方的耐心和一些策略。父母大多很顽固,又爱面子,所以顶撞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认为人与人之间达到完全理解和体谅是没什么可能的,但可以包容。我们可以包容父母的不完美,也可以采取主动去让父母包容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是要子女采取大部分主动,指望父母妥协是很不现实的。想想父母包容了自己二十多年,不少忍受子女叛逆期的任性,那子女长大了,反过来包容父母,也很合理。而且父母越年长,性格就越像孩子,处理起来,跟哄孩子差不多。到父母年老体衰时,我们就体会到父母当年养育我们的辛苦了。
在我多年实践得出一些有用的技巧,可以减少跟父母的摩擦:
1,采用写信、字条、留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尤其适合跟父母分隔两地的人。我觉得即时通讯太容易产生误解,双方都想表达自己的意见,都想对方立马接受,有时生气即使用力压制,也会透过声音表达出来,就更加激怒对方。信件可以减少即时通讯时的误解和情绪爆发,人通过写作,会比较有耐心和更有条理去表述,读的人也会耐心读,即使生气也没有对象发泄,过一段时间情绪就平和多了。在这个信息时代,一些旧的方式反而更有用。我留学期间就写了不少信给父母,一来一回的家书,让我能够跟父母有更深入的沟通,让我看到如顽石一般的父亲温柔的内心。
2,幽默最高!幽默能够让人放松,忍不住笑出来,什么气都消了,面也不能摆出严肃的样子。我发觉通常笑的一刻,战争的紧张就会解除。父母子女沟通缺乏幽默感,很容易变成恶毒的争论。我对父母很“无赖”,说话不正经,打哈哈,自我嘲笑和逗弄父母。有时也做出没大没小的举动,例如将脚丫伸到父母鼻子下,说给臭脚丫给你吃。父亲说我不努力,我就说为什么40年前你不偷渡去香港,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老爸说偷渡会被鲨鱼吃,我说你可以先把鲨鱼吃掉云云。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打趣,但可以将不愉悦或自己不想谈的话题引开,谈话也乐一下就没事了。如果一本正经跟父母说道理,没什么用处。对父母讲道理,希望他们理解自己,跟父母对自己讲道理一样讨厌。
3,事实和行动胜于一切。很多父母唠唠叨叨无非是想子女更出色,生活过得更好,只是他们没有考虑子女是否快乐,也难以设身处地去理解种种难处。想让父母相信自己,减少唠叨,那就要努力,不但嘴上说要努力,行动也要有说服力。例如父母说,你真没出息,天天在家打游戏¥%……&&,子女会说,我有努力,但没有运气之类。但如果天天打游戏,生活规律不正常,又不积极进取,谁相信你真的努力而不是推诿?假如目前无法证明自己选择的道路是适合自己而又使自己快乐,那就沉住气,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当然前提是自己真的尽力了,我觉得一个人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别人是看得到其中的付出的。
4,有时需要打太极。父母喜欢操心,操不必要的心,例如子女恋爱结婚,生育与否。他们会唠唠叨叨说一大堆自己不认可的理由。我们这一辈人有更广的生活,也有更多选择,但父母还是停留在那种严肃地恋爱结婚生育的直线模式。我发觉,当父母开始念经时候,我也开始念经,父母很快就停止说。例如我妈唠叨说生孩子的一千个好处和理由,我就说,我爱你们啊,我要将剩下的时间全部给你们,我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给你们时间不够。妈说,那我们不在,以后你们老了谁照顾你。我说,到时候政府也不养我们就去蹦极,将自己吓死,干净利落。妈说,傻的。然后我情深深地握着我妈的手说,真的,我想将我所有的爱都给你们。肉麻得我妈受不了,走开。但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只是表达可以不直绷绷,而用打太极,兜圈圈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让父母知道,你选择某种方式不是被迫的,而是快乐的。用你的快乐去感染父母,用爱去打动他们,要有耐心。
当然啦,这只是我自己一点想法,不适用于家庭严重不和和有家庭暴力的人。有朋友说,这样很假。但是对自己爱的人,我宁愿采取婉转的方式,而不愿意让他们伤心。不耐烦的答应,说不通就挂电话,怪责父母思想太僵化不理解自己,说父母是祸害,可以说是直率,也可以说太自私。在工作中可以对那些讨厌的客户态度超好,对家人却恶声恶气的,家人也不如无关紧要的人么?我觉得,如果对自己珍视的人也不能好好对待,不能努力去让他们快乐,真是太残忍了。生活中细微的处理方式真的有很大差别。
努力改善跟父母关系,不是要听进他们的话,接受他们的观念和过他们希望你过的人生。而是不让自己太过将这些压力摆在心上,减少直面摩擦,用爱和感恩,在时间的酵化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不知道别人如何,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父母,心存快乐和感恩,懂得了人生在世上的责任和自由。
谢谢我的父母!
-
豆友读书专用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10-11 17:18:43
-
Env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23 09:56:14
-
heyanni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7 21:10:43
-
糖果小人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7-13 22:05:58
-
一.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7-12 00:06:43
-
莹火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6-26 21:23:11
-
毛衣加工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6-26 08:16:39
-
段溯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6-22 23:00:11
-
用回想珊除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淘宝店铺:u[777398605] https://douc.cc/4kPypU (👉👉👉复制整段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可直接访问👈👈👈)
2015-06-22 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