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哼唧,妈妈有个好办法——杨杰亲子文章
阅读启示:
说教,是孩子最讨厌的,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家长为什么喜欢说教?因为不明白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来替代说教的道理,这个不明白,一是想办法要费神费时间,说道理只张张嘴就可以了;二是不明白与孩子沟通,需要用孩子的方式,更简单的说,是用孩子能接受、能明白的方式。这篇文章中的办法无需什么复杂的教育理念、教育规律,只是把说变成做。
第二个重点在于:家长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化的对待孩子,教给孩子的是情绪化。
原文:
我的孩子一遇到不会认或不会写的字儿就拼命叫妈妈。这个问题,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告诉过她,遇到的难题自己先想办法试过了,不行再叫妈妈。可孩子总不记得,常常搞得我火冒三丈,我一发火,孩子就哼唧,最后总要为一个字要较量好长时间,即使最后她没办法自己去查字典,也是一百个不情愿 ,而且常常字儿就在她眼前,她都看不见,嘴巴里总是喊:我查了,字典里没有!我估计她也是因为情绪不好导致了知觉受损。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还是她读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的。
有一天,孩子回家发现自己的作业本没带回来,马上嚎啕大哭。我那天碰巧情绪比较稳定,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我拿出纸笔,在纸上一本正经的写:
忘了带作业本回家,怎么办?
1、哭
2、回学校拿
孩子一下子不哭了,然后我就跟她讨论,还有没有别的办法,都想出来,妈妈把它写下来,然后在看看哪个行。她同意了,她又说出一个办法:
3、先写在纸上,明天去学校再誊写到作业本上。
我也出了个主意:
4、今天不写,明天去学校跟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延长你交作业的时间。
这最后一条,孩子不乐意,她说她不敢跟老师说,最后她自己选择了办法3,问题很快解决了。
我当时自己也觉得太奇怪了,怎么会这么好玩儿呢?只是后来常常因为自己情绪不好,不记得用这个办法。
今天又想起来了。所以我接着让她想办法,结果她不乐意了,说总是她在想办法,于是,我就写下了我的办法。
讨论:听写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儿怎么办?
1、不停的哼唧。
她一看到我这么做,她就不哼唧了,
2、妈妈教,你来学。
她马上就拒绝了,理由是你只教一次,我学不会。我没有争论,马上画了个叉。于是她又说了个办法:
3、先放在一边,写完后,我在她的本子上写个示范,她照着多写几遍。
我一听就乐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本意,只是我的表达不合她的意思啊!
后来又出现过好几个小插曲,我都用这种书面想办法的方法化解了,虽然还是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至少孩子写作业的情绪是稳定的,而且我在想,如果能坚持下去,也许能把我常教导她的“遇到难题要想办法”的空洞说教变成可操作的行为。
对比自己的行为,我发现,只要自己的情绪平和,办法总是能想到,情绪变糟了,什么办法用起来都沾上了气呼呼的味道,也就失效了!
丫丫妈妈
杨杰的读后感:
这是丫丫妈妈的第5封来信,原文很长,有4000字,其实,光从这些来信的篇幅上来看,就知道丫丫妈妈对教育是多么用心。
其实来信的前半部分也很精彩,但我实在喜欢面对孩子哼唧的这个好办法,就忍痛把前半部分隐去,只呈现这个小故事。
这件事情,特别体现丫丫妈妈的教育智慧,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舍弃了讲道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办法,而是把思路写在纸上,一目了然。
丫丫妈妈用书写的方式,既解决了当下问题,又让孩子明白了“遇到问题想办法”的原则,同时,还会让孩子特别有条理。
说到条理,忽然想起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声嘶力竭地告诫我们:一定要有条理,有条理,有条理……曾几何时,“条理”这两个字让我感到极度挫败,如果老师当年1、2、3这样写出来,我不早就知道啥是“条理”啦。
丫丫妈妈的来信暂时分享到第5封,这几天邮箱的日志越来越多,而且质量都非常高,不但叙述得很详尽,而且有很多反思和分析。这让我感到很兴奋,接下来继续分享别的妈妈的来信。
如果你也愿意把教育的困惑、思考和感悟分享在咱们的妈妈圈,请把日志发到这个信箱吧:baobaogushi@qq.com。还有,你和孩子相处的温馨时刻,也请存入我们的情感银行吧。
说教,是孩子最讨厌的,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家长为什么喜欢说教?因为不明白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来替代说教的道理,这个不明白,一是想办法要费神费时间,说道理只张张嘴就可以了;二是不明白与孩子沟通,需要用孩子的方式,更简单的说,是用孩子能接受、能明白的方式。这篇文章中的办法无需什么复杂的教育理念、教育规律,只是把说变成做。
第二个重点在于:家长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化的对待孩子,教给孩子的是情绪化。
原文:
我的孩子一遇到不会认或不会写的字儿就拼命叫妈妈。这个问题,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告诉过她,遇到的难题自己先想办法试过了,不行再叫妈妈。可孩子总不记得,常常搞得我火冒三丈,我一发火,孩子就哼唧,最后总要为一个字要较量好长时间,即使最后她没办法自己去查字典,也是一百个不情愿 ,而且常常字儿就在她眼前,她都看不见,嘴巴里总是喊:我查了,字典里没有!我估计她也是因为情绪不好导致了知觉受损。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还是她读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的。
有一天,孩子回家发现自己的作业本没带回来,马上嚎啕大哭。我那天碰巧情绪比较稳定,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我拿出纸笔,在纸上一本正经的写:
忘了带作业本回家,怎么办?
1、哭
2、回学校拿
孩子一下子不哭了,然后我就跟她讨论,还有没有别的办法,都想出来,妈妈把它写下来,然后在看看哪个行。她同意了,她又说出一个办法:
3、先写在纸上,明天去学校再誊写到作业本上。
我也出了个主意:
4、今天不写,明天去学校跟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延长你交作业的时间。
这最后一条,孩子不乐意,她说她不敢跟老师说,最后她自己选择了办法3,问题很快解决了。
我当时自己也觉得太奇怪了,怎么会这么好玩儿呢?只是后来常常因为自己情绪不好,不记得用这个办法。
今天又想起来了。所以我接着让她想办法,结果她不乐意了,说总是她在想办法,于是,我就写下了我的办法。
讨论:听写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儿怎么办?
1、不停的哼唧。
她一看到我这么做,她就不哼唧了,
2、妈妈教,你来学。
她马上就拒绝了,理由是你只教一次,我学不会。我没有争论,马上画了个叉。于是她又说了个办法:
3、先放在一边,写完后,我在她的本子上写个示范,她照着多写几遍。
我一听就乐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本意,只是我的表达不合她的意思啊!
后来又出现过好几个小插曲,我都用这种书面想办法的方法化解了,虽然还是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至少孩子写作业的情绪是稳定的,而且我在想,如果能坚持下去,也许能把我常教导她的“遇到难题要想办法”的空洞说教变成可操作的行为。
对比自己的行为,我发现,只要自己的情绪平和,办法总是能想到,情绪变糟了,什么办法用起来都沾上了气呼呼的味道,也就失效了!
丫丫妈妈
杨杰的读后感:
这是丫丫妈妈的第5封来信,原文很长,有4000字,其实,光从这些来信的篇幅上来看,就知道丫丫妈妈对教育是多么用心。
其实来信的前半部分也很精彩,但我实在喜欢面对孩子哼唧的这个好办法,就忍痛把前半部分隐去,只呈现这个小故事。
这件事情,特别体现丫丫妈妈的教育智慧,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舍弃了讲道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办法,而是把思路写在纸上,一目了然。
丫丫妈妈用书写的方式,既解决了当下问题,又让孩子明白了“遇到问题想办法”的原则,同时,还会让孩子特别有条理。
说到条理,忽然想起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声嘶力竭地告诫我们:一定要有条理,有条理,有条理……曾几何时,“条理”这两个字让我感到极度挫败,如果老师当年1、2、3这样写出来,我不早就知道啥是“条理”啦。
丫丫妈妈的来信暂时分享到第5封,这几天邮箱的日志越来越多,而且质量都非常高,不但叙述得很详尽,而且有很多反思和分析。这让我感到很兴奋,接下来继续分享别的妈妈的来信。
如果你也愿意把教育的困惑、思考和感悟分享在咱们的妈妈圈,请把日志发到这个信箱吧:baobaogushi@qq.com。还有,你和孩子相处的温馨时刻,也请存入我们的情感银行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