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傻逼过的人不伤心
今年本命年,偏邪。虽然还没过大年初一,但是一屁股的鸡巴事儿从去年过完生日就开始了。转眼间算上蹲级本科已经读了四年多了,临近毕业,总是会有点这些那些的幼稚的偏执的可笑的情结。
锵锵音乐关门了。
这是前几天转豆瓣小组的时候看到的。锵锵音乐是西安闹市区一个大卖场里面一家卖碟的铺子,有没有什么历史和传奇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但是在我心中的分量肯定是有的。
锵锵音乐开在两层大卖场的二层拐角第一家,上楼梯的时候“锵锵音乐”四个大字招牌异常显眼,地段算是很不错的,在隔壁盗版游戏摊、电玩店、杂货铺中间显得很有存在感。店面算是比较大的,进门最前排的架子上全是最畅销的港台日韩流行歌曲,店铺中间是各种盗版dvd和交响乐车载神曲大合集,收银台对面有一个很小的架子,上面是为数不多的一些正版发行的国摇唱片——常年拜访无人问津,若执意要买一定沾一手厚灰,但每次经过又让人忍不住停留片刻。我觉得我的审美是扭曲的,从初中开始我觉得漂亮的女同学小伙伴们都不以为然,当然可能只是小伙伴们在装逼。我总喜欢停留在这个小架子上看CD的封面,那上面常年摆着的是崔健的《红旗下的蛋》(我现在也不知道“下”字到底是动词还是介词)还有反光镜的同名专辑(封面是燃烧着的reflector),剩下有印象的还有谢天笑的演唱会《X.T.X.》,大半年后我才发现原来XTX就是谢天笑的拼音。崔健的专辑有印象是因为当时觉得这张专辑封面简直是太丑了,两条红带配一个死胎,煞气太重。我曾经在那个架子上买过王建房和习明的专辑,《西安独立音乐》几张合集,还有一些一时想不起来的本地土摇。说实话,都不喜欢,王建房的专辑封面看着还可以,翻开内页有一张他穿铆钉皮衣带哈雷墨镜的照片,顿时被雷了个外焦里嫩,就不太有心情听歌了,勉强听了几遍《我要活》就此作罢。习明的专辑倒是从头到尾听了几遍,但记得其中有首歌是说唱,大概表达了歌手因为玩音乐被老婆踢了,首先我当时不喜欢说唱其次我也不喜欢被老婆踢了这个话题,于是等再循坏一遍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就听不下去了。《西安独立音乐》这张专辑我买的时候还是很感兴趣的,首先我在15、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独立音乐”是什么意思,其次是封面设计得很像Windows的自带桌面壁纸,无意间产生了一些神秘感。可惜听了之后大跌眼镜,拙劣的音质实在让人难以入耳,唯一有印象的是里面有首歌叫《XXX》是个叫XXX乐队的作品,我一看这么heavy的名字一定有料,一听果不其然,整首歌曲夹杂着浑浊不清的吉他鼓和人声,从耳机里面传出来听到的内容要用视觉体现出来就是“XXXXXXXXXXX”,不过我倒还不是很失望,毕竟看到西安也有死金(琴行的伙计称之为屎金)风格的乐队也有一丝骄傲。
接着往下说重点,前面的流行货架和国摇货架都不是锵锵音乐吸引我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锵锵剩下的半边店面全都是欧美唱片,这些唱片做工精致,内页完整打印清晰,连CD上面印的都跟原版碟90%的相像,价格却只要10元到15元一张,称之谓伪正版CD,实在是业界良心摇青福音。曾经分不清正版盗版的我还专门拿英国原版的《never mind》和伪正版对比,竟然伪正版CD上面刻的蓝色图案更有立体感,深深佩服了我国的制造业之精良。那半个店面不仅有欧美摇滚,还有世界古典乐,布鲁斯,民谣,电子,而且都是每个乐队的经典之作,现在想起来深深佩服锵锵的老板还有我国南部沿海制造者的品味。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因为玩《吉他英雄3》这款游戏深受摇滚乐影响,视游戏里面的Slash和Tom Morello为人生楷模,可惜那会儿百度也找不到Tom Morello是哪个乐队的,再加上西北人英文口音太重,各个乐队的中文叫法也乱七八糟,只得知了Slash在一个叫枪花的乐队。于是我就跑到了我爹常常光顾买保罗莫里哀、理查德克莱德曼和雅尼CD的锵锵音乐寻找精神食粮。锵锵的欧美CD区总有那么一两个伙计招呼客人,这些伙计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从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一路可以介绍到柯恩和BB金,简直比图书馆的查询电脑还好使,陕西人又实诚,所以那些伙计总是给我讲一些架子上没有的乐队和歌曲,或者用音箱放几首店里没有的国摇经典曲目。印象最深的是我当时聊到枪花的《运用你的幻想》,伙计给我说“你知不知道有个叫旺财的乐队,有张专辑叫《运用你的幻想III》?”,回到家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打开电脑搜索这个“中国枪花”,结果大跌眼镜。
在有锵锵的那些岁月里,回忆中的我总是阳光的,当然中学永远是最阳光的。每次走上大卖场的台阶望着“锵锵音乐”四个大字就像U2的《beautiful day》伴奏响起,那里有着一个将要成年的小屁孩无限的妄想与美梦。
当然锵锵音乐也不是那么神,它毁了我无数次跟女同学增进感情的机会,它也让我掏光了所有的零花钱,我的叛逆也是它赋予的,满满都是负能量。如今我的iTunes里面已经存了近万首歌曲,我也没有那么好的心情天天去市中心的HMV淘碟,HMV在我来英国的半年之后就险些倒闭,残血复活后店里的CD天天都是大促销大甩卖,我也没必要去一张一张地翻来找去,毕竟鼠标点几下虾米网易上什么尖儿货稀货一应俱全。环境变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如今一个西北勤奋务农的农民大哥只要家里有根网线也能第一时间听到鲍勃迪伦或者活结的最新专辑,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还是像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一样不太明白。我开始有些理解彭磊在台上怒唱《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时的忧伤与无奈。如今我已经圆了黑撒唱的《给娃买把吉普森》的梦想,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歌曲,录出的小样也比当年《西安独立音乐》合集的音质好了不少,高中时的偶像Slash,Metallica,铁娘子,绿日,空中铁匠,鲍勃迪伦这些人只要演出最多坐个几站火车就可以看到,我开始被人称之为老炮,在异国无数个黑白颠倒的日子里,透支着一天又一天的狗血青春。
2015年2月3日 晚10点56分 于利物浦
锵锵音乐关门了。
这是前几天转豆瓣小组的时候看到的。锵锵音乐是西安闹市区一个大卖场里面一家卖碟的铺子,有没有什么历史和传奇我觉得应该是没有的,但是在我心中的分量肯定是有的。
锵锵音乐开在两层大卖场的二层拐角第一家,上楼梯的时候“锵锵音乐”四个大字招牌异常显眼,地段算是很不错的,在隔壁盗版游戏摊、电玩店、杂货铺中间显得很有存在感。店面算是比较大的,进门最前排的架子上全是最畅销的港台日韩流行歌曲,店铺中间是各种盗版dvd和交响乐车载神曲大合集,收银台对面有一个很小的架子,上面是为数不多的一些正版发行的国摇唱片——常年拜访无人问津,若执意要买一定沾一手厚灰,但每次经过又让人忍不住停留片刻。我觉得我的审美是扭曲的,从初中开始我觉得漂亮的女同学小伙伴们都不以为然,当然可能只是小伙伴们在装逼。我总喜欢停留在这个小架子上看CD的封面,那上面常年摆着的是崔健的《红旗下的蛋》(我现在也不知道“下”字到底是动词还是介词)还有反光镜的同名专辑(封面是燃烧着的reflector),剩下有印象的还有谢天笑的演唱会《X.T.X.》,大半年后我才发现原来XTX就是谢天笑的拼音。崔健的专辑有印象是因为当时觉得这张专辑封面简直是太丑了,两条红带配一个死胎,煞气太重。我曾经在那个架子上买过王建房和习明的专辑,《西安独立音乐》几张合集,还有一些一时想不起来的本地土摇。说实话,都不喜欢,王建房的专辑封面看着还可以,翻开内页有一张他穿铆钉皮衣带哈雷墨镜的照片,顿时被雷了个外焦里嫩,就不太有心情听歌了,勉强听了几遍《我要活》就此作罢。习明的专辑倒是从头到尾听了几遍,但记得其中有首歌是说唱,大概表达了歌手因为玩音乐被老婆踢了,首先我当时不喜欢说唱其次我也不喜欢被老婆踢了这个话题,于是等再循坏一遍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就听不下去了。《西安独立音乐》这张专辑我买的时候还是很感兴趣的,首先我在15、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独立音乐”是什么意思,其次是封面设计得很像Windows的自带桌面壁纸,无意间产生了一些神秘感。可惜听了之后大跌眼镜,拙劣的音质实在让人难以入耳,唯一有印象的是里面有首歌叫《XXX》是个叫XXX乐队的作品,我一看这么heavy的名字一定有料,一听果不其然,整首歌曲夹杂着浑浊不清的吉他鼓和人声,从耳机里面传出来听到的内容要用视觉体现出来就是“XXXXXXXXXXX”,不过我倒还不是很失望,毕竟看到西安也有死金(琴行的伙计称之为屎金)风格的乐队也有一丝骄傲。
接着往下说重点,前面的流行货架和国摇货架都不是锵锵音乐吸引我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锵锵剩下的半边店面全都是欧美唱片,这些唱片做工精致,内页完整打印清晰,连CD上面印的都跟原版碟90%的相像,价格却只要10元到15元一张,称之谓伪正版CD,实在是业界良心摇青福音。曾经分不清正版盗版的我还专门拿英国原版的《never mind》和伪正版对比,竟然伪正版CD上面刻的蓝色图案更有立体感,深深佩服了我国的制造业之精良。那半个店面不仅有欧美摇滚,还有世界古典乐,布鲁斯,民谣,电子,而且都是每个乐队的经典之作,现在想起来深深佩服锵锵的老板还有我国南部沿海制造者的品味。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因为玩《吉他英雄3》这款游戏深受摇滚乐影响,视游戏里面的Slash和Tom Morello为人生楷模,可惜那会儿百度也找不到Tom Morello是哪个乐队的,再加上西北人英文口音太重,各个乐队的中文叫法也乱七八糟,只得知了Slash在一个叫枪花的乐队。于是我就跑到了我爹常常光顾买保罗莫里哀、理查德克莱德曼和雅尼CD的锵锵音乐寻找精神食粮。锵锵的欧美CD区总有那么一两个伙计招呼客人,这些伙计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从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一路可以介绍到柯恩和BB金,简直比图书馆的查询电脑还好使,陕西人又实诚,所以那些伙计总是给我讲一些架子上没有的乐队和歌曲,或者用音箱放几首店里没有的国摇经典曲目。印象最深的是我当时聊到枪花的《运用你的幻想》,伙计给我说“你知不知道有个叫旺财的乐队,有张专辑叫《运用你的幻想III》?”,回到家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打开电脑搜索这个“中国枪花”,结果大跌眼镜。
在有锵锵的那些岁月里,回忆中的我总是阳光的,当然中学永远是最阳光的。每次走上大卖场的台阶望着“锵锵音乐”四个大字就像U2的《beautiful day》伴奏响起,那里有着一个将要成年的小屁孩无限的妄想与美梦。
当然锵锵音乐也不是那么神,它毁了我无数次跟女同学增进感情的机会,它也让我掏光了所有的零花钱,我的叛逆也是它赋予的,满满都是负能量。如今我的iTunes里面已经存了近万首歌曲,我也没有那么好的心情天天去市中心的HMV淘碟,HMV在我来英国的半年之后就险些倒闭,残血复活后店里的CD天天都是大促销大甩卖,我也没必要去一张一张地翻来找去,毕竟鼠标点几下虾米网易上什么尖儿货稀货一应俱全。环境变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如今一个西北勤奋务农的农民大哥只要家里有根网线也能第一时间听到鲍勃迪伦或者活结的最新专辑,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还是像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一样不太明白。我开始有些理解彭磊在台上怒唱《没有文化的人不伤心》时的忧伤与无奈。如今我已经圆了黑撒唱的《给娃买把吉普森》的梦想,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歌曲,录出的小样也比当年《西安独立音乐》合集的音质好了不少,高中时的偶像Slash,Metallica,铁娘子,绿日,空中铁匠,鲍勃迪伦这些人只要演出最多坐个几站火车就可以看到,我开始被人称之为老炮,在异国无数个黑白颠倒的日子里,透支着一天又一天的狗血青春。
2015年2月3日 晚10点56分 于利物浦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