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中有哪些命令,让人相见恨晚
OOPS
用途就是恢复你最后一次删除的东西。比如你不小心删了某些东西然后继续做别的操作,一个小时后发现我X老子为啥找不到它们了,“Oops!” 然后它们就回来了。。。
ALIGN
要平行於一條斜線畫另一條方法很多,但如果要把一條線變得跟另一條線平行就沒那麼容易,尤其是把一個複雜物體變得使其中一條線跟他平行,更尤其在三維空間。。。
初學者最容易想到的辦法當然是旋轉,這當然也是正確方式之一。為了簡化步驟,我還編寫了一個LISP,先測量兩條線的夾角,然後自動旋轉過去。三維雖然麻煩,所幸遭遇不多,不管也罷。
直到我發現ALIGN的用法。
外部引用
外部引用說深了就是一篇長文了,不多說,真的感覺製圖效率一下就上了無數個台階。
圖層的視口內凍結
雖然大家都在用LAYOUT布圖,但其實會用的人真不多,看他會不會用視口內圖層凍結就知道。我自己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領悟到這個功能的妙處。
總圖設計是最適合用佈局和視口內凍結的專業之一。沒人會願意把總平面、底層總平面、豎向、道路總平面、消防總平面畫成各自一張圖。畫在一起是必然和必須的,於是問題就變成了怎樣各自布圖出圖。我見過有設計師用圖層狀態管理來控制,但那無疑是低效的而且非常依賴製圖者本人。
各自佈局,在各自佈局的視口裡面控制圖層凍結或解凍,才是高效合理不依賴製圖者的方法。
XCLIP
有效率地製圖,不採用圖塊和外部引用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我們的設計中總是充滿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樣的矛盾。比如一個建築立面,標準層大部分當然是相同的,卻偏偏有那麼一兩層雖然大體相同卻有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怎麼辦?畫成不同的圖塊當然可以,但效率就成問題,每次修改都會想死。
XCLIP的作用就是幫你剪去圖塊不需要的那部分,相當於Photoshop裡面的蒙版。可以說,沒學會用XCLIP,動不動就炸,等於還不會用圖塊。
PUBLISH
2006年以後的版本,批量打印才算真正成熟,這也是我推薦AutoCAD版本以2006為底線的原因。這可真是相見恨晚啊,盼了多少年的。
動態圖塊
前面為什麼說不會用XCLIP就等於還不會用圖塊?實在因為圖塊水太深了,簡單理一下,屬性、單位、比例、存儲、XCLIP、數據庫鏈接,都可以用來大做文章,直到動態圖塊和動態信息的推出,達到目前的高潮。只會組合幾個圖素重複利用,了不起會用到一變全變這點,實在是愧對圖塊。
我最近做的一個動態圖塊,可以用來直觀、動態地找到矩形聽音室內喇叭到聆聽位在牆面的一次反射點,圖塊跟房間尺寸匹配後,隨意調整聆聽位或喇叭位,反射點動態地隨之變化。
動態概念的確是AutoCAD一次重大的相見恨晚,不光是上面示例的用法,也是圖紙集的基礎功能,用於動態地反映比如索引號裡面圖號的變化。回想下手動更改索引號的各種痛苦,相見恨晚誠非虛言。
補充,打印機配置
我知道絕大部分人都不做打印機配置,確實,這東西用處不是很大,真正實用的地方就是兩點,一是過濾掉沒用的那些圖幅,讓你選紙的時候方便一些;另一個就有意思了,離開這設置你還真沒啥好辦法,一旦學會絕對相見恨晚。
必須打印紙質才能說清楚,隨手用設計院的圖做個示例,見下圖——
注意左右兩圖的區別,剪力牆填充之後,右圖一些內容被遮擋了,比如消火栓的一半,尺寸300的數字3,尺寸2700的端頭,以及軸線。
而實際上,這兩張圖在AutoCAD裡面是同一些東西,沒有絲毫區別。結構體填充都是50%不透明度,但左圖才真正體現了透明,而右圖中只表現為灰度。造成這種分別的是打印機對圖像的處理方式,左邊是合併,而右邊是覆蓋。這功能只對這種存在不透明圖元的情況起作用,聽起來似乎很冷僻,但看例圖就知道,建築製圖中實在是太常用了。
要得到圖像合併的效果,你必須在打印機管理那裡為打印機生成一個後綴名為.pc3配置文件,然後點中截圖中的這個選項——我個人覺得奇怪的是,明顯是合併更有用,但缺省值卻是覆蓋。由於這個該死的缺省值,我們就不得不掌握這個冷僻的知識。
最後,在打印設置裡面,別忘了選這個pc3打印機,而不是選原始那個。
layerdel 强制删除图层以及图层上的一切东西
setbylayer 强制所选(可以选择全部)元素包括块内的元素,颜色、线型、线宽等按图层设置 (如果块里还有块,块里还有块,可以重复几次)
texttofront 强制所有文字置于最前
xdwgfadectl 调整外部参照透明度
tr空格→空格 开始选,就近的剪切掉。类似的还有F命令
ctrl C(或者ctrl V) 然后是ctrl+shift+V 快速做块,不用命名
pe→M(选择多条) 这个命令用于将单线改成多段线。
mirrtext:0和1表示镜像的方向不同 自己镜像一下就知道差别了
-scalelistedit→r→y 如果往某个图里面拷贝的时候总是要等半天,可对拷入的文件用这个命令,会快一些。
1.AL 对齐命令,很多不合格设计简直丧心病狂坐标各种对不上,好的。对齐命令搞定
2.REG UNI 快速计算所有图形的面积,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酷?reg选择所有图形形成面域。uni在选择一下所有图形,最后list。
3.TR 如果你能把这个快捷键用到炉火纯青 比如和pl连用。
4.QDIM 快捷标注
5.XL 没错,就是构造线
用途就是恢复你最后一次删除的东西。比如你不小心删了某些东西然后继续做别的操作,一个小时后发现我X老子为啥找不到它们了,“Oops!” 然后它们就回来了。。。
ALIGN
要平行於一條斜線畫另一條方法很多,但如果要把一條線變得跟另一條線平行就沒那麼容易,尤其是把一個複雜物體變得使其中一條線跟他平行,更尤其在三維空間。。。
初學者最容易想到的辦法當然是旋轉,這當然也是正確方式之一。為了簡化步驟,我還編寫了一個LISP,先測量兩條線的夾角,然後自動旋轉過去。三維雖然麻煩,所幸遭遇不多,不管也罷。
直到我發現ALIGN的用法。
外部引用
外部引用說深了就是一篇長文了,不多說,真的感覺製圖效率一下就上了無數個台階。
圖層的視口內凍結
雖然大家都在用LAYOUT布圖,但其實會用的人真不多,看他會不會用視口內圖層凍結就知道。我自己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領悟到這個功能的妙處。
總圖設計是最適合用佈局和視口內凍結的專業之一。沒人會願意把總平面、底層總平面、豎向、道路總平面、消防總平面畫成各自一張圖。畫在一起是必然和必須的,於是問題就變成了怎樣各自布圖出圖。我見過有設計師用圖層狀態管理來控制,但那無疑是低效的而且非常依賴製圖者本人。
各自佈局,在各自佈局的視口裡面控制圖層凍結或解凍,才是高效合理不依賴製圖者的方法。
XCLIP
有效率地製圖,不採用圖塊和外部引用是不可想像的。但是我們的設計中總是充滿了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樣的矛盾。比如一個建築立面,標準層大部分當然是相同的,卻偏偏有那麼一兩層雖然大體相同卻有一些細節上的變化。怎麼辦?畫成不同的圖塊當然可以,但效率就成問題,每次修改都會想死。
XCLIP的作用就是幫你剪去圖塊不需要的那部分,相當於Photoshop裡面的蒙版。可以說,沒學會用XCLIP,動不動就炸,等於還不會用圖塊。
PUBLISH
2006年以後的版本,批量打印才算真正成熟,這也是我推薦AutoCAD版本以2006為底線的原因。這可真是相見恨晚啊,盼了多少年的。
動態圖塊
前面為什麼說不會用XCLIP就等於還不會用圖塊?實在因為圖塊水太深了,簡單理一下,屬性、單位、比例、存儲、XCLIP、數據庫鏈接,都可以用來大做文章,直到動態圖塊和動態信息的推出,達到目前的高潮。只會組合幾個圖素重複利用,了不起會用到一變全變這點,實在是愧對圖塊。
我最近做的一個動態圖塊,可以用來直觀、動態地找到矩形聽音室內喇叭到聆聽位在牆面的一次反射點,圖塊跟房間尺寸匹配後,隨意調整聆聽位或喇叭位,反射點動態地隨之變化。
![]() |
動態概念的確是AutoCAD一次重大的相見恨晚,不光是上面示例的用法,也是圖紙集的基礎功能,用於動態地反映比如索引號裡面圖號的變化。回想下手動更改索引號的各種痛苦,相見恨晚誠非虛言。
補充,打印機配置
我知道絕大部分人都不做打印機配置,確實,這東西用處不是很大,真正實用的地方就是兩點,一是過濾掉沒用的那些圖幅,讓你選紙的時候方便一些;另一個就有意思了,離開這設置你還真沒啥好辦法,一旦學會絕對相見恨晚。
必須打印紙質才能說清楚,隨手用設計院的圖做個示例,見下圖——
![]() |
注意左右兩圖的區別,剪力牆填充之後,右圖一些內容被遮擋了,比如消火栓的一半,尺寸300的數字3,尺寸2700的端頭,以及軸線。
而實際上,這兩張圖在AutoCAD裡面是同一些東西,沒有絲毫區別。結構體填充都是50%不透明度,但左圖才真正體現了透明,而右圖中只表現為灰度。造成這種分別的是打印機對圖像的處理方式,左邊是合併,而右邊是覆蓋。這功能只對這種存在不透明圖元的情況起作用,聽起來似乎很冷僻,但看例圖就知道,建築製圖中實在是太常用了。
要得到圖像合併的效果,你必須在打印機管理那裡為打印機生成一個後綴名為.pc3配置文件,然後點中截圖中的這個選項——我個人覺得奇怪的是,明顯是合併更有用,但缺省值卻是覆蓋。由於這個該死的缺省值,我們就不得不掌握這個冷僻的知識。
![]() |
最後,在打印設置裡面,別忘了選這個pc3打印機,而不是選原始那個。
layerdel 强制删除图层以及图层上的一切东西
setbylayer 强制所选(可以选择全部)元素包括块内的元素,颜色、线型、线宽等按图层设置 (如果块里还有块,块里还有块,可以重复几次)
texttofront 强制所有文字置于最前
xdwgfadectl 调整外部参照透明度
tr空格→空格 开始选,就近的剪切掉。类似的还有F命令
ctrl C(或者ctrl V) 然后是ctrl+shift+V 快速做块,不用命名
pe→M(选择多条) 这个命令用于将单线改成多段线。
mirrtext:0和1表示镜像的方向不同 自己镜像一下就知道差别了
-scalelistedit→r→y 如果往某个图里面拷贝的时候总是要等半天,可对拷入的文件用这个命令,会快一些。
1.AL 对齐命令,很多不合格设计简直丧心病狂坐标各种对不上,好的。对齐命令搞定
2.REG UNI 快速计算所有图形的面积,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酷?reg选择所有图形形成面域。uni在选择一下所有图形,最后list。
3.TR 如果你能把这个快捷键用到炉火纯青 比如和pl连用。
4.QDIM 快捷标注
5.XL 没错,就是构造线
-
lieb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10-26 1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