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有不为》读后有感
伯父推荐了几本书,要我好好品读。杨绛的《我们仨》,章诒和的《伶人往事》,林语堂的书,董桥的文集等。
这几天,每晚睡前读一篇,从学者字里行间品味人生,窥探世界。
《有不为》写的是林语堂先生自觉不会做的几件事。
以下摘抄几句:
我始终不做官,穿了洋装去呈现土产。
我也从未坐了新式汽车到运动会中提倡体育。
我始终没写过一行讨好权贵,或博得他们欢心的文字。我也不能发一张迎合人的心思宣言。我从未说过一句讨好人的话:我连这个意思也没有。
我不今天说月亮是方的,一个礼拜后又说它是圆的,因为我的记性很不错。
我从不调戏少女,所以也并不把她们看做“祸水”。
我始终喜欢革命,但绝不喜欢革命家。
我也从不装得饱学,道他人之短,以及自夸自大。
我从不拍拍人家的肩膀,装得慈善家的神气,以及在扶轮社再来过接受选举。我喜欢扶轮社,也正如我喜欢青年会一样。
我从不感到犯罪。
虽说这算不上是先生的处事原则,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以及治学之道。
以往,每每看电视节目、书籍等的名人传记都会带着仰望圣贤的心情,感触于他们能在时代变迁的转折点清晰地把握住时势与命脉;感触于他们的桀骜不驯,原则分明;感触于他们的进退有道;感触于他们的怡乐自得。
这次读林语堂先生数件“不为”之事,自觉惭愧。但细想之下,能像先生这般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者,亦是少之又少。先生贵为世界知名的学者文豪,凭他的社会地位,当然不需要看风使舵,观人面色;可以泾渭分明地大声说出真知灼见,无需有任何顾忌。但为生存奔波劳碌的凡夫俗子们,却未必有开口申述的机会。
要做到“有不为”须有一定资本。平凡如我们,有时无奈之下亦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生活而低头,为五斗米而折腰此乃凡人之不得已。
所谓形势所逼,无可奈何也!
这几天,每晚睡前读一篇,从学者字里行间品味人生,窥探世界。
《有不为》写的是林语堂先生自觉不会做的几件事。
以下摘抄几句:
我始终不做官,穿了洋装去呈现土产。
我也从未坐了新式汽车到运动会中提倡体育。
我始终没写过一行讨好权贵,或博得他们欢心的文字。我也不能发一张迎合人的心思宣言。我从未说过一句讨好人的话:我连这个意思也没有。
我不今天说月亮是方的,一个礼拜后又说它是圆的,因为我的记性很不错。
我从不调戏少女,所以也并不把她们看做“祸水”。
我始终喜欢革命,但绝不喜欢革命家。
我也从不装得饱学,道他人之短,以及自夸自大。
我从不拍拍人家的肩膀,装得慈善家的神气,以及在扶轮社再来过接受选举。我喜欢扶轮社,也正如我喜欢青年会一样。
我从不感到犯罪。
虽说这算不上是先生的处事原则,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以及治学之道。
以往,每每看电视节目、书籍等的名人传记都会带着仰望圣贤的心情,感触于他们能在时代变迁的转折点清晰地把握住时势与命脉;感触于他们的桀骜不驯,原则分明;感触于他们的进退有道;感触于他们的怡乐自得。
这次读林语堂先生数件“不为”之事,自觉惭愧。但细想之下,能像先生这般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者,亦是少之又少。先生贵为世界知名的学者文豪,凭他的社会地位,当然不需要看风使舵,观人面色;可以泾渭分明地大声说出真知灼见,无需有任何顾忌。但为生存奔波劳碌的凡夫俗子们,却未必有开口申述的机会。
要做到“有不为”须有一定资本。平凡如我们,有时无奈之下亦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生活而低头,为五斗米而折腰此乃凡人之不得已。
所谓形势所逼,无可奈何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