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鄂拉蜂的介绍
卡尼鄂拉蜂原产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南部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分布于整个多瑙河流域,包括奥地利和希腊北部。原产地受大陆性气流影响,冬季严寒漫长.春季短而花期早,夏季较炎热。因而,在类似于上述自然条件下,卡尼鄂拉蜂可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状。
1.形态特征
个体大小和体型与意大利蜂相似。腹部细长,几丁质黑色;有些个体第二和第三腹节背板上具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棕红色环带;第四腹节背板上的绒毛带宽度0.80-1.00mm,绒毛密集;第五腹节背板上的覆毛长度O.20—O.40mm;喙长6.40—6.80mm伽;肘脉指数1.80—5.50.蜂王黑色或深褐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雄锋黑色或灰褐色。工蜂绒毛多呈棕灰色。
2.生物学特性
采集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花粉的采集量比意大利蜂少。产卵力较弱,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对育虫节律影响明显。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但这种性情可以通过选育加以改变。性情较温驯,不怕光,开箱检查时较安静。定向力强,不易迷巢,很少作盗。较少采集树胶,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越冬性能良好。抗病力与意大利蜂相似,但在原产地几乎末发现过幼虫病。对蜂螨的抵御能力较弱。蜜房封盖与贮蜜之间有空隙,呈干型。
3.经济价值
产蜜力很强,在群势相同的情况下,其产蜜量显著高于意大利蜂,是较理想生产蜂蜜的蜂种。产浆能力弱。与意大利蜂、高加索蜂等杂交后,可表现出较显著的杂交优势,产卵力、哺育力、和采集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因其蜜房封盖干型,可用其生产出洁白美观的巢蜜。
卡尼鄂拉蜂可以采集到红车轴草的花蜜和花粉。在最近几十年里,卡尼鄂拉蜂的分布范围已远远超出其原产地,成为继意大利蜂之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第二大蜂种。据39蜂疗网调查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引入少量卡尼鄂拉蜂在福州等地试养,后被杂交;60年代末70年代韧,又从奥地利、原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国引入了几批卡尼鄂拉蜂王,其后代在我国的养蜂生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1.形态特征
个体大小和体型与意大利蜂相似。腹部细长,几丁质黑色;有些个体第二和第三腹节背板上具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棕红色环带;第四腹节背板上的绒毛带宽度0.80-1.00mm,绒毛密集;第五腹节背板上的覆毛长度O.20—O.40mm;喙长6.40—6.80mm伽;肘脉指数1.80—5.50.蜂王黑色或深褐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雄锋黑色或灰褐色。工蜂绒毛多呈棕灰色。
2.生物学特性
采集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对花粉的采集量比意大利蜂少。产卵力较弱,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对育虫节律影响明显。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群,但这种性情可以通过选育加以改变。性情较温驯,不怕光,开箱检查时较安静。定向力强,不易迷巢,很少作盗。较少采集树胶,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越冬性能良好。抗病力与意大利蜂相似,但在原产地几乎末发现过幼虫病。对蜂螨的抵御能力较弱。蜜房封盖与贮蜜之间有空隙,呈干型。
3.经济价值
产蜜力很强,在群势相同的情况下,其产蜜量显著高于意大利蜂,是较理想生产蜂蜜的蜂种。产浆能力弱。与意大利蜂、高加索蜂等杂交后,可表现出较显著的杂交优势,产卵力、哺育力、和采集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明显的增产效果。因其蜜房封盖干型,可用其生产出洁白美观的巢蜜。
卡尼鄂拉蜂可以采集到红车轴草的花蜜和花粉。在最近几十年里,卡尼鄂拉蜂的分布范围已远远超出其原产地,成为继意大利蜂之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第二大蜂种。据39蜂疗网调查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引入少量卡尼鄂拉蜂在福州等地试养,后被杂交;60年代末70年代韧,又从奥地利、原联邦德国、南斯拉夫等国引入了几批卡尼鄂拉蜂王,其后代在我国的养蜂生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