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刀
前阵子,听闻一个小朋友天天玩手机,视力暴跌至0.2.我不禁回想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们在玩啥?屋外,姥爷在看一部80年代的港片,讲小李飞刀手刃仇人的故事。当然,故事很扯,小李飞刀击碎了冰锥扎死了躲在磁铁盾牌后的大boss。但是小李飞刀这个名字却把我带回到那个刀光剑影的岁月。
忘记是小学几年级,《小李飞刀》的电视剧热播。我现在依旧认为自己小时候的智商有缺陷,完全看不懂整部剧在讲什么。但是只记住了一件事,小李飞刀天下第二。记住这件事情其实和整部剧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这个完全是要感谢学校周围的小卖铺。你只要一推开门,风铃叮叮当当,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就会发现门上明晃晃地挂着数十把小李飞刀,翠绿色的刀柄长七厘米,宽两三厘米,尾部还挂着红缨子,薄薄的刀刃闪着冷光。男孩子见后无不哑着嗓子说一句“好刀!”。门框上贴着八个字“小李飞刀 天下第二”。
自它摆进小卖铺那天起,它的销量就跻身到兵器榜的第一。无论是张飞的丈八长矛,关公的青龙偃月,吕布的方天画戟甚至是猴哥的如意金箍棒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令人发指的是,小李飞刀也有升级换代乃至限量版。土豪就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当我身边的土豪们拉开校服拉锁时,你会发现校服的内衬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李飞刀,估计李寻欢都没有这么多版本。
那阵校园里,无论男女,人手一把飞刀,你要是没有一把小李飞刀,你都羞于和别人打招呼。于是,我沉默了两个月。没办法,我妈拒绝给我买。
人们拿到刀之后就开始模仿电视剧中李寻欢的招式和动作。当然没人练成。愤怒的消费者云集在小卖铺门外要求无良商家给个说法,为何我们的小李飞刀不能做到刀刀毙命?要找家长的班主任为啥毫发无损?偷像皮的毛贼为何没能绳之以法?
眼见小卖铺的大门即将被挤破,一脸白胡子的大爷在他姑娘的搀扶下出来,向同学们摆摆手并表示同学们的刀还没有开刃,飞在空中阻力太大当然不能飞得准。至于怎么开刃,他完全没有交代,他表示这种上乘的内功心法是不可以随意透露给世人的,要靠自己领悟。那天放学,学生们变得比以前安静许多,大家手中举着刀,默默沉思着开刃的方法,在家长惊恐地呵斥之下,才恋恋不舍地把刀放下。那是一个艰难的瓶颈期,课间的校园失去了以往的喧闹,安静到你听得见脑电波在空中传播的滋滋声。
电波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终唤醒了一位不世出的武术奇才。数学课上,这位武术奇才在一瞬间得道,迅速掏出了自己的宝刀,弯腰在水泥地上磨。他越磨越快,越磨越快,双眼闪着兴奋的光,刀刃处已经磨出了钢粉。终于,他的小组长同桌举起了自己右手,举报了他。人赃并获,他被老师撵了出去。失去宝刀的他心灰意冷,低着头走出了教室的门,那一刻,他觉得迎面而来的风很冷,瑟缩在墙根下,怆然涕下。此时,对面班级也有一个男生被撵了出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红透全校的坏小子,他的偶像是毛主席,所以他发动群众,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知道他调皮捣蛋,他坚信枪管子里出政权,所以他把纸团塞进笔杆,到处吐别人。两个人经过短暂的会晤和交流。第三天奇迹发生了。
曾经,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机勃勃的校园,和谐共处的校园。而那一天,所有的同学都只在干一件事:低头磨刀。你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绝不会搭理你。可只要你轻轻的说一句“锋芒已出,谁与争锋?”你身边的孩子会抬头看你,眼神中包含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情感,微微被提起的飞刀反射着寒光。越来越多的孩子觉察到了这一诡异的气氛,也都停下,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向唯一站立的你。你站在操场中间,享受着万人的目光。
不要小看这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孩子,他们磨刀的过程十分之复杂。先在马路牙子上进行粗磨,再转到柏油地面上磨,最后要在大理石地面上精磨,如果是绝对的习武之人,还一定要从家里偷拿出一块肥肉,时不时装模作样地擦拭刀刃,防锈。不知道是谁规定的这一整套流程,但是大家口口相传,并尊为至理。虽然这在同学之间已经不是秘密,但是老师却一直不知道这帮孩子找了什么魔。被喊去问话的孩子除了傻笑基本没有其余的回答。
半个月后,大多数的刀已经磨完。操场上练习飞刀的人也多了起来,当然这些全是男生,你如果问磨完刀的女生用刀干嘛?削铅笔,切橡皮还有扎越过三八线的胳膊。这里是一个全副武装的校园。在小李飞刀下,昆虫、麻雀都是危在旦夕。
可是,在这纷繁的刀锋剑雨之中,只有一个同学真正地发挥出了小李飞刀的威力!上午最后一堂课是体育课,他站在学校与喧嚷红尘的交界处,汽车飞驰而过带来的滚滚热浪与学校内阵阵弥漫的威严在此地碰撞、交汇。良久未动的他屏气凝神,手腕轻抖,在电光火石之间将飞刀从袖口带至指尖又飞向空中,动作一气呵成。树梢那只麻雀在劫难逃,纵使你身有双飞翼又怎能奈何得了小李飞刀的威名?
“啊,啥玩意?”只听得一位阿姨震地撼天的一声狮吼,惊得在场(操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缩下头,慢慢转向声源处。阿姨的脸上一条血红的刀伤触目惊心。她儿子刚刚接过母亲手中的饭盒就听得这声大吼已经不知所措,再抬头看见娘亲的脸上新增的可怕刀伤,心理防线彻底地被击溃。
“妈,你这是咋了?”儿子嚎啕大哭。
体育老师闻讯赶来,一看情况就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很快便找到真凶,绳之以法,关进了装体育器材的黑屋,等待教务处问话。
后来,全校开会,明令禁止任何学生以任何理由使用、持有、藏匿小李飞刀。各个班主任开始有序收缴本班学生手中的飞刀。同学们叹息,流泪。有的人刚刚磨好就充了公,有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倾注了半学期的精力进了班主任孩子的手。就这样,一场席卷校园的大运动偃旗息鼓了,一把刀慢慢地成为了传说。
小卖铺的老板倒是很不甘心,库存还有100多把刀呢。一边同我们说校长、教务处主任还有缉拿犯人的体育老师都是妖精变的。一面和我们推销一款百变造型的橡皮泥。
忘记是小学几年级,《小李飞刀》的电视剧热播。我现在依旧认为自己小时候的智商有缺陷,完全看不懂整部剧在讲什么。但是只记住了一件事,小李飞刀天下第二。记住这件事情其实和整部剧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这个完全是要感谢学校周围的小卖铺。你只要一推开门,风铃叮叮当当,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就会发现门上明晃晃地挂着数十把小李飞刀,翠绿色的刀柄长七厘米,宽两三厘米,尾部还挂着红缨子,薄薄的刀刃闪着冷光。男孩子见后无不哑着嗓子说一句“好刀!”。门框上贴着八个字“小李飞刀 天下第二”。
自它摆进小卖铺那天起,它的销量就跻身到兵器榜的第一。无论是张飞的丈八长矛,关公的青龙偃月,吕布的方天画戟甚至是猴哥的如意金箍棒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令人发指的是,小李飞刀也有升级换代乃至限量版。土豪就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当我身边的土豪们拉开校服拉锁时,你会发现校服的内衬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李飞刀,估计李寻欢都没有这么多版本。
那阵校园里,无论男女,人手一把飞刀,你要是没有一把小李飞刀,你都羞于和别人打招呼。于是,我沉默了两个月。没办法,我妈拒绝给我买。
人们拿到刀之后就开始模仿电视剧中李寻欢的招式和动作。当然没人练成。愤怒的消费者云集在小卖铺门外要求无良商家给个说法,为何我们的小李飞刀不能做到刀刀毙命?要找家长的班主任为啥毫发无损?偷像皮的毛贼为何没能绳之以法?
眼见小卖铺的大门即将被挤破,一脸白胡子的大爷在他姑娘的搀扶下出来,向同学们摆摆手并表示同学们的刀还没有开刃,飞在空中阻力太大当然不能飞得准。至于怎么开刃,他完全没有交代,他表示这种上乘的内功心法是不可以随意透露给世人的,要靠自己领悟。那天放学,学生们变得比以前安静许多,大家手中举着刀,默默沉思着开刃的方法,在家长惊恐地呵斥之下,才恋恋不舍地把刀放下。那是一个艰难的瓶颈期,课间的校园失去了以往的喧闹,安静到你听得见脑电波在空中传播的滋滋声。
电波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终唤醒了一位不世出的武术奇才。数学课上,这位武术奇才在一瞬间得道,迅速掏出了自己的宝刀,弯腰在水泥地上磨。他越磨越快,越磨越快,双眼闪着兴奋的光,刀刃处已经磨出了钢粉。终于,他的小组长同桌举起了自己右手,举报了他。人赃并获,他被老师撵了出去。失去宝刀的他心灰意冷,低着头走出了教室的门,那一刻,他觉得迎面而来的风很冷,瑟缩在墙根下,怆然涕下。此时,对面班级也有一个男生被撵了出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红透全校的坏小子,他的偶像是毛主席,所以他发动群众,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知道他调皮捣蛋,他坚信枪管子里出政权,所以他把纸团塞进笔杆,到处吐别人。两个人经过短暂的会晤和交流。第三天奇迹发生了。
曾经,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机勃勃的校园,和谐共处的校园。而那一天,所有的同学都只在干一件事:低头磨刀。你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绝不会搭理你。可只要你轻轻的说一句“锋芒已出,谁与争锋?”你身边的孩子会抬头看你,眼神中包含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情感,微微被提起的飞刀反射着寒光。越来越多的孩子觉察到了这一诡异的气氛,也都停下,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向唯一站立的你。你站在操场中间,享受着万人的目光。
不要小看这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孩子,他们磨刀的过程十分之复杂。先在马路牙子上进行粗磨,再转到柏油地面上磨,最后要在大理石地面上精磨,如果是绝对的习武之人,还一定要从家里偷拿出一块肥肉,时不时装模作样地擦拭刀刃,防锈。不知道是谁规定的这一整套流程,但是大家口口相传,并尊为至理。虽然这在同学之间已经不是秘密,但是老师却一直不知道这帮孩子找了什么魔。被喊去问话的孩子除了傻笑基本没有其余的回答。
半个月后,大多数的刀已经磨完。操场上练习飞刀的人也多了起来,当然这些全是男生,你如果问磨完刀的女生用刀干嘛?削铅笔,切橡皮还有扎越过三八线的胳膊。这里是一个全副武装的校园。在小李飞刀下,昆虫、麻雀都是危在旦夕。
可是,在这纷繁的刀锋剑雨之中,只有一个同学真正地发挥出了小李飞刀的威力!上午最后一堂课是体育课,他站在学校与喧嚷红尘的交界处,汽车飞驰而过带来的滚滚热浪与学校内阵阵弥漫的威严在此地碰撞、交汇。良久未动的他屏气凝神,手腕轻抖,在电光火石之间将飞刀从袖口带至指尖又飞向空中,动作一气呵成。树梢那只麻雀在劫难逃,纵使你身有双飞翼又怎能奈何得了小李飞刀的威名?
“啊,啥玩意?”只听得一位阿姨震地撼天的一声狮吼,惊得在场(操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缩下头,慢慢转向声源处。阿姨的脸上一条血红的刀伤触目惊心。她儿子刚刚接过母亲手中的饭盒就听得这声大吼已经不知所措,再抬头看见娘亲的脸上新增的可怕刀伤,心理防线彻底地被击溃。
“妈,你这是咋了?”儿子嚎啕大哭。
体育老师闻讯赶来,一看情况就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很快便找到真凶,绳之以法,关进了装体育器材的黑屋,等待教务处问话。
后来,全校开会,明令禁止任何学生以任何理由使用、持有、藏匿小李飞刀。各个班主任开始有序收缴本班学生手中的飞刀。同学们叹息,流泪。有的人刚刚磨好就充了公,有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倾注了半学期的精力进了班主任孩子的手。就这样,一场席卷校园的大运动偃旗息鼓了,一把刀慢慢地成为了传说。
小卖铺的老板倒是很不甘心,库存还有100多把刀呢。一边同我们说校长、教务处主任还有缉拿犯人的体育老师都是妖精变的。一面和我们推销一款百变造型的橡皮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