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日落
夏天的南宋河和湄公河一样浑浊不堪,毕竟前者就是后者的支流,急急地流着,把黄土和树叶搅在一起。在万荣的清晨,我醒得很早,大概才六点。床头就是窗户,我眯着眼掀开窗帘往外看去,云雾已经绕在山间,淡淡的金光洒在山头。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天早就亮了。我赤着脚下了楼,旅馆前台的小伙子带着几分腼腆微笑着向我问好。
这里是万荣。南宋河经过这里,就有了水。清秀的喀斯特地貌围着它,也就有了山。细长飘渺的白云丝绸一般地从来没有在山中消失过。高脚木屋和绿油油的大片田野,在群山包围之下,吸引了许多西方人。你问他们到底喜欢这里的什么,他们是说不清的。也有些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直接告诉你:在这里度假很便宜。他们打着赤脚,晒得黑黑的,在路边吃着一成不变的香蕉煎饼,煎饼可以加上蜂蜜、巧克力、坚果酱等等这些现代人喜欢的东西,但不妨碍他们以为自己回到了一百年前。
在此之前,我只在老挝首都万象停留了三个小时。在小得像县城车站一样的机场,我找了个人一起拼出租车到长途汽车站,知道他也是到万荣,我们就一起买了同一班车的票。长途汽车站在路边,只是几块木板搭成的架子,但没有人待在那儿,只有一个老头站在树荫下,问我们去哪里。
同路的这个中年男人瘦瘦高高,戴黑边眼镜,皮肤很白。他说他来自韩国,首尔人。还有两个小时车子才出发,我们中午在离车站不远的一家餐厅喝起了啤酒。他是电视节目制作人,到过中国好几次。因此也能聊上些话。他说在中文里他姓郑。我就叫他郑。他时不时也能蹦出几个蹩脚的中文词。一只黄黑相间的大蜘蛛在旁边的木头椅子上一动不动,而我的右边是一个很滑稽的木头假人,穿着更滑稽的绿色西装。
我对万象的印象仅限于此了,我认为它很小,人也少。因为我并没有离开车站太远。但据说这已经是市中心。
下午我们乘坐班车前往万荣。一路没有什么风景,路也不是好路,车缓慢地驶过破败的一栋栋乡间木屋,留下飞扬的尘土。我和郑聊天解闷。后来我睡着了。郑说我可以靠着他睡,我礼貌地拒绝了。而司机耽搁了一些时间,导致我们到达万荣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我计划中赶在傍晚前到南宋河边看日落,也没能看到。在一条岔路口我们经过一座小寺庙,里面有一棵大树,天已经黑了,但我们听到树上有非常多的鸟在叫。郑似乎听入了迷,在那里站了一会儿。他说,在韩国,人们听到鸟叫,会说鸟儿是在哭泣,而不是歌唱。
花了些功夫才找到事先订好的旅馆,在一条岔路的边上。或许因为是淡季,看着比较冷清。前台的小伙子看着挺腼腆,让我想起贡布的那个小伙子,想起我刚到旅馆的那天他拿着一块脏布在旅馆门口默默帮我拍掉背包上的黄土。他们同样地腼腆,肤色也是那么的黑。后来我知道,这个小伙子,也是在校大学生,学的也是英语专业,希望利用假期打零工来锻炼英语。他们的前途终该是那么地相似。
时隔一年我又回到了这片地方,印度支那。芭蕉树、乡间的稻田、丰润的雨水、浑黄的湄公河支流、贫穷而平和的人们,都在对我微笑。尽管没有看到日落,我仍然认为这是美好的一天。
我住的房间是五人间,由于是淡季,竟然只有我一个人入住。这不禁使我开心起来。房间有空调,只是没有遥控器。我知道老板的用意,也不打算去为难他。我只需要把两顶吊扇都开起来。这个房间最美是阳台。美的不是阳台本身,而是坐在阳台放眼望去就是云雾缭绕的青山绿树和零星落在山间的木屋。我总在早晨醒来之后打开阳台的门,让山上的云缓缓地、缓缓地飘进眼里。
万荣是个很小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村子的大小。在这里我只见过两个寺庙,其中一个寺庙就是刚到这里时看到的,里面有一棵大树,在傍晚会有许多小鸟在树中唱歌,或者,按照郑的说法,在哭泣。我总在Kangaroo Sunset附近的路口看到一个西方人老赤足在路边站着,连续三晚都在那站着,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Kangaroo sunset是一个酒吧,我和郑第一天晚上在那里喝了些酒。酒一进肚子,人就喜欢挖心掏肺。他告诉我十几年前就已失败告终的婚姻和之后两段没有结局的恋情。我没看他一眼,也没觉得那是令人难过的事情。我说一个人也挺好,但我结婚了。他很惊讶,说,你先生呢?我说,在北非,所以我一个人旅行。然后我们干杯。老挝啤酒(Beer Lao)是东南亚最好喝的啤酒。酒保是个年轻的矮个子老挝男孩,脸上还长着青春痘,鸭舌帽反扣在脑袋上。他是个能自寻开心的人,一整晚都在跟着音乐蹦蹦跳跳。他问我们来自哪里,又由于以为我们是在路上认识继而相爱的人而乐得大笑,还大叫OMB(Oh my Buddha!)。我急忙否认,郑什么都不说只是笑。还有一个酒保,同样很年轻,穿一颗鼻环。他的音乐品味相当不错,放了许多好听的雷鬼乐和摇滚老歌,直到我们离开。“我希望明天能看到日落。”走回旅馆的路上,我自言自语道。
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我仍然没看成日落。晚上我们也没有到Kangaroo Sunset坐上一会儿。站在门口我们发现那个快乐的长着青春痘的男孩不在了,而另一个人放着我最不喜欢的音乐。于是我们继续往前走,在南宋河附近随便找了家不太吵的酒吧。这家酒吧的装修非常普通,但音乐还不错,电脑前的小伙子似乎偏爱摇滚。后来知道他14岁,酒吧是父母经营的,正值夏天放假,便来店里帮忙。妈妈是个漂亮的印度女人。爸爸是当地人,憨厚爱笑,爱喝酒,笑起来时露出一口又黄又坏了的牙齿但也不会让人反感。还有个女孩子长得挺好看,不像当地人,是中国人的长相但却是男孩的表姐,正在自学韩语。她很主动地和郑说起韩语来。郑也是个爱喝酒的人,他说韩国人很能喝。这天晚上他喝了大概两瓶老挝啤酒和八杯龙舌兰。我只喝了一瓶老挝啤酒和一杯鸡尾酒。直到酒吧打烊,他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我觉得他醉了。
我对郑说,我感觉我在这里什么都没干,每天就是吃饭和发呆。这里的餐馆很有意思。椅子做成床的样子,人们是可以躺着吃饭的,真是懒人的天堂。实际上我们是还是去了一些地方。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瀑布,去了blue lagoon,还把万荣走遍了无数次。但我还是觉得自己不知不觉又坐着吃起饭来了。我愿意一个人在万荣待着。但很显然郑想和我作伴。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如果没有遇到我,自己不知道在这里能干什么。为了表示感激,他坚持支付我们一起用餐和乘车的所有费用。他说希望能我做点什么。他甚至决定多停留一天。但其实我们也没干什么,每天就是随意走走。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万荣太小了。小到我总觉得一旦提出分道扬镳,半小时之后必定能在街角又遇到他,这会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我只好让他跟着我走。
万荣的夜晚和白天一样安静。走在路上听着虫子叫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这里还有一项户外活动非常受欢迎,叫做tubing。只需要花很少的钱租一个轮胎,往上面一坐,顺河而下,河两旁有许多酒吧,想休息了就招呼伙计把你拉上岸喝两杯。
由于同样是喀斯特地貌,万荣的风景被游客拿来和中国的桂林媲美,这简直能把我乐坏。要我说,这里是不及桂林十分之一的。但是万荣却比桂林安静得多。这里大片的芭蕉树和稻田也让人心旷神怡。在去blue lagoon的路上,我们看到一辆车子陷在泥水里,一群过路人正在帮忙推,车子一发动就溅他们一身泥。我没勇气穿着白裤子还去帮忙,只好羞愧地站在一旁看。我们的司机也过去帮忙,但这辆车子的运气实在不好。一拨又一拨的路人过来帮忙又泄气地离开。女孩们虽然没什么力气,也嘻嘻哈哈地去推一把,泥水溅到她们漂亮的衣服上。远处的山还是云雾缭绕,祥和地包容着一切。眼前生机勃勃的稻田和泥泞的乡村小道组成了典型的东南亚景色。
我们从blue lagoon回旅馆的路上,郑企图亲近我,这让我感到有些生气,一把将他推开。我说如果你不想挨揍就不要这样,他倒也就老实下来了。我一点也不害怕他。我知道他是个并不敢做什么的孬货。
离开万荣的前一天晚上,我和郑又去了那家由家庭经营的酒吧,我对自己的冷淡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我决定多喝几杯,毕竟第二天要自己上路前往琅勃拉邦了。结果我真的喝醉了。这其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在独自旅行时喝醉过。我说我有点晕,得回旅馆了。后来的事情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隐约记得自己坐在旅馆楼梯口说胡话,郑费了好大力气把我劝回房间。
那天清晨,我推开阳台的门,外面的景色还是那么地迷人,当地人正在旅馆外面那条小路上摆早市,卖蔬菜和鱼肉,不吵也不闹。这个场景吸引了我。我立刻下楼要走到当中去。
我穿着拖鞋慢慢地走着,看到不认识的蔬菜就停下来看,然后继续走。这对与我擦肩而过的当地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了。
这里是万荣。南宋河经过这里,就有了水。清秀的喀斯特地貌围着它,也就有了山。细长飘渺的白云丝绸一般地从来没有在山中消失过。高脚木屋和绿油油的大片田野,在群山包围之下,吸引了许多西方人。你问他们到底喜欢这里的什么,他们是说不清的。也有些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直接告诉你:在这里度假很便宜。他们打着赤脚,晒得黑黑的,在路边吃着一成不变的香蕉煎饼,煎饼可以加上蜂蜜、巧克力、坚果酱等等这些现代人喜欢的东西,但不妨碍他们以为自己回到了一百年前。
在此之前,我只在老挝首都万象停留了三个小时。在小得像县城车站一样的机场,我找了个人一起拼出租车到长途汽车站,知道他也是到万荣,我们就一起买了同一班车的票。长途汽车站在路边,只是几块木板搭成的架子,但没有人待在那儿,只有一个老头站在树荫下,问我们去哪里。
同路的这个中年男人瘦瘦高高,戴黑边眼镜,皮肤很白。他说他来自韩国,首尔人。还有两个小时车子才出发,我们中午在离车站不远的一家餐厅喝起了啤酒。他是电视节目制作人,到过中国好几次。因此也能聊上些话。他说在中文里他姓郑。我就叫他郑。他时不时也能蹦出几个蹩脚的中文词。一只黄黑相间的大蜘蛛在旁边的木头椅子上一动不动,而我的右边是一个很滑稽的木头假人,穿着更滑稽的绿色西装。
我对万象的印象仅限于此了,我认为它很小,人也少。因为我并没有离开车站太远。但据说这已经是市中心。
下午我们乘坐班车前往万荣。一路没有什么风景,路也不是好路,车缓慢地驶过破败的一栋栋乡间木屋,留下飞扬的尘土。我和郑聊天解闷。后来我睡着了。郑说我可以靠着他睡,我礼貌地拒绝了。而司机耽搁了一些时间,导致我们到达万荣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我计划中赶在傍晚前到南宋河边看日落,也没能看到。在一条岔路口我们经过一座小寺庙,里面有一棵大树,天已经黑了,但我们听到树上有非常多的鸟在叫。郑似乎听入了迷,在那里站了一会儿。他说,在韩国,人们听到鸟叫,会说鸟儿是在哭泣,而不是歌唱。
花了些功夫才找到事先订好的旅馆,在一条岔路的边上。或许因为是淡季,看着比较冷清。前台的小伙子看着挺腼腆,让我想起贡布的那个小伙子,想起我刚到旅馆的那天他拿着一块脏布在旅馆门口默默帮我拍掉背包上的黄土。他们同样地腼腆,肤色也是那么的黑。后来我知道,这个小伙子,也是在校大学生,学的也是英语专业,希望利用假期打零工来锻炼英语。他们的前途终该是那么地相似。
时隔一年我又回到了这片地方,印度支那。芭蕉树、乡间的稻田、丰润的雨水、浑黄的湄公河支流、贫穷而平和的人们,都在对我微笑。尽管没有看到日落,我仍然认为这是美好的一天。
我住的房间是五人间,由于是淡季,竟然只有我一个人入住。这不禁使我开心起来。房间有空调,只是没有遥控器。我知道老板的用意,也不打算去为难他。我只需要把两顶吊扇都开起来。这个房间最美是阳台。美的不是阳台本身,而是坐在阳台放眼望去就是云雾缭绕的青山绿树和零星落在山间的木屋。我总在早晨醒来之后打开阳台的门,让山上的云缓缓地、缓缓地飘进眼里。
万荣是个很小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村子的大小。在这里我只见过两个寺庙,其中一个寺庙就是刚到这里时看到的,里面有一棵大树,在傍晚会有许多小鸟在树中唱歌,或者,按照郑的说法,在哭泣。我总在Kangaroo Sunset附近的路口看到一个西方人老赤足在路边站着,连续三晚都在那站着,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Kangaroo sunset是一个酒吧,我和郑第一天晚上在那里喝了些酒。酒一进肚子,人就喜欢挖心掏肺。他告诉我十几年前就已失败告终的婚姻和之后两段没有结局的恋情。我没看他一眼,也没觉得那是令人难过的事情。我说一个人也挺好,但我结婚了。他很惊讶,说,你先生呢?我说,在北非,所以我一个人旅行。然后我们干杯。老挝啤酒(Beer Lao)是东南亚最好喝的啤酒。酒保是个年轻的矮个子老挝男孩,脸上还长着青春痘,鸭舌帽反扣在脑袋上。他是个能自寻开心的人,一整晚都在跟着音乐蹦蹦跳跳。他问我们来自哪里,又由于以为我们是在路上认识继而相爱的人而乐得大笑,还大叫OMB(Oh my Buddha!)。我急忙否认,郑什么都不说只是笑。还有一个酒保,同样很年轻,穿一颗鼻环。他的音乐品味相当不错,放了许多好听的雷鬼乐和摇滚老歌,直到我们离开。“我希望明天能看到日落。”走回旅馆的路上,我自言自语道。
然而事与愿违。第二天,我仍然没看成日落。晚上我们也没有到Kangaroo Sunset坐上一会儿。站在门口我们发现那个快乐的长着青春痘的男孩不在了,而另一个人放着我最不喜欢的音乐。于是我们继续往前走,在南宋河附近随便找了家不太吵的酒吧。这家酒吧的装修非常普通,但音乐还不错,电脑前的小伙子似乎偏爱摇滚。后来知道他14岁,酒吧是父母经营的,正值夏天放假,便来店里帮忙。妈妈是个漂亮的印度女人。爸爸是当地人,憨厚爱笑,爱喝酒,笑起来时露出一口又黄又坏了的牙齿但也不会让人反感。还有个女孩子长得挺好看,不像当地人,是中国人的长相但却是男孩的表姐,正在自学韩语。她很主动地和郑说起韩语来。郑也是个爱喝酒的人,他说韩国人很能喝。这天晚上他喝了大概两瓶老挝啤酒和八杯龙舌兰。我只喝了一瓶老挝啤酒和一杯鸡尾酒。直到酒吧打烊,他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我觉得他醉了。
我对郑说,我感觉我在这里什么都没干,每天就是吃饭和发呆。这里的餐馆很有意思。椅子做成床的样子,人们是可以躺着吃饭的,真是懒人的天堂。实际上我们是还是去了一些地方。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瀑布,去了blue lagoon,还把万荣走遍了无数次。但我还是觉得自己不知不觉又坐着吃起饭来了。我愿意一个人在万荣待着。但很显然郑想和我作伴。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如果没有遇到我,自己不知道在这里能干什么。为了表示感激,他坚持支付我们一起用餐和乘车的所有费用。他说希望能我做点什么。他甚至决定多停留一天。但其实我们也没干什么,每天就是随意走走。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万荣太小了。小到我总觉得一旦提出分道扬镳,半小时之后必定能在街角又遇到他,这会是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我只好让他跟着我走。
万荣的夜晚和白天一样安静。走在路上听着虫子叫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这里还有一项户外活动非常受欢迎,叫做tubing。只需要花很少的钱租一个轮胎,往上面一坐,顺河而下,河两旁有许多酒吧,想休息了就招呼伙计把你拉上岸喝两杯。
由于同样是喀斯特地貌,万荣的风景被游客拿来和中国的桂林媲美,这简直能把我乐坏。要我说,这里是不及桂林十分之一的。但是万荣却比桂林安静得多。这里大片的芭蕉树和稻田也让人心旷神怡。在去blue lagoon的路上,我们看到一辆车子陷在泥水里,一群过路人正在帮忙推,车子一发动就溅他们一身泥。我没勇气穿着白裤子还去帮忙,只好羞愧地站在一旁看。我们的司机也过去帮忙,但这辆车子的运气实在不好。一拨又一拨的路人过来帮忙又泄气地离开。女孩们虽然没什么力气,也嘻嘻哈哈地去推一把,泥水溅到她们漂亮的衣服上。远处的山还是云雾缭绕,祥和地包容着一切。眼前生机勃勃的稻田和泥泞的乡村小道组成了典型的东南亚景色。
我们从blue lagoon回旅馆的路上,郑企图亲近我,这让我感到有些生气,一把将他推开。我说如果你不想挨揍就不要这样,他倒也就老实下来了。我一点也不害怕他。我知道他是个并不敢做什么的孬货。
离开万荣的前一天晚上,我和郑又去了那家由家庭经营的酒吧,我对自己的冷淡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我决定多喝几杯,毕竟第二天要自己上路前往琅勃拉邦了。结果我真的喝醉了。这其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在独自旅行时喝醉过。我说我有点晕,得回旅馆了。后来的事情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隐约记得自己坐在旅馆楼梯口说胡话,郑费了好大力气把我劝回房间。
那天清晨,我推开阳台的门,外面的景色还是那么地迷人,当地人正在旅馆外面那条小路上摆早市,卖蔬菜和鱼肉,不吵也不闹。这个场景吸引了我。我立刻下楼要走到当中去。
我穿着拖鞋慢慢地走着,看到不认识的蔬菜就停下来看,然后继续走。这对与我擦肩而过的当地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